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用电负荷特性的有效分析与研究,制定相应的用电负荷平衡办法,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用电负荷具有周期性与季节性等特性,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变化,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发展。因此可以运用电价引导负荷平衡法、DSM等办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控制,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力负荷特性;优化调控方法;探讨
引言
电力企业在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与调控后,有效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保证电力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电力负荷有着自身的特性,其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出现了变化,在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与调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电力负荷的特性,可以采用电价引导负荷平衡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的方式,在优化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
1电力负荷特性
1.1电力负荷的周期特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负荷特性有多种表现类型,但是最为常见的有三种,即居民用电负荷、工业用电负荷和商业用电负荷。并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三种类型的负荷特性具备着不同的特点及规律。电能在生产完成后无法进行大量的存储,因此电能的生产与使用通常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具有极强的及时性,相应的电力负荷的变化就具备周期性的特性。并且电力负荷的周期性变化并不是进行简单的重复动作,还存在着随机分量,从而使周期在运转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除此之外,电力负荷还具备连续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能够保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被较大的电流冲击,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
1.2电力负荷的季节性特性
电力负荷的季节性特性主要是由负荷结构决定的,因此极易受外界气候环境等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气候适宜的季节中,不会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高温或是低温的情况,所以相应的电力负荷受到影响程度就较小,电力系统的运行也不会发生大的波动。与此同时,降水量、风力等变化也会对电力负荷造成影响,电力负荷具有连续性的运行特点,所以变化过程中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跃变。
2城市配电网空间电力负荷的分析
2.1空间电力分辨率的分析
在对空间负荷进行预测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预测区域进行划分,划分的小区的类型、大小将会对空间负荷预测精度、结果等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在这里对空间电力分辨率的概念进行相关阐释。空间电力分辨率则是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把预测的区域进行划分,把它划分为一组供电小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每个小区的任何数据都很容易进行采集,并且得到进一步的确定,那么,可以把这组供电小区面积的倒数称作空间电力的分辨率。空间电力分辨率是对电力负荷的分布能力、电力负荷的大小等进行的一种描述,这其中,包括划分供电小区的大小、形状等,以及能否对小区的负荷值进行确定等等。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方式对小区进行划分,第一,可以根据等大小的具有规则的网格来进行划分,网格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只要是有规则的图形即可。采用这类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小区的负荷数据无法直接得到,而需要通过总量负荷的方式,对这些小区进行合理的分配。另一类小区划分的方式,则可以按照行政区域、电力设备、供电单位等相应的形式,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通过这类方式进行划分的小区所得到的负荷数据,则可以采用电力设计的表记来进行直接的收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空间电力负荷特性阐释
要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强的空间负荷预测信息,前提条件是进行空间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对于空间电力负荷,除了它具有一般其他电力负荷的特性之外(也就是随机与周期的变化性),同时,它还具有空间负荷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性,而且,这些特性还能够为负荷预测方法的进一步提出打下基础。在这里,主要是根据供电范围所进行的划分方式的空间负荷预测,因此,在这里所讨论的是划分之下的小区所独有的空间特性。对于空间电力负荷的增长,和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增长有着密切关系,这其中,包括这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当地的经济政策以及人口的数量等。对于空间电力负荷的增长,并不是平稳地表现,而是呈现S型的增长曲线。
3电力负荷优化调控的方法
近年来,人们的用电量不断上涨,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优化,还要控制电力负荷,合理分配减少电力负荷损耗。在优化与调控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电力负荷的特性,还要了解影响电力负荷质量的因素,要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避免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可以从电力生产投入、电力负荷调整两个方面入手,要加强对电力需求的管理,还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还要保证负荷的平衡性,避免电力负荷波动过大。在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调控的过程中,还要减少电力系统设备磨损的情况,要加强对电力负荷的调整,解决电能供需的矛盾。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优化调控电力负荷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3.1电价引导负荷平衡法
在当前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企业需要做好电价的调控工作,要保证电价制定的合理性,在满足电力企业再生产的需求后,还要保证在用户的接受范围内。电力行业具有垄断性的特点,所以,在制定电价时需要考虑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还要考虑社会的安定性,电力企业可以通过电价引导负荷的平衡。在定价时要以成本加价利润为导向,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定价法;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可以选择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定价,也可以采用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价法。
3.2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法
需求侧管理简称DSM,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国际管理领域中的一种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将其应用在电力负荷的管理中,对其平衡性与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DMS管理办法一经推出就受到各领域的广泛好评与应用,在热力、供水、煤气等方面的管理中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在不断的推广与使用过程中发现,此种办法对电力管理效果最为明显。DSM主要是指导电力部门运用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来控制电量的消耗,减少电力的需求量,从而提升电力行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一种优质管理办法。电力企业也是处在市场经济下进行发展的,因此进行电力负荷特性的优化调控也要满足市场竞争发展需求的需要。
通过此种办法中的不同调控手段的运用能够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有效平衡,首先,在行政手段方面,政府以及相关的电力发展部门可以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规范电力市场中的销售与消费行为,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次,在技术手段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负荷管理技术,从而有效的改变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以此提升用电效率,达到电力负荷的平衡状态。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以及工作中应用的电力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大,这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优化,还要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与调控。在优化调控前,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电力负荷的特性,要改善电力负荷的特性,降低电力系统传输中电力负荷的损耗,这也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冬冬.电力负荷特性及其优化调控方法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1805:99.
[2]赵亮亮.电力负荷特性及其优化调控技巧[J].品牌(下半月),2015,03:195.
[3]刘佳.电力负荷特性及其优化调控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72.
论文作者:陈云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负荷论文; 电力论文; 特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空间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