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若干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过程来看,可分为古代城市、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一般说来,古代城市是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制社会产生的历史时代;中世纪城市是奴隶制社会和解体和封建制社会的产物;近代城市是产业即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产物;而现代城市则是城市发展走向高级阶段的象征,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是知识即科技型经济时代的起点或开端。这就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性。
(一)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般说来,城市化是同国家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而城市现代化则是城市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国家现代化是联系在一起的。
为什么说城市化同国家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上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同工业革命的完成过程和国民经济的工业化是相结合和统一的。工业革命同国民经济工业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或开端,工业革命的完成才意味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如果没有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完成过程,就不可能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村工业化,自然也就谈不上乡村城市化。所以,实现国家城市化是以国家工业化为基础和条件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国家工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除了原有城市的继续发展和扩大,一般说来,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展,逐步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手段发展了变革,农产品加工业和其它农村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相应,农村服务业也有了快速发展,农民、农业和整个农村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成倍地、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地增长,从而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这样就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中的本质差别,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初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过去一些专家学者将城市化的标准,定位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或者归结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即视为基本实现城市化。单以人口作标准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所定的比例也太低。如果按照我们所确定的城市化要求,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地和故乡,它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大约要花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时间,即到十九世纪末或二十世纪初。而并非原来所说的大约只花了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因为直到1850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刚刚超过50%。当然谈不上实现全国城市化。即使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城市人口也才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此时可算基本实现城市化。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时,美国正处于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开始工业化,大约比英国晚了将近一个世纪。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有所加快。到1950年,美国城市人口由1850年的14.8%上升到64%。此时美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但城市化似乎有所滞后。因为这种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够实现全国城市化的标准。20世纪中叶,德国城市人口由1830年的36%上升到1950年的71%,只能算是初步实现城市化。德国城市人口直到20世纪中叶,才由1880年的34.8%上升到1950年的52.9%。城市人口大体上各占半壁江山,虽然还谈不上实现城市化的要求和标准。可见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程度有所不同的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在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建设现代化。所以城市现代化,就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趋势。实践表明,西方几个发达国家和日本在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进一步实现了国家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如果说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代表,美国则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代表。当然这种情况和变化,同两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特点乃至地理环境、对内对外政策、发展模式等等,是分不开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美国原来还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但在它实现独立以后,由于美国没有封建残余势力的障碍,同时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环境等等,它的两个现代化建设却后来居上。据1984年统计资料,当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6628亿美元,其中农业(包括林业和渔业)产值为911亿美元,占2.49%,农业人口为575万,仅占总人口的2.4%。(注:参见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决策》,第26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这里所谓的农业和农业人口是按行业分工划分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民。无论是大中小农场,实际上其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已实现自动化、电气化和城市化。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实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至于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称之为发展“新经济”。按照我们的概念,也就是开始进入了建设知识即科技型经济时代。当然,这并非说美国经济不存在问题。布什政策上台以来,经济基本上处于不景气状态,财政赤字在增加,进出口贸易逆差在扩大,失业率仍然相当严重,贸易差距不容低估,对外奉行单边主义,妄图雄霸天下。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上存在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部分贫困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既没有完成工业化,当然也就谈不上实现城市化。当然,由于时代的发展,由于一批发达国家的存在,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应当打破传统的观念,似乎只有先完成工业化,然后才有可能搞现代化。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可以交织在一起地来进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加快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迅速和步骤。从而就会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建设,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原有的城市也有所发展和扩大。但随后由于严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使国民经济出现了大起大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特别是后来又发动了所谓“文化大革命运动”,十年动乱使我国国民经济临近了崩溃的边沿。结果不得不迫使一批下岗工人和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山,到农村劳动。工业和城市不仅没有发展,反而有所萎缩。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的要求,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而使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和发展思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重申和论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完成这个战略目的的“三大步骤”。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从而使中国城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大中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西安、沈阳等八大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大,城市人口成倍地、几倍地乃至十几倍地在增加,城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带动东、南、西、北、中几大经济地区和全国发展的火车头。据统计,全国城镇人口已由1978年的11402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45594万人,城镇人口已由占全国人口的11.8%上升到36.09%。2003年,城镇化率已达40.53%。上海、北京已成为世界有名的十几个特大城市。全国县以下兴建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小城镇。据统计,2003年全国共有小城镇42620个,其中建制镇已由1979年的2656个增加到2003年的20226个,集镇22394,其人口约有1.91亿,住户为5384万多户,大多为乡镇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乡、镇政权所在地。据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拟用三、五年时间,再重点发展一万个小城镇,安置农村人口一到二亿人。可见,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
在二十一世纪初,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报告在分析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以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后,又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中的经济目标,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使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完成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既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我们已另外作了专门研究。这里主要探讨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这个双重历史任务。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口大国,要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这个双重任务是十分艰巨复杂的。如前所述,尽管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同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乃至是交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毕竟又有其特定内容和要求。所以还必须同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相适应,研制城市化及其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战略目标、步骤和方法。要制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必须认清“两化”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中的地位;同时要了解城市化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以便实现预期目标和任务,造福于全国人民和社会。
应当认识到,城市化及其进一步现代化,是当代不同社会制度所有国家共同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过去只注重城市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重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不重视农村工业、服务业和经济的综合发展,不重视小城镇的建设,显然是一种片面性。所谓城市化,不仅包括提高原有城市经济和基础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农村经济、工商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当然,也要防止那种脱离实际的盲目扩张。否则,就会不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当然也就谈不上进一步发展“两个”现代化问题。
在中国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应分为两大阶段和四个步骤:第一阶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其中第一步,在进行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家庭经营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相结合,其中包括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工业与服务业方面的合作与联合,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奠定初步基础。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并结合向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研究开发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设和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本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第二阶段在基本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城镇现代化建设。这同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为主导的第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而是要建设以计算机技术调控系统、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主导的农业科技革命,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现代化。第三步即从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要研究开发新的农业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开发农业生产经营工厂化(目前开发的钢架塑料和玻璃生产大棚是农业生产工厂化的雏型)和市场现代化建设,在加快大中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素质和水平。第四步即从2036—2050年左右,在基本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同时,逐步发展和提升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素质和水平,其中特别要加强和提升农业现代比和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素质和水平。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
在实现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在进行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有城市的导向和支援作用。现有城市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起步早,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学技术条件。无论是发展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进行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和扩大农村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现有城市的工业化建设、各种有关机器设备制造和技术装备、农业科学的研究开发成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工业以及有关物资和建筑材料等等的供应和支援。当然,随着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工业化建设和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反过来又会大力加强对现有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扩大。二者相互支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加快实现全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其次,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发展第一、二次产业的同时,应注意而且必须加快发展第三次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以及城乡两个市场。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市场的发展与扩大,应当说是以工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和条件的。如果没有工农业的发展、没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服务对象,自然就会制约和限制服务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次产业的比重,由原来的第三位发展和转变为现在的第一位或者第二位,就表明了这个问题。中国三次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自然也不会例外。
第三,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随着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就会大大地提高城乡人口的素质,扩大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又会反过来推动和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最后,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扩大自然资源、物资和人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有利于实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于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从而就会大大地提高工农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面进步。这样,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完成,就会根本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历史阶段。
(三)关于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问题
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走什么道路或者说采用什么模式于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应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要模式,认为这会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的则主张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要模式,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以加速城市化发展进程。还有主张重点发展20—50万人口的城市,以减轻大城市对流动人口的负担和压力。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适应与发达国有所不同,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包括选择适度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模式,实行大中小城市并举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关于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和模式问题,我认为应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历史经验,并吸取发达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我们认为,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而且地域辽阔,现阶段又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应当与这各种状况和要求相适应,研究和遵循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规律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关于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想和框架。其内容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的中心城市和卫星城镇相结合的连环经济圈,从而形成一种全国城市化体系。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和模式。
关于全国第一层次的中心城市及与其相结合的卫星城镇所形成的经济圈。这个层次的中心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其中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西安和沈阳。以北京市为例,所谓城八区即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丰台、朝阳和石景山区为中心城市,其余昌平、怀柔、顺义、通县、平谷、密云、延庆、门头沟、房山和大兴等区县则属于卫星城市。这个经济圈也可以构成全国一大经济区域。在北京城区和卫星城之间应有一大片郊区相连接。在中心城市、卫星城镇和郊区这三个层面之间,可根据它们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一般说来,中心城市应成为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园区、现代轻工业、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以及文教卫生等重点区域;卫星城镇应重点发展现代机器制造业、轻纺工业、食品加工业和修配业等行业;郊区应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基地,适当建设一批小城镇作为居住中心点。从而逐步形成一种有主有从、优势互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化和城市化体系。
关于第二个层次的中心城市和卫星城相连接的经济圈,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区域。这里的中心城市一般以省会城市为主,省城周边的城市为卫星城。在中心城市和卫星城之间有广大的郊区。省级中心城市可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制定承上启下的经济社会和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既要解决本经济区域的发展问题,又要引导和促进本地区下属第三层次经济圈的发展问题。其中的城郊地区可根据本省区范围的条件、特点和发展需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现代化基地和出口贸易加工基地。
关于第三个层次的中心城市主要以县城和县级市为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和小型卫星城镇相结合的经济圈。作为这个层次的中心城市,应根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制定各县特点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战略。中心城市和卫星城镇的发展,既要互相衔接、又要有分工和区别。卫星城镇的发展,应根据它们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实行重点和多样化相结合,发展分工和专业化,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逐步发展和形成为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为工农业和居民服务的服务业中心点。第三层次的经济圈,应当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此外,还可以根据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与需要,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黄河沿岸经济带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圈、珠江经济带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京、津、冀和渤海湾地区经济圈等等,这样有利于推动工农业和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全国三个层次的中心城市和卫星城镇相结合的经济圈,构成了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和发展模式。这各个层次的经济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既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又会发挥相对独立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在总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方面全国是统一的,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地位和层次有所不同,所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又会各有特点。第一层次的八大经济圈地处东、南、西、北、中,缩于全国性的经济区域,掌握着国家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和支柱产业,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研究和开发高新科学技术方面,可以起示范和带头作用。所以应由国家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实行统一指导、协调发展,并依法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其中心城市在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统一指导下,依据本经济圈的状况、优势和特点,有自主决策经营和发展权,实行自律和国家监督相结合。为本经济区域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提供保障。第二层次的经济圈属于省级范围的经济区域,掌握着有关资源优势的部门、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具有集中一定的力量办本省大事的能力。在国家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中心城市有自主经营和发展的决策权,可依据自己的条件、优势和特点,发展现代工农业和服务业,研究开发为发展本省经济服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科技示范园区,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第三层次的经济圈属于县(市)级范围的经济区域,掌握着本经济区的自然资源和矿物资源,是农业生产基地和有关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应将国家发展战略和本经济区的资源优势和特点相结合,推动工农业现代化和城镇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1)推进城镇化必须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2)推进城镇化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保护人文资源,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推进城镇化必须统筹城乡建设,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综合调控作用,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4)推进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方便群众生活。
(四)经营城市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国家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专靠国家财政拨款发展起来的。城市包含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内容。只有将城市建设由单纯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转变为经营城市,就会大有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城市似乎是一种无偿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场所。只讲国家投资和建设,不讲经营;只论财政拨款和投入,不讲投资收益和增值。结果造成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和困难,城市发展缓慢,职工和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提高。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目标以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观念才逐步有了变化,并且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概念。所以必须改变观念,提高城市经营的价值和功能。
所谓经营城市,是实现国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就社会主义而言,经营城市是实现城市化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种新观念。城市是生产经营和商业、科技建设、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逐步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成果,是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制造的产物。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住房和环境卫生建设,以及人文资源等各方面的内容,还有现代信息技术和城市品牌建设等等。对城市的各种资源如何利用和发展,如何盘活存量,实现增值,充分发挥这各种资源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大有学问。这都是属于经营城市的问题。概括地说,所谓经营城市就是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看成是一种商品经济运行活动,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行为。通过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运行相结合,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实现有效运行和资产增值。从而为改善和提高职工和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有偿服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提供保障。
为什么人们过去不认识城市是可供开发利用和进行广泛经营的对象?这同斯大林和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是分不开的。斯大林批判“唯生产力论”表明了它低估了社会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他不甚理解马、恩所强调的私有制的消亡是一种自然的客观必然性。在客观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他急于求成地搞快速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是违背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的。列宁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同消灭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斯大林所谓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一种脱离实际不具备必要条件的社会主义。据此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生产不是商品生产,只具有商品的“外壳”,因此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从而否定市场经济的存在。既然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自然也就谈不上经营城市的问题。所以,传统社会主义过去将城市仅仅看成是职工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场所,实行企业办社会,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我们党和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样,就为经营城市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同其他商品生产经营一样,经营城市避免不了竞争。城市各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国内外各城市之间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何,同一定阶段或时期内的供需状况和矛盾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竞争的优势如何,在于城市的经济实力状况、科技发展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与品牌如何而定,这是竞争的基础。当然,城市品牌和信誉程度如何,也是十分重要的。虽说这是一种无形资产,但就某种意义而言,它都是关系到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一个“法宝”。
经营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城市经营的状况和素质如何,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途问题,关系到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力度问题,关系到名牌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进驻与合作问题,关系到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和吸引人才的问题,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问题。归根到底,关系到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所以,决不可低估或轻视“经营城市”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要能经营好城市,必须创造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要有科学的理念和相应的决策,要制定适当的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要制造必要的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软、硬环境和条件等等。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我们的几个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呢?关键就在于他们开发和建设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等硬环境,采取了包括一定优惠政策在内的软环境。加上既有较低廉的劳动力和各种专业人才,又有广阔的市场。这样,就为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获取利润,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经营好城市,是一门富有学问的综合艺术。
总之,经营城市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和完善全国城市经营体系和网络,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合力”和基础,从而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败之地。
(五)中国城市现代化和科技型经济时代
包括城市现代化在内的国家现代化,是科技型经济时代的开端。如同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样。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工场手工业逐步为机器大工业所取代。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战胜了封建制生产方式,使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从产业革命开始到产业革命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机器大工业已经占居统治地位。这在英国大约花了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即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在经过美英战争(1812—1814年)后,才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大约花了四、五十年的时间,才基本完成产业革命。法国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才使资本主义工业制度占居统治地位,从而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所以,正是产业即工业革命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国家现代化表明工农业等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是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意味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是推动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当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又会为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就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标志来看,要求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和劳动手段实现现代化。换句话说,要根据工农业等各个部门的条件和特点,采用新装备、新技术和新工艺,运用电脑进行操作和调控,建立生产自动化系统,以便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其次,要优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行业及其内部的产业结构,建立以科技新成果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部门、行业和企业。
第三,实现职工群体的知识和专业结构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第四,实现管理和监控系统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最后,要使主要经济技术措施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当代国际平均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现代化离不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研究开发应用和创新。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也就谈不上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如果离开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建设和实现城市现代化。可见,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它们是连接和交织在一起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鉴于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所带来的历史性变化,所以我们说,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走向科技型经济时代的开端。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