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神经外科 3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改良侧俯卧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侧俯卧位,研究组患者使用改良侧俯卧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改良侧俯卧位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改良侧俯卧位;效果
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最理想的入路途径的乙状窦后入路,其中术中合理的手术体位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研究人员发现侧卧下实施听神经瘤的切除术有利于降低颅内积气以及血肿并发症发生风险,是该术式的首选体位。但是侧俯卧位对于头架安装的要求比较高,并且临床上无统一规范,需要不断探索改进[1]。我院在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手术过程当中,应用改良侧俯卧位并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41.2±1.3岁,体质量46-84kg,平均体质量60.1±1.3kg。排除术前存在皮肤缺损或者是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同时排除合并有严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侧俯卧位,体位安置用物重要有手术床、支撑架、头托、啫喱软垫、脚踝U型垫、牵拉带、固定带以及3L眼膜等[2]。术前准备完善侧卧位摆放用物,手术床的上缘铺垫啫喱软垫。在患者全身麻醉插管之后粘贴眼膜,并且根据患者手术肿瘤的不同位置选择健侧的卧位,身体冠状面同手术床面之间的夹角为30°,腋下使用啫喱软垫[3]。双上肢分别放置到高低托手板,腰部、胸骨柄以及髂部都使用支撑架进行固定,同时患侧的下肢屈膝90°安置到腿部垫。患者的健侧下肢弯曲,同手术床平行,脚踝处使用U型啫喱垫,同时腿部使用固定带,避免手术过程当中患者的身体摆动[4]。此外要应用牵拉带牵拉患者的患侧肩部固定,协助患者将头部安置到头托。
1.2.2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良侧俯卧位,体位安置用物除传统侧俯卧位使用的物品之外,还需要准备三角形托手单以及手术薄膜。术前准备摆放侧卧位用物,双眼粘贴眼膜的措施同对照组患者相同[5]。三角形托手需要单独使用,并且根据患者的手术肿瘤位置来确定健侧卧位,患者翻身时要往上移动,健侧肩臂安置在手术床的上缘以及头托间,腋下使用啫喱软垫齐。首先应用三角形托手包括患者的健侧上肢之后沿床的上缘下垂,托手单的两头使用固定带捆绑到手术床两侧,防止患者皮肤接触金属部件,避免发生意外损伤[6]。在手术薄膜的使用方面,把患侧的上肢安置在侧胸上方,分隔上肢以及侧胸皮肤,特别是尺神经位置应当选用软棉垫保护,使用手术薄膜粘贴肢体避免左右摆动,应用牵拉带往后牵引患者的患侧肩臂。除此之外,胸骨柄、髂部、腰部、健侧下肢、患侧下肢、腿部以及脚踝的体位固定措施同对照组患者相同[7]。摆放体位结束之后,要协助医生使用头架固定患者的头部,患者的下颌需要尽可能靠近胸部。
1.3疗效判断标准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安置手术体位的时间以及术后5h肩峰皮肤状况、肩臂酸痛状况、上肢麻木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应用改良侧俯卧位,安置手术体位需要的时间显著减少,随着手术入路精度的持续改进,对手术体位的安置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安置手术体位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原因就在于传统侧俯卧位安置的时候,要求提前在手术床侧缘使用托手板,在协助患者完成翻身之后将双上肢安放在托手板。不过因为手术之前往往需要调整头托位置,从而要不断调整患者的体位,很多时候就需要再次调整甚至重新进行托手板的安装,从而保障患者的体位的稳固舒适。托手板安装的位置还应当考虑到麻醉机摆放问题,避免影响到麻醉医生对患者状况的观察[8]。改良手术体位在安置过程当中省去托手板安装的环节,患者的健侧上肢应用托手单包裹,固定操作更加安全简单,节约托手架位置反复调整需要的时间,患者的上肢放置在侧胸的上方,同时上肢同侧胸皮肤间使用棉垫进行分隔,而尺神经为止则应用软棉垫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使用手术薄膜固定患者的肢体,稳妥舒适并且留出充足空间便于麻醉医生的观察操作。手术体位安置的目的主要在于显露手术视野,从而便于进行手术操作,防止出现医源性的损伤,在此基础上兼顾患者舒适度。本研究使用的改良侧俯卧位,合理安置患者双上肢,使得手术体位更符合生理需求,在确保手术操作的基础上简化体位安置过程,有利于减少操作时间。
通过应用改良的侧俯卧位,还能够降低手术体位引发的并发症。侧俯卧位可以说是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过程当中安置比较复杂的一种体位,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研究报道使用侧俯卧位的手术患者往往会出现上肢受压损伤。通过分析传统的侧俯卧位可以发现,患者术后不适感以及上肢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患者自重长时间压迫肢体引发的。术中压疮指的是手术患者术后5d内出现的压疮。本研究当中研究组患者术后肩峰的皮肤压疮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原因就在于传统侧俯卧位安置方法当中,身体的受力点主要是健侧的肩峰侧面、髂前上棘以及外踝等。因为患者的身体冠状面同手术床面夹角约为30°,并且健侧的上肢放置在托手架,健侧的肩峰侧面承受较大压力。研究组使用改良的侧俯卧位,患者健侧上肢垂肩安置,肩臂位置在头托以及手术床缘之间,能够有效防止肢体同手术床面的接触,缓解身体对健侧肩峰侧带来的压力。研究显示颅底手术患者的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发生率约为10%,而侧卧位的颅底入路出现臂丛神经损伤的几率>80%,其中>6%的臂丛神经损伤出现在手术的同侧。听神经瘤切除术操作的过程当中需要磨除内耳道,从而充分暴露听道肿瘤,在体位安置的时候要求英语牵拉带往后牵拉患侧的肩臂,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确保手术操作范围最大。传统的侧俯卧位在安置体位的时候肩部受压,并且肩臂、上肢的过度牵拉会诱发臂丛神经损伤,在损伤之后患者容易发生上肢以及肩部的自主障碍,部分患者表现为麻木、疼痛。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安置患侧上肢在托手架上,形成同肩臂牵拉方向不同的力量,损伤患者的臂丛神经,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肩臂酸痛以及上肢麻木问题。
综上所述,小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改良侧俯卧位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伊海金,刘楠.听神经瘤外科治疗现状[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14(3):237-240.
[2]杨翠芳,肖华,王彪.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侧斜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47(12):1081-1082.
[3]张秀平,任杰平,张兰梅.集速干预方案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2(7):71-74.
[4]徐小群,陈丽莉,詹健,等.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17(11A):53-55.
[5]张同延,蒋海娟,倪梁燕,等.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疼痛的围手术期管理[J].中外医疗,2015,3(6):64-65.
[6]程宗燕.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并发症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9(4):55-56.
[7]吴皓,曹荣萍,陈向平,等.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和处理[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3(8):115-117.
[8]吴皓,周水淼,李兆基,等.扩大迷路进路切除大听神经瘤18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0(14):435-437.
论文作者:方锦才 张佳克 安海龙 刘海龙 杨欣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患者论文; 听神经论文; 体位论文; 上肢论文; 手术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