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论文_郭永康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论文_郭永康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子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 046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对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电力单位应重视对变电检修技术的研究,通过提升变电检修技术来保障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但是,当前我国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将围绕变电检修技术展开讨论。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

变电检修是指对电网中的各类高压电器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试验与修复。变电的检修对象较多,通过对检修对象实施检修,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电力供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检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供电的需求,供电设备需要更新换代,需要先进的变电检修设备和技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提升我国变电检修水平,相关部门应选取更先进的设备,相关人员也应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变电检修的发展。

1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

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囊括了如下两部分: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其中,故障检修是最早应用到的检修技术,它是通过设备的故障来判断是否需要检修,是一种事后检修的方式,但是这种检修模式只适用于设备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的设备。此外,它的投入成本高,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生产工作,所以其检修的效果差强人意。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检修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如今,检修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革,由最初的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拓展为定期检修、可靠性检修以及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检查及巡视,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然后以设备的状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只有设备少、设备水平保持一致的电力系统,才能应用定期检修的方式,然而针对目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继续沿用定期检修的方式,可能会消耗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可靠性的检修模式,是以整个电网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设备的风险、维修成本进行充分的研究。

2当前电力行业变电检修效果的相关因素

2.1 状态检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相较于西方国家,当前我国变电站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发展还不成熟,也不够先进,无法实现对供电系统的全面检修。状态检修模块工作在供电系统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影响了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整体效果,不能有效保障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2 检修管理有待完善

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在变电站中的开展与落实,对相关制度的依赖较强。完善健全的设备检修制度,是保障检修工作落实的重要前提。鉴于我国变电检修工作中的状态检修模式发展应用时间不长,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缺乏制度基础,使检修工作无据可依,影响了检修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2.3 变电检修人员技术有限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时间较晚,电力人才方面的培养也不充分。因此,我国电力行业现有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大多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此外,部分供电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相关规范管理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员工应聘与日常绩效考核时的把关不严格,无法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职业技能。

3提升变电检修工作效果的措施与建议

3.1检修继电保护设备

结合相关的调查显示,如果只凭借常规的方式,不能对干扰的原因进行查找。在设备正常运行的环境下,不会有故障的任何征兆。因此,需要对投产实验室以及选型等相关步骤实施严格的管理。产生保护不正确的最关键原因便是装置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没有任何保护装置的状况下,进行外加故障电流58A时方向元件拒动项目的过程中,在切除故障量的过程中,会出现三次误动的状况。利用对该案例进行的分析可知,对于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修时,对于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设备在巡检中、通流试验以及标准校验等相关实验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评级结果,对解决方案进行制定。在众多继电保护设备,的相关检修步骤中,还要考核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同时强化对交流电以及直流电的分离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抗干扰措施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水平

对变电检修的工作人员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相关技术的熟练程度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社会在不断发展,变电检修的工作人员也必须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相关部门要关注提升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国家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对先进变电检修仪器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对变电检修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减少人力浪费。我国变电检修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不仅导致变电检修相关部门人员冗杂,也对变电检修部门造成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影响变电检修工作的发展。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应对工作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设立工作目标,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可以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促进相关技术的传承。

3.3检修断路器

断路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故障,其中包括:断路器发生异常声响、拒动以及误动等情况。发生这些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合闸当中的零件接触出现不良的情况,接触器卡滞或者直流电压与标准不符。这些都是断路器发生误动情况的因素,如果直流系统当中的高压在某个瞬间,出现了最大高压值或者直流系统当中的两个点或者多个点接地产生二次回路故障的情况。如有这样的情况产生,非常有可能是断路器发生拒动情况的前兆。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最佳手段便是对备用断路器进行安装,之后对故障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尽快使断路器恢复工作。

3.4对接地引下线的运行维护

变电检修技术中的最后一项便是对接地引下线所实施的维护。首先要求加强对接地引下线进行定期的检查,如若发现有锈蚀的情况应进行及时补漆。其次在接地引下线地面下方大约30厘米的位置至地面以上50厘米的区间范围内,喷涂黄绿相间的喷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接地引下线的防锈蚀强度。第三是要求技术人员实施监测接地引下线与其他设备之间的直流电阻数值。最后是确保具有电缆头的接地引下线必须接入到零序CT的铁芯内部位置。如若接线位置出错,会造成检修人员无法获取电缆的接地数据信息和信号。这种情况会引发一系列的故障问题,更为严重的后果还会引发电气火灾。

3.5优化变电检修流程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质量除了与技术水平是否先进有关,还与变电检修流程是否规范合理有关。由于当前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较为复杂,检修流程有较强的规范性,而不同检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步骤要求也大相径庭。因此,只有优化变电检修流程,才可能实现变电检修工作的稳步提升。变电检修流程的科学优化,是保证变电检修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变电检修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依据。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检测流程的规范化。要求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变电检修原理的基础上优化检修流程,确保优化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检修进度与安全管理的要求,最终使检修流程网络结构图能够满足全局统筹设备检修工作的要求,确保变电检修操作的全过程均能受到严格监督。第二,检修工序的精确化。要求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变电检修相关参数数据录入到系统中进行输出,将设备检修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提升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效率。第三,检修工期的合理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网络结构图对工程进度计划与各个工序之间的制约关系进行正确表达,通过确定每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掌控变电检修工作的全局动态,为变电检修方案的合理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检修技术对于电力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必须要保证变电检修技术符合电力企业发展需要,避免出现因检修不及时造成变电设备损坏现象的发生,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济琳.分析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9):129-130.

[2]吴章平,陈立功.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34-135.

[3]刘明辉.对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8):6.

[4]黄琼芳.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研究[J].科技视界,2017(33):100+95.

论文作者:郭永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论文_郭永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