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论文_吕翠萍

广东国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本文结合沥青公路施工实践,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开始分析,详细阐述了沥青路面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针对于此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路面施工质量水平达到规定要求,为同类工程作参考。

关键词:市政;沥青路面;质量控制;防治

前言

沥青路面是我国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如果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当,将会导致路面裂缝、车辙、破损等质量通病的出现,影响行车质量,严重的还可能带来交通事故,所以必须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对其质量通病问题以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予以解决,保证市政沥青公路的使用安全。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地市政道路工程为例,该道路工程为城市主干道路,设计车速50km/h,路面的铺设为沥青砼路面,本文针对该道路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和提出相关的实施意见,以及为其他地区的城市道路铺设提供蓝本。

2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问题

2.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随着地区道路的迅速发展,道路的维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成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点。结构层设计如果出现纰漏或者未按科学流程实施,材料的选择不恰当,那么一定会降低使用寿命等危害问题,对道路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浪费资源和花费大量的维修费用。设计时必须注意结合当地的地理地貌条件,严格标准的地质勘查。

2.2 沥青材料的配合比

沥青路面铺设最为关键之处就是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及其配合比,严格执行配合比设计的四个阶段。即设计配合比阶段、目标配合比阶段、生产配合比阶段、配合比检验阶段。通过试验路的试拌试铺,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数据用以指导实际施工。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这样具体去操作,而是根据以往经验直接展开施工。除此之外,在道路的铺筑过程中,沥青的材料也容易出现问题,如碎石不达标,原料来源不明确,供料企业设备落后,导致材料不达到国家施工标准;

3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3.1 沥青混合料控制不严

提供材料的单位对沥青用量、矿粉用量等数据在配合比方面把握不准确。另外某些企业设备落后,这势必导致所需求量的计算不准确,达不到拌和的均匀性,这些都会使得配合比达不到标准,同样压实度也会由于设备落后而导致不准确。从控制温度方面来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温度多数控制不好,不能达到国家所规定的120~165℃出厂温度的,就会导致温度高低不均匀。当温度过高时,沥青因温度变高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物质的变化,粘度大为降低,在实施作业过程中就会变得不易粘合,易松散,从而给施工带来困难。当温度过低时,混合料就会过于黏稠,实施拌合时出现沥青不均匀,对级配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碾压温度对于路面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出现碾压温度过高时就无法压实混合料,出现混合料推移问题,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效用。

下面几种情况易导致碾压温度过高:

(1)混合料出厂温度不符合国家规定;

(2)混合料在出厂时就达到或者接近上限温度,无冷却时间,到达作业现场就立刻施工碾压,就会造成碾压温度过高;

(3)机器设备相对落后也会导致铺设路面不标准,对路面压实度也产生不利影响,路面接缝问题也会使碾压受到约束,当碾压程序受到影响时,混合料的温度就很难保持到正常的高度,这时进行碾压对于压实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3.2 施工作业程序管理不到位

道路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合作完成,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就会有几个到多个的工程单位参与道路建设。城市对于道路的急切需求往往使得施工工期紧张,许多参与单位平行作业,从而相互影响。混合料底面层和中面层作业时,其他施工单位车辆就会容易对路面造成碾压,这会严重污染路面,也将会使层与层之间粘结出现严重问题,当通过的车辆载重较大时,就会出现脱落问题,严重时路面剥落。

3.3 施工作业方面的问题

在道路建设中,基层就是这条道路的承重层,它对于道路的稳定和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基层的主要问题就是各层之间的粘合效果,在路的底基层与基层之间,基层与路面之间,如果有杂质存在其中,势必影响各层路面稳定性,影响路面的效用性。在铺上一层结构时,一定要将下一层结构表面清理干净,这样才能使得各个层之间更加紧密地粘合,假如清理路面有雨水浸入,浮土、浮砂等就会变软,受到外力的挤压,这些液态物渗入沥青表面,路面层就会发生变化。

4 养护维修方面的问题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对于城市道路的养护做的不全面,表面上看平整亮丽,甚至被当做政绩来炫耀,对于日常的维护就被忽略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开始出现受损、病害时,能够及时养护处理,还是可以终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国城市管理往往注意不到这些细节的处理,对这些方面缺少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使得这种危害道路的问题继续存在,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使用,那么后期的维护将会更加艰难,变成一个恶性循坏。

5 沥青路面通病防治

根据以上沥青路面质量病害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三种解决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的举措。

5.1 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控制

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先要确保路面的基本功能,高度重视渗雨水的问题,混合料的质量对提高防渗性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沥青砼的防渗性可以设置下封层来实现,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5.2 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作,对于沥青混合料后期的温度离析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通过试验得出准确的骨料级配和沥青最优用量。实践表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和骨料颗粒组成及水的含量紧密相关,设计偏差越大,越容易发生集料本身的离析和温度的离析,本工程做了多次的模拟实验,得出最佳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

(2)沥青路面的厚度变化对路面结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对路面强度的影响,选取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见表1进行分析,观察路面厚度的实测弯沉值变化情况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路面的厚度变化程度较小时就能对路面结构的强度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按照沥青路面弯沉设计指标,半刚性基层厚度就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沥青面层厚度比较小,一般正常受压,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收时基本都能满足标准,因此应该注重半刚性基层厚度控制。

(3)每一层面的连接都要将质量放在首位,粗粒数量比较多时,要增加碾压,保证密实度,沥青混合料碾压方案拟定可以参照表3。

设备的采购要全面地了解企业,对其竞标保证严格的控制,采购依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规格数量进行订货;

(6)生产厂家必须进行产品的技术性能试验或测试,必要时实地到生产厂对产品进行试验和测试。对附有合格的证书、质量证明等文件的产品才能定购;产品进场后实施入库验收步骤,若发现因运输导致变形、损坏或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产品,要及时通知供货商补发;对工程严格控制,充分把握关键控制点。

5.3 重视养护维修工作的落实

加强对于各个部门的相关宣传,让工作人员充分认识该问题,同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高作业水平和质量,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产生。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沥青路面的整个施工中,应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和实际要求,把握好施工流程的关键点,遇到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务必运用合理的施工工艺,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使沥青路面质量达到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法明、胡奎元.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施工控制技术[J].今日科苑.2010(14)

[2]范波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途径[J].科技信息.2011(10)

论文作者:吕翠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市政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论文_吕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