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许道苗

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许道苗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2

摘要: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的安全性与参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紧密相连,施工安全环境能保证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风险性与伤亡性也较高,因此,建筑安全管理成为人们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安全生产、安全作业是施工单位首要扛起的责任。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管理;对策

1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正在逐渐的加快之中,经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于建筑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这直接性的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加入WTO组织之后,促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之前相比明显加大,发展的势头十分的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发展也愈发缓慢,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良莠不齐

在中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下,使得建筑行业对高素质、高技术的综合性管理人才需求量极大,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通过扩招等的手段加大人才的培养,但是仍然满足需求量。因此在建筑行业的一些管理岗位,基本上是由从农民工中选拔出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理论知识,不会进行科学的管理,安全意识差。这些都导致科学的管理方式无法推落实到基层。

2.2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近些年建筑工地的侵权事故具有高发率,施工人员觉得事故发生的概率太小,不会那么凑巧正好落到自己头上。还有就是监管人员工作不到位,对待一些违规行为没有按照规定处罚。这些现象的背后就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而这种安全意识淡薄不仅停留在基层工作人员,一些建筑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了降低安全生产成本,尽可能的降低安全生产的费用。在很多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老化陈旧,安全防护用品数量有限,这些都给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中埋下隐患。另外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入职前的安全教育,让这些人直接进入岗位投入生产,使得新入职的工人在不了解危险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其中。

2.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混乱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极好的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却常常被混乱的管理掣肘。虽然现在的建筑公司都采用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建筑行业有他特殊之处,完全按照管理企业的方法应用到工地施工管理,势必会造成各种不适应。况且企业管理也并非尽善尽美,它仍然有他局限的地方。例如企业管理无论是在安全方面还是工程质量它都投入的较少,而安全还工程质量又是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另外现在很多的建筑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让一个人或一些人身兼数职,这样的结果就使得一些规定执行力不够,工作人员也会敷衍了事,把规章制度变成了一只空文。

2.4建筑工程安全保障资金不足

建筑公司本身就是一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为此它在运营的各个环节中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降低成本。另外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充满了竞争,当然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下,利润已经被压得很低了,企业为了盈利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可是不管是施工管理、落实安全设施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然而在一些安全意识不足的高级管理人员看来,这部分开支俨然成了一项不必要的开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科学对策

3.1统一认识,落实责任

施工安全的标准化是促进社会和谐,城市文明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保证城市安定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监管部门重点监督的核心就是施工安全是否依照安全文明的标准化进行。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增强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安全文明标准条例,同时注重落实安全文明的法律法规,实实在在的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安全施工形象,增强施工市场竞争力。

3.2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意义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异常重要。参与施工的各级人员首先应当从思想上认识到生产安全,然后树立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同时指导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其次,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监督安全生产设施的落实,同时,完善处理相关管理机制,保证安全条文管理模式为系统化落实监管工作的迈进,确保各级各处从事安全化作业,保证安全管理工作高效、高速进行。

3.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职业技能培训

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保证,只有充分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才能最大化的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的高效进行。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多数安全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技术操作不当造成的,并非安全装备、安全设施不当造成的,因此,安全教育、安全操作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所在。统一培训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安全职业技能操作,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落实参与人员的作业范围及职责所在,同时,将施工注意点、现场环境注意事项等传达给参与作业的每一个人员,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最大化的确保工程质量,使安全生产进度更加高效。

3.4充分发挥监管单位作用

《工程建设监理规定》中表明,监管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开展监管工作,同时落实好职责范围。工程建设管理应从造价、进度、质量及安全控制四个环节着手,而安全控制是核心。由于安全控制是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实施安全监理制度,不仅可以动态化监督建筑安全施工作业,同时,可以最大化的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出现。监督单位一旦发现工程安全隐患的出现,必须科学指导,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监管单位落实安全监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现场施工安全标准,促进施工安全。同时监管单位也应当最大化尽职尽责,努力发挥自身监管优势,确保安全开展施工工作。

3.5积极建立好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机制

“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可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何为“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即企业法人、班组长、项目经理和操作人员集于一身,形成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链。施工单位是主体,企业法人是宏观上的主导人,能对安全生产起主导作用,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引导施工部门安全生产的的发起人。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是安全建设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项目经理必须将安全管理分工明确到个人,明确人员职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班组长是施工前线的指挥,是施工前、中、后的把控,每个环节安全建设的开展都需要班组长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安排技术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把控安全生产的最后一环。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理念,是施工人员首先应该注意的,安全管理机制链条应当避免违规操作,排除安全隐患,安全作业,一旦出现不安全行为或者有损安全生产的状况产生,应当及时上报,科学处理。

4结语

我国经济以稳定的增速良好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壮大,建筑施工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决定这个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为优秀施工管理水平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控制成本的最大前提。因此建筑企业要针对自身情况,努力创新和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施工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晓林.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4:145-146.

[2]乐新军,佘立中.建筑安全监管与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10,06:4-8.

[3]袁有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01:249-251.

论文作者:许道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许道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