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论文_盛玲珠

浅析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论文_盛玲珠

盛玲珠(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美术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教师,一方面可从孩子的心理入手,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兴奋,另一方面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带领他们密切贴近自然,让他们充分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当然,在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应对孩子的活动进行积极的指导与评价,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审美情趣 美术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047-01

例如,同一风景,在一个艺术家和一个从未受过艺术教育的人眼里,其审美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同样,一个有过艺术实践的画家比一个从来也不曾画过画的人,更能感受到色彩、线条的审美意味。可见,审美与人的发展的密切关系。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已在社会中蔚然成风。下面本人从艺术中的一个小分支美术入手,紧密结合《纲要》,就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问题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 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审美情趣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审美情趣是在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下形成的。美术活动中充满感情色彩的审美环境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感上的兴奋。如在活动室墙面上我和幼儿共同布置了时装表演、京剧脸谱、小兔绘画等赏心悦目的画面,在活动室大厅里制作了泥塑、折纸、剪贴等活灵活现的形象,并设立了相应的区角;在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经常随幼儿的兴趣驰骋于其中,同时播放一些轻音乐。在这些美好形象和音乐的感召下,幼儿很能够领悟到其中美的意境,领会到美术的美。

二 调动多动感官,表现审美情趣

如在大班的一次意愿图《美丽的春天》的活动进行之前,我有目的地带幼儿到室外看一看花草、树木的变化,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象,有的说:“春天的太阳眯眯笑,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有的说:“迎春花张开了小嘴巴,它们好像在对着我们笑!”……因为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孩子们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了“美丽的春天”的内涵所在。接着我让幼儿在充满春意的音乐中进行美的想象,自由作画。有的幼儿画几只燕子从柳树上飞过,有的画小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有的画小鱼在水底畅游着……我再让幼儿讲述自己画的内容,并对绘画内容进行诗歌创编。同时还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这美丽的春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幼儿置身于这样美的情境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唱一唱、跳一跳,促进了幼儿审美情趣的发展。

三 密切贴近自然,丰富审美感受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为此,教师(也包括父母)应十分重视带幼儿去密切贴近自然,充分感受这色彩丰富而又美的生存环境。大自然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蔚蓝的天空,白色的云,带上一只漂亮的风筝去放飞,那风筝在蓝天中变得更生动,更富有美感。又如那雨后挂在天边的七色彩虹,小鸟和蝴蝶带着鲜艳的色彩四处飞舞;在绿绿的草地上,孩子们在奔跑、打滚,草地与孩子的服装交错在一起形成色彩斑斓、富有动感的画面。教师应有效地利用自然素材的美,引导幼儿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并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四 注重欣赏指导,提高审美情趣

欣赏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为此我常常选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如在大班的欣赏活动中我选择的是三幅德国美术大师的作品:一幅是色彩鲜艳、色调金黄色的《秋收》;一幅是色彩淡雅,色调以静谧、安静的绿和蓝色为主的《寂静的森林》;第三幅画是暖色和冷色搭配和谐的《冬天里的小屋》。在欣赏活动中,我改变一如既往的“有谁”“干什么”的提问方式,而多提描述性、究因性的问题。如欣赏名画《秋收》时提问:“秋天的太阳是怎样给大地换上美丽色彩的?”或“为什么说秋天的太阳像一只金色的小喇叭呢?”这些问题可以将幼儿想象思考的重点移向作品画面及意蕴美的理解。此外,我请幼儿将这三幅作品进行比较鉴别,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指导评点,使幼儿知道色彩的和谐搭配才能产生美的效果,并从中获得色彩的强烈刺激,最终获得美的感受。这样,既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又提高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 客观评价活动,激励审美情趣

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许多方面与成人显然是不同的。教师只有抱着欣赏幼儿的童心,接受幼儿的天真,爱护幼儿的稚嫩态度,才能真正发挥美术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其审美情趣。如在一次大班绘画《海底世界》的活动中,有个小朋友画了一只动物:嘴巴大大、牙齿尖尖、肚子圆圆……据说是条鲨鱼。在鲨鱼的四周全被黑色遮住。他解释为:鲨鱼最爱欺负海中的小鱼,每次都吃许多许多小鱼,小鱼多可怜!我把海水画成黑色,鲨鱼就看不见了,也就吃不到小鱼了。此画谈不上色彩协调、形象逼真、构图优美,但它表达了小作者的一种爱心,体现了一种保护弱小者的愿望,故不失为一幅好画。从这幅画中不难看出其中反映出的巨大主题:让世界充满和平,让世界充满爱。在这一“爱”的意念驱使下,幼儿的心灵同样也包括教师都受到极大震撼。

美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美可以给人以情趣,情趣是生活的原动力,而对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则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情趣的培养。教师除了利用“美术”这一艺术来培养外,尤其要密切联系生活,让幼儿在多听、多看、多想中去寻找美、去发现美、去创造美,相信幼儿必将成为审美型的高素质儿童。

论文作者:盛玲珠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浅析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论文_盛玲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