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阳极成型工序的设备配置及选型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宣超杰[1](2021)在《在役海底管道用远地式辅助阳极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底管道作为油气的运输的主要途径,在海上油气开发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海底环境十分复杂,海底管道多为碳钢材料,在海水中极易发生腐蚀破坏。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目前主要采用的腐蚀防护措施为管道表面铺贴防腐涂层和安装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但随着管道使用年份的增加,防腐涂层逐渐遭到破坏且牺牲阳极逐年消耗,导致管道表面电位正移,且为了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海底管道需服役的年限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为了保证管道继续安全的服役,必须采取阴极保护延寿措施。牺牲阳极阳极的水下更换施工困难,成本较高,且牺牲阳极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污染。而外加电流保护系统施工简单、保护电流可调节,且为环境友好型装置,可用应用于海底管道的延寿中。辅助阳极作为外加电流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了阴极保护的稳定性。经调研,适用于海底管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辅助阳极形式为远地式,但目前国内外投入工程使用的远地式辅助阳极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主要针对现有的远地式辅助阳极的缺陷,对远地式辅助阳极进行设计和优化。完成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辅助阳极的选材设计和辅助阳极基座的选材设计。其中,辅助阳极基座的设计包括防沉板形式的选择、辅助阳极保护罩结构设计、基座整体结构的设计、关键部位的水密设计。辅助阳极选用MMO阳极,保护罩采用钛钢材料,基座主要选用FRP混凝土组合柱的形式。而后对结构关键部位的水密性能进行试验,对选择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同时使用ANSYS对结构整体的强度进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的材料符合设计的要求,结构关键部位的水密性能良好,结构的强度符合设计的要求。最后对设计的远地式辅助阳极装置进行组装,并使用该装置进行实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备在实海环境下能够稳定工作并保护海底管道。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在役海底管道用远地式辅助阳极的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陈梓昶[2](2021)在《母线黑胶自动缠绕机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作为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电气设备与各种电器装置连接的导体——母线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需求量也已是与日俱增。母线巴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巴料两端包覆绝缘胶带,目前,该工序基本由人工完成,存在生产效率低、缠绕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推进母线巴料生产的自动化进程,同时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某企业母线缠胶的生产工艺,系统研究母线缠胶参数,研制了一款自动化程度较高、功能完善、质量可靠的母线缠胶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概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缠绕技术的发展现状、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2)介绍了母线规格、缠胶生产要求和缠胶设备技术指标,设计了两种方案,经过对比确定了最终方案。该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整套设备由缠胶装置和输送装置两大模块组成,阐述了该方案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3)对缠胶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移动平台、剪切机构、转臂旋转机构、毛刷机构等,详细介绍了转臂旋转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机械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4)对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推料机构、对中夹紧机构、出料机构、辅助夹紧机构等,详细叙述了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气缸、电机等动力源的选型依据和选型结果。(5)对母线缠胶机中部分承重件以及关键部件做强度分析。将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中建好的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分析模块,使用Ansys软件的静应力分析功能对这些关键部件进行强度分析,为设计结构提供更加可靠、全面的理论分析依据。(6)介绍了整机的控制流程,制作出样机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现已交付企业使用。结果表明该设备的生产效率是人工的4倍,且设置有触摸屏方便操作。
滕宇超[3](2021)在《基于中子辐射的火箭固体推进剂料位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空航天与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固体推进剂作为一种高效能燃料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以及飞行器等方面。为了保证燃烧效率和安全性能,燃料仓中的推进剂必须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需要提前对固体推进剂进行成型浇注,在浇注过程中对固体推进剂的浇注料位面进行精确监测。针对料位高精度测量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准直中子辐射探测法的固体推进剂料位监测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料位测量精度以及料位准确度。本文引入中子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采用双准直辐射测量方法,使用MCNP模拟软件构建火箭固体推进剂浇注仓模型,对料位测量进行模拟标定与优化。设计火箭固体推进剂数字化协同控制料位监测系统,硬件部分主要有:脉冲中子辐射数据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采集模块主要包括BGO探测器、光电倍增管、信号预处理与放大电路,处理模块主要由以AD9226为核心的A/D转换电路和以FPGA+DSP为核心的主控电路组成。软件部分涉及A/D采样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数据存储以及显示等功能,并引入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在估计中子辐射脉冲预测值的同时,判断系统本身的参数值是否发生变化,对非线性中子辐射脉冲信号进行估计和修正,使其自动改进滤波设计、缩小滤波的实际误差,优化校正产生偏差的中子脉冲数据。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扩展Kalman滤波算法进行建模。模拟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双准直辐射探测法的中子料位计可以满足于火箭固体推进剂燃料浇注的料位高度监测。通过输入50ns中子辐射脉冲经过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处理后能够有效估计其中的非线性信号,系统误差一直保持在2%以下,能够满足系统最初设计的误差指标。
杨增军[4](2019)在《基于全系统电导过程的污泥电脱水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有效的固液分离是城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环节之一,电脱水作为一种高效、节能、完好保存有机质的固液分离技术,可以将机械脱水污泥进一步深度脱水,为污泥的后续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电脱水全系统电导过程各电势功能区影响脱水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污泥电脱水过程中固液分离特性及电场特性;系统化研究了核心结构配置对污泥电脱水特性的影响机理,在连续运行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污泥电脱水技术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结构失效机理。通过污泥电脱水全系统电导过程的解析,发现阳极干化层电势(Uca)取决于达到最低含水率条件下分散相体积分数,并与污泥固体含量存在等式关系,Uca与污泥层电势(Us)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Uca的增加降低了脱水后期有效电场强度(Eed),后者是导致脱水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污泥电脱水固液分离特性与能耗分析,发现含固率为40%、泥饼厚度1 cm、电场强度20 V·cm-1、机械压力100 kPa条件下,平均脱水能耗为0.122 kWh.kgdewater-1,约为热处理能耗的20%。以能耗和设备处理能力为评价目标,提出了评价电脱水技术效能的指标:单位脱水能耗(WED’filt)和单位阳极处理能力(QED’filt)。建立了以WED’filt和QED’filt为因素的二次方程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电压和机械压力对单位脱水能耗和单位阳极处理能力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优化的结果发现,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较好。通过污泥电脱水核心结构配置及分离机理的研究,发现达到相同的脱水程度和能耗的电脱水过程,采用三维波浪面阳极比传统平面的处理能力提高了 17.8%;研究了三种阳极板处理条件下污泥含固率、水分分布、污泥电势分布及电极表面电流分布(基于COMSOL的二次电流模型)的变化对WED’filt、QED’filt和电脱水性能系数(KsiED)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增多电化学反应活性点的波浪面阳极提高了电化学反应强度,进而提高了电渗透流量。探索了电脱水过程阳极析氧反应形成气体阻隔层电势(Ug)的产排特征,发现波浪面阳极气体产排比值为0.28,高于平面电极的0.08。原因为析氧反应气体较易从波浪面阳极的上凸低受力区域排放,降低了气体阻隔层对阳极析氧反应活性点的影响。通过考察电脱水连续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发现电脱水中试装置15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阴极碱性结垢导致的电接触下降是电能输入衰减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了采用机械压力递增的方式控制过滤流率和阴极区域碱性环境,此方式使阴极结垢速率降低了 10.1%,并降低了装机容量约27.7%。采用机械除垢方式能够有效控制阴极电化学沉积电势(Usc)的形成,实现批次脱水时间小于8 min,阳极利用率93.8%,污泥温度低于65℃条件下的长期稳定运行。并分析了全比例电脱水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结果发现电脱水能耗占整个脱水系统总能耗的92.3%,统计结果验证了采用WED’filt和修正系数θ的方法评价电脱水效能是有效的。分析了污泥电脱水应用技术的驱动力特征,发现目前限制该技术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应用结构难以有效匹配机械压力和电参数,工况下WED’filt和QED’filt的优化困难。基于试验结论和电导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开发了多层竖直电场间歇批次式电脱水系统,实现了WED’filt为0.133 kWh·kgdewater-1、QED’filt为 40.6 kgdewater.m-2·h-1以及分离效率为97.1%条件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吴昌建[5](2019)在《双头叶片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电解加工机床是电解加工的必备条件之一,目前我国的电解加工设备控制系统存在系统可靠性差、控制集成度不高、机床操作不方便等不足。本课题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电解成型加工,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新型双头叶片电解加工机床集成控制系统。首先,根据叶片电解加工机床的工作要求对机床的控制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了电解加工机床不同控制方案的优缺点,采用了西门子840Dsl系统为基础进行系统硬件集成与软件开发方案,从而实现电解加工运动、电解加工电源、电解液系统等多系统的高度集成。根据控制系统方案与工作要求,对系统组成进行了配置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设计了主电路、数控系统供电电路、对刀回路、电源控制等系统主要控制电路。其次,根据叶片机床控制需求确定了系统输入输出模块,通过西门子STEP-7软件对控制系统PLC进行设计,在STEP-7中对系统进行硬件组态。根据机床控制要求与加工操作流程,设计了机床PLC控制程序。提出了主控计算机与加工电源子系统的信息交换方案,制定了相应的通讯协议;研究了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加工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案,加强控制系统可靠性。根据控制以及加工操作要求,利用西门子二次开发工具包Operater Programming Package以及VC++、QT软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叶片电解加工机床的控制软件,实现了电解加工控制自动化、加工过程可视化、加工参数的监控以及加工模式的多种选择、加工诊断功能以及在线帮助功能,实现了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的集成控制。最后,根据机床的软硬件设计,对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安装与调试。测试、连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调试软件部分,并进行软硬件联机调试。将机床整体与电解电源、电解液系统连接,进行机床的整体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调试及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可靠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图47表8参50。
汪小路[6](2019)在《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与对刀检测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部门对各类结构复杂、异型整体构件的加工要求越来越高,电解加工以其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高和阴极无损耗等独特优势,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用于加工类似整体叶盘等复杂异形型腔整体构件,本课题主要结合该机床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复杂整体构件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为目的,具体完成以下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结构、功能特点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机床控制系统具体技术要求,结合解析各种运动控制系统结构的优缺点,确定了“PC+运动控制器”搭建机床数控系统方案;2)依据既定数控系统方案,展开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研制,主要包括机床硬件配置和选型、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工控机与Clipper通信连接、DTC-8B与伺服系统连接、伺服电机电路连接以及DTC-8B与光栅尺、限位开关和回零开关等硬件连接设计,给出了机床控制柜和控制面板设计方法;3)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完成的基础上,为提高电解加工精度和质量,展开对机床对刀间隙检测系统的研制,归纳出常见的一些间隙检测方法,提出了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对刀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对机床对刀检测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对刀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对刀精度;4)基于旋转角度影响整体叶盘的加工精度和质量的基本思路,结合机床系统结构特点,展开了对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精度及方法的探究,给出了机床旋转加工位置回零原理,设计出机床旋转位置回零方案,利用图形化的LabVIEW编程语言及TurboPMAC2专有的回零功能模块,编写出机床旋转位置回零控制程序,经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C轴可实现旋转快速回零和精确定位,满足加工技术指标要求。图[48]表[5]参[68]
王一鸣[7](2019)在《基于光波导的光电互联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速通信电子设备的通信速率成指数增长。由于电互联方式固有的物理特性,铜导线在高频情况下的寄生效应严重影响信号质量,传统的电互联方式已经成为限制通信系统快速发展的瓶颈。光互联被认为是下一代能够替代电互联的通信技术,它具有高带宽,大容量且不受电磁干扰的优势。因此,对实现光电信号互相转换的光电互联技术进行研究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基于聚合物光波导的板级光电互联技术的研究,实现基板上4组通道的光电转换通信,并达到10Gbps的通信能力,光路平均衰减小于0.3dB/cm,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设计一种高耦合效率的垂直耦合结构,提高光互联层传输效率。针对传统光互联层光束90°转向的垂直耦合结构耦合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弧面代替一部分平面,使得到达反射面的入射角不会随着光源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最终保证所有到达反射面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理论上将光耦合效率从65%提高到100%。2.设计光收发模块,实现光电转换功能。为了便于集成,使用6104系列光电芯片作为主要的功能电路。在光发射模块HXT6104配以VCSEL阵列实现数字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在光接收模块利用C8051微控制器对HXR6104接收到的光电流进行监控。3.设计PCB上的高速信号差分线,实现电互联部分10Gbps的数据传输能力。利用Si9000对板层结构进行设计并确定半固化片的材料和厚度,差分线的线宽和线距。在Altium Designer上进行差分线的布局布线并通过HFSS的TDR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差分阻抗在96.2101.1Ω。符合10Gbps的通信要求。4.设计聚合物光波导的制备工艺,实现光互联部分光信号通信能力。根据负性光刻工艺选择Epo系列材料作为光波导的芯层和包层,使用SU-8作为光刻胶。结合光刻工艺与旋涂工艺将光波导的制备过程分为下包层、芯层和上包层三部分。通过基底选择、旋涂速度控制和曝光时间几个参数减少光波导侧壁粗糙度。通过插损测试仪测出制备好的光波导平均光衰为0.178dB/cm。5.设计45°反射面结构成型工艺,完成光路90°转向。以研磨抛光工艺为基础,通过增加基底表面附着力和减小光波导固化应力两个方面对工艺进行改进,解决在研磨过程中光波导的崩裂问题。
何晓旖[8](2018)在《基于个体出行的电动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用户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是全球应对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制定符合地区特征与用户需求的电动化策略成为政府机构与汽车厂商的重大战略需求。本研究旨在深入解析车辆个体出行特征,评估差异性化的个体出行特征下用户使用电动汽车所能获得的用户效益,识别潜在用户和了解市场潜力,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系统评估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效益。研究结果能为科学制定电动化策略、实现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益提供参考。研究利用车载GPS采集北京459辆个人乘用车出行数据,并广泛收集欧美城市车辆出行数据,构建了包含1789辆来自国际主要电动汽车市场个人乘用车的出行数据库。建立基于充电机会的个体“出行链”里程分布概率模型,从统计学上定量解析出偶然出行和规律出行两类出行模式。相比欧美地区,北京的规律出行比例较高(44%)、出行里程较短,出行特征较有利于电动汽车发展。研究建立了基于总体拥有成本(TCO)与出行便利性的用户效益分析模型。2015年北京PHEV20(AER=20 km)与BEV150的TCO与汽油车相当,而PHEV50与BEV300的TCO显着高于汽油车。2030年,由于动力电池成本下降,BEV150在北京的潜在用户比例高达67%,但在美国部分地区仅为14%。BEV300在五个地区均有相当比例的潜在用户(23%-49%)。BEV150潜在用户的年均行驶里程低于1万km,BEV300在1.22.4万km之间,BEV450在1.8万km以上。研究拓展并完善了“车辆运行-车用燃料-车用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排放方法学。2015年北京轻型车EV可削减34%69%的VOC、4%21%的NOX与15%28%的GHGs排放。GHGs排放主要来自车用燃料周期,而大气污染物排放中车用材料周期的占比则达到了44%93%(VOC)、40%46%(NOX)、58%64%(一次PM2.5)与73%74%(SO2)。材料周期VOC排放控制重点为车用油液与整车制造行业,NOX、一次PM2.5与SO2排放控制重点则为钢铁、有色金属、电池制造等行业。由于出行特征不同,电动汽车的用户效益与减排效益均存在显着个体差异,并总体呈现协同关系:用户效益排在地区前25%的“优先用户”所能获得的GHGs减排效益是同一地区其他用户的3.9倍(北京)、1.82.1倍(美国与德国)。由于个体用户效益与减排效益的偏态分布特征,以往基于“车队平均”的评估方法会导致用户效益低估61%,减排量低估24%。BEV450的成本与环境负荷显着高于BEV300,未来EV发展策略应综合考虑续航里程、成本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平衡。
王琳[9](2017)在《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硝基苯酚(PNP)废水是化工、医药、染料等行业常见有机废水,具有高毒性、长期残留性、难于生物降解等特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危及人类健康。本文针对对硝基苯乙醚合成工艺排放的PNP废水,开展电氧化工艺处理研究,通过对比二维和三维电催化氧化工艺,优化工艺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废水进行水质分析,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PNP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波长400 nm,pH大于9的条件下,显色稳定5-60 min内可较准确地检测出PNP的浓度。采用二维电化学氧化反应器对PNP废水降解过程进行研究,考察阳极材料、外加电压、电解质、pH、电解质浓度对PNP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测定氧化过程中活性物质,分析电化学氧化降解历程。结果表明:石墨为阴极,钛涂二氧化钌为阳极,外加电压30 V,溶液pH值5,质量分数0.4%的NaCl为电解质,反应90 min时,PNP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100%和77.1%,废水中残留CODcr为61.8 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但能耗较高,为33.1 kWh/m3,需对二维电化学氧化工艺进行改进,降低能耗。此外,分析结果表明,电氧化过程中主要活性物质为游离氯和·OH,在电氧化降解PNP过程中,可能有其他酚类、酮类、醌类和羧酸类等中间产物产生。在二维电化学氧化工艺基础上开展了粒子电极的制备研究,以粉末活性炭、陶土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选用平磨碾压挤条造粒机制备粒子电极,研究了热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和陶土比例对粒子电极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制备工艺,即将粉末活性炭、陶土及粘结剂以12:7:1的比例混合,通过平磨碾压挤条造粒机成型,经105℃干燥和800℃高温焙烧后,制得成品粒子电极。利用市售柱状活性炭和自制粒子电极开展三维电催化氧化工艺研究,考察外加电压、pH、粒子电极投加量和曝气量对PNP去除率的影响,并测定氧化过程中活性物质,分析氧化降解历程。结果表明:以自制粒子电极为第三维粒子电极,外加电压5V,溶液pH值5,粒子电极投加量200g/L,曝气量0.5 L/min,反应75 min时,PNP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99.0%和90.6%,废水残余PNP浓度为1.56 mg/L,CODcr为 22.6 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此时能耗为0.63 kWh/m3。分析结果表明,电氧化过程中,氧化降解有机物主要活性物质为游离氯和·OH。相比二维电氧化法,三维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产生中间产物更少,矿化率更高,且能耗显着降低。PNP去除率达到90%时,相比二维电氧化法能耗降低21.9kWh/m3。保持输入电功率相同,反应165 min时,三维电极反应器比二维电极反应器对PNP去除率提高64.2%。
杨辉[10](2012)在《浅析炭素生阳极规模化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铝工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的10 kA自焙槽到450 kA电解铝槽的胜利投产;从50年代进口铝到如今1 800万t的产能,表明我国的电解铝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城乡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铝在各行各业的用量逐步提高;在近几年来,由于
二、关于阳极成型工序的设备配置及选型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阳极成型工序的设备配置及选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在役海底管道用远地式辅助阳极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辅助阳极的发展现状 |
1.3 海底管道外加电流保护 |
1.4 FRP约束混凝土研究进展 |
1.4.1 FRP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
1.4.2 FRP约束混凝土结构 |
1.4.3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
1.5 本文结构安排 |
2 远地式辅助阳极装置设计 |
2.1 防渔网拖拽设计 |
2.1.1 渔网的形式 |
2.1.2 防拖网设计准则 |
2.2 水下基础的选型和设计 |
2.2.1 水下基础选型 |
2.2.2 防沉板式基础的设计 |
2.3 远地式辅助阳极架的结构设计 |
2.3.1 连接盲板设计 |
2.3.2 辅助阳极保护罩设计 |
2.3.3 远地式辅助阳极架主体结构 |
2.3.4 关键部位水密设计 |
2.3.5 远地式辅助阳极架顶盖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辅助阳极与阳极基座的选材 |
3.1 辅助阳极选材 |
3.2 辅助阳极设计 |
3.2.1 辅助阳极排流量 |
3.2.2 辅助阳极电阻 |
3.3 FRP的原材料 |
3.3.1 玻璃纤维 |
3.3.2 合成树脂 |
3.4 FRP管成型工艺 |
3.4.1 手糊成型法 |
3.4.2 缠绕成型法 |
3.5 FRP材料性能测试试验 |
3.6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配置 |
3.6.1 我国海洋环境的特点 |
3.6.2 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远地式辅助阳极的性能测试 |
4.1 远地式辅助阳极关键部位防水性能实验室试验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材料准备 |
4.1.3 实验步骤 |
4.1.4 试验结果 |
4.2 本章小结 |
5 远地式辅助阳极实海试验 |
5.1 试验模型搭建 |
5.2 远地式辅助阳极的改进与组装工艺 |
5.2.1 远地式辅助阳极的改进 |
5.2.2 远地式辅助阳极的组装工艺 |
5.3 模拟海底海管试验 |
5.3.1 远地式辅助阳极布置 |
5.3.2 试验工况 |
5.3.3 试验数据与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母线黑胶自动缠绕机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缠胶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黑胶自动缠绕机的方案设计 |
2.1 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
2.1.1 缠胶产品 |
2.1.2 技术指标 |
2.1.3 性能要求 |
2.2 黑胶缠绕机整体方案设计 |
2.2.1 方案一 |
2.2.2 方案二 |
2.2.3 方案的对比与选择 |
2.3 黑胶缠绕机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缠胶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
3.1 缠胶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
3.2 缠胶装置关键部分结构设计 |
3.2.1 缠胶机移动平台设计 |
3.2.2 转臂旋转机构设计与分析 |
3.2.3 毛刷机构设计 |
3.3 缠胶装置动力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巴料输送装置结构设计 |
4.1 输送装置工作原理 |
4.2 输送装置结构设计 |
4.2.1 推料机构设计 |
4.2.2 对中夹紧机构设计 |
4.2.3 出料机构设计 |
4.2.4 辅助夹紧机构设计 |
4.3 输送装置动力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5 自动缠绕机静力学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 ANSYS Workbench模块介绍 |
5.3 自动缠绕机关键部位的强度分析 |
5.3.1 推料机构横向滚轮支架的强度分析 |
5.3.2 出料机构托板的强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自动缠绕机控制部分设计与设备调试 |
6.1 控制部分设计 |
6.1.1 整机工作的工艺动作及控制流程 |
6.1.2 控制单元选型 |
6.2 样机调试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中子辐射的火箭固体推进剂料位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固体推进剂浇注设备发展情况 |
1.3 料位监测技术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原理与模拟 |
2.1 火箭固体推进剂浇注工艺 |
2.2 中子辐射探测原理 |
2.3 中子辐射料位计MCNP模拟 |
2.3.1 MCNP简介 |
2.3.2 中子辐射料位计MCNP模拟 |
2.4 推进剂料位测量干扰因素分析 |
2.5 火箭固体推进剂浇注仓需求分析 |
2.5.1 火箭固体推进剂料位仓结构 |
2.5.2 系统功能需求 |
2.5.3 系统设计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料位计系统设计 |
3.1 中子辐射料位计系统总体设计 |
3.2 中子辐射料位计系统主要部件选型 |
3.2.1 中子源选型 |
3.2.2 探测器选型 |
3.3 FPGA与 DSP核心控制电路 |
3.4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 |
3.5 数据采集存储电路 |
3.6 电源电路 |
3.7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4.1 FPGA逻辑控制 |
4.1.1 ADC逻辑控制 |
4.1.2 DDR2 控制器逻辑控制 |
4.2 DSP主程序软件设计 |
4.2.1 DSP串口传输程序 |
4.2.2 PWM电机驱动程序 |
4.3 LabVIEW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扩展Kalman滤波DSP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拟实验与测试 |
5.1 料位计系统主要模块测试与模拟实验 |
5.1.1 前端信号调理模块模拟实验 |
5.1.2 脉冲信号Kalman滤波模拟实验 |
5.2 模拟实验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全系统电导过程的污泥电脱水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污泥的产生与特点 |
1.1.1 污泥的产生 |
1.1.2 污泥的组成与结构 |
1.1.3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特性 |
1.2 污泥的处理处置与深度脱水 |
1.2.1 污泥处理处置 |
1.2.2 污泥脱水技术与现状 |
1.2.3 污泥深度脱水研究进展及难题 |
1.3 污泥的电场协助深度脱水 |
1.3.1 污泥电脱水研究进展 |
1.3.2 污泥电脱水工业化实践与现状 |
1.3.3 污泥电脱水的优势与潜力 |
1.3.4 污泥电脱水的瓶颈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污泥电脱水全系统电导过程解析 |
2.1 引言 |
2.2 全系统电导过程电势分布模型 |
2.3 电势区动力学解析 |
2.3.1 电子导电区 |
2.3.2 电极反应区 |
2.3.3 过程影响区 |
2.3.4 脱水动力区 |
2.4 电脱水过程影响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污泥电脱水固液分离特性与能耗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装置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方法 |
3.3 污泥电脱水关键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3.3.1 脱水程度对电脱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3.3.2 泥饼厚度对电脱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3.3.3 机械压力对分离速率和能耗的影响过程分析 |
3.3.4 电场强度对分离速率和能耗的影响过程分析 |
3.4 污泥电脱水动力学因素响应面分析 |
3.4.1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3.4.2 参数优化过程 |
3.4.3 模型有效性分析 |
3.4.4 模型优化结果分析 |
3.4.5 模型优化结果验证试验 |
3.5 小结 |
第4章 污泥电脱水核心结构配置特性及分离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装置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系统及控制原理 |
4.2.3 试验方法 |
4.3 曲面阳极压力电脱水分离特性研究 |
4.3.1 不同阳极结构的污泥电脱水特性 |
4.3.2 不同阳极结构的污泥电脱水效能评价 |
4.3.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脱水泥饼流场分布特性 |
4.3.4 阳极析氧反应对电脱水过程的影响 |
4.4 阴极配置压力电脱水特性及渗透机理 |
4.4.1 不同阴极结构水分分布特性及渗透阻力分析 |
4.4.2 不同阴极结构能量输入特性 |
4.5 过滤介质的电脱水特性及等效电阻分析 |
4.5.1 不同过滤介质脱水特性试验研究 |
4.5.2 双层结构过滤介质脱水特性与等效电阻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污泥电脱水连续运行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来源及性质 |
5.2.2 试验系统及数据采集点 |
5.2.3 试验方法 |
5.3 电脱水阴极结垢机理研究 |
5.3.1 电能输入衰减机理分析 |
5.3.2 阴极污垢物形成机理分析 |
5.4 机械压力递增提供对阴极结垢速率影响研究 |
5.4.1 机械压力递增提供控制方式 |
5.4.2 阴极结垢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5.4.3 连续运行下不同阴极污垢处理方式对脱水性能影响 |
5.5 连续运行下物质能量流量分析及系统稳定性验证 |
5.5.1 测试系统及物质能耗统计方法 |
5.5.2 统计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污泥电脱水应用结构开发及关键机构探讨 |
6.1 污泥电脱水应用技术存在问题分析 |
6.1.1 电脱水应用结构分类与驱动特征下存在的问题 |
6.1.2 机械压力特征下脱水泥饼特性 |
6.1.3 电脱水技术应用难点分析与集成开发目的 |
6.2 基于竖直电场的多层批次式电脱水技术开发及优化研究 |
6.2.1 整体实现结构开发 |
6.2.2 关键节点技术开发与优化试验 |
6.2.3 总体设计开发与工艺匹配 |
6.2.4 系统构成分布与分类折旧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双头叶片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叶片电解加工机床控制方案设计 |
2.1 机床总体布局 |
2.1.1 机床设计要求 |
2.1.2 机床技术参数指标 |
2.1.3 机床加工运动 |
2.1.4 机床结构 |
2.2 机床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
2.2.2 控制系统控制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叶片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数控系统选型 |
3.2 基于西门子840Dsl数控系统的硬件选型 |
3.2.1 840Dsl数控系统硬件组成 |
3.2.2 硬件选型 |
3.2.3 控制系统硬件集成 |
3.3 运动系统配置 |
3.3.1 电机选型 |
3.3.2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3.4 加工电源控制集成 |
3.5 电解液系统控制集成 |
3.6 控制系统电气设计 |
3.6.1 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 |
3.6.2 对刀电路设计 |
3.6.3 控制柜布局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叶片电解加工机床PLC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PLC介绍 |
4.1.1 PLC用户程序组成 |
4.1.2 PLC控制程序结构 |
4.1.3 机床工作流程分析 |
4.2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
4.2.1 接口信号地址分配 |
4.2.2 MCP483控制面板信号分配 |
4.3 PLC硬件组态 |
4.4 PLC程序设计 |
4.4.1 主程序编写 |
4.4.2 急停程序 |
4.4.3 机床使能程序 |
4.4.4 电解液控制程序 |
4.4.5 电解电源控制程序 |
4.4.6 对刀控制程序 |
4.4.7 诊断报警动作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5 机床控制系统软件二次开发 |
5.1 840Dsl人机界面的工作原理和开发方法 |
5.1.1 机床人机界面的工作原理 |
5.1.2 840Dsl二次开发的方法 |
5.1.3 Operater Programming Package二次开发编程包 |
5.2 控制软件的开发思路 |
5.2.1 总体设计思路 |
5.2.2 控制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5.2.3 软件开发步骤 |
5.2.4 HMI与NC/PLC通讯 |
5.2.5 软件功能集成解决方案 |
5.3 控制软件开发 |
5.3.1 加工参数设置模块 |
5.3.2 机床加工模块 |
5.3.3 诊断报警模块 |
5.3.4 在线帮助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
6.1 控制系统硬件连接 |
6.2 控制系统调试 |
6.2.1 控制系统软件调试 |
6.2.2 控制系统软硬件联机调试 |
6.2.3 机床整体调试 |
6.3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与对刀检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解加工机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2 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系统结构 |
2.1 机床结构与运动分析 |
2.1.1 机床结构 |
2.1.2 机床技术参数和精度指标 |
2.1.3 机床运动分析 |
2.2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结构 |
2.2.1 机床运动控制系统结构简介 |
2.2.2 机床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3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研制 |
3.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3.1.1 工控机 |
3.1.2 多轴运动控制器Turbo PMAC2 及扩展卡 |
3.1.3 伺服电机及驱动器 |
3.1.4 光栅尺 |
3.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3.2.1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 |
3.2.2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
3.3 控制系统硬件连接设计 |
3.3.1 工控机与Clipper通信连接 |
3.3.2 DTC-8B与伺服系统连接 |
3.3.3 伺服电机电路连接 |
3.3.4 DTC-8B与光栅尺连接 |
3.3.5 辅助连接 |
3.4 机床电气控制柜设计及电气安装接线图 |
3.4.1 机床电气控制柜设计 |
3.4.2 机床电气安装接线图 |
3.5 机床控制面板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对刀检测系统研制 |
4.1 间隙测量与控制方法简介 |
4.1.1 间接控制法 |
4.1.2 直接控制法 |
4.2 机床对刀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4.3 对刀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4.4 对刀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4.1 Pcomm32 工具软件 |
4.4.2 对刀控制界面及程序 |
4.5 对刀试验及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旋转零点位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原因 |
5.2.1 旋转角度对加工精度影响 |
5.2.1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介绍 |
5.3 机床旋转位置零点位置方案 |
5.4 机床C轴伺服系统搭建 |
5.4.1 驱动器转矩控制模式 |
5.4.2 TurboPMAC2 全闭环控制系统 |
5.5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程序设计及试验验证 |
5.5.1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程序设计 |
5.5.2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试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基于光波导的光电互联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互联层理论分析 |
2.1 矩形光波导中光的传输特性 |
2.1.1 矩形光波导的基本概念 |
2.1.2 平板光波导射线法理论分析 |
2.1.3 平板光波导的特征方程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电互联系统组件设计 |
3.1 光电互联系统总体方案 |
3.2 光互联耦合结构模型分析与计算 |
3.2.1 直接耦合结构 |
3.2.2 垂直耦合结构 |
3.3 高耦合效率垂直耦合结构设计 |
3.4 光电转换模块设计 |
3.4.1 光电转换模块基本结构 |
3.4.2 光电芯片选型 |
3.4.3 光收发模块设计 |
3.5 通信基板的设计 |
3.6 PCB差分传输线设计 |
3.6.1 差分线与差分阻抗 |
3.6.2 PCB差分传输线设计规则 |
3.6.3 差分传输线设计及TDR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光波导的工艺技术设计与制备 |
4.1 光刻工艺技术研究 |
4.1.1 光刻的基本原理 |
4.1.2 光刻工艺研究 |
4.1.3 光刻的基本步骤 |
4.2 光波导的材料选择与制备工艺设计 |
4.2.1 聚合物光波导材料选择 |
4.2.2 制备工艺 |
4.3 光波导光衰测试 |
4.4 45°反射面结构成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电互联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光收发模块与光波导耦合对准 |
5.2 光电互联系统误码率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个体出行的电动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用户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动汽车用户效益与总体拥有成本研究概述 |
1.3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能源、环境与气候影响研究概述 |
1.4 出行特征对电动汽车的能耗、排放影响研究概述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个人乘用车的出行调研与特征研究 |
2.1 基于GPS的车辆出行数据调研 |
2.1.1 方案设计与仪器 |
2.1.2 数据与结果 |
2.2 基于充电机会的个体出行链概率模型 |
2.2.1 模型方法学 |
2.2.2 出行链特征 |
2.3 不同车辆技术/电池容量/充电情景下的电力覆盖里程 |
2.3.1 评估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总体拥有成本与出行便利性的电动汽车用户效益研究 |
3.1 总体拥有成本模型方法学 |
3.2 关键参数调研 |
3.2.1 车辆与电池成本 |
3.2.2 燃料费用 |
3.2.3 购置补贴与税费减免 |
3.2.4 替代交通方式出行的费用 |
3.2.5 其他 |
3.2.6 关键参数汇总 |
3.3 电动汽车用户效益特征分析 |
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 |
4.1 系统边界与研究方法 |
4.2 模型构建与关键参数调研 |
4.2.1 个人出行 |
4.2.2 燃料周期 |
4.2.3 车用材料周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4.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个体视角的电动汽车经济与环境效益综合分析 |
5.1 电动汽车“优先用户”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特征 |
5.1.1 研究方法与关键参数 |
5.1.2 温室气体减排特征分析与讨论 |
5.2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大气污染物减排情景分析 |
5.2.1 情景设定与关键参数 |
5.2.2 减排特征分析 |
5.3 中国个人乘用市场电动汽车推广政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PNP废水来源、性质及处理现状 |
1.1.1 PNP废水来源 |
1.1.2 PNP性质 |
1.1.3 PNP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高级氧化技术概述 |
2.2 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
2.2.1 臭氧氧化技术 |
2.2.2 光催化氧化技术 |
2.2.3 Fenton氧化技术 |
2.2.4 电催化氧化技术 |
2.3 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2.3.1 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2.3.2 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2.4 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2.4.1 三维电极反应器简介 |
2.4.2 三维电极反应器工作原理 |
2.4.3 三维粒子电极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3章 水质分析方法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 水质分析 |
3.2.1 水样预处理 |
3.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3.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PNP方法研究 |
3.3.1 最佳波长及pH |
3.3.2 稳定时间 |
3.3.3 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维电化学氧化处理PNP废水工艺 |
4.1 电化学氧化工艺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 |
4.1.3 阳极材料的影响 |
4.1.4 外加电压的影响 |
4.1.5 电解质的影响 |
4.1.6 pH的影响 |
4.1.7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4.2 电氧化过程中活性物质测定 |
4.3 电化学氧化降解历程分析 |
4.4 反应动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粒子电极制备 |
5.1 电极制备原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
5.1.1 电极制备原料 |
5.1.2 电极制备实验设备 |
5.1.3 测试及分析方法 |
5.2 成型设备选型 |
5.3 制备工艺 |
5.3.1 热处理方式的影响 |
5.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5.3.3 陶土比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电催化氧化处理PNP废水工艺 |
6.1 电催化氧化工艺 |
6.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6.1.2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 |
6.1.3 商用柱状活性炭填充体系 |
6.1.4 自制粒子电极填充体系 |
6.1.5 商用活性炭及自制粒子电极体系对比 |
6.2 二维和二维电氧化法对比 |
6.3 电催化过程中活性物质测定 |
6.4 电催化氧化降解历程分析 |
6.5 反应动力学 |
6.6 运行成本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浅析炭素生阳极规模化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简述国内外两种混捏成型工艺配置 |
1.1 国内的间歇混捏成型工艺配置 |
1.2 国内流行的连续混捏成型工艺配置 |
2 两种混捏成型工艺配置的分析比较 |
2.1 两种混捏成型工艺的共性 |
2.2 两种混捏成型工艺配置不同之处 |
3 连续混捏工艺的特点 |
3.1 优点 |
3.2 缺点 |
4 连续混捏工艺主要的设备选型 |
4.1 配料称 |
4.2 预热混捏设备 |
4.3 成型机 |
4.4 强力冷却机 |
4.5 磨粉机 |
5 结论和建议 |
四、关于阳极成型工序的设备配置及选型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役海底管道用远地式辅助阳极设计与优化研究[D]. 宣超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母线黑胶自动缠绕机的研发[D]. 陈梓昶.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3]基于中子辐射的火箭固体推进剂料位计技术研究[D]. 滕宇超. 西京学院, 2021
- [4]基于全系统电导过程的污泥电脱水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D]. 杨增军. 天津大学, 2019(01)
- [5]双头叶片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开发[D]. 吴昌建.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与对刀检测系统研制[D]. 汪小路.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基于光波导的光电互联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 王一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基于个体出行的电动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用户效益研究[D]. 何晓旖. 清华大学, 2018(04)
- [9]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过程研究[D]. 王琳.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10]浅析炭素生阳极规模化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J]. 杨辉. 炭素技术,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