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中医医院 734200
摘要:目的:研究CT诊断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患者各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诊断,观察分析CT诊断结果。结果:CT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患者中,卵巢动脉15例,卵巢静脉29例,子宫动脉42例,显示率分别为35.71%、69.05%及100%;卵巢肿瘤组患者中,卵巢动脉21例,卵巢静脉34例,子宫动脉41例,显示率分别为50%、80.95%及97.62%,两组患者的卵巢静脉与卵巢动脉显示率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共动脉显示率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诊断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能够对供血血管情况清晰呈现,最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快速有效鉴别两种疾病。
关键词:CT诊断;子宫肌瘤;卵巢肿瘤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都是妇科常见的肿瘤类疾病,二者的不同在于,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上皮细胞增生产生,多为良性;而卵巢肿瘤则是在遗传与自身双重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病变,可作为癌前征兆,癌变率极高,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2]。患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表征不明显,单就经验或临床诊断标准判断病情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等,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因此,临床常采用医学影像检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进行早期诊断[3]。本文旨在研究CT检查在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故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患者各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患者各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诊断,观察分析CT诊断结果。以上患者主诉为月经增多、腹痛及不规律出血等。子宫肌瘤组患者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为(35.09±5.27)岁;卵巢肿瘤组患者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为(36.08±5.16)岁。以上患者资料均为随机选取,不存在特殊性,且经由统计学检验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故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共84例进行CT检查,检查范围从耻骨到肾门部位,电压设为120 kV,电流设为200~230 mA,扫描层厚度设定为10mm,螺距设定为0.938,设定重建层厚及重建间距均设定为1.25mm。注射90ml对比剂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采取追踪法确保动脉期相的准确性,注射速度保持在2.5ml/s,得出的数据影响利用CT影响分析工作站进行分析,重点观察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卵巢静脉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显示率、卵巢动脉显示率及卵巢静脉显示率,用于比较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学诊断结果
子宫肌瘤组共42例,肌瘤直径为4-19cm,平均直径为(9.38±4.45)cm;卵巢肿瘤组共42例,肿瘤直径为5-18cm,平均直径为(10.16±4.33)cm,其中颗粒细胞癌12例,内膜样癌9例,囊肿5例,囊腺癌7例及纤维瘤9例。
2.2 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卵巢静脉显示率情况
CT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患者中,卵巢动脉15例,卵巢静脉29例,子宫动脉42例,显示率分别为35.71%、69.05%及100%;卵巢肿瘤组患者中,卵巢动脉21例,卵巢静脉34例,子宫动脉41例,显示率分别为50%、80.95%及97.62%,两组患者的卵巢静脉与卵巢动脉显示率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共动脉显示率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在妇科中均为较为常见的疾病,但两者的发病原因及疾病结局则完全不同,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平滑肌上皮细胞增生所致,而卵巢肿瘤的发病则多于遗传及自身因素相关,主要以囊腺癌为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4]。两种疾病在发病早期临床表征不明显,若单纯依靠经验或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判断则可能出现漏诊、误诊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临床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进行诊断时,通常会依靠医学影像检查作为辅助手段,两种疾病产生的包块具有不同特质,子宫肌瘤形成球形的实质包块,质地比卵巢肿瘤坚硬,而卵巢肿瘤的的生长情况存在多样性,不易判断,通过CT检查中对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卵巢静脉的显示率能够更好的判断[5-6]。本文对CT诊断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价值进行研究,得出以下数据。
两组患者均依据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子宫肌瘤组共42例,肌瘤直径为4-19cm,平均直径为(9.38±4.45)cm;卵巢肿瘤组工42例,肿瘤直径为5-18cm,平均直径为(10.16±4.33)cm,其中颗粒细胞癌12例,内膜样癌9例,囊肿5例,囊腺癌7例及纤维瘤9例,对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子宫肌瘤组患者中,卵巢动脉15例,卵巢静脉29例,子宫动脉42例,显示率分别为35.71%、69.05%及100%;卵巢肿瘤组患者中,卵巢动脉21例,卵巢静脉34例,子宫动脉41例,显示率分别为50%、80.95%及97.62%,两组患者的卵巢静脉与卵巢动脉显示率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共动脉显示率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子宫肌瘤患者与卵巢肿瘤患者的卵巢动脉与卵巢静脉显示率存在显著差异,在诊断中可以利用这一明显差异对患者进行辨别,做出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采用CT诊断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能够对供血血管情况清晰呈现,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快速有效鉴别两种疾病。
参考文献:
[1]李青春.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28):62-63.
[2]贺奇,朱军.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70-71.
[3]刘小顺. CT检查诊断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价值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12):39-40.
[4]姚剑明.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6):3343-3343.
[5]张鑫,陈跃辉,贾伟军,等. 128层螺旋CT血管重建在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药论坛杂志,2014(3):27-29.
[6]蒋朝俊. CT增强在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动静脉显影中的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2).
论文作者:吴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卵巢论文; 肿瘤论文; 动脉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