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视角下的中国政治学科研究现状分析&基于1993-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据的定量分析_政治学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我国政治学科研究状况分析——基于1993-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的量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金论文,国家论文,视角论文,学科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69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13]03-0194-07

引言

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原因,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政治学丧失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政治学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和徘徊。[1]在此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几乎是空白。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2]以此为契机,中国政治学也进入了恢复、重建和发展阶段。以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科学为宗旨的中国政治学会于1980年成立,从1983年起,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开始恢复政治学专业并开始招生,很快形成了一个由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组成的完整的政治学教育与学科体系。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创办并公开发行政治学专业学术理论刊物《政治学研究》,为中国政治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学术平台。学科的迅速恢复与学术平台的搭建为初期的政治学理论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3]

在我国,基金资助是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我国的前沿科研活动具有导向作用,科研项目从提出到确定的全过程都要经过广泛、深入研究论证,往往代表着该学科领域内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设立旨在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研究问题提供有力支持。作为国家社会科学最高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金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和立项资助基金项目居于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之前沿,客观上反映了各学科研究的重点、热点、现状及发展方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力度大、学术影响广,正如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文清所言:“一个科研单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单位研究能力、学术地位和科研管理的水平”。[5]通过对政治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的统计分析,可以把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热点、研究队伍和发展趋势,是考察我国政治学科发展状况的一个视角。

因此,本文拟对1993-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当中政治学科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年立项数量、项目类型、项目成果形式、地域分布、项目主持人单位隶属等情况的分析来具体了解我国二十年来政治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统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要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经费项目和青年项目。2004年后,为促进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单独设立了西部项目,最早仅限于西部12个省(区、市),后来扩大到部分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如湖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2又将海南省纳入。本文研究样本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1993-2012年历年政治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材料汇编中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和西部项目的相关数据,其中包括并列项目,不含子课题、重大项目①。

本研究基于1149个有效样本展开分析,在数据处理中,先将所有数据汇总到Excel表格,进行简单整理,然后对政治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及后续的应用等诸项形式特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对二十年来政治学科基金立项项目作一个全方位的考察,意在揭示我国政治学科研究的现状、重点和发展趋势。

二、基本立项情况统计分析

(一)立项项目数量统计

据笔者统计,从1993年到2012年的20年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政治学科共计资助立项1149项,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总数的4.26%(统计数据仅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2005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和西部项目),平均每年资助57.45项左右。但个别年份差别较大,如1995年仅资助9项,而2012年资助数达到146项,这也与当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有关。根据表1,我国政治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数量呈现出缓慢增加的态势,1993年只有17项,2012年则达到了146项。这种数量的增长从表面上看代表着关注、接受并研究政治学科的学者越来越多,而其中则标志着不同的观察能力、别样的思考角度对政治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可以进行更为广阔和深入的探索。[6]但有时出现随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增加而政治学项目总数反而减少的现象,1997-2001年间这种情况较为突出,出现负增加的不正常现象。整体来说,政治学立项项目可分为两个阶段:1993-2001年间,政治学立项项目处于不断变化阶段,项目数量在1996年达到32项,而后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直到2001年才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2002-2012年间,随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整体上升,政治学立项项目也开始逐年增加,由2002的53项增加到2012年的146项,增长幅度达到175%。

但其所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总数比例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2004年最高占到6.67%,而后逐年递减,2012年下降到3.81%,作为23个立项学科之一的政治学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所占比重还是相对偏低。需要指出的是,这二十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总体数量从1993年的501项增加到了2012年的3833项,增长幅度为665%,而政治学科立项数量的增长幅度则为758%,可以说它的增长幅度较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整体增幅基本持平。但如果单纯从立项数量上来看,差别就比较明显了:中国文学类立项数从1993年的28项增加到2012年的298项(含西部项目);而法学类则从1993年的31项增加到2012年的324项(含西部项目);与经济学(分为应用经济和经济理论两大门类)立项项目数量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二)立项项目类型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共计23个学科类别,所设立的项目类型主要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西部项目等五种类型。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资助的研究侧重点都有所不同,重点项目是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代表着研究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青年项目一般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兼具培养具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专家的目的[7],为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从2003年开始国家社科项目不再设自筹项目,从2004年开始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西部项目”)。西部项目旨在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工作者重点围绕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加强民族团结、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维护国家统一问题,围绕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抢救和区域优势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更好地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西部项目每年同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一同申报和评审,资助强度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体相当。

根据表2,我国政治学科的立项项目主要为一般项目,二十年间共有608个项目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52.91%,年平均立项数为30.4项,可见一般项目是政治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的主体。其次是青年项目,共有353个,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30.72%,由1993年的5项增加到2012年的62项,增速明显快于项目总数的增加速度。青年项目近四年年立项项目均超过38项,2012年更达到62项,首次超过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居所有立项类型第一。这与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工作倾向青年项目的原则有关,说明政治学科青年科研力量正在逐步承担起学科研究的重任,也反映出国家重视对新生科研力量的培养。之后就是西部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设立于2004年。从2004年到2012年这六年间共有108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9.39%,立项数量比二十年间重点项目的总数还要多,这说明国家对于西部项目的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因其要求高、标准严,立项比率较低,二十年间政治学科的重点项目共有72个,仅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6.27%。这表明,国家社科基金委在项目立项方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项目立项的公平、公正、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政治学科突出优秀人才不足,在承担重大项目研究方面力量不足。因为2003年开始国家社科项目不再设自筹经费项目,因此仅1998年-2002年有自筹经费项目立项,总共立项8个。

(三)立项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为了考察地区学术科研能力和发展状况,表3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对政治学科立项分布做了统计。如表3所示,20年来政治学科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地区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港澳台除外),覆盖面比较广。但获得资助的地域又呈集中性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立项数量最多的是北京,有214项,占本学科立项总数18.62%,处于绝对领先位置,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学科研究的主要集中地和核心区域,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在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央各部门所属科研机构等具有的数量和地域优势。而紧跟其后的上海、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浙江等6省市的立项也较多,是项目产出的重要区域,也是较为活跃的地区,均达到或超过50项。以上7个省市的立项共639项,占到了55.61%。而表3中获得项目较少的几个地区为安徽、河北、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以上6省仅立项43项,不到北京单个地区立项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地区多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科研氛围和科研实力较薄弱。地域分布除了具有集中性的明显特征外,又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阶梯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除北京市、上海市立项数分别以214项、106项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外,共有湖北、江苏、湖南、陕西、四川和浙江11省市以立项30-90项居于第二梯队;甘肃、山东、河南、福建、贵州和新疆等6省市以立项20-29项居于第三梯队;辽宁、黑龙江、江西、山西和安徽等6省市以立顶10-19项居于第四梯队;河北、宁夏、西藏和海南均少于10项居于第五梯队,整体上体现出一定的均衡阶梯的发展趋势。在统计期间,西部项目108项中,各省市分获:重庆17项、四川14项、陕西13项、新疆13项、云南10项、贵州9项、甘肃8项、广西8项、内蒙古5项、青海5项、宁夏4项、西藏2项、其中新疆超过一半立项为西部项目。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如果没有西部项目支持,西部所有省份的名次会明显落后,仅有四川(33项)、云南(25项)、甘肃(20项)立项数超过二十项。

为了从宏观上进一步考察本学科地域学术科研能力和发展状况,本文将这些机构所在的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六个片区,即北京、上海、东部(包括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天津、河北7个省市)、东北(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3个省)、中部(包括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6个省)和西部(包括即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青海、陕西、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海南1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单独列为一区是由于获得的立项数目较多的缘故,将广西和海南归入西部地区则因为国家已将其纳入西部项目申请范围的原因。表4为历年立项项目在各地区分布统计表,从该表可以看出:(1)北京和上海各自作为一个单独的区域,其所获得的立项数目分别达到214项和106项,二个城市总数超过立项总数的四分之一(27.85%)。因此,北京和上海可视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第一梯队。其中原因,当然与地处北京、上海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有关;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北京、上海分别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当地的研究机构和人员获得信息和资料较之其他地区更为便利,这就使得他们在申请基金项目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西部地区获得项目在六个地区中排第1,达到274个,占立项总数23.85%,但平均立项数仅为21.07项,在六个地区中排名垫底。这还是在将西部项目计算在内的情况下,如果剔除西部项目的数量,则该地区20年来总共获得的项目数仅为166项,年均立顶数仅为8.3项,如果平均到每个省、市、自治区则不足12.77项。这远低于其他地区每个省市所获得的项目平均数。这一情况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学科,在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这也是自2004年之后,国家社科基金中单列西部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3)东部地区获得项目在六个地区中排名第2,达到271项,占立项总数23.59%,仅比西部地区少3项。而且东部地区各省市发展较为均衡,除河北省仅立项7项在31省市中排名靠后外,其他省市均达到或超过25项,平均立项数为39.71项。(4)中部地区获得项目在五个地区中排名第2,达到207项,占立项总数18.02%,主要得益于湖北、湖南二省的强劲表现,二个省总共立项143项,平均数达到71.5项,这主要得益于这两个地区拥有众多高水平的高校科研机构。

(四)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隶属系统分析

从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看,以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系统科研人员主持项目共814项,占总立项数的68.17%;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为代表的党校系统立项193项,占立项总数的19.79%;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社会科学院系统立项71项,占立项总数的6.18%;以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为代表的其他机构立项61项,占立项总数的7.23%。军队系统立项10项,占立项总数的0.87%(见表5)。可见,在我国政治学科研究领域普通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一直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他们承担了大多数政治学科领域科研的课题和重点项目。

(五)获得立项数较多的机构情况分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项目申报面对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科研机构,因此,项目主持人分布单位较为广泛。经统计:1993-2012年20年间1149个政治学科立项共分布在303个不同科研机构中。立项1项的机构共有126家,占机构总数的41.58%(126/303);立项2-4项的机构共有106家,占机构总数的34.98%(106/303);立项5-9项的机构共有42家,占机构总数的13.86%(42/303);立项10项以上(含9项)的机构共有29家,占机构总数的9.57%(29/303)。

表6列出了20年间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资助项目立项数达到10项以上的机构。从表7可以看出:(1)共有29家立项总数达到10项以上(含10项)的科研机构,这29家单位共立项475项,占到了总立项数的41.34%,呈现出明显的聚集作用。这说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批既要考察选题的意义,也会考虑申请项目的课题组组成人员的研究水平。(2)在项目立项单位分布方面,普通高校是主力军。其中吉林大学立项总数达35项,位居第一,前29名的研究机构中普通高校共有21家。(3)北京地区有6家机构名列其中,上海地区有4家机构名列其中,武汉地区有3家机构名列其中,这说明了这三个地区政治学科研究的整体实力较强。(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师范大学20年来共获得立项数为14项,其中至少有6项是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申请立项的。华中师范大学20年来共获得立项数为19项,其中至少有5项是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申请获批的。中山大学20年来共获得立项数为20项,其中至少有3项是其“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申请立项的。而且“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这两个研究中心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中可以看出,学科专业研究中心在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这也为其他机构发展各自的学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要发展自己特色的研究领域或研究中心,从而形成学科专项研究的聚集效应。

(六)项目主持人情况统计分析

核心主持人是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较多、在本学科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的主持人。通过对项目主持人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我国政治学科研究领域核心科研力量分布情况。进行核心主持人的划定时,依据国际公认的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史学家普赖斯所提出普赖斯理论,计算核心主持人的公式为:为立项最多的主持人立项数,m为核心主持人最低立项数),只有立项数大于或等于m的那些主持人方能称之为核心主持人。在本文所统计的期限内,nmax=4,m≈1.5项。根据立项数的取整原则,取m的整数值为2。那么,将1993-2012年期间获准立项2项或2项以上的负责人确定为该学科的核心主持人。

按照这一标准,1993-2012年政治学科学科共有1019位学者承担1149项国家社科基金(其中共有三项并列项目),1次立项的学者有912人,2次立项的有96人,3次立项的有12人,4次立项的有3人。可以看出,20年来政治学科的核心主持人共有111个,比例较高。核心主持人总立项数为240项,占20年来政治学科领域立项总数的20.89%。表8的数据表明,二十年来政治学科仅有云南大学周平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获得重点项目立项。二十年来政治学科学科核心主持人获得项目数最多为4项,分别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力宏、华东师范大学刘君德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审计学院胡宁生。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赵立波等11位主持人获准立项3次(见表7)。

(七)项目预期成果形式分析

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预期成果的形式一方面依据课题申报指南确定,另一方面也依据课题研究内容和成果实际应用来选择最终成果形式。从一定角度上讲,预期成果形式的选择会影响到项目的成功立项几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预期最终成果形式主要以专著、研究报告、译著、论文集为主,也可以是电脑软件、工具书、光盘等。由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上对预期成果成果形式最少为1项,最多不超过2项。在资助的项目中有534项是以单一成果形式立项,占立项总数的46.47%;其他以两种成果形式立项的有615项,占立项总数的53.53%。在这些成果形式中,以“专著”形式立项的最多,有301项,占总立项的26.19%;其次是“专著+研究报告”,有248项,占总立项的21.58%。

不同项目类型对成果形式有不同的要求。对策性研究要求快出成果和效益,以研究周期大都相对较短的论文(集)+研究报告为主;基础理论研究系统性较强,多以专著为主。表7的数据表明,涉及专著成果形式的项目共有707项,占立项总数的61.53%。专著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比较适合于一些基础理论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2-3年。政治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形式以专著居多,专著所占比重之高实际上也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对于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支持的力度。[8]由于政治学科自身的特殊性,电脑软件、工具书和译著等成果形式比较少的出现在预期最终成果中,涉及电脑软件、工具书和译著成果形式的项目成果的总共仅涉及22项,比例仅为立项总数1.91%。因此,在成果形式多元化上亟须加强。

(八)总结、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近20年(1993-2012年)来我国政治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的统计分析,笔者对我国政治学科的研究现状做如下总结分析:

1.从政治学立项项目总数来看,总体呈增长趋势,这与国家高度重视政治学这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关。自1993年至2012年这20年间,我国政治学科领域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49项,约占历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的2.82%,年均立项约38.05项,表明政治学科学科地位持续提高。政治学在国家社科基金有力支持下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治学的大量理论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实践的直接根据,为中国政治实践提供了科学论证。但作为23个立项学科之一的政治学学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所占比重还是相对偏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关注和扶持力度。基金支持促进了政治学科研究的发展,从统计数据上可看出学科发展的脉络,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不断融入,以及本学科内部不同分支领域的相互交叉融合,造就了当下丰富多彩的政治学研究。

2.从政治学立项项目类型来看,以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为主,青年项目增长幅度较大。我国政治学科二十年间共有608项一般项目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52.91%,年平均立项数为30.4项,可见一般项目是政治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的主体。其次是青年项目,共有353个,占本学科立项总数的30.72%,由1993年的5项增加到2012年的62项,增速明显快于项目总数的增加速度。青年项目近四年年立项项目均超过38项,2012年更达到62项,首次超过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居所有立项类型第一。这与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工作倾向青年项目的原则有关,说明政治学科青年科研力量正在逐步承担起学科研究的重任,也反映出国家重视对新生科研力量的培养。

3.从立项项目负责人单位系统来看,分布不均衡,高校是我国政治学科研究的主要阵地。从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看,以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系统科研人员主持项目共814项,占总立项数的68.17%。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在近20余年间,政治学研究已在高等院校得到快速发展。由于高等院校在学科的知识传播、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国内政治学研究的这种格局其实是有利于国内政治学发展的。[9]若能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相信既可以提高其他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的提高,又能拓宽高校研究阵地的科研视野,从而推动我国政治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

4.从项目负责人单位所在地区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地域分布兼具有集中性和分散性的特征。20年来政治学科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地区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港澳台除外),覆盖面比较广。但获得资助的地域又呈集中性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立项数量最多的是北京,有214项,占本学科立项总数18.62%,处于绝对领先位置。而紧跟其后的上海、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浙江等6省市的立项也较多,是项目产出的重要区域,也是较为活跃的地区,均达到或超过50项。以上7个省市的立项共639项,占到了立项总数的55.61%。而获得项目较少的几个地区为安徽、河北、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以上6省仅立项43项,不到北京单个地区立项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地区多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科研氛围和科研实力较薄弱。建议国家在统一协调项目分布时应进一步考虑对科研力量相对较弱地区的扶持和政策倾斜,以扶持其快速发展。

5.统计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在国家社科西部基金专项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西部地区获得项目在五个地区中排第1,达到274个,占立项总数23.85%。在统计期间,西部项目共立项108项,各省市分获:重庆17项、四川14项、陕西13项、新疆13项、云南10项、贵州9项、甘肃8项、广西8项、内蒙古5项、青海5项、宁夏4项、西藏2项、其中新疆超过一半立项为西部项目。可以非常明显看出,如果没有西部项目支持,西部所有省份的名次会明显落后,仅有四川(33项)、云南(25项)、甘肃(20项)立项数超过二十项。反之,安徽、河北二省仅分别立项10项、7项,二十年平均两年才立项一个。建议国家在统一协调项目分布时可以考虑在扩大整体立项数量的基础上,适当的对立项较少的地区如安徽、山西、河北进行政策倾斜,以促进薄弱地区的科研力量。

6.从项目研究成果预期形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成果形式比较单一。在资助的项目中有534项是以单一成果形式立项,占立项总数的46.47%;其他以两种成果形式立项的有615项,占立项总数的53.53%。在这些成果形式中,以“专著”形式立项的最多,有301项,占总立项的26.19%;其次是“专著+研究报告”,有248项,占总立项的21.58%。政治学研究中还存在大量的对策性研究,理论性研究略显不足,学术研究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政治学科自身的特殊性,电脑软件、工具书和译著等成果形式比较少的出现在预期最终成果中,涉及电脑软件、工具书和译著成果形式的项目成果的总共仅涉及22项,比例仅为立项总数1.91%。因此,在成果形式多元化上亟须加强。

7.政治学科核心研究队伍和机构正逐渐形成,青年项目对科研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经统计:1993-2012年20年间立项5-9项的机构共有42家,占机构总数的13.86%(42/303);立项10项以上(含9项)的机构共有29家,占机构总数的9.57%(29/303)。这29家单位共立项475项,占到了总立项数的41.34%,呈现出明显的聚集作用。20年来政治学科的核心主持人共有111个,比例较高。核心主持人总立项数为240项,占20年来政治学科领域立项总数的20.89%。这说明政治学科核心机构和核心研究队伍正逐渐形成。对获得3项项目以上的科研人员的立项类别统计共有八项为青年项目,表明青年项目在学科中青年学者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治学科学科核心研究队伍和机构的逐渐形成为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国家应继续加强对青年科研力量的培养工作,同时加大力度培养核心科研力量(核心主持人),为政治学科科研工作储备开发力量。

8.要发展自己特色的研究领域或研究中心,从而形成学科专项研究的聚集效应。在学科界限日益模糊的大背景下,作为解决国家社会生活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际上很难再单独依靠一个部门、一个学科的力量去解决,而是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更需要跨部门组织联合攻关。[10]华东师范大学20年来共获得立项数为14项,其中至少有6项是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申请立项的。华中师范大学20年来共获得立项数为19项,其中至少有5项是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申请获批的。中山大学20年来共获得立项数为20项,其中至少有3项是其“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申请立项的。而且“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这两个研究中心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中可以看出,学科专业研究中心在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这也为其他机构发展各自的学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要发展自己特色的研究领域或研究中心,从而形成学科专项研究的聚集效应。

注释:

①从2005年开始,国家社科规划办对重大项目实行面向全国公开招标,重大招标项目实现的是多学科领域、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单个学科不再设立重大项目。故在本次统计中没有单独对重大项目进行分析,而将2005年之前的重大项目处理为重点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标签:;  ;  ;  ;  ;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视角下的中国政治学科研究现状分析&基于1993-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据的定量分析_政治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