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跨国公司新战略趋势对中国的启示与对策_直接投资论文

西方跨国公司新战略趋势对中国的启示与对策_直接投资论文

西方跨国公司战略新动向对我国的启示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对策论文,启示论文,新动向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近些年来西方跨国公司战略新动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直至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这种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决定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该国有没有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作用举足轻重,跨国公司的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跨国公司为保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获取更大利益,近些年来不断调整其经营战略,主要表现在:(1)回归核心业务。美国跨国公司在这方面较为突出。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典型的大企业是多种产品、多种技术和多种市场,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美国大企业20世纪50年代起施行的多元化战略在70年代达到高峰,80年代进入战略转换期,90年代多数实施核心主业战略。欧洲国家大企业的这种战略转换比美国晚一些,90年代中期才陆续这样做。总之,可以认为回归核心业务将成为21世纪初各国大企业或跨国公司的主要趋势和战略。回归核心业务的战略并不是放弃多元化,它是要在界定精良的核心业务中建立市场竞争力,通过释放核心业务的全部潜力,扩展到环绕核心业务的毗邻业务中,其基本要旨是: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特别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必要时可以应用战略性外包手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是一典型例子。(2)争夺新兴市场。新兴市场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市场正在成长且潜力很大。20世纪90年代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80%都流向了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据有关权威人士估计,未来二十年在新兴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的亚洲,其购买力将迅速提高,在全球新增购买力中份额将进一步增大。(3)变革企业组织结构和体系。面对变化迅速的内外部环境,跨国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也在进行变革。企业组织结构更趋网络化、扁平化。传统多层等级结构的“金字塔”已失去效力,重心下移,授权和分权化势在必然。当知识逐渐替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要素,掌握知识的人就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以人为本,建立学习型组织,重视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形成一种能促使组织成员挖掘个人潜力和聪明才智的文化氛围已成为新的趋向。(4)掀起新的战略并购。经济全球化已使市场界限被打破,西方跨国公司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追求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实施跨国兼并以寻求全球规模和优势。1990年,全球企业并购案所涉及的金额超过4640亿美元;1998年这个数字猛增到25000亿美元,而1999年则又增加到了34000亿美元。(5)跨国公司既竞争又合作。既竞争又合作也是当今全球企业经营战略的新动向,当今世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挑战,企业也不断培育和提升竞争能力。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优势互补,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应对挑战,不断开拓发展。企业都充分认识到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模式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是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和国家也无法主宰世界。面对发展迅速的科技和激烈变化的市场等外部环境,跨国公司既竞争又合作,不仅在弥补资源不足、降低风险,开拓市场等方面互补促进,而且在开发新技术、控制产品标准、获取和占领市场制高点等方面合作。(6)本土化战略。西方跨国公司在打入其他国家市场时,越来越多运用当地资源和条件,特别是人力资源,它们放眼全球、着手当地,与当地特点和人文文化相融合。主要表现在雇用当地人担任高中级管理人员,运用海外力量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请进来也走出去。西方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新动向对我们不无启示。我认为,西方跨国公司近年来经营战略新动向并不是偶然的,它们是要在新的世纪谋求构筑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战略优势。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激烈变化的全球竞争中,不断获取竞争优势。那么,对我们而言,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来实施自己的战略,怎样努力来构建我们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呢?

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获取竞争优势

这里,我们不妨先回溯一下跨国公司理论的启示。著名跨国公司问题专家英国人邓宁(JohnH.Dunning)教授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主流理论学派。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企业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时,它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所谓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母公司或子公司对其他国家企业来说所具有的自身优势。例如,该跨国公司拥有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即产品、研发能力、工艺技术、技术诀窍、生产管理、组织和销售系统、人力资本、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另外,拥有相互协作的优势、包括由企业规模和地区位置、垄断力量、较好的资源和利用能力所引起的优势等。而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为保护或利用市场缺陷将所有权特定优势进行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的优势。它通过市场内部化,克服外部市场不足,获取独立经济活动的经济利益,避免或减少政府干涉。跨国公司也可以利用市场转移价格控制市场产品。区位特定优势则是指有利于东道国或投资国经营的地区位置的特定优势,即东道国经济中的有利因素会吸引着外国投资者去投资获得优势,母国经济中不利因素也会迫使企业去国外进行直接投资。

应该指出,邓宁的理论是根据西方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出来的,虽然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但总的说来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好的说明。一些人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不具备垄断优势(所有权优势),在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也有差距,所以邓宁的理论不适合于解释中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我们认为并不完全如此,理由如下:邓宁所提出的境外投资企业的三种竞争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超过其它竞争对手的综合优势,而只是一种相对优势。在科技进步迅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在某个行业的所有领域都占有所有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并且其相对优势地位在竞争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动。我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规模、技术、产品已日趋成熟,已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今后还会进一步发展强化,如果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投资,也是具备一定的所有权、内部化及区位优势的,近年来对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中我国企业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我国企业的一些工业产品在发达国家也具有一定优势,是可以到发达国家投资办厂,进行国际化经营。总之,邓宁的理论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专门论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境外投资所具备的竞争优势理论,有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及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威尔斯(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较低生产成本,这种较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该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它适合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需求量不大的特征。(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境外生产上具有的优势。(3)低价产品营销策略。威尔斯(Wells)的小技术规模理论指出,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的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而拉奥(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则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技术形成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拉奥认为是如下几个条件使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有优势。(1)在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不同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2)发展牛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它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2)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来自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4)如果一国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该理论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可能性。

威尔斯(Wells)和拉奥(Lall)的理论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竞争优势,指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境外投资有重要启示。它们的共同点是: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从而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欠发达国家的当地企业,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又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因而具有竞争优势。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就是要把握这种相对优势,并努力发挥好这种相对竞争优势。

三、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及对策

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西方跨国公司战略新动向上分析,我认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实际,走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其基本着眼点仍是找准和发挥我们的竞争优势。

(一)我国基本情况

我国必须拥有有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没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就无法体现我国在世界经济的应有地位。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我们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的跨国公司。然而,我们应清醒看到,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海外企业中盈利的仅五成多一点,大部分为非生产性企业;而亏损企业不在少数,且以生产性企业居多。这种状况,不仅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有一些差距。其主要表现在:(1)体制和政策尚不完全适应,企业跨国经营也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利,无法对国际市场形势不断变化的趋向积极应对、灵活反应。这使得我国跨国企业集团在与外国跨国公司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2)经营规模较小。我国境外企业平均投资水平偏低,大多数以中小型项目为主,而且投资区域相对狭窄。我国境外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以贸易型和资源型为主,制造业相对较少,另外,从总体上看效益较差。因此,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是我国大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3)信息不灵、人才短缺。发展跨国企业集团,要掌握国际市场发展变化动态等多种信息和情况,也需要各方面如金融、财会、技术、管理、外语和法律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应能按国际惯例处理有关业务。我国多数境外投资企业是从国内企业中选派经营管理人员,远不能适应东道国的情况。(4)企业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与通常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相比,在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端仍然存在。(5)政府在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上滞后,企业境外投资、跨国经营的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相互分割,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步调和政策;有关境外投资的法律法规,财税、金融、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政府与企业联动构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我认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即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上入手做好工作。从宏观政府角度主要是通过建立法制、制定规划和实施政策等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建立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要抓紧研究制定我国对外投资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提高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愈来愈多的国内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对外投资,到国外办企业成为必然的选择。为推动我国对外投资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2.制订跨国公司中长期发展指导规划。要把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划中,确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境外投资,实施跨国经营。

3.构建对外投资的政策体系,健全完善资金、税收及保险等支持政策。加强金融、财税、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实现国际化经营虽然是企业的行为,但没有国家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企业跨国经营活动也无法顺利展开。

4、加强宏观协调,发挥整体优势,在一些领域可以重点突破,建立综合性、多功能、全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在现有境外企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科研开发实力,外贸企业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的优势,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筹建综合性、多功能、全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尽快形成综合优势和规模效益。

5.积极鼓励各种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特别是民营企业。应当对国内外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不能搞差别待遇或歧视。鼓励有实力、有优势的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创业,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对国有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应采取投资主体责任制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走出国门的跨国经营企业要按现代市场经济规范运作,国有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民间企业的对外投资,也要加强指导和管理。目前在这方面尚有不足,应对众多民间对外投资项目加强监管并纳入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轨道。

6.对境外企业的管理要按照谁投资、谁负责的要求。投资主体负责直接经营管理,政府通过政策调控手段进行间接管理,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管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监控体系。母公司要建立起对境外子公司资产运作和经营效益的有效监督机制。另外,要强化企业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驻外使馆有关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国际市场和所在国经贸信息的收集及反馈。也要充分调动各类涉外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性强、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行业协调和中介服务。

(三)企业的对策

企业是市场竞争主体,角逐全球市场关键在于企业。从微观企业角度我们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全球市场的突破口,找准位置,开拓创新,拓展业务,不断发展:

1、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际来讲,跨国经营究竟应该选择哪些领域行业投资?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经营?这无疑是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在国际市场大规模进行投资的实力,从近期来看,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行业选择上,除资源开发外,应以我国在设备、技术上有较强优势的家用电器、轻工、纺织、建筑等机械轻工电子以及服装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在国家或地区选择上,应以投资环境较好、政局稳定,且双方有相当经贸合作基础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消费市场主要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所以,也可视情况在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的地区投资办厂,生产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直接打入当地市场。方式上可以合资或合作等,以资金、现有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原材料、零部件等投入为主,以从事零件组装和加工生产为重点。从长远来看,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需要,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规模可进一步扩大。在行业选择上,继续从事稀缺资源开发,在前述以有较强优势的家用电器、轻工、纺织、建筑工程等机械电子以及服装加工等行业为重点的境外投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其他一切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行有重点投资;在投资方式上可多样化,可用企业现有设备及成熟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入,企业也可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兼并和收购实现规模经营并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2、从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上看,我们应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组织模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创新。从总体要求而言:一是从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借鉴国外跨国公司的经验。国外跨国公司主要有三种模式:横向的跨国机构、垂直的跨国机构和混合的跨国机构,其中,横向的跨国机构(即母公司和它所属的子公司都生产和经营同样产品或同类产品)可利用内部化优势转让生产技术、市场销售技能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垂直结构(即母公司和它所属的子公司经营不同的但互相有关的产品)除具有在企业内部转让无形资产优势以外,还可利用内部化优势转让中间产品,降低交易费用;而混合结构即母公司和它所属的子公司生产和经营多种不同的而且是互不相关的产品。目前,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探索以构建适合自己特点的组织摸式体系。二是在组织结构层次上,可借鉴国外综合商社的三层次组织结构模式,实行事业部制,并把事业部制与独立核算制相结合。为保证总公司的战略计划顺利地执行,可以根据独立核算的结果评定事业部的业绩,决定其扩张、收缩或退出。企业组织模式要适合我国境外投资战略方向,针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流向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行业是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大多应采用与当地合资或合作的形式,条件允许也可建立独资企业。

3、深化企业改革,健全和强化我国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机制。母公司的经营机制和决策方式要规范化,按照国际市场经营惯例来组织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公司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在内部治理结构上要依据规范化的现代公司原则实施法人治理;母公司要提高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切实做到对全公司跨越国界的投资活动实行一体化的规范管理;完善境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境外企业要规范经营,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习俗;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4、大中小不同规模的跨国公司并举发展和跨国经营企业的内部化优势。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有不同的规模,数量以中小企业居多。发展中国家欢迎外国资本以合资合作的形式进入他们的国家,但这些发展中国家所能提供的投资环境并不完善,市场范围也比较狭小,如此的投资环境限制了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们规模不等的企业正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另外,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舞台上也崭霹头角,日益显示其重要影响和作用,,发挥了中小公司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集团,它们具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具备一定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和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还将会有一批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进入国际舞台,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角逐全球市场。

考虑到市场不完全性,要趋利避害,发挥内部化优势,跨国经营。市场不完全性是由于产品、商标、销量、价格的差别引起,专利、技术、融资的差别同样会引起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而外部规模经济和市场交易方式的差别也会引起市场交易的不完全性。我国跨国公司母公司把产品、价格等向子公司转让,或者在母公司所屑于公司之间转让,这种内部转让既可避免国际市场企业间交易带来的缺陷,保证我国公司获得最大利益,又保护了跨国企业的财产权和无形资产。我国目前跨国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可以利用转移价格等,作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重要手段。总之,目前我国跨国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取得了不少内部化好处,但内部化优势还可以进一步发挥。

5、建立战略联盟互补促进。战略联盟作为当今发展迅速的一种合作方式,对我国跨国公司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运用。战略联盟是互利的,我们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与国际上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获取企业所需技术和资源,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要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在国外建立技术开发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技术开发机制和就业人员培训机制是企业组织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还较为薄弱。企业国际化经营也是加速企业技术开发机制和人才培训机制的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的合资合作,共同建立技术开发基地或人才培训基地,并借此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建立自己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6、从一定意义上讲,国际市场是优质名牌商品的市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进入国际市场,一定要有产品优势,必须创品牌,走以质取胜的道路。目前,我们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体现在:(1)我国传统产品和成熟生产技术优势。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在生产工艺、技术、组织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内市场比较狭小,需求结构与我们比较相似,使我国具有传统优势和成熟生产技术优势的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有很大发展空间。我们的某些传统技术,某些已趋成熟和稳定的中间技术和加工制造业,如机电、仪表、建筑、轻纺、食品加工等,一些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部分高精尖领域,如计算机硬件、精密机械设备、生物工程、光纤、航天等都可以在寻求竞争优势中发挥作用,有发展前景。(2)具有我国特点的产品。这些特殊产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特定消费者所喜爱。例如,特殊的工艺品和技术,特殊的产品效用,如中药的医疗作用。我国分布在全世界的侨胞众多,这些炎黄子孙虽然居住异地,但有相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依靠这种纽带,在海外侨胞集中的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生产这些产品,也是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特有优势。(3)中小规模制造产品。我国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输出我国的设备、技术、经验等以建立中小规模的企业,这样可以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另外,我国跨国公司派出人员的费用和出口设备、零部件相对便宜,使我国跨国公司能以低价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这种小规模制造产品是我国跨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竞争优势。

应该指出,虽然我国跨国公司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无论在规模、实力还是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但从我国实际出发,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要从“小”做起,才能最终做大做强。我们要努力掌握全球竞争的新动向,积极探讨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对策思路,有效地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促进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在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中取得应有的地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西方跨国公司新战略趋势对中国的启示与对策_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