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彬[1]2004年在《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895—1945年的50年,是台湾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即通常所说的日据时代,此间一方面是中国国家主权在台岛的丧失,日本殖民化的逐步加深,而另一方面是台湾经济发展从封建落后的停滞状态转变为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相对发展阶段。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说,这是台湾城市化启动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关于此时期台湾城市化研究的成果一向甚少,本文拟以此间台湾城市化启动的历史因素、发展进程和发展特征叁个层面对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做一深入考察,试图揭示出其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全貌,期待能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以此为我国内地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1895年以前台湾城市发展的概况。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的启动及初步发展。首先从台湾殖民地经济的畸形繁荣、人口的激增、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等几个方面论述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启动的历史因素;其次以1920年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叁个阶段,对台湾城市化进程进行全面论述;最后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城市布局及城市规模、城市发展的非新兴性和城市殖民地色彩浓厚四个层面对此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的特征进行综合论述。结论部分:日据时期是台湾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台湾城市化因日本殖民势力的侵入而启动,并获得较快的发展,同时囿于台湾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其城市化发展水平又相对不高,仅处于中等层次水平。
王珊珊[2]2015年在《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们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的潜力也在城镇化。而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不仅如此,农民进城后,如何保障他们在城里享受较为优质的服务,最终还是依赖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产业的聚集效应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一定区域集中,城镇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不断发展。而根据产业发展理论表明一方面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为工业和第叁产业提供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聚集,第叁产业发展,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化转移。在产业的共同作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实现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2013年安徽城镇人口从2313万人增加到3316万人,城镇化率从35.5%提高到47.86%。但是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安徽城镇化建设较多采用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规划的方式实现,虽然在短期能够暂时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产业基础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促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安徽凭借优越地理位置、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中首次将安徽纳入长叁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些国家发展战略无疑会为安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因此以安徽为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传统农业大省、产业基础薄弱的安徽为研究对象,围绕四大重要问题展开。一是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探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的理论问题。二是归纳总结典型国家、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演进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探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为安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叁是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叁次产业对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问题。四是聚焦安徽省情,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探索安徽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的路径选择问题。根据美国、英国、韩国等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城镇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坚实经济基础的体现就是产业发展。缺乏工业和经济充分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阻碍城镇化的正常发展。建立在工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同时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农业,农业剩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中产业支撑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安徽叁大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农业、工业、第叁产业对安徽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状况进行剖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安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产业发展薄弱、产业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农业效率低下,占用过多人力资源;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第叁产业发展不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从叁大产业入手完善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是从农业发展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工业发展方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叁是从第叁产业方面,要做大做强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坚持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张立彬, 王建铭[3]2007年在《日据时期台湾地区城市化的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据时期(1895—1945)是台湾地区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城市布局及规模、城市化进程、城市近代化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然而,台湾地区的城市化是在日本殖民者统治下进行的,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殖民地特征。
接栋正[4]2009年在《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系统研究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对推进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采用文献集成法、比较研究法、问题导向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法,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两条思路,对世界各地不同发展时期的民事登记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主要分为叁大部分,理论基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闸明选题意义、回顾已有研究、梳理理论意涵并提出问题,实证分析部分为第二至第五章,第叁部分为总结与提升。首先,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不同制度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民事登记制度,总结民事登记制度在各国的社会管理功能和基本运作模式,以及在制度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对与我国有历史可比性和现实可比性的国家(地区)的民事登记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立法建设与立法主义、身份制、人口登记与统计、迁移与居住许可、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对国外民事登记制度与我国户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对我国户籍制度及其改革的启示意义。通过国外民事登记制度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一)与国外民事登记制度相比:我国户籍管理立法建设滞后,户籍身份事项管理采取“属人主义”而区别于国外普遍实行的“属地主义”;国外的现代民事登记管理并不存在身份上的不平等,而当代中国的户籍身份仍具有等级性和世袭性,与种姓制度等现代身份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是当代中国的户籍身份制并不具有阶级对抗性;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制度设计差异,世界各国民事登记内容的繁简程度不同,我国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户籍登记方式,区别于西方国家普遍采取的以人为单位的登记方式,这种登记方式差异的实际效应更体现在人口信息的获取与动态统计上,我国户籍登记的常规人口统计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反映真实的人口变动信息;我国公民基本可以实现居住地的自由选择,但尚未实现户籍迁移、法律意义上的迁徙自由,户籍迁移实行事前许可制,与国际惯例不符;就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而言,我国户籍制度与国外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管制性较为明显。(二)从国外民事登记制度看我国户籍制度及其改革:第一,户籍制度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和强度存在着,它既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非中国所特有。将世界各地的户籍制度置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户籍制度的功能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当前中国的户籍制度仍具有“封建时代”的属性。因此,对中国户籍制度不能存有太多偏见,而应历史地评价它的功能和功过,制度本身不应成为备受责难的对象,必须避免形成将中国户籍制度过度“特例化”的倾向。第二,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既延承和变通了传统户籍制度的等级性、世袭性,以及社会治安与人口统计合一的功能,又具有相当程度的“苏联元素”。其中,制度基础由家庭关系转变为劳动关系是中国户籍制度对苏联制度的最大借鉴,招生录取、国企招工录用、工作调动、参军这几条户口身份转换途径无一不体现着正式的劳动关系。第叁,户籍制度并不必然导致社会排斥。当代中国户籍排斥与国外种姓排斥、种族排斥、经济排斥、政治排斥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对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也有着显着不同的影响。第四,移民的冲击逐渐模糊着身份的制度界线,但这并不代表真正的身份意义的消失,原住民的身份价值是长期存在的,移民的进入并不会降低原住民的身份价值,移民只有试图提高自己的身份才能与原住民平等圣诞、融合,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需要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尤其在中国存在户籍显性约束的条件下,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过程会更慢,时间要求也更长。第五,流动人口的非永久性迁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种普遍、必然的现象,绝非依附于户籍制度、通行证制度之类的具有限制人口迁移功能的制度实体而存在,虽然流动人口的非永久性迁移在我国因户籍制度的存在被进一步强化,但必须客观认识户籍制度改节在促进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方面的有限作用。第六,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应该与城市化进程相关联,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应该适当保持户籍制度的身份功能,让户籍制度为城市化进程的稳定性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户籍制度的身份功能一定要慢慢淡化。第七,在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土地是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最后防线,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针对农地制度的设计应充分尊重流动人口的利益、意愿和选择,以避免重蹈拉美覆辙。第八,推进户籍管理立法,逐步完善人口登记与管理体制,向以人为主的动态管理转变,分时期、按步骤建立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短期内可尝试人口定点追踪获取区域人口信息。
韦素琼[5]2005年在《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4-2008年期间的四大研究目标之一,国际地圈生物圈项目(IGBP)的LUCC组也强调实案对比研究将极大深化对不同地理和历史背景下人类驱动力引起土地覆被变化的认识。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 首先对闽台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指标的定量辨析,判断闽台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根据闽台官方统计资料、遥感解译资料(TM影像及ASTER影像解译数据),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的数量、质量以及时空分布与过程进行了系统比较,并首次将闽台LUCC的格局、过程与两地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定量耦合,比较与探求闽台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模式,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手段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与比较。借助多元同归分析、灰色预测以及灰色马尔柯夫预测等工具,参考与借鉴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参数,对福建省未来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进行模拟与演绎。提出福建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杨荣南, 张雪莲[6]1996年在《台湾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战后台湾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叁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得出了产业结构演变所形成的农业与非农业地位的消涨、比较利益的差异及劳力吸收率的更迭造成城市化动力更替,是台湾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结论.
苏明强[7]2010年在《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城市处于传统社会的笼罩下,虽然明清已经出现了少数工商业城市,且在江南少数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然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却并未起步。中国城市化的起步是与中国近代社会一起启动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化却并未开始,城市化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的商业贸易中开始起步,商业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随着租界的建立和不断扩大,西方的市政文明涌入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和列强在中国不断扩大的投资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到甲午战后,中国出现全面城市化的迹象,其根源在于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开矿设厂权利的获得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商业逐渐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租界是城市化的典型。尽管这一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了零星的摸索,但从总体来讲,清末新政前中国的城市化是不自主的、被动的、畸形的。清末新政前中国的现代化是零星的、局部的,而清末新政是自上而下、全面的自主的改革。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全面起步,中国城市化开始了自主前行,其根源在于民族危机下中国人思想的转变。新政中工业、商业、路政等一系列政策直接推动过了城市化的进程。19世纪末开始酝酿的自开商埠,在新政中得以大力推行。宁波模式和自营通商场成为自开商埠的有效借鉴,自开商埠大大推动了商埠城市近代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这一时期,城市的职能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度。商会、地方自治和巡警等新式机构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代市政建设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开展。新政中的政策赋予了士绅、民族资产阶级和新式知识分子参与到城市生活中的政治机会,工商业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他们依靠众多社团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与政府形成互动,市民社会初现端倪。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后,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新式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大,开始了新型的市政建设,商会等市民团体建立起来并在城市生活中发挥作用,逐渐实现了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城市向近代新型工商业城市的转变,成为了济南城市发展的新起点,是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典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和现代化的道路是一体的,城市化在现代化的进程发挥着龙头作用,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也推动了城市化道路的开展。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也是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全面启动。在中国城市化从被动、畸形到自主、全面的转变过程中,清政府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谭敏[8]2015年在《对抗与融合:台湾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保存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战后,台湾的文化保存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整:文化保存制度从非正式约束走向法制规范,乡村经济与文化日渐融合,政府、民众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加强,多元文化保存的价值理念逐步兴起,地方与社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得到繁荣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优先的思维残存、商业化与同质化的倾向、区域族群间的文化隔阂以及政治生态的强力介入也使台湾的文化保存面临许多困难。这些经验与挑战对大陆颇有启示。
周丹晨[9]2017年在《台湾电影中的怀乡情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怀乡情结一直是中国文化组成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国各种艺术形式所表现的重要母题之一。台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怀乡情结在台湾民众之中尤为浓厚,因而怀乡情结也成为台湾电影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尤其是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的几十年中,“原乡”的意象在台湾电影中得到反复出现和强化。但随着台湾解严后民众集体记忆创伤的再现,台湾电影中的怀乡情结开始发生变化,并最终造成了“原乡”意象的解构。在新的社会政治语境下,台湾主体性被强调,电影中的怀乡情结在以凸显在地性的创作前提下,开始以多元文化为架构进行重组。本文试图在台湾电影史的关照下,对台湾电影中的怀乡情结进行梳理,同时分析其由建立到解构的深层原因。文章分为五章,分别论述:怀乡情结在台湾电影中兴起的历史社会原因、怀乡情节在台湾电影中的建立与呈现、怀乡情结在台湾电影中发生嬗变的原因与表现、怀乡情结在台湾电影中逐渐解构与重组的原因与表现。
殷存毅, 杨勇[10]2014年在《台湾地方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变迁及影响分析》文中指出传统西方分权理论中的"奥茨定理"认为,权力向基层政府下放,有助于改善公共服务。然而在台湾都市化进程中,2010年台湾部分县市合并升格为直辖市,以此同时,原有的乡镇政府改为从属于市(直辖市)的区,基层政府的权力出现向县市一级政府集中的现象。在对台湾基层政府体制沿革历史梳理基础上,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对这一基层行政体制调整的动因、特点、内容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发现,台湾都市化进程中,基层政府权力向上集中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规模效益的需求,得到广泛社会认同,但同时,也导致国民党对基层的控制有所减弱,对台湾的政治生态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D]. 张立彬.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 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D]. 王珊珊. 安徽大学. 2015
[3]. 日据时期台湾地区城市化的特征[J]. 张立彬, 王建铭.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4]. 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 接栋正.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 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D]. 韦素琼.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6]. 台湾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初探[J]. 杨荣南, 张雪莲. 经济地理. 1996
[7].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 苏明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8]. 对抗与融合:台湾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保存问题研究[J]. 谭敏. 台湾研究集刊. 2015
[9]. 台湾电影中的怀乡情结[D]. 周丹晨.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10]. 台湾地方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变迁及影响分析[J]. 殷存毅, 杨勇. 台湾研究. 2014
标签: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化进程论文; 户籍人口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