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评价_图书馆员论文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评价_图书馆员论文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图书馆论文,评价论文,高校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传统用户教育在信息社会下的极大发展与扩充。传统用户教育局限在图书馆馆藏与工具书的使用,这只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检索、评估和利用信息;其中个体所使用的信息源不局限于图书馆馆藏与工具书,而是一切可以获得的信息源;并且个体能够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成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过程,信息素质评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信息素质评价呢?

1 信息素质评价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方式评价(program performance)和学生成果评价(student outcomes)。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有:文检课、新生培训、讲座、课件、读者手册等,方式评价就是评价上述的这些教育方式是否实现了信息素质教育预期的目标。学生成果评价是评价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学生对具有信息素质重要性的认识。由于有效的教育方式才能带来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改变,所以这两个评价内容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的,学生成果评价提供了方式评价必需的信息。

2 信息素质评价的层次

信息素质评价作为一种能力评价,可划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是满意度评价。在某种方式的信息素质教育结束后,了解学生对教育方式、授课内容、学习材料、授课图书馆员的看法与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对某种信息素质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很高,只说明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不证明学生从中一定获得了图书馆员期望他们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层次是通用信息素质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具有的通用信息素质能力。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高校学生在毕业时应具有的信息素质能力可被划分为通用信息素质能力与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通用信息素质能力是适用在任何学科与日常生活中,是持久的,可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转移的识别、检索、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

第三层次是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具有的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是适用于学生所在学科的专门的信息素质能力,包括用户能够了解本学科信息的类别与类型;了解本学科常用的信息源与检索策略;能够对本学科文献的内容做出有效的评价;能够对本学科文献中举出的证据、例子的有效性做出判断等。

第四层次是反馈评价。在学生毕业并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了解学生所掌握的信息素质能力是否足够应对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与日常工作;是否有助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第一、二、四层次的评价可以由图书馆员独立完成,而第三层次的评价需要院系教师与图书馆员的合作。

3 信息素质评价的方法

信息素质评价方法分为两种:无指标评价与指标评价,分别适用于信息素质评价的不同层次。

3.1 无指标评价

无指标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标,设计出一份比较详细的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用这份提纲或问卷来收集有关的信息,对信息素质教育方式或学生成果做出判断。

无指标评价主要应用在第一层次学生满意度评价、第四层次反馈评价以及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态度的调查上,不少高校图书馆都做过这样的评价。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每年秋季对新入学的本科生做新生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网络对新生做问卷调查(http://166.111.120.50:8888/survey.htm)。问卷由11个问题构成,其中10个是多项选择题,1个是陈述题。多项选择题对新生认为参观图书馆、公共检索目录培训及其上机实习、发放图书馆指南手册这三种教育方式的必要性、有效性做了调查;对新生培训的满意度做了了解。陈述题询问新生对培训有什么改进意见。

3.2 指标评价

指标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将这种目标逐级分解为指标,构成指标体系,然后按照指标体系逐项收集有关的原始数据、资料和信息,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指标评价适用在信息素质评价的第二层次通用信息素质能力评价和第三层次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高校图书馆采用指标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价学生通过图书馆教育所获得的信息素质知识与技能是否达到学校与图书馆期望的程度;评价采用的信息素质教育方式是否有效,从中发现问题,改进与完善教育方式;希望评价的结果能使高校领导与系里的教师认识到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支持配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

那么如何操作指标评价呢?

3.2.1 明确教育目标

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尽相同。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它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具有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检索、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将获取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知识相融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与任务;培养学生能够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3.2.2 构建指标体系

然后将目标分解为指标,构成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树型结构的指标集合,指标集合由若干子集构成,每一个子集又由更小的子集组成,直至最后一级,是不能再分解的指标,称为末级指标,末级指标可以直接测试。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构建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刚起步,可国外有很多工作可以借鉴,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美国高校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信息素质的指标评价。最初是单个图书馆分别构建自己学校的指标体系,例如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图书馆、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普渡大学图书馆等。到2000年1月ACRL(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批准并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 Education),这成为了美国所有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质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是: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能够有效地检索所需信息;能够正确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并把所选择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基础和评价系统之中;作为个人或群体中的一员,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了解与信息利用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与合法地检索和利用信息。一级指标下边又分为22个二级指标和具有直接可测性的86个三级指标。

2000年10月,CAUL(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员协会)批准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所使用的信息素质标准,它是在美国标准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但又增加了2个一级指标: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够对收集与产生的信息进行分类、保存、管理和改写;能够认识到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和具有参与感的公民所必需的。

英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正在拟定自己国家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或直接采用美国ACRL的标准。

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质评价时,被图书馆专业协会认可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的指标体系是一个根本性指导文件,可以直接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评价目标与对象来修改使用该指标体系。比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对艺术专业学生进行信息素质评价时,以CAUL批准的指标体系为蓝本,结合墨尔本大学教学目标的9条原则和教学管理计划,分析了艺术专业特有的信息素质技能,建立了墨尔本大学艺术类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

3.2.3 收集数据与信息

第三步是按照指标体系逐项收集相关的原始数据、资料和信息。

客观性试题测验: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评价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多项选择题或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来测量指标。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千年虫问题的研究报告,检索权威最新信息的最好方法是:1检索因特网;2查阅百科全书;3查阅图书;4使用期刊文章索引;5不知道。通过这道题了解学生对信息源的选择能力。通常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前测(pretest),了解他们的信息素质能力,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后测(posttest),通过对比,评价学生通过教学获得的信息素质知识与技能。

试题资源共享与自适应测验是高校图书馆在设计客观性试题测验上的新趋势。

试题资源共享。好的客观性试题需要图书馆员花大量时间与精力来编制,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界的基本思想,资源不仅指物质,也包括智力,智力资源共享的观念并体现在信息素质评价上。在高校图书馆专业协会颁布的本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的基础上,不同高校的图书馆员可以合作编制并共享信息素质评价题库。

自适应测验。在传统测验中,无论学生水平高低,所接受的都是相同试题的测验。对于低水平的学生,那些难度大的试题,根本无法作答,这样的题形同虚设;对于高水平的学生,那些难度小的试题,考不出他们的真实水平。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的应用带来了利用计算机考试的自适应测验(adaptive test):就是将试题按难度分等级,测验本身自动地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答对一道题,计算机会随机选择难度高一级的题目做为测验的下一题;如果学生答错了,则随机选择难度低一级的题目作为下一题。就是在试题的难度上适应学生水平而灵活变通,使得试题成绩能更真实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水平。著名的GRE考试采用的就是自适应测验。IRT与自适应测验已经开始应用在信息素质评价题库的设计上,美国Kent大学图书馆承担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化评价”就是这样的项目。

客观性试题测验非常有效且便于操作与管理,局限性是无法测量信息素质中的某些能力,比如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另外一些数据收集方法开始被采用。

情景问答: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中的问题,了解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例如:如果你将带一群学生去另外一个国家做4周的旅行,出发前你需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现状、语言、当地风俗与艺术的信息。你如何检索信息?你希望找到什么类型的信息?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信息需求、使用恰当工具检索信息的能力。

小论文:让学生针对他所学专业中的某一问题写一篇小的学术论文,例如:让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写一篇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的文章,通过论文可以了解学生鉴别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建设信息资源库:让学生针对某一课题,建设一个信息资源库,收集与整理对该课题有用的各种信息源与信息。从中了解学生收集、整理、鉴别信息的能力。但这种方式与小论文方式都需要院系教师与图书馆员的合作。

观察法:布置给学生一个信息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可以使用任何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包括向咨询台值班的图书馆员咨询,图书馆员用摄像机和计算机屏幕捕捉软件,跟踪学生的行为,从中考察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例如:你有一个读中学的邻居告诉你她打算建一个关于岛屿的网站,你问她什么样的内容将放在这个网站上,对此她感到很模糊,她说要把所有关于岛屿的信息都放上去。因为你认为把所有的信息都放上去,对于她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计划对岛屿这个专题做些调查。你将怎么做这个调查?这种观察法被认为是最好的收集信息、数据的方法,但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非常耗费时间与经费。

控制组与参照组的引入。这在信息素质指标评价的信息收集方法上是一个值得一提的变化。就是在信息素质教育前,对两组条件相当的学生进行信息素质能力的前测,然后控制组接受信息素质教育,对照组不接受,信息素质教育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做信息素质能力的后测,然后对照两组学生在信息素质能力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方式可以排除非信息素质教育因素带给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变化,更科学客观地评价信息素质教育及其效果。

综上所述,各种信息收集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图书馆员应根据具体的评价任务及经费来确定具有最大效度(指能最大程度地评价所要评价的东西)和最大信度(数据收集是否准确可靠)的数据收集方法。

收稿日期:2004-03-25

标签:;  ;  ;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评价_图书馆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