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选修课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古诗词鉴赏”教学为例_诗歌论文

如何在选修课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古诗词鉴赏”教学为例_诗歌论文

选修课教学如何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以“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新课程论文,中国古代论文,如何实现论文,诗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要实现从必修课到选修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旨在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语文学习,每位高中生的人文素质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都要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

选修课虽然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是它主要致力于学生在基础性、均衡性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寻找到适合于每个学生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是选修课程的核心价值。相比于必修课的基础性、均衡性,它更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

我以为,必修课的教学理念应该主要以教师“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均衡发展。而选修课的教学理念则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要使学生借助于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选择性地学习,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例如,在学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教”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精心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教师通过必修课这些方面的讲解和分析可以为学生今后在选修课中自主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诗歌学习能力获得均衡的发展。

在学习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用以面代点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代诗人的诗歌、同一诗人不同时代的诗歌等来重点突破对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如引导学生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屈原的《湘夫人》、鲍照的《拟行路难》、杜甫的《蜀相》以及陆游的《书愤》等诗歌,都是为了教学生学会如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诵读、相互探究和讨论、自主搜集资料以及举办诗歌朗诵会和尝试写诗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

选修课的教学不能像必修课的教学那样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一篇课文也许有很多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目标,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中杜甫的《蜀相》时,我们应该确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一重要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以意逆志”的方法,从整体上去理解《蜀相》的内容和主旨,充分理解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虽然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始终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抒发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情。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我们应该确定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探究诗歌的意境美这一重要目标。只有有侧重性地选择教学目标,才能大大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来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由于选修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选择性的学习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在课堂上充分保障了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充分地加以运用,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们知道,学习诗歌应该重视诵读。学生在鉴赏诗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涵泳,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歌的节拍和用韵,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读出轻重缓急的语调。例如,在教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就能够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读出李煜过着亡国屈辱生活的愁闷;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读出李煜因故国不在、身份不再而产生的难熬和悲伤的情感。教师即使不讲,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能够感悟和体会得出。

学习古代诗歌时,翻译诗歌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一名学生对诗歌的字面意思都无法理解,也就无法进入对诗歌的深入鉴赏。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的能力,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翻译,相互纠错,取长补短,力求让学生自己弄懂整首诗的意思。对翻译中的难点和疑点,教师只要点拨一下即可。

四、要突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提高学习效率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部分一共有三个单元。这三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赏析好这三个单元的诗歌,教师必须重点上好三个单元的“赏析指导”和“赏析示例”。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好学法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赏析的能力和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在“赏析指导”时讲清了学习方法,在“赏析示例”中作好了赏析示范,那么学生在“自主赏析”诗歌的时候,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效率。

五、要努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和讨论。

探究和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运用能力,它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向纵深发展,真正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例如,在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个单元的诗歌时,我发现有一个有关“爱国主义”的问题探究贯穿在本单元中。如本单元课后的“探究与讨论”题目。如屈原的《湘夫人》:“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查找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又如杜甫的《蜀相》:“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这两个问题虽然问法不同,但都是试图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探究和讨论“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湘夫人》寄寓了屈原的爱国情感,曲折反映了屈原的身世悲剧。《蜀相》中,杜甫在追思、钦慕诸葛亮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2.要指导学生学会在比较中鉴赏。

比较方法是一种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只有比较才会有高低、优劣、好坏之分。在诗词教学中用比较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还可以让学生在对诗歌的不同比较中,提高思维的深度。

3.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延伸拓展。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经常引导学生对那些散乱而又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并从中进行纵横联系。找到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恰当地进行拓展延伸,这将大大拓展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会大有裨益。

4.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学习交流,总结学习成果。

新课程倡导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并且要大胆鼓励学生尝试诗歌的创作,要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展示写作成果,交流写作体会。

在选修课的诗歌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如可以成立诗歌朗诵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诵水平。让学生用散文的形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千古名句的意境描写出来。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能够取长补短,进而大大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选修课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和总结,可以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渐渐地建立起对古典诗歌的兴趣,也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标签:;  ;  ;  ;  

如何在选修课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古诗词鉴赏”教学为例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