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初探论文_黄钿霞

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初探论文_黄钿霞

身份证号码:33052119830126xxxx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一般来讲,环境与人们的精神状态存在着密切关系。然而,尽管现阶段乡村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为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相应地缩小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这就使得绿道植物景观设计变得更加重要,而将彩叶植物有效应用于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就能够大大提高乡村道路设计的整体水平。本文基于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初探展开论述。

关键词: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引言

通过绿植的选择与栽种来增加乡村绿化率,合理设计水电资源的应用来降低能源消耗,树立正确的乡村道路设计目标来避免因追求高档环境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利用可再生的水资源为植物景观注入流动的活力,绿色环保的建筑小品可以为乡村道路景观提供低碳环保的观赏之地。基于低碳环保理念设计的滨水绿道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家园,带来了愉悦的精神享受。

1相关概念

1.1乡村滨水绿道

乡村滨水绿道是指沿着乡村地区的水域,诸如湖泊、江河、湿地、海洋等岸线边缘构建的绿色廊道或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将乡村的水域、陆域、水陆交接地带进行串联,形成具有生态、休闲、科普、文化、审美等多功能的乡村绿色网络。是对乡村滨水区土地规划设计与管理、实现滨水区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协调的重要措施,其多尺度、多维度的特性,不仅能使生态、文化景观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开发,同时保护和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

1.2乡村植物景观

乡村植物是指在乡村中自然分布或人工栽培的具有乡野气息的植物,与乡村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紧密融合,能够表达乡村意境,同时能够反映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习俗。在深刻理解地域性文化的基础上,观察和挖掘乡村植物之美,对其进行科学的、艺术的景观营造。

2绿道在滨水绿道植物建设中的意义

2.1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完善

为有效地改善当前我国的生态系统,满足自身对于生活环境的高标准要求,将生态绿道理念渗入乡村道路的规划建设中,一方面通过生态绿道的形式,将周遭乡村连接起来,并以此为基础从而建立起一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具体性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通过乡村绿道建设,可有效地恢复传统发展过程中各乡村被建筑、河道和树木等阻断的绿化道路,逐渐完善乡村绿化功能的同时,也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2.2有助于生活品质的提高

近年来,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环保理念也在逐渐增强,因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乡村生态绿道建设是市政工程企业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在长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还有助于让人们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进而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3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

3.1科学性原则

现代乡村的居住环境离不开乡村道路规划,乡村道路规划离不开相应的植物,但乡村道路规划不是简单的植物种植,也不是花点经费买一些植物随意种植,乡村道路规划设计的植物种植、搭配、组合与排列,一定要坚持科学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到乡村道路规划、植物种植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得为人们提供视觉美的享受,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精神欣赏是第一位的,乘凉、散步、避暑是第二位的。比如,北方大面积种植了柳树,一到春天到处柳絮飞扬,这种植物的种植虽然经济,但不科学,柳树的成活率虽然很高,但柳絮的飘扬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这需要引以为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美观性原则

现代乡村环境中的乡村道路规划设计一定要为人民群众带来美的享受,而不是让大家看成杂乱无章的森林与乡村道路。乡村道路规划设计还得坚持美观性原则,规划设计前一定要请专业设计师进行实地勘察,拿出设计草案,然后再请美学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定稿,方可进行植物种植。乡村道路规划、植物种植切忌行政干涉,不能单纯依赖领导意志,一定要听专家的建议,把绿化交给专业人士来开展,政府机关、领导阶层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就行。

3.3协调性

尽管植物具有艳丽的色彩,能够在乡村道路景观中产生极好的视觉效果,但因其色彩及造型相对比较特殊,所以一定要确保其设计和布置具有较高的协调性,而并不是只在色彩上进行随意的叠加。因此,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引入美学概念,使景观的设计、植物的种类以及周边建筑的风格能够更加协调,从而确保彩叶植物能够和乡村道路景观当中的其他所有元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乡村道路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美感。

4植物在滨水绿道植物设计的运用思路

4.1规划设计方面

在滨水绿道植物的设计方面,景观设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需要与周围的居住环境保持一定的协调性与综合性,从而积极保障两者的平衡。首先,在滨水绿道植物的开发与设计方面,要秉承着保护古迹古木的理念,尽量不要破坏原有的珍稀树木,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的植物,将它们纳入具体的规划布局之中,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景观的综合效益。其次,还要权衡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保持原有生长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创造出具有更加艺术性的景观形态,与滨水绿道植物完美结合在一起,提高植物的最大化利用度。

4.2植物配置方面

在滨水绿道植物的具体配置方面,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全面掌握可选用植物的生长形态和具体的配置原理,在保持生态稳定的前提下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滨水绿道植物的周围,可以充分利用富有季节颜色的植物美化,提高景观的层次性,要进行适当的修剪,花费一定的时间提高景观的观赏性,提高居民区的观赏层次感,让居民形成美的感受。

4.3栽培管理方面

在栽培管理方面,栽培过程要格外注重景观施工与设计,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聘请专门的景观技术人员来进行彩叶植物的规划设计,有效提高彩叶植物的质量和效率。当然,还要充分结合滨水绿道植物的人工环境,如果处于湿冷的地区,就尽量选择适合的树木,当然,还要注重对彩叶植物的管理,定期施肥,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延长植物的寿命,还要及时修补空白的区域,注重区域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束语

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性学科,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后,总结其配置方案和形式的优劣,并分析其生态功能与生物功能的功效,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植物配置评价加以研究手段,提高道路景观植物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如何发挥植物的作用,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如何创造具有地域性和特色的植物景观,成为当前乡村滨水绿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候闪闪,郭兆广,栾春凤,李倩.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上景观水生态工程设计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1):91-96.

[2]章翠琴.乡村道路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研究[J].智能乡村,2019,5(02):29-30.

[3]蒋彦林.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2):108-109.

[4]朱国飞.乌弄龙水电站景观绿化及植被恢复规划设计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8,43(06):105-111.

[5]乔爽.新农村建设中滨水绿道植物规划模式探讨[J].艺术科技,2018,31(11):41.

论文作者:黄钿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初探论文_黄钿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