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黄龙中心小学 442315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了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实效性 主体参与 知行统一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生命是宝贵的》一课,这一主题从三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生命的宝贵。教学中,我通过看小时候照片的活动,借助照片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回忆和感悟到:每一个生命孕育、诞生、哺育、成长的过程都是来之不易的,是父母生命的延续。通过唱摇篮曲引导学生了解孩子与父母血脉相连,自己的生命受到身边的人以及社会的关爱,自己的生命是社会的珍宝,珍爱生命也是也是对社会负责。课堂营造的浓厚气氛,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二、开展实践,引发自我道德评价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集体的关爱毫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三、组织辩论,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我们也是公民》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干净整洁的街道旁,卖烧烤的大叔当街吆喝生意,瞬间,街道上一片狼藉。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怎样参与到集体事务中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学展开辩论。同意在大街上卖烧烤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与建议的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做一个优秀的公民,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应当知道我们的权利、知道我们的责任,同时还要付诸行动、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换位体验,内化学生道德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可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集体事,我应该做》一课中,有一个体验活动——“主人,你请发言”。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集体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却给集体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参与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集体成员的态度,使学生懂得集体是我们的家,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主人,我们要共同建设这个属于我们的家,享受这个属于我们的家,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良好的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换位体验角色并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刘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社会论文; 认知论文; 集体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