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 063000
摘 要:本节《蒙昧中的觉醒》是第六专题的第一节。它实际上是介绍了人文主义的概念和起源,思想家们理解世界的视觉从宗教和神话转向自然,进一步突破神灵的束缚,转而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世界,为以下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斯多亚学派
一、导入新课(PPT打出:环节一——知识链接)
教师朗诵卢梭的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指出图片猿到人的发展过程,提出问题:人的自由在历史上曾受到过哪些‘枷锁’的束缚?”导入:“专题六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教师从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解释人文主义的概念。
二、学习新知识(PPT打出:环节二——学习新知识)
1.智慧女神?美神?(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希腊不仅是众神的故乡,还是“人文主义的故乡”。学生使用PPT上讲台讲述预习。
2.据地图指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1)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2)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人的地位的提高(公民参政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衔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介绍三个代表人物及主张。
3.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4.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神 自然 人)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现场作答、讲解预习内容的方式,利用材料、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容易地掌握基础知识。
三、理解新知识(PPT打出:环节三——理解新知识)
材料1.普罗塔戈拉悖论
普罗塔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家。
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普罗泰戈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生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你应向我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你非得付学费不可。”
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
这段材料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价值取向,忽视普遍的真理(法律、道德、制度等),典型的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
2.达维特画于1787年的《苏格拉底之死》。简述《苏格拉底之死》过程,结果明了什么?答案:101页。
3.材料:
苏格拉底问过路人:“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过路人:“忠诚老实,不骗别人,就是有道德。”
苏格拉底:“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过路人:“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吧!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过路人:“那是战争中的迫不得已啊,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过路人:“……,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看来,道德是不能用骗不骗人来判断的。请你告诉我,究竟用什么来判断呢?”
过路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苏格拉底心目中完美的人应具备什么?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
4.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布罗塔戈拉)的异同:
相同: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不同: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4道材料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对多种材料类答题模式适应,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四、运用新知识(PPT打出:环节四——运用新知识)
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如何评价这个小故事?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1)没有人自愿作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或知德合一)。(2)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设计意图:运用小故事,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由浅入深地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解释现实问题,从而达到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
巩固基础知识,及时评价教学效果,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崔晓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苏格拉底论文; 道德论文; 古希腊论文; 人文主义论文; 知识论文; 过路人论文; 隐士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