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企工会工作面临着环境任务、工作对象、工作主体的变化,职能地位弱化、角色定位模糊、工作模式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必须不断拓展新视点、探索新模式、创建新方法,提高工会对生产经营的贡献率,增强凝聚力,激发新活力,掌握话语权,切实推动工会职能作用发挥。
关键词:发挥;工会;职能
习主席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2018年10月,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指明了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前进方向,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坚定不稳地坚持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领导下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广大员工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贡献,认真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国企工会作为承载党组织和职工群众、企业与职工群众的桥梁,地位作用十分重要。但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工会工作面临着环境任务、工作对象、工作主体的变化,职能地位弱化、角色定位模糊、工作模式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有的工作自我化,满足于自我循环、自我服务的多,促进生产服务经营的少;有的工作简单化,满足于应付上级规定动作的多,主动谋划跟进中心的少;有的工作活动化,满足于搞搞文体活动、发发职工福利的多,激发职工动力提高职工能力的少;有的工作边缘化,工作缩手缩脚游离边缘之外的多,甚至担心活动太多会影响生产经营,发挥职能主动谋划的少。这些问题不同程序影响和制约了工会职能作用发挥,必须不断拓展新视点、探索新模式、创建新方法,切实增强工会工作新动力,激发工会组织新活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有效推动工会职能作用发挥。
一、围绕中心当好助手,提高工会对生产经营的贡献率。
只有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证中心,工会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应有作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政对工会的政治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中心这个唯一标准,形成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政策导向,工会工作回归本原、回归本质。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动力。采取企业领导带头宣讲、外请专家辅导、开办职工讲堂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政治大局意识,持续增强爱党爱国爱企业的精神动力。积极宣传培育企业文化精神,着力将企业精神植入职工群众血脉,切实凝聚职工群众的意志力量,激发为实现中国梦企业梦的动力活力。二是搞好谋篇布局破解瓶颈。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重点、技术攻关上的难点、内部管理上的弱点,积极举办“车间讲坛”、“班组讲座”和各类别各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谋篇布局帮助职工群众学习成才,开掘职工群众智能资源,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要真正吃透企业发展战略,把握精神实质,打破思维定势,提升工会工作层次,确保工会工会始终聚焦生产经营弱点难点。三是发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心,引导和组织职工群众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为企业领导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企业领导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发挥工会的群众组织功能,注重加强纵向横向联系,当好桥梁纽带,搞好协调配合,积极做好联络协调工作,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都来共献力量的良好格局。
二、围绕安心搞好服务,提高工会对职工群众的凝聚力。
温暖到家、维权到位是职工对工会的角色期待。工会要始终以解决职工困难、维护职工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际、深入职工,尽最大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真正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真正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建立服务新平台。积极推行“互联网+”,通工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让职工群众在网上找到工会组织、参加工会活动、表达利益诉求,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联互动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广工会会员服务卡,围绕职工医疗、就业、培训、法律援助、困难帮扶、职工文化等设立服务项目,开展普遍性服务活动,使服务卡成为广大职工看得见、用的着、信得过的“连心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寻求维权新模式。大胆创新维权载体,建立法律咨询室、开通维权热线等,使职工群众在遇到劳动合同、劳动保障和个人、家庭涉法纠纷等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解惑、及时妥善好置。加强与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地方维权机构的沟通协调,建立顺畅的协作关系,确保职工群众遇到涉法咨询有人管、维权有人帮,切实维护和实现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拓展服务新范围。要积极开展职工群众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服务活动,组织科(室)领导挂钩帮扶,及时理顺职工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积极针对困难职工、女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单亲家庭等重点人员,及时组织送温暖、送关爱。以开展节日慰问、访贫问苦活动为载体,建立低收入职工和患重大疾病、遭受各类灾害、重大意外等职工困难帮扶机制,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增强工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围绕民主强化监督,提高工会对职工利益的新维度。
充分发扬民主,方能凝心聚力。国企工会要积极建立健全透明公开的民主监督制度,充分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员工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是创新民主监督形式。要扩大职工群众知情权,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员工休息休假、规章制度修改修订等须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要扩大职工群众参与权,凡拟订各种争先创优、评功评奖等须接受职工群众监督。要保障员工隐私权,针对员工不愿或不便直接反映问题的现象,可采取设立意见箱、举报箱或无记名设票等形式,消除员工群众顾虑,从而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职工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建议,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畅通民主监督渠道。积极推行职工群众恳谈会,通过访谈、座谈、约谈等形式,畅通参政议政渠道,切实沟通思想、消除误解、促进和谐。定期组织领导班子集体办公,深入职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给予现场解决和答复,开通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绿色通道。开辟工会主席信箱,倾听群众真实的心声,关心员工疾苦,实现多渠道、多角度的沟通和交流。三是构建民主监督格局。着力构建三种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自我意识,尊重维护群工群众当家作主地位。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实现职工群众自我价值。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切实把民主监督作为推进企业发展进步的文化,实现民主监督全领域全过程。
四、围绕能力建设自身,提升工会开展工作的话语权。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掌握话语权提升领导的前提。工会工会必须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永恒课题,切实健全组织,转变作风,与时俱进,真正把工会建设成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坚强组织。具体讲提升“四种能力”:一是健全组织提高领导能力。做好工会组织结构建设,将班组、所队等工会覆盖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选准配强工会领导班子,培养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职工群众拥护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完善工会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务实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二是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能力。要树立群众意识、基层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探索深入一线、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方式。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及时理顺职工群众情绪、化解矛盾、当好贴心人。三是与时俱进提高创新能力。努力解放思想,不断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工作内容,增强工作活力,使工会工作不仅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更要有知识性和智慧性,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四是强化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全面掌握工会的基础理论和工会各项业务知识,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常识,切实做到工作依法、遇事找法、维权用法,不断提升开展工会的综合业务素质。
总之,工会工作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不断拓展工会工作的新视点、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模式、创建工会工作的新方法,提高工作对生产经营的贡献率,提高工会对职工群众的凝聚力,竭诚为职工服务,解决职工看病难等后顾之忧,把公司领导的关怀与工会的温暖送到每位职工的心坎上,让职工感受到公司这个 大家的温暖,做好职工的娘家人,切实提升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地位作用。
参考文献:
[1]《工会法》《工会章程》《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网络
论文作者:唐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工会论文; 职工群众论文; 职工论文; 工作论文; 工会工作论文; 切实论文; 生产经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