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循证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手足口患者324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91%,并发症率为3.70%,护理满意率为97.5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全面的护理模式,用于小儿手足口治疗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小儿手足口;并发症
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1],疾病导致机体各个系统不同程度损伤,其中对于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合并脑炎,对患儿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率、提高家长防范意识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给予小儿手足口患者循证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手足口患者324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儿78例,女性患儿84例,年龄为7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2.42±0.73)岁,对照组男性患儿82例,女性患儿80例,年龄为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2.32±0.61)岁,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高热、嗜睡、呕吐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脉搏等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保证空气清洁、光照充足,同时给予药物支持。
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首先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临床症状等提出具体循证问题,在针对性给予心理护理:患儿因口腔内疱疹、溃疡等严重影响食欲,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可通过给患儿讲故事、做游戏等分散患儿注意力、安抚患儿情绪,减轻患儿紧张情绪积极的配合护理[3],其次就是要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家长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
健康教育:将手足口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过程等相关知识及时告知家长,应及时与家长沟通,耐心回答家长的疑问,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指导。尽量避免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同时将玩具、被褥等定期进行消毒。
饮食护理:手足口病导致患儿口腔溃疡、消化功能减弱等,因此护理人员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并且讲究色香味来增加患儿食欲,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还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使水电解质维持平衡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口腔护理:进食的前后通过温开水进行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患儿护理人员要用1.5%过氧化氢对患儿口腔牙齿、口唇、面颊、上腭及舌头表面进行擦拭,如果遇到破溃的疱疹要清洗三遍,然后在用4%碳酸氢钠进行清洗,2次/d,在清洗过程中如患儿发生呕吐可暂停1 min再清洗,清洗后通过喷雾剂进行口腔喷洒,破溃疱疹应重点喷洒药剂消毒,1次/3 h,在喷洒完之后不喝水、不漱口,利于疱疹破溃的止痛和消炎。对于流涎的患儿及时清洁口周部位,口腔护理过程中注意对口腔内黏膜糜烂、溃疡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皮肤护理:皮肤出现疱疹时用阿昔洛韦软膏进行涂抹,在涂药后家长密切看护,避免患儿误食,饮食前将药物及时擦去,经常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处引起感染。并发症护理:末梢循环较差的患儿要进行肢体末端体温恢复,主要是用50℃以下的热水袋进行足底报端,如果肢体末端循环极差,应立即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对于患儿病情的预判更加充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157例、治疗有效率为96.91%,并发症6例、并发症率为3.70%,护理满意158例、护理满意率为97.5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136例、治疗有效率为83.95%,并发症17例、并发症率为10.49%,护理满意121例、护理满意率为74.69%,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循证护理主要是将临床问题具体化,通过查询资料和临床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寻找护理依据,护理人员将理论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完整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4,小儿手足口病受季节影响易反复发作且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本研究通过探讨循证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治疗中的效果,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等循证护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掌握了一定护理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对皮肤、口周的清洁护理促进了疾病的快速愈合,结合并发症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痛苦,数据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表明循证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治疗中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丽莉. 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1): 350-351.
[2] 周妍.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9(21): 144.
[3] 尤敏.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6(17):249.
[4] 霍丽春, 韩英恺, 朱丽娟.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16, 22(25): 74-76.
论文作者:应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3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小儿论文; 率为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