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影响论文_宁立红,杨宇

宁立红 杨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 86例以临床确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实验组采用体外反搏与心脏康复运动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心绞痛发作次数、活动平板试验评估运动耐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心电图 ST段压低总和较前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活动平板试验总运动时间较治疗前均延长及最大运动耐量较前提高,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两者联合治疗更有利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二级预防,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体外反搏;稳定型心绞痛;心脏康复运动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增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其治疗常需要长期坚持服药,且难以达到满意疗效,无创非药物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体外反搏、心脏康复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心脏康复运动及体外反搏治疗为干预方式,用对照试验方法,探讨两者联合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入选8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Ⅰ~Ⅱ级(NYHA分级)。年龄:50-70岁。且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贫血、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预激综合征、肺部疾病和骨骼肌疾病、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其他行心脏康复训练或体外反博有禁忌患者,其中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龄(60.43±7.39)岁。入选病例随机为心脏康复运动组(对照组)及体外反搏与心脏康复运动联合治疗组(实验组)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在治疗前对入选患者先检查静态心电图,做活动平板试验进行运动评估和药物治疗,指导其正确心脏康复运动。对照组:根据患者运动平板试验结果给予个性化运动处方。选用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60%+静息心率。每周运动3次,每次运动30~60min(5~10min热身整理,20~30min运动要求达到靶心率)。实验组:除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外接受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1h,每周5d,连续7周。累计反搏时数35h。

1.3 观察指标

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常规 12导联心电图缺血导联ST 段压低总和,ST 段下降导联数,患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采用Bruce 方案次极量试验,记录运动时间(TT)做功量(METs)、静息状态的心率和血压。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_)±S)表示,组间用配对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电图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次数见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静态心率、血压、运动耐量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静态心率、血压均下降,运动耐量增加,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相对严重的大城市,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在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领域里,心脏康复运动及体外反搏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心脏康复运动产生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变主要是周围或系统循环的练习效应,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和血管储备能力,并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1]。体外反搏是在心脏舒张期加压于人体下半身,使其中的血液被驱动返回心脏,在原有收缩期脉搏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舒张期增压波[2]。70%心肌供血 主要靠舒张期,体外反搏提高了主动脉舒张压,也就提高了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研究表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退,NO 水平降低,与氧化应激增强有关[3],体外反搏促进内皮细胞释放 NO,抑制ET-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进而产生抗炎、抗粥样硬化作用,改善血管功能和微循环,加强组织灌注,使内皮细胞供氧增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4],另外体外反搏通过增加心肌缺血与非缺血区的压力梯度,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开放,MUST-EECP研究表明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运动更有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Xiao SZ,Cai SX,Liu GC.Studying the Sisnm canoe of CardiacContractility ability[J].Engin Med Biol,2010,19(3):81-83.

[2] 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起草专家委员会;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k];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2)81-92

[3].Anderson,E.T.,et al.,Identification of factor XIIIA-reactive glutamine acceptor and lysine donor sites within fibronectin-binding protein(FnbA)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Biochemistry,2004.43(37):p.11842-52.

[4]Wu,G.F.,et al.,Microvessel angiogenesis:a possible cardioprotective mechanism of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for canine myocardial infarction.Chin Med J(Engl),2005.118(14):p.1182-9.

论文作者:宁立红,杨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  ;  ;  ;  ;  ;  ;  ;  

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影响论文_宁立红,杨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