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中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结束后,虽然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多极化发展,然而伴随这一发展的还有占压倒优势的全球化趋势。在日常生活领域,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向全球的扩散。
一、消费主义及其特点
奢侈的生活方式任何时代都有,但奢侈并不等于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在本世纪才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工业化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千百万人都能够拥有他们非常希望得到的工业文明产品,能够享受到由这些产品带来的方便和安逸,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最新的国际化股票和债券市场创造了松驰的银根环境,这种环境促成了美国社会及时行乐思想的盛行。维克托·勒博在50年代中期写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个生存问题》中,对“强制消费”大加赞扬。他说:“我们具有巨大生产率的经济要求我们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商品的购买与使用变成一种仪式,从消费者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我们需要以不断增长的速度把东西消费掉、烧掉、穿掉、换掉和扔掉。”(注:转引自《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主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尽管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收入、生活标准和社会机遇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在作为消费者的意义上是平等的;并且尽管人们在消费上也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是没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市场交换之外。依赖工资的工人也能够实现以往只有在资产阶级家庭才能拥有的诸如自己的住房、汽车、娱乐和休闲等物品和服务。当品牌成为家庭词汇的时候,当过多包装、加工的食品广泛出现的时候,当汽车占据了美国文化的中心位置的时候,典型的消费主义就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出现了。
所谓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在最表面的意义上,消费主义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它常常是由商业集团的利益以及附属于它们的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其它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推销给大众,并把所有人不分等级、地位、阶层、种族、国家、贫富等都卷入其中。这种文化态度或价值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其作为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最确切地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和对国家或社会的道德责任,从而使高消费成为正当的、道德的和合法的或者说是自然的和普遍的。
全球范围内日益上涨的消费主义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注:关于消费主义的这四个特点主要参见陈昕博士论文《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黄平《面对消费文化》;《要多一份清醒》(《人民日报》,95年4月3日)、尹世杰《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人民日报》96年8月24日))
1、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以大规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特点的一种工业文化,它以鲜明的重视物质消费的物质主义为特征,并通过物质的占有来达到心理的满足;
2、消费主义的大规模消费需求是被制造出来的,并于无形中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使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高消费;
3、消费主义是对商品象征意义的消费,并将其看作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4、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的消费主义日益在全球获得其正当性和合法性,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统治方式,体现着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组织。
消费主义在当代社会不啻是一种生活方式,尽管它并不直接表现为对现存经济、政治合理性的辩护,而是以一种隐蔽的、非政治化的方式,以普遍的伦理、风尚或习俗的形式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需求,使人们在生活中极力追求较高的物质消费,使“不要节俭”的意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念。消费主义的盛行给资本家带来了巨额利润,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并以其鲜活的特征吸引着不发达国家的人们。
二、消费主义在全球的扩散
消费主义的透惑是强有力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在消费主义强大的示范作用下,传统的、单一的、民族化的消费方式被转变为一种现代化、世界化的消费方式。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主要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具有全球化倾向,由美国人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正被世界范围内所有有财力的人争相效仿。著名的生态学家H·T·奥德姆(Odum)认为当前人类社会的消费——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犹如久贮的干草被点燃了一样惊人,又象传染病一样可怕。(注:H·T欧登:《能量、环境与经济—系统分析引导》,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首先是发生在物质层面上,进而深入到观念和行为之中。但无论是物质层面上,还是在观念层面上,它对人们的影响都是感性而深刻的,人们一旦接受就难以摆脱。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商品低廉的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以重视物质消费的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消费主义,加之高度发达的信息手段、大众化销售技巧、大肆鼓吹的广告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使得消费主义在全球迅速蔓延。不仅所有的发达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实行这种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少数人,以及迅速发展国家中的许多人,都崇尚这种生活方式,并把其当作美好生活的样本。
自从消费者社会在美国诞生以后,尽管它最典型的特征仍然保留在美国,但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扩散。六十年代,消费者社会的核心已经从美国扩展到了西欧和日本,后来,法国、西德和英国也加入进来。日本人疯狂的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商品文化,正如日本的消费心理学家油谷遵在其《消费者主权时代》一书中指出,日本的产业社会(工业社会)导致了现代史上最璀璨的成就:今天的日本并不是因为几个残存的古典艺能运动,或以农业获得国际知名度的;也不是因为其作为政治领导,或作为科学、艺术、思想的领导者而闻名于世的,它是以商品价值的创造者、产业社会的领导者而闻名于世的。如此成功的产业社会为日本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消费。油谷认为,这场新消费是同新的消费者——年轻阶层以其对消费的敏感性来承担的,并且这种敏感性正在衍生下一个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注:[日]油谷遵:《消费者主权时代》台湾,巨流出版公司)
在俄罗斯,尽管曾经作为强硬派的共产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以愤怒、敌视、恐惧的态度对待西方,但俄罗斯的年轻人非常羡慕美国的经济成功,美国的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在俄罗斯颇有市场;被温斯顿·邱吉尔称为“英国式的生活”(the British way of life)在90年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英国式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国际消费主义的浪潮给吞没了;通过数百万台电视用几十种语言传播的商业信息,使得保守的、信仰朴素、有着节俭传统的印度人也正渐渐地让位于一个思想自由和消费也同样自由的新一代;就连一向以保守著称的伊朗人也向西方文化和消费主义顶礼膜拜。另据香港《远东经济评论》载文指出:“长期以来以勤劳的道德观著称的亚洲,现在又多了一个讲求奢侈的名声。这使全世界的奢侈品制造商们不胜欢喜。”一向以勤俭著称的中国人也难逃干系。中国被认为是90年代之后具有最佳零售机遇的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昕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一文中认为:中国城乡社会正在出现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已经开始在一些中国人当中盛行……消费主义的浪潮正悄无声息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从城镇向乡村、从高收入和高名望群体向普通大众迅速蔓延。以琳琅满目的商品为特征的消费主义以其鲜活状态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人,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上升状态中的消费主义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规模向全球蔓延。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最迅捷、最显著、也是最基本的变化。经过短短的几代人,人们已经变成了轿车的驾驶者、电视的观看者、商业街的购物者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者,并以此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较高生活质量的象征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注:俄罗斯的情况参见America:Love it or Loathe it,TheNew YorR Times Magazine;Jun,1993,p27;英国的情况参见Tabula rasa,New Statesman & Society,Jun4 1993,伊朗的情况参见Religious fe-rvor flags at home,World Press Review,Sep1993,P21-22;印度的情况出自《多少算够》,原文参见PraRash Chandra,Lndia:Middle-classSpending",the third world Week,lnstitute for Current World Af-fairs,Hanover,N.H.)
三、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建构
盛行于全球的消费主义虽然与经济现象密切相联,但它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物质的不断丰裕,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方面的匮乏状况已基本得到了改善,能否生存的忧虑不知不觉中已经转化为怎样生存的问题。人们首先要吃饭、穿衣的前提转变为人们要吃什么以及还想要些什么的问题,经济因素对整个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即使人们必须首先获得衣、食、住、行是一个生物学的、物质生产的甚或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但是人们如何满足这些需要以及如何体验这些需要则明显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这给社会文化对消费的建构提供了机遇,消费主义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机遇。
1、消费主义与需求的人为制造
需求是一个社会概念,它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长和生活的日渐丰富而发生变化。即使是基本需要,也是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在经济不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吃、穿、用、住等基本生存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从重视基本生活需要转向重视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不过,生物学意义上的基本需要之外需求的内容、强度以及满足方式都不象基本需要那样有其自然的或生理方面的绝对性与必要性,这种需求是模糊的,它包含多种潜在的满足方式。人类生产或社会生活往往可以用几种特定的产品服务将需求引导到一个具体方式或方向上。以交通情况为例,存在着自行车、地铁、公共汽车、私人轿车等多种方式可以解决人们的交通便利问题。西方城市史和汽车史的研究者指出:是贪婪的商人看准了没有第二种交通工具能象私人轿车一样帮他们赚钱,于是他们劝说并诱导政府与他们合谋,削弱了公共交通事业,走向了发展私人轿车的歧途。以消费主义为动力的消费品生产,其动机不是考虑消费者利益或全社会的利益,而是为了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不但为利润而制造消费品,而且同时也为利润而创造需求。“需要”的定义不是来自于人们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的普遍利益,而是根据过剩的生产能力亦即为进一步扩大利润的生产需要来确定。正如马尔库塞所说,“超出生物学水平的人类需求的强度、满足乃至特性……是否被当作一种需要,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认为它是值得向往的和必要的。……”马尔库塞认为这种需要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需要”。(注:参见H·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8页)
在消费主义人为地制造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的是广告、商业电视,它们的积极介入和引导,形成了大众对消费时尚的普遍需求和对许多基本需求之外“欲求”的需求。
广告把商品的物理属性和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或文化价值整合一起,把某种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赋予商品,使得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它所包含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每一个广告仿佛都在向人们宣告:生活的意义在于消费,在于购买和拥有某种商品。广告的大肆宣传,使得手段化的商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的。消费主义利用现代科学与传媒技术以广告的形式席卷大地,从西方到东方,从城市到乡村,从有钱有闲阶层到普通的工薪大众乃至失业群体,都给包融进来了。
美国老一辈的凯恩斯主义者A·H·汉森在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他们的评价标准都是现代广告的强有力影响造成的。我们生产资源的很大一部分都浪费在人为地创造出来的需要上。……我们不是生产优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受重视的产品,而是生产一些我们自己不久也会厌弃的东西——瞬息万变的社会标准很快就会使这些标准过时。过去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把大量的生产资源都浪费在本身没有价值的东西上。”(注:参见《世界著名科学家谈科学技术》)
广告得以寄托的载体是商业电视,特别是随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电视不仅传播了许多商业信息,而且还强化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随着观看电视时间的增多,消费主义价值观得以迅速普及。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使得生产与消费的时空距离被拉近,商业电视通过把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争相模仿的榜样来描绘,各种商品广告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对更多东西无休止的渴望,新的消费需求在不知不觉中被创造出来;并且在刺激购买欲望上对任何地方、任何人都行之有效。(注:商业电视的另一个危险是它促使人类文化类同,导致了健康多样性的丧失,并且减弱了人们对地方场所的依恋。如果消费者的价值观要向维护地球的价值观转变,那么商业电视就必须彻底重新定位。)
可乐大战提供了跨国公司在第三世界创造需求的典型例子。仅仅是在20年以前,在竞争的压力下,特别是来自于它强大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的压力,可口可乐公司和它的竞争对手采用了一个更加公开的全球策略,树立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市场目标——第三世界。据统计,在八十年代初期,他们的产品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销售量超过了其在美国本土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80%,并仍将增长的潜力集中于其它第一世界和选定的第三世界,而不是扩展在美国国内的消费量。(注:L.Skair,Socio-logy of the Gtooal System,Harvester Wheat sheaf,1991,P163-164)跨国公司的最大的挑战在于说明其它地方的消费者发展相同的习惯。现在,软饮料的消费量已经超过了水、咖啡、啤酒和牛奶。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公司承认他们的确能够制造出对这种没有营养价值产品的新需求,他们也承认他们推销的不仅仅是软饮料,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可乐公司的一位经理简明扼要地道出了这一点:
在第三世界我们的重点在于向消费者强化我们是一家美国的软饮料公司,我们拥有消费者一直在寻觅但没有找到的质量……扩大人均消费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使他们按照同我们在美国一样的方式来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注:L.Skair,Sociology of the Gtooal System,Harves-ter Wheat sheaf,1991,P165)
可乐大战说明了跨国公司持续运作的目的是为了在第三世界制造新的消费需求,精确地说是诱导欲求。跨国公司在利润的驱使下,不断在全球范围内鼓吹消费主义。他们凭借商品的巨大诱惑,通过花样翻新的广告和软广告刺激人们的欲求,鼓励追求无止境的物质占有。跨国商业机构在第三世界的产品和服务,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和印刷品,日益控制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跨国公司的实践不仅仅是在第三世界制造商品化的涨落,更重要地是向第三世界渗透和传播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里,促销的炮弹是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实际上没能记住几个广告。但是通过电视播放的广告节目,即使并不能卖出多少商品,但通过反复说教存在一种解决某种生活问题的产品,或某种令人幸福和圆满的存在物的办法,兜售出了消费主义思想本身。
消费主义以及作为消费主义象征的商品,给人满足的已不是自然状态或匮乏条件下的基本需要,而是欲求,是对商品无止境地占有。决定消费者欲望需求的也已经不再是经济领域里的因素,而是由文化或意识形态所控制。消费主义文化不但创造出这类欲望,同时也将这类欲望道德化和制度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无力消费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就是贫穷”,这已成为许多人心目中不可动摇的信条。
2、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
伦敦政治经济科学院的斯克莱尔(L.Sklair)在《全球体系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一书中把全球性的消费文化视为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注:L.Skair,Sociology of the Gtooal System,Harvester Wheat sheaf,1991,P75…77及陈昕博士论文《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他认为,在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化实践过程中,决定消费者欲望需求的已经不再是经济领域里的因素,而是由文化或意识形态领域所控制。“新需要”本身不仅体现着物质生产方式,而且还凝聚着文化心理因素,商品的消费过程实际上变成了灌输与操纵的过程。
斯克莱尔将全球性的消费文化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是有其明确意义的。如果从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角度来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过程,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特定含义的生活方式就绝不仅仅是消费本身,而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不断地模糊需要和欲求之间的界限,鼓励人们尽量去“欲求”他们实际“需要”之外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它保证资本积累的私人利益并再生产出体现这种利益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永久地维持下去。从功能上讲,这种文化控制的结果是特定生产模式的再生产和维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这实际上就起到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消费文化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具有意识形态功能。
斯克莱尔在全球文化的进程中强调文化的作用,并将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确定为全球化过程中的主导文化,认为它是全球化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消费主义文化在二十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日益处于一种自主的与建构的地位。围绕着消费所形成的消费欲望构成了一种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官冕堂皇,显得非常具有合法性,它把传统生活伦理中的节俭、适度变为普遍的奢靡之风并堂而皇之地冠以现代化、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之名,成为个人进取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进而,使商品所象征的社会意义成了个人做出判断和相互认同的依据,人们常常据此做出日常生活的选择和判断。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以商品文化为核心的消费主义,已经构成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宰着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消费主义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百姓居家度日的伦理,它通过反映特定意识形态的意志在人们日常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中行使着对大众道德、思想、观念的控制与主宰,是一种文化的霸权。
四、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评价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最迅捷和最基本的变化,但对这个巨大转变的悲剧性嘲讽在于对环境造成巨大损害和影响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
1、消费主义与生活质量
通过不可持续的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能否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消费主义判定标准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作为消费主义文化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观念是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标榜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但是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是否具有消费主义所宣扬的这种关系呢?
持续扩大的商品供应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特别是由于应用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实现的,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先进技术只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潜在的和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尽管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有关,但消费水平绝不是唯一地与生活质量相联系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消费水平,但又不同于消费水平的概念。生活质量所注重的是生活必需品之获得和生活条件已经获得之后,生活质量在一定经济水平上还取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不仅包括经济指标,而且还包括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一个追求功利效率的社会,尽管能够通过消费推动经济产值的增长,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并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但因其并不是以满足社会的真正需要为前提的,所以它也不能保证人们对真正需要的充分满足和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消费主义的特征之一是经济的增长大量用于那些与改善生活质量无关的消费,或者说经济增长的程度并不对应于生活质量提高的程度,人们以较高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了较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行为。
2、消费主义与幸福
在消费和幸福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从消费中得到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他们是否比他们身边的人或比他们过去消费得更多的基础上的一种标准。占有物质产品的多少并不能反映人们幸福的程度,消费水平的高低也不能反映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消费水平的上升和下降并不能代表人们幸福和快乐程度的增减,各个国家人民消费水平的差别并不代表各个国家人民幸福或快乐程度的差别。按照美元的不变价格来衡量,世界人口在1950年消费的物品和服务就同以往所有世代人消费的一样多。自从1940年开始,美国人使用的地球矿产资源的份额就同他们之前所有世代人加起来的一样多。然而这种划时代的巨大消费也并没使消费者阶层感觉更快乐些。由芝加哥大学的国民意见研究中心所作的常规调查表明,尽管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方面的数值都接近翻番,尼日利亚人、菲律宾人、巴拿马人、南斯拉夫人、日本人、以色列人和西德人在幸福程度上都把自己列入中等行列。排除与物质丰富和幸福相关联的因素,低收入的古巴人和富裕的美国人都说他们比一般人幸福得多。关于幸福水平的记录,在富裕的国家和极端贫穷的国家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注:转引自《多少算够》,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版,P19-20)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蒂博尔·斯克托夫斯基(Scitovsky)等人的研究还表明,较高收入的人较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白领阶层的技巧工作比蓝领阶层的机械性工作更为有趣。经理、董事、工程师、顾问和其他专家所从事的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比那些较低等级的人得到更多的精神回报,所以他们较之低收入的人感觉更幸福。
牛津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阿吉尔(Michael Argyle)在其《幸福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盖了的社会关系、工作和闲暇。(注:《多少算够》,P22)在这些领域中,需求的满足并不绝对或相对地依赖于富有。事实上,一些迹象表明:社会关系特别是在家庭和团体中的社会关系,在消费者之社会中被忽略了,而这些因素恰恰是人们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消费者社会中,在人际关系疏离的同时,生活节奏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商业化程度的增大而加快,人们能够享用的闲暇时光越来越少了。所以在消费者之社会中,尽管消费者们能够得到充裕的物质满足,但他们也并不感到特别的快乐。
消费和满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是一种按时间进程来比较的社会标准。关于幸福的研究同样也是一件难以捉摸的事情,生活中幸福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与消费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在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尤其是对婚姻,其次是对工作的满足以及能够发展潜能的闲暇和友谊的满足。尽管消费者社会的成员享有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个人独立,但与此相伴的还有彼此依恋的下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只是徒劳。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人们日常活动的一个主要部分,支配着人们日常选择。生活于其中的许多人迷惑于其中,看不清方向,也难以自拔。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就意味着对支撑这种生活的价值、思想和观念的认同,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本土的还是外来的、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意识到的还是没有意识到的,总之,人们对所发生的任何变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抵抗都行将瓦解,人们失去了判断力和批判力,不能区分真正利益和直接利益、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只有当他们生活在需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否定现实的东西并拒绝它们时,他们才能看到这一区别,并找出他们从虚假意识走向真实意识、从直接利益走向真正利益的途径。环境问题的出现带来了由于社会的、心理的和人口统计的原因而转向有利于环境的态度变化,因为同生态的、能量的以及原材料短缺相连,经济需求问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热烈讨论的并关系到人类自身及其后代生死存亡的问题。这需要人们改变他们的消费方式,清醒地判断他们的真正需求,批判现有的需求,否定和拒绝商品和消费的巨大诱惑。以日益上涨的环境资源的使用为特征的发达国家未受抑制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只是人类一相情愿的美梦。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消耗表明,这种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