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梳棉机棉网集束器结构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付式鹏[1](2014)在《直接与交叉两种辅网形式水刺生产线的工程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水刺非织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具有短流程,速度高,产量高等特点。水刺法非织造技术一经问世便得到迅速发展,水刺法非织造产品相对其它非织造材料具有强度高、手感柔软、悬垂性好、透气率高且无化学粘合剂等优点,在医疗卫生、个人护理、旅游和公共场所一次性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水刺非织造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发展空间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水刺非织造行业,抢占水刺产品市场。本课题是以山东新光集团引进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为背景,结合企业实际需要,确定了直铺与半交叉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的工程设计,课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市场调研,分析了国内外非织造布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水刺非织造布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工程设计项目的产品方案和项目规模;二、设计工程项目生产工艺路线及配置主要生产设备,依据企业要求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合理选择生产工艺路线及设备;三、厂房及公用工程设计,合理的厂房车间建设,优化设计公用工程,包括供电工程、供水工程、供气工程和空调滤尘系统;四、生产线安装及烘干机热效率研究,完成生产线设备的安装,解决期间出现的问题,并对烘干机热效率进行研究;五、生产工艺调试与产品性能分析,测试最终产品的性能,检测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对两条线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课题工程设计的分析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设计出直铺与交叉铺网两种铺网形式的水刺无纺布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可年产12000吨30g/m2~230g/m2克重的水刺非织造材料,产品克重CV值控制在1%~5%之间。(2)通过设备性能对比,确定直铺线选用TEMAFA开松设备,SPINNBAU梳理机,Truetzschler的水刺烘干设备,BASTIAN的卷绕设备;交叉线选用Laroche开松设备,Andritz的梳理和交叉铺网设备,PERFOJET的水刺烘干设备,日惟的卷绕设备。(3)本工程项目总装机功率为4547KW,采用二级负荷为生产提供电能;工业废渣废气废水达到环境排放要求;生产线设备和产品流水线布局合理。(4)分析了本项目中使用的直燃式烘干机的燃烧器,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数据,计算出这台烘干机的热效率。(5)调试生产出五种样品A~E,并对样品进行性能分析。样品A平均克重为49.8g/m2,克重CV值为1.58%,纵横向拉伸强力分别为144.77N、24.95N,缠结系数3.39;样品B平均克重为40.5g/m2,克重CV值为2.40%,纵横向拉伸强力分别为102.13N、18.13N,缠结系数3.01;样品C平均克重为40.8g/m2,克重CV值为4.87%,纵横向拉伸强力分别为67.49N、66.50N,缠结系数3.35;样品D平均克重为40.2g/m2,克重CV值为4.81%,纵横向拉伸强力分别为52.95N、96.30N,缠结系数3.73;样品E平均克重为41.1g/m2,克重CV值为2.42%,纵横向拉伸强力分别为94.97N、19.02N,缠结系数2.85。
陈春红[2](2014)在《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文中提出精梳机是重要的棉纺织设备。本文通过对传统精梳机的各大运动机构进行分析,提出了使用虚拟主轴、电子凸轮以及EtherCAT总线技术的多轴驱动精梳机代替传统机械传动的概念,探索多轴驱动精梳机满足不同原料要求的工艺数据库,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设置,便捷调整生产工艺,使精梳机更有柔性。多轴驱动精梳机可以更好地提升精梳机的性能,以使精梳机速度提高、梳棉综合质量好、用棉量低、适纺性强、操作维护方便。精梳机的梳理功能主要依靠钳板、锡林和分离罗拉的运动配合而成,其中分离运动的高加速度和钳板机构的大惯量负载尤为突出。优化分离运动规律、探索有效的高速度、高精度的分离传动,是本课题之关键。优化钳板机构是保障精梳机提速的另一个关键。本文从电气控制系统的角度,重点介绍电子凸轮在相关机构运动上的应用,介绍多轴驱动跟随虚拟主轴的同步传动方法及其实现。
石庚尧[3](2012)在《新型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发展动向》文中研究指明梳棉机是纺纱关键设备之一,必须满足当前纺织企业进步的需要。优质、高速、高产、节能环保、减少用工的新型梳棉机在纺织企业升级换代中有着广阔前景。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新型高产梳棉机的主要性能及技术数据。
张守斌[4](2009)在《基于MVS的多组分纺纱技术研究及MVS成纱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介绍了MVS喷气涡流纺的纺纱机理及莫代尔/涤纶/亚麻、毛/粘胶/涤纶、罗布麻/粘胶/棉及精梳棉/粘胶/毛四种多组分喷气涡流纱生产的前纺工艺流程,对一些重要工序作了分析,并设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在喷气涡流纺纱系统中,影响纱线强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纺纱速度、喂入比、牵伸比、卷取比等。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型纺纱的发展及分类、多组分纺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做了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喷气涡流纺的成纱机理及成纱性能;第三部分描述了四种多组分喷气涡流纱的开发;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了四种多组分喷气涡流纱的性能,并分别与同组分环锭纱作了对比研究;第五部分概述了纱线结构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方法,并对喷气涡流纱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从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不匀、毛羽、耐磨等性能指标对多组分喷气涡流纱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同组分环锭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除了纱线强力稍低外,其它性能大都优于同组分环锭纱。采用示踪纤维纺纱,通过做纱线切片、电镜拍照等方法研究得到喷气涡流纱是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层呈螺旋状、内层为平行的芯纤维;并计算出喷气涡流纱中纤维的内外转移系数小于环锭纱中纤维的内外转移系数,显示出了喷气涡流纱的优越性。
甘浩[5](2009)在《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测控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纺织市场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纱条的质量,新型并条机必须带自调匀整装置。由于熟条的重不匀将直接影响纺纱工序的生产质量,所以条干在线检测技术在并条工序中的作用十分关键。而纤维运动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给自调匀整系统的精确建模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自调匀整装置中采用传统的PI、PID控制规律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研究适合于自调匀整的智能控制技术十分有必要,且意义重大。本论文主要研究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的测控技术。首先介绍了并条机及自调匀整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阐述了自调匀整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原理,并对核心部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次,对棉条的在线检测的原理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条干在线检测系统。条干在线检测系统的功能是在并条机高速生产条件下检测、分析熟条的质量。其硬件部分包括棉条不匀检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PC机;软件是用LabVIEW开发的应用程序。该程序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不同长度棉条的重不匀参数,并绘制出条干的波谱图。接下来,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环自调匀整控制方案。该方案在硬件上采用主从式结构,以ARM微处理器为主,DSP和PLC控制为辅。在对系统建模的过程中,它将输出熟条的检测信号、控制信号以及输入棉条的检测信号三个可测量统一考虑,综合辨识,建立了一个双输入单输出的CARIMA模型。针对自调匀整系统具有强扰动、大延迟的特点,本文将具有PID结构的广义预测控制引入到混合环自调匀整控制系统中。最后,利用MATLAB对GPC-PID串级控制算法进行相关的仿真,初步验证了该算法在自调匀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的可行性。
余桂林[6](2008)在《针织纱细节疵点的成因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阐述和分析针织纱细节疵点形成的原因,涉及到纺纱工程的各个工序。细节疵点与原料中的含短纤维量,设备状况和精度,牵伸工艺的配置,采用相关的纺纱器材,日常性的操作和清洁工作等诸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采用严格的合理配棉,优选前、后纺工艺参数,保持良好的设备完好率,合理选择型的优质纺纱器材,强化日常性的操作及清整洁与温湿度管理,可明显减少针织纱的细节疵点,从整体上能改善成纱的质量水平.
张之辉[7](2008)在《连续材料加工中定长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纺织行业中纤维材料的加工是材料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棉纺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等工艺过程,均为纤维材料的连续加工,其中并条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是将生条制成熟条的过程,利用并合的方法使粗细不等的棉条相遇,一方面可以改善长片段的均匀度,另一方面充分混合纤维,采用牵伸的方法将棉条拉长拉细,改善纤维的内部结构,以备后面工序的使用。在棉纺过程中,纱条断面粗细不匀的变化是一种平稳随机过程,它含有各种形式的不匀,波形复杂。如果对纱条粗细不匀不加以控制,那么所加工的纱条除原有的单位长度不匀外,还会增加各工序所造成的不匀,这些不匀都将出现在成纱中,而且不匀的最初长度都将随着各工序的牵伸倍数而大大增长,最后将导致成纱均匀度差,强力低,断头率高,品质指标下降,严重影响织物的质量和外观。因此,为了提高纱线和织物的质量,必须采用自调匀整装置。并条机的自调匀整方式基本以短片段和超短片段为主流,控制方式以开闭环相结合的混合环控制为主要趋势。国内外厂家都在开发应用短片段自调匀整系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国际市场上,德国特吕茨勒HSR-1000型,瑞士立达公司的RSB-851型,日本丰田公司的CAS型等,其共同特点是匀整精度高,匀整范围大,适应车速达800-1000m/min,具有在线检测,参数显示内容丰富,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等优点。国内市场上,沈阳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宝成新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都开发了不同型号的并条机。但是对于并条机的自调匀整控制部分目前国内技术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与河北太行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定长控制新技术的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自调匀整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实际系统为基础,在深入分析棉条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罗拉牵伸的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整个并条的过程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建立整体的控制方框图,在MATLAB中对控制算法和机电伺服传动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且通过实验验证模型和仿真算法都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介绍了并条机定长控制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软硬件实现,在硬件上采用微机配合先进的PCI控制卡保证高速度,软件上利用定长控制中断保证控制精度。最后,本文探讨了模糊控制算法及其在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计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混合环控制系统。
纪和聚,孙跃东,纪泽锋[8](2002)在《梳棉机棉网集束器结构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
杨巧云,郭东亮,刘灵敏[9](1998)在《清梳联用高产梳棉机的改进与提高》文中研究表明叙述了FA221A型高产梳棉机在给棉刺辊、剥棉、道夫传动、盖板清洁、底板吹气、电气等关键部位的改进,从而使整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杨巧云,郭东亮,刘海涛,刘灵敏[10](1998)在《清梳联用高产梳棉机的改进与提高》文中提出郑州纺织机械厂生产的FA221A型梳棉机是适合清梳联使用的高产梳棉机,它是在原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FA221型梳棉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进口高档次设备的优点,进一步完善提高的新机型。它继承了FA221型梳棉机的优点,机架采用整体钢板焊接结构,盖板...
二、梳棉机棉网集束器结构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梳棉机棉网集束器结构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直接与交叉两种辅网形式水刺生产线的工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背景 |
1.1 水刺加固技术及产品 |
1.2 直铺与交铺两种铺网形式 |
1.3 水刺非织造布纤维原料 |
1.4 水刺非织造布的特点和用途 |
1.5 市场分析 |
1.6 建设项目的企业背景 |
1.7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1.8 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生产工艺路线及设备选型 |
2.1 生产工艺路线介绍 |
2.2 设备选择 |
2.3 生产线设备配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用工程 |
3.1 给水工程 |
3.2 排水与排气工程 |
3.3 供气工程 |
3.4 车间的通风与除尘 |
3.5 电气工程 |
3.6 车间平面布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线安装及烘干机热效率研究 |
4.1 生产线安装 |
4.2 烘干机的热效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工艺调试与产品性能分析 |
5.1 生产线的调试 |
5.2 工艺调试产品的生产工艺 |
5.3 产品性能测试 |
5.4 产品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项目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精梳工序的作用 |
1.2 精梳机的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 |
1.3 精梳机的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目标 |
第二章 精梳机与传动机构 |
2.1 精梳机的生产工艺 |
2.2 精梳机的主要运动机构 |
2.3 精梳机传动及工艺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设计 |
3.1 多轴驱动精梳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
3.2 多轴驱动精梳机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3 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4.1 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4.2 多伺服电机容量的选择 |
4.3 电子凸轮、电子齿轮和虚拟主轴多电机同步 |
4.4 伺服控制器的设置 |
4.5 运动控制程序 |
4.6 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器程序及人机界面的设计及开发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轴驱动精梳机的试验与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一 多轴驱动精梳机电气原理图 |
附录二 多轴驱动精梳机的电气主要元器件明细表 |
附录三 多轴驱动精梳机的电机选型要求 |
附录四 CJ70S多轴驱动精梳机电气操作说明书 |
附录五 CJ70S故障报警及相关处理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型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发展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德国Truetzschler (特吕茨勒) 公司 |
1.1 DK903梳棉机 |
1.2 TC 07梳棉机 |
1.3 TC 5-3梳棉机 |
1.4 TC 11新型梳棉机 |
2 瑞士Rieter (立达) 公司 |
2.1 C51梳棉机 |
2.2 C60梳棉机 |
2.3 C 70高性能梳棉机 |
3 意大利Marzoli (马佐里) 公司 |
4 印度Lakshmi (拉克西米) 公司 |
5 台湾明正机械有限公司 |
5.1 MC400梳棉机 |
5.2 MC412-C梳棉机 |
6 太平洋克罗斯罗尔机械有限公司 |
6.1 MK5梳棉机 |
6.2 MK6梳棉机 |
6.3 MK7梳棉机 |
7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清梳机械事业部 |
7.1 JWF1207型梳棉机 |
7.2 JWF1204-120型梳棉机 |
7.3 JWF1204A梳棉机 |
7.4 JWF1209型高产梳棉机 |
8 苏拉 (金坛) 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9 东飞马佐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10 其它国产梳棉机 |
10.1 江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1) FA218梳棉机 |
(2) FA219梳棉机 |
10.2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
(1) FA206B梳棉机 |
(2) FA207型梳棉机 |
10.3 青岛星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1) FA229棉卷梳棉机 |
(2) LFA1229梳棉机 |
10.4 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 |
10.5 青岛诚利佳机械有限公司 |
(1) FA226梳棉机 |
(2) FA266型梳棉机 |
10.6 青岛双羊机制造有限公司 |
10.7 青岛胶南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11 结语 |
(4)基于MVS的多组分纺纱技术研究及MVS成纱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 |
1.1.1 转杯纺 |
1.1.2 摩擦纺纱 |
1.1.3 紧密纺纱 |
1.1.4 喷气纺纱 |
1.2 涡流纺纱的发展与现状 |
1.2.1 传统涡流纺纱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喷气涡流纺纱的发展与现状 |
1.3 多组分纺纱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喷气涡流纺的成纱机理及成纱性能 |
2.1 成纱机理 |
2.2 纤维在纱线中的形态 |
2.3 喷气涡流纱的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多组分喷气涡流纱的开发 |
3.1 莫代尔/涤纶/亚麻喷气涡流纱的开发 |
3.1.1 纱线各组分的分析 |
3.1.2 纺纱工艺分析 |
3.2 毛/粘胶/涤纶喷气涡流纱的开发 |
3.2.1 纱线各组分的分析 |
3.2.2 纺纱工艺分析 |
3.3 罗布麻/粘胶/棉喷气涡流纱的开发 |
3.3.1 纱线各组分的分析 |
3.3.2 纺纱工艺分析 |
3.4 精梳棉/粘胶/毛喷气涡流纱的开发 |
3.4.1 纱线各组分的分析 |
3.4.2 纺纱工艺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多组分喷气涡流纱的性能评价 |
4.1 莫代尔/涤纶/亚麻喷气涡流纱 |
4.1.1 成纱强力 |
4.1.2 毛羽 |
4.1.3 耐磨性 |
4.1.4 条干均匀度 |
4.1.5 莫代尔/涤纶/亚麻喷气涡流纱与同组分环锭纱的质量对比 |
4.2 毛/粘胶/涤纶喷气涡流纱 |
4.2.1 成纱强力 |
4.2.2 毛羽 |
4.2.3 耐磨性 |
4.2.4 毛/粘胶/涤纶喷气涡流纱与同组分环锭纱的质量对比 |
4.3 罗布麻/粘胶/棉喷气涡流纱 |
4.3.1 成纱强力 |
4.3.2 毛羽 |
4.3.3 耐磨性 |
4.3.4 罗布麻/粘胶/棉喷气涡流纱与同组分环锭纱的质量对比 |
4.4 精梳棉/粘胶/毛喷气涡流纱 |
4.4.1 成纱强力 |
4.4.2 毛羽 |
4.4.3 耐磨性 |
4.4.4 精梳棉/粘胶/毛喷气涡流纱与同组分环锭纱的质量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喷气涡流纱结构的研究 |
5.1 纱线结构研究方法概述 |
5.1.1 纱线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
5.1.2 纱线结构研究的内容 |
5.1.3 国内外纱线结构研究的现状 |
5.1.4 纱线结构的研究方法 |
5.2 喷气涡流纱结构的研究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电镜拍照 |
5.2.3 示踪纤维纺纱 |
5.2.4 纤维内外转移测算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测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自调匀整系统研究范畴 |
2.3 自调匀整系统的工作原理 |
2.4 自调匀整系统的对象分析 |
2.4.1 检测机构 |
2.4.2 牵伸机构 |
2.4.3 执行机构 |
2.5 本章小结 |
3 自调匀整系统的检测技术 |
3.1 引言 |
3.2 入口棉条线密度的检测 |
3.3 出口棉条线密度的检测 |
3.4 在线检测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
3.5 条干在线检测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自调匀整系统的控制技术 |
4.1 引言 |
4.2 广义预测控制的原理及方法 |
4.3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自适应 PID 控制器的设计 |
4.4 混合环自调匀整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4.5 系统仿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连续材料加工中定长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纤维材料加工的特点 |
1.1.2 并条机自调匀整的国内外现状 |
1.2 自调匀整原理及控制方法 |
1.2.1 自调匀整基本原理 |
1.2.2 自调匀整控制方式概述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并条机定长控制原理 |
2.1 引言 |
2.2 并条机的结构及原理 |
2.2.1 并条工序概述 |
2.2.2 并条机的工艺流程 |
2.3 定长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
2.4 并条机三罗拉牵伸模型的建立 |
2.5 并条机控制系统仿真概述 |
2.5.1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概述 |
2.5.2 机电伺服传动系统模型 |
2.5.3 基于MATLAB 的并条机动态仿真模型 |
2.6 并条机定长控制算法的仿真实验验证 |
2.6.1 信号的线性相关分析方法的原理 |
2.6.2 并条机定长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条机定长控制的软硬件实现 |
3.1 定长控制方法的硬件实现 |
3.1.1 定长控制自调匀整系统硬件结构 |
3.1.2 匀整电机的控制 |
3.1.3 主电机的控制 |
3.1.4 定长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 |
3.2 定长控制方法的软件实现 |
3.2.1 通讯中断 |
3.2.2 控制中断 |
3.2.3 多中断的嵌套 |
3.2.4 控制主程序 |
3.3 人机界面 |
3.4 实验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控制算法在并条机中的应用 |
4.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
4.1.1 模糊逻辑的形成与应用 |
4.1.2 模糊控制工程的产生与发展[26] |
4.2 模糊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
4.2.2 模糊控制的工作原理 |
4.2.2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28] |
4.3 并条机自调匀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3.1 模糊控制器基本结构的确定 |
4.3.2 模糊推理规则的制定 |
4.3.3 建立模糊控制查询表 |
4.3.4 输入/输出量化因子 |
4.3.5 控制策略使用说明 |
4.4 并条机自调匀整混合环控制策略及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2 现场实验照片 |
四、梳棉机棉网集束器结构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接与交叉两种辅网形式水刺生产线的工程设计与实施[D]. 付式鹏. 东华大学, 2014(05)
- [2]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D]. 陈春红. 东华大学, 2014(09)
- [3]新型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发展动向[J]. 石庚尧. 纺织导报, 2012(06)
- [4]基于MVS的多组分纺纱技术研究及MVS成纱结构分析[D]. 张守斌. 青岛大学, 2009(10)
- [5]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测控技术的研究[D]. 甘浩. 华中科技大学, 2009(S2)
- [6]针织纱细节疵点的成因及控制措施[A]. 余桂林. “安徽潜阳杯”2008年全国推广应用新型纺织器材科技成果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7]连续材料加工中定长控制技术研究[D]. 张之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8]梳棉机棉网集束器结构的改进[J]. 纪和聚,孙跃东,纪泽锋. 棉纺织技术, 2002(01)
- [9]清梳联用高产梳棉机的改进与提高[J]. 杨巧云,郭东亮,刘灵敏. 纺织科学研究, 1998(03)
- [10]清梳联用高产梳棉机的改进与提高[J]. 杨巧云,郭东亮,刘海涛,刘灵敏. 棉纺织技术, 1998(08)
标签:涡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