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电力调控系统的不断发展,业内对其优化工作也逐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其优化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深刻地认识到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并制定、实施有效的措施来推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确保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电力服务。
关键词:电力调控;系统优化;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人们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消除对于电力的依赖,因而,关于电力运行的许多问题应该得到妥善解决,比如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其根本途径在于调控系统的设计,以上给出了目前的电力调控过程中的几点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关于电力调控的优化工作应该处处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最初的状态,要知道,电力系统是整个国家发展的以及人民生活的重中之重,任何的问题都不应该马虎应对,相信经过这些优化,电力的相关调控会更加的妥善。
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的必要性
1.1落实系统控制要求
电力系统的环节不同、层次不同,对应信息控制体系存在差异,需要及时对电能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测量、调节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用户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从优化系统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需及时进行技术优化。当下国内系统设定模式、形式要求等具有一定要求,智能化体系的设定需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性。
1.2完善管理结构
电力调控系统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一般对电力调度实际工作而言,系统要求对具体内容影响较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起因较多,包括运营管理能力不足、管理力度薄弱等。系统分析环节中,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对管理体系进行标准化处理,及时进行限制。为了避免工作后续环节出现管理不当的行为,管理体系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优化处理。
1.3优化系统稳定性
电力行业的规模越来愈大,对应运行操作系统日趋复杂化。考虑到大部分企业和用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操作人员和调度人员需要结合体系状况进行对应处理,保证操作的合理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误动作带来的危害。避免突然断电、设备损坏等状况的发生几率。
2优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需遵守的原则
2.1遵守实用性原则
在进行系统优化过程中要本着实用性原则,无需购买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设备,只需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升级换代即可,有效节约了电力资源和资金。对于关键部分、性价比高的系统先进行优化,例如电力调度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
2.2遵守开放性原则
电力调控系统在进行优化时也应本着开放性原则。电力调控系统通过连接网络和监控设备,实现与监控等部门的实时共享信息,有效解决以往系统的冗杂问题,避免信息混杂,甚至相互冲突现象的发生。而且通过使用Windows与Linux系统,可以连接各种异种机。既能够互相兼容,又可以满足升级换代的需求。
2.3遵守可扩充性原则
现阶段,网络规划正朝着扩充容量的方向发展,所以优化电力调控系统也应本着可扩充性原则。在原有系统上增添硬件设备或进行少量改动,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从而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兼顾的高性能。有效降低系统对数据库的依赖程度,减少冗余的情况。当系统的访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通过将信息负载分散到各个数据库的服务器上,能够有效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值得注意的是,系统所依赖的关系数据是不能进行扩展的。
3当下我国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突出的问题
3.1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能薄弱
这是目前来说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电力的调控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而目前专业人才的缺少则正好与此冲突,于是越来越多不具备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被安排在这个工作岗位上,这就造成许多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地被查出,电力运行过程也就会变得混乱不可控。
3.2管控体系不健全
电力调控是一项全面的工作,并不是某个方向的单独调控,而是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调控,但是目前的很多电力企业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调控体系,从电力的生产到运输再到用户进行使用没有环节把关,即使有,也都是进行一些象征性的检查工作,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这都是由电力企业调控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这一现象持续下去也必将导致更大的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自动化程度不高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有关电力运行系统的各种信息也随着电力的使用规模的扩大、用户的增加而变得愈加庞大,但是目前,许多的电力企业还在使用着相对比较传统的管理调控方法,工作人员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力系统以及如此多的各种相关信息时难免会变得手忙脚乱,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大大提升了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对于数据采集也会有很大的麻烦,传统采集方式非常缓慢,往往会造成数据采集不及时、数据出现偏差等现象,而这又需要做进一步的筛选、修正,费时又费力。
4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
4.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基本原则
实践表明在电力系统优化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不能固守单一方法。只有针对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从优化对象的基本特点出发,才能最大程度地优化方案。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开放性原则,系统优化不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只有坚持开放性优化原则,才能将各项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根据不同系统采取合理的优化方法,增强系统的兼容性;(2)经济性原则,经过优化的系统,其实用性和安全性会得到很大提升,降低能源消耗是优化的主要任务,提升系统运行工作效率与系统整体质量;(3)稳定性和安全性原则,在系统运行中要加强对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视,优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4)可扩展性优化。
4.2电力调控系统设计目标优化
在系统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在整体规模稳定的情况下,改进整个电力调度网络的具体应用,以此来优化系统的扩展性。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网络优势设计软件,为系统的高速运行提供发展平台。在主站设计中,要体现出监控设备和主线连接的实际情况,确保得到可靠的系统运行数据。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数据采集和存储工作,并做好测量的实际效果图。除此之外,还要保证系统运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3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
优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实现对主站系统和变电站的优化。对于主站主要是进行对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优化。具体做法有:应用微机型磁调节器、增加主站系统的连接监控设备等,这样自动化系统就能实现数据传输和遥控功能。另外在进行变电站优化时,必须处理好变电站的运行信息,确保这些信息能够适应电力系统更新的需要。(2)进行对主干网网络拓扑的优化。首先将主要电力系数置于主干网络的中心节点上,接下来将剩余节点连接起来,全部汇总到自动化系统中,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环状的拓扑网络结构,从而实现自动化系统各部分的有效连接。(3)进行对系统网络框架的优化。自动化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中,计算机设备可以进行联网。因此可以依据自动化系统的框架,借助集线器设备或是网卡进行本地连接,其中集成线主要采用八芯双绞线传输介质。当变电站处于较分散的状态,如果采用此种组网布局的方法,可能会影响电网的传输性能,如数据保密性和网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所以在进行网络框架的架设工作时,需要合理分析变电站的运载情况和距离,从而有效解决系统连网不稳问题,促进数据传输准确性的提高。
4.4增强实用建设
电力调控系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应做好制度管理工作,积极采取优化方法,从具体工作出发,明确发展计划。电力调控系统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做好相应的优化措施。电力企业的线路管理工作,可以优化网络建设,合理指导企业输电线路建设,并通过网络及时找到线路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方法。
4.5完善管理体系
电力公司应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员工责任心。完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做科学分析,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整体进行科学整改,保证电力调控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电力调控系统运行中,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其次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员工可以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电力调控系统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能够保证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主要包括对电力调控系统设计目标的优化、自动化系统的优化以及电力监控系统的优化这几方面。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性能,还需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优化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超,李六富.浅谈电力调控监控业务[J].科技风,2012(19):23~24.
[2]石承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方法[J].金田,2013(04):54~55.
[3]陈长清,李永康.基于图形平台的电网调度运行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06):75~76.
[4]张文鹏.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J].华章,2010(24):10~11.
论文作者:陈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原则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