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探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探析

摘 要意识形态概念作为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具有丰富性和多维性的内涵。无疑,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是分析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和演变,是正确理解马克思有关意识形态概念的重要前提。通过三个层面的分析和阐述,清晰地呈现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的批判、建构和超越逻辑,在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观念;历史;哲学批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变革与新历史观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在新历史观的基础上展开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批判、建构和超越。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上,显示出不同于以往哲学家的批判路径,他从现实出发,批判了唯心主义历史观下意识形态概念的虚假性,形成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实现了以新历史观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变革。在新历史观下,马克思不仅从现实的人出发,批判了意识形态概念遮蔽性、科学理解了形形色色意识形态概念,而且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阐述了意识形态概念的科学内涵,还突破了单纯地将英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概念相结合的任意性,实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揭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超越特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无论是就《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著作而言,还是就马克思意识形态发展的整个过程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而其中所包含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们今天反思和深思意识形态概念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与依存程度,又缩小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与贸易摩擦。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进入到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而中美贸易摩擦是其中最严重的贸易问题。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式与出口策略,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中美经济互利共赢的发展。

读写分离 有的老师在读写结合过程中为了读写结合而结合,“写”与“读”之间的关系显得很生硬,存在阅读与写作分离现象,不能把阅读、积累、实践、写作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甚至破坏了阅读情绪,提不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一、意识形态概念哲学批判路径的分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使用并单独、系统地论述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但是他在这一文本中,甚至在之后的著作中也未对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这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分析和研究。就《德意志意识形态》而言,马克思在其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新历史观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同样,应该在新历史观的产生过程中分析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了从观念到现实的历史观转化,这一视角的转化使他区别于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家,是他能够科学认识意识形态概念的重要基础。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马克思同以往哲学家一样都从观念进行批判,但是以往哲学家们从观念批判出发探讨历史得出的却是虚假的意识形态概念,而马克思却实现了从观念批判向现实批判的转化,不仅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哲学变革,而且在阐述新历史观的同时达到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科学认识。

(一)感觉论:意识形态概念的哲学起点

意识形态概念这一词可以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高贵谎言”的思想,第一个把这一概念提出来的是法兰西研究院院士特拉西。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学,是一种哲学概念。“由于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学从一开始起就把认识论中的基础性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所以意识形态概念从其降生的时候起就是一个哲学概念。”①[P28]这一哲学概念指向的是宗教和各种神秘观念以及维护这些观念的、旧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国家制度。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特拉西以启蒙思想的核心即理性为基础,考察了观念的自然起源,建立了一门以感觉论为基础的观念科学。特拉西创制意识形态这一哲学理论,并通过“从观念还原到感觉”的方法,发现了宗教和形而上学以及来自其他权威知识的错误性和虚假性,但是特拉西的这种哲学批判带有将感官知识作为评价标准的不可靠性,他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基于感觉主义来解决认识论问题的非理性批判和空想主义色彩。在后来遭到维护帝制统治的拿破仑的严厉指责,从而成为一种带有否定性意义的消极概念。

(二)唯心主义虚假意识:意识形态概念的哲学遮蔽

最后,建构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下意识形态概念的科学性理解。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了人类历史,指出意识是在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之后才发现的,即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现实社会出发,马克思在考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确立自己的新历史观,这种新历史观“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些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③[P172]在新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③[P178]科学地分析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本质。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意识形态概念在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意识,这是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本质的深层揭示。阶级意识在刚刚产生时,总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革命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不能够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③[P100]在革命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之后,阶级意识逐渐转变为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为目的意识,以观念形式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意识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它就成为一种消极性的概念,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概念就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这样,马克思就在阐述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揭示。

就费尔巴哈而言,他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基础上深化了对宗教的批判,把人们的视野从精神世界带到了世俗世界,看到了宗教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但是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以抽象的人和自然为基础,忽视了对历史进程的考察,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③[P158]意识形态概念在费尔巴哈那里仍旧未能得到科学的认识,不过他却给意识形态概念以批判直观唯物主义的借鉴作用。

至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的哲学家们(这里主要指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批判的青年黑格尔派),更是在黑格尔体系内兜圈,更不必说科学认识意识形态概念。“从斯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意识,什么是宗教观念,他们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③[P144]青年黑格尔派之所以未能科学地认识意识的产物,是因为他们依旧未能摆脱观念的束缚,不曾从现实出发来批判意识。“这些哲学家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③[P145~146]青年黑格尔派没有继承黑格尔的历史观,更不能从现实出发来批判各种观念,他们只能使“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都被宣布为宗教的关系。”③[P144]

(三)观念向现实的历史观:意识形态概念的哲学变革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科学地认识意识形态概念,离不开他从观念向现实的历史观的转化。马克思将德国社会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统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些思想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坚持观念在历史中的基础作用和对历史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将德国的这种意识形态视为他的哲学批判对象,通过研读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原理》以及分析德国革命现状,对德国的这种带有唯心主义思辨色彩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批判了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使自己的哲学思想从“实体”“类”“自我意识”“唯一者”等意识形态领域中解脱出来,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哲学变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不仅科学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实现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哲学批判,指出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具有唯心主义色彩,是一种虚假性的概念,他认为,“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不受他们支配。他们这些创造者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③[P509]马克思还从现实视角出发,揭示了意识形态概念具有虚假性的根源,他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③[P152]马克思从观念向现实的历史观转变,不仅阐述了他的新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而且还科学地解释了意识形态的来源和本质,实现了意识形态概念的变革。意识形态概念作为德国意识形态概念,是一种具体的批判对象,反映了马克思对德国哲学家们颠倒和扭曲观念以及现实关系的批判,阐发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现实性、一般性考察的变革。

当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二、新历史观下意识形态概念的变革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哲学批判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未明确定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但在谈到市民社会的时候提到了“观念的上层建筑”,这一提法可以看成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初步定义。考察这一文本可以看出,马克思所阐述的意识形态概念包含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即广义上的一般意识形态概念和狭义上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概念。狭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特定的德国社会规定性和起源上的特征。德国的批判始终没有摆脱黑格尔哲学的体系,这种批判没有考察德国哲学产生的现实基础,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于另外的解释承认它。”③[P145]无法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实现意识形态概念的哲学变革,只是在“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绕圈,是颠倒的、虚假的意识形态概念。区别于这种观念性的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分析了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所指的就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批判的一般意识形态概念,把握马克思所说的这种具有一般性特征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含义,只能在他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基础上。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批判了以往意识形态概念尤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概念具有的非批判性、宗教批判倾向性、黑格尔哲学性特征,科学地揭示了作为反映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特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肯定了德国哲学的时代性,说:“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③[P7]对德国哲学的批判就是对德国历史的批判,从而进一步批判德国政治制度的不合理性。这种积极批判宗教的德国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展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要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这些带有思辨主义色彩的哲学家们以现实的宗教和神学为出发点,却在批判宗教的过程中使观念和意识成为宗教观念和宗教意识,企图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的这些哲学家们却造成了一种宗教统治世界的假象,这种对宗教或神学进行批判的德国哲学家们却使宗教关系被确认为占统治地位的关系,批判成为了遮蔽和掩盖,赋予被批判对象以合理性,这些哲学家们所做的具有宗教倾向性的批判只能是非批判性的批判,甚至这样的批判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产生基地——黑格尔体系。马克思不仅分析了德国哲学家们脱离德国现实空谈德国哲学的局限性,而且找到了科学解释意识形态概念的前提,即“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③[P146]从这一前提出发,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不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首要条件,人与动物相区别首先在于人本身,即“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③[P147]马克思不仅批判了以往哲学家们赋予意识形态概念的根源性特征,而且从现实出发通过分析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找到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揭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派生性特征,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是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③[P152]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生活过程的概念,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征。意识形态指向的不是“绝对精神”“唯一者”等抽象概念,而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当然,这里包含真实的和虚幻的现实关系所造成的真实的和虚假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从现实出发,分析了社会分工,认为意识形态虽然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意义,但对现实社会具有能动反作用,且还具有相对独立性。这里,马克思不同于以往哲学家们只是在观念世界中进行哲学批判活动,而是从现实入手分析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不仅批判了以往意识形态概念的遮蔽性,而且科学地理解了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概念。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政治经济学转向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过程,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去解释观念以及从市民社会出发,去追溯各种意识形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阐述了意识形态概念的科学内涵。不同于费尔巴哈“感性直观”,马克思从“感性活动”来理解人,超越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所犯的唯心主义错误。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发展史出发,考察了人类生存的四个前提后,分析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哲学批判层面向政治经济学变革层面的转化。意识形态概念是与交往和分工联系在一起的。意识一开始是伴随语言一起由于需要和交往而产生,这种起初的意识只是自然界的一种与人们对立的意识,即“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③[P161]在人们交往和分工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下,这种意识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当分工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自发性的,即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发生分离时,意识形态就产生了,而这种非自愿性的分工使得意识形态通常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压迫着人,并且是采取国家这种共同体形式由一个阶级压迫着另一个阶级,这种压迫是由于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分裂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必须获取生活资料来维系生存所决定的,消除意识形态与现存关系的矛盾就只能消灭分工,分工的消亡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③[P167]市民社会是意识形态概念的现实性基础,是分析意识形态各种形式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③[P172]才能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消灭意识形态的一切形式和产物。马克思的这种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世界的历史观阐述了理解整个历史的基础,找到了变革观念在历史观上进行统治的现实基础,即“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③[P173]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区别于以往哲学家们的哲学批判层面转向了现实社会变革层面。马克思在分析分工、交往、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基础上科学地解释了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消亡,哲学批判无论如何不能对物质生产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考察,这只能是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意识形态概念的科学解释不能只立足于哲学的批判,更要诉诸于政治经济学层面的研究和变革。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超越

马克思突破了单纯地将英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概念相结合的任意性,实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揭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超越特征。“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试图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调和,尽管他们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宗教和国家,但是这些批判充满着纯粹思辨的色彩,他们所做的斗争活动确切地说就是在反对“词句”,他们所设想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产物,这种产物受观念统治,不理解现实社会,他们“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③[P177]马克思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虚假性设想进行了批判,在分析历史发展进程中明确了意识形态终将灭亡的归宿——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不像“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是永恒存在的、居于统治地位的,它终究是会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对意识形态概念本质的普遍揭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的产物总是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③[P178]这就是以往哲学家们从观念出发所不能揭示出来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本质,而马克思却在考察现实世界发展过程中揭示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③[P178]意识形态概念的本质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工具,并且这种思想工具总是采取一种脱离统治阶级的假象,就是说意识形态主张观念的统治。马克思揭示出这种思想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抽象本质,指出个人在有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和占统治地位的观念。马克思认为,这种状态的改变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有可能,这里的共同体指的是革命无产者的共同体,在这里“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③[P202]而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现代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形式,意识形态在现代国家里就“是以脱离其现实基础的意志即自由意志为基础的。”③[P212]统治阶级的意识通过国家和法的形式上升为普遍意志,“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③[P212]“在私法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作为普遍意志的结果来表达的。”③[P213]意识形态概念在私有制社会中的颠倒性、掩盖性更加明显。在共产主义社会即真正的共同体中,意识形态的一切形式都取决于物质活动,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得到了揭示,不再是颠倒的意识形态概念,并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马克思通过分析阶级、共同体等批判了“真正社会主义”这种德国哲学家们所设想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附属品,分析了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合理性概念的演变,既批判了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也肯定了无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概念的超阶级性。

其次,实现了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超越。意识形态概念具有阶级性,在本质上它反映的是统治阶级将本阶级的意识变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③[P552]这种意识形态概念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总是遮蔽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意识形态概念的这种阶级性和遮蔽性是统治阶级对历史的扭曲,马克思批判了观念统治着世界的主张和扭曲历史的历史观。马克思指出,一旦认识到这种主张和历史观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概念背后隐藏的阶级根源和利益根源,统治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思想基础就会全然瓦解。“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③[P553]考察意识形态概念要紧密结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在没有阶级进行统治的社会中,意识形态不再是维护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工具,就不再具有阶级性,即意识形态概念在无阶级社会中能够实现阶级性超越。

三、科学认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意义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意义

就《德意志意识形态》而言,意识形态概念的意义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就马克思意识形态发展的整个过程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城市公交车辆GPS设备能够实时采集车辆号、时间、速度、位置(经纬度)等信息. 基于GPS时间识别上车站点,首先根据公交站点信息及公交GPS数据推算出公交车辆的停靠站点及站点停靠时段,然后基于停靠时段对大量乘客IC卡刷卡数据进行分类分组,得到乘客的相关到站信息.

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研究,不能离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尽管未能继承和发展特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但是却影响了意识形态概念发展的根本方向。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教化”和“异化”概念,并将它们引入到意识和精神领域,在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分析了意识诸形式,但是黑格尔却从意识回到了绝对精神。不过,由于黑格尔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②[P12]这就为从社会历史本质出发深入考察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思路上的转折作用。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概念》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承上启下作用

首先,批判了唯心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虚假性和颠倒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变以往哲学家们的观念基础为现实基础,分析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创立了自己的新历史观,揭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们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思辨色彩,这些哲学家们的错误在于,他们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③[P145]所以,他们所做的任务就是同这些意识的产物作斗争,即只是在观念范围内批判宗教。马克思看到了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批判的局限性,指出了他们在对现实和自身物质环境的忽视,这种忽视造成了他们在意识形态概念上的虚假性和颠倒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实现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阐释,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之后马克思继续探讨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资本论》中随着对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和科学,使意识形态概念得到了丰富、发展和完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明确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②[P2]并且在经济基础上更深一步地考察了意识形态概念,不但进一步扩展了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而且指出了意识形态产生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作用以及变化条件。《资本论》更加突出地反映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考察的政治经济学转化。马克思不仅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资本主义具体层面上的认识,即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运动中对意识形态进行了间接批判,而且还揭示了意识形态存在的社会基础,认为不仅要批判意识形态本身,还要重视对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批判,推动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自觉和发展。

首先,企业应梳理现有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编制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目录,并统计哪些发明创造已申请专利或著作权,哪些尚未申请。对于未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应尽快申请专利保护或者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防止商业秘密泄露;对于已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应审查是否已经过专利保护期,对于在专利保护期内发明创造,企业可通过社会调研或专利检索等多种方式查询贵司的专利是否被他人侵犯,并采取相应的专利保护措施。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在他居住于布鲁塞尔的时候同恩格斯一起“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②[P4]即马克思在这里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的批判是对以往法律、政治、宗教等意识形式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之前从法哲学、宗教、政治等角度对德国社会进行过深刻的批判,但是由于未能实现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变革,因而无法看到这些批判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诸如宗教、法哲学、政治等都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总体性批判,并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与历史观的变革结合在一起,从现实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意识形态概念,为以后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局限性

由图7可知,在列车动载作用下,管片的疲劳寿命随着盾构隧道底部溶洞高度的增加以及溶洞顶板厚度的减小而降低。通过管片受拉疲劳寿命变化曲线可查得,管片疲劳寿命不满足盾构隧道管片100年运营设计使用年限时溶洞高度与溶洞顶板厚度的组合情况。对于管片疲劳寿命不满足设计使用年限的情况,宜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溶洞进行处理或对管片进行优化设计。

在运维阶段,BIM数据库能体现增值创效的作用。将数据库连接到楼宇管理系统中,所有设备运营、维修和更换寿命等信息都可以被提前提示。并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结束或改扩建的过程中,根据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损耗(见图5)。

其一,缺乏完整性。无论是新历史观下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政治经济学解剖,还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演进路径的分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做的分析都不完整。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视域下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分析,批判了以观念为出发点下意识形态概念的虚假性和颠倒性,转向了以现实为出发点来分析意识形态概念,实现了意识形态概念考察的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方向的转化,然而,由于马克思在此时并未形成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使得意识形态概念的这种政治经济学层面的变革和共产主义层面的阶级性超越缺乏完整性。马克思在之后《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更为清晰地分析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揭示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现实社会的掩盖性和幻想性。马克思更是将意识形态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对生活中的物化观念进行了批判,透彻地分析和揭露了拜物教的本质和影响。其二,意识形态概念定义的模糊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未明确定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这就容易造成概念的混乱,比如意识、社会意识、意识形式这些概念与意识形态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③[P161]意识概念就是社会意识概念。马克思也没有说明意识形式概念和意识形态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但是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意识形式概念和意识形态概念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马克思所探讨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大多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是在否定性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不过这一否定性概念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也有人类历史科学一面的含义,从这方面说,它就有一种从否定概念转向中性和肯定性概念方面的转化,即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要从哲学层面看到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层面。其三,意识形态概念的定位不明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所指的是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分析了这种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此时的马克思还未能明确地划分社会结构,对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描述还不明确,马克思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进一步分析了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明确了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四,意识形态概念所包含对象的狭隘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是从市民社会出发阐述的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对资本主义社会并未做深入探讨,随着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与时代相结合的深入,他对资产阶级的各种意识形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全面地批判,从而把意识形式的批判对象扩大到了宗教、哲学、法律和政治等领域。

注释: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③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由于入行门槛低,手机打车软件中存在部分非法营运司机,这给乘客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并且随着司机数量的日益增长,导致公司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也有些力不从心。数据显示仅36.78%的人认为专车安全保障力度较高及很高,并且最近滴滴打车乘客惨遭性侵谋杀的案例此起彼伏,这使得人们对打车软件的信任大幅度下降,站在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角度,正是由于这些非法运营和没有行业素养的司机导致了客运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刘伟,陈锡喜.马克思思想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现实图景[J].湖湘论坛,2018.

[2]倪瑞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语境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

[3] 李艳艳.比较视域中政治意识形态概念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

作者简介:江崇新(1993-),女,安徽六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收稿日期2018-10-18

中图分类号A811;B0-0

文献标识码A

(责任编辑:彭琳琳)

标签:;  ;  ;  ;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