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儿童鼻咽部常见致病微生物携带状况分析论文_黄红卫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中心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儿童鼻咽部常见致病微生物携带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来我院行检查的45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经诊断,结果显示健康儿童325例,患儿125例,均行聚合酶连反应(PCR)法检测支原体、细菌培养,对患儿行相应病原检测。结果 ①健康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3.38%)显著低于患儿(18.40%)(P<0.05);②在450例健康儿童和患儿中,肺炎球菌携带率最高(18.67%%),其次为流感杆菌(6.22%)。结论 健康儿童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低,患儿检出率高,在临床诊断中需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致病微生物;健康儿童;鼻咽部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其病原诊断难度较大,极易被忽略,导致疾病发展。本文对健康儿童和患儿进行鼻咽部致病微生物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来我院行检查的45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儿童325例,男189例,女136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为(7.52±2.75)岁。患儿125例,男68例,女57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为(7.46±2.81)岁;经诊断,上呼吸道疾病51例,支气管炎31例,急性扁桃体炎25例,肺炎18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均较小(P>0.05)。

1.2 纳入标准

(1)近1周内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咽痛、发热、咳嗽等);(2)近1周内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3)不存在其他急、慢性疾病。

1.2 方法

1.2.1 材料

采用PCR法检测肺炎患儿的支原体;在健康儿童的咽拭子细菌培养中,需使用含5%绵羊血琼脂平板、含5%脱纤维兔血巧克力以及相关实验试纸。

1.2.2 方法

(1)咽拭子细菌培养:标本接种,先将绵羊血琼脂平板置于35℃温箱中培养,时间为18-24h,然后将巧克力琼脂置于CO2的温箱中培养,温度为35℃,时间为18-24h。对于可以菌落,行涂片处理,革兰染色分离、鉴定;对于疑似嗜血杆菌的小菌落,行“卫星”试验,若只在XV因子纸片周围生长,但不发生溶血情况,则属于流感嗜血杆菌,若结果为阳性,则为嗜血杆菌。

(2)肺炎支原体检测:采用PCR法对肺炎患儿进行支原体检测,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来执行。

(3)鼻咽部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检测:接种标本后,每日对试管内细胞生长和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当细胞出现明显阳性病变时,行传代,病毒力变强后,行病毒鉴定,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执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咽拭子PCR检测结果

在325例健康儿童中,咽拭子PCR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者11例,阳性率为3.38%,其中年龄<3岁者1例,年龄在4-13岁者10例。在125例患儿中,支原体阳性率为23例,阳性率为18.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小儿阶段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鼻咽部常存在多种致病菌,若不能及时检测,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多种疾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1]。就目前来看,人们基本知道鼻咽腔存在多种正常菌群这一情况,其中人体上呼吸道中存在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但是,国内较少报道小儿时期临床常见致病菌在咽部的携带状况[2]。因此,加强对健康儿童鼻咽部常见致病微生物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往健康儿童鼻咽部常见致病菌微生物研究中,结果显示在没有明显症状的人群中,其肺炎支原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低[3]。在本文研究中,结果显示325例健康儿童中,咽拭子PCR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者11例,阳性率为3.38%,显著低于存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8.40%%)(=29.1411,P<0.05)。此外,有研究显示,微生物携带与儿童的年龄存在密切的关系[4]。在本文研究中,结果显示325例健康儿童的11例肺炎支原体阳性者中,年龄<3岁者1例,年龄在4-13岁者10例,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提示儿童年龄越大,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概率也越大。

从本文450例研究对象的病原菌种类分布来看,以肺炎球菌患病率居多,患病人数为84例,患病率为18.67%,其次为流感杆菌(28例,患病率为6.22%)。据临床资料显示,年龄较大的儿童患上呼吸道疾病(比如支原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的人数远远对于年幼儿童,但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年龄较小。据研究发现,在肺炎链球菌方面,其感染率一直比较高,且患儿的病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流感杆菌与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与年龄不存在直接关系。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来讲,其携带的鼻咽部微生物种类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充分结合患儿的年龄、病情等,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健康儿童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低,患儿检出率高,在临床诊断中需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孙淑杰,刘军.学龄前健康儿童咽部菌群分布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775-3776.

[2]熊菀.小儿咽部常见病原菌携带状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04):477-479.

[3]刘晓峰,李晓然.人体鼻咽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05):934-942.

[4]邸明芝,黄辉,吕敏等.北京市东城区221名1~12岁健康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状况研究[J].疾病监测,2012,27(08):595-598.

[5]曹兴华,谷存国.高寒地区儿童鼻咽部菌群分布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07):804—805.

论文作者:黄红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健康儿童鼻咽部常见致病微生物携带状况分析论文_黄红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