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通信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通信传输的线路设计也越来越关注。虽然现在我国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和施工都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进步,在国家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仍然达不到现在社会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所以在以后的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的发展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完善,要对之前的施工方案进行整理,并从中吸取重要的经验。要想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就必须加大研发的力度,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还要结合地理环境因素,实施施工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以此为我国内部信息交互沟通以及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基础。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
电力通信在现代的生活中已经被广泛的利用,可以理解为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一种交流的媒介,采用电力通信技术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相互沟通。光缆和电缆是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两种表现形式。光缆和电缆在电力通信传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两个电线传输设备进行有效的处理。只有对各项影响因素都进行了有效的协调,并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使通信传输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才能使电力通信传输线路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顺利进行。所谓通信传输线路,就是人们生活工作中沟通交流的媒介之一,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实现人们的交流沟通及信息传输。
1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施工要求
通信传输线路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遵循相应的要求,保障设计施工的质量。在对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方面要和我国的发展国情紧密结合,选择成熟技术加以应用,并要能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基础上,对设计施工的适用性以及经济性要充分重视,和施工运营的要求能契合。对当前的资源能加以充分利用,最大化减少通信传输线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通信传输线路施工当中,电力线路可能会和通信传输线路同杆架设,实际设计中就要对两种线路距离符合规律能得以重视。通信传输网杆路的设计以及架设要对施工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和具体城乡规划相结合,减小材料运输以及后期维护,要能科学设计杆路和具体位置走向,及时避开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地段。
2通信传输线路设计
由于在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过程中,设计者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现代化城乡规划设计要求,科学选择相关技术,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减少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同时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通信传输线路与电力线路之间的距离,保证设计工作达到相关要求,并预防风雨天气等外界因素对通信传输线路产生的影响。设计中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措施,提升设计工作质量。
第一,我国在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方面,已经制定《通信线路设计规范》和《通信线路验收规范》,然而,在架设通信光缆线路的时候,经常会在偏远区域或是荒郊野外等施工,难以保证施工效果,甚至会出现各类困难。因此,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之前做好测量工作,考察当地实际特征,并利用先进的设计方式,保证线路的平、直设计可靠性。同时,在设计工作中,需要将通信传输线路安排在距离公路较近的区域,以便于后期对其进行维修处理。第二,做好传输网络线路杆路测量工作。设计者需要根据杆路负荷情况,并对当地形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全面的设计。一般情况杆距设计在50m左右。如果杆路的建设受到地形与建筑物等条件限制,或者负荷较重,那么,设计者就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科学处理。在对输网杆路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设计者一般利用51m左右的绳子对其进行测量处理,如果杆距离较大,就使用滚轮测距仪进行测量,在遇到山涧和河流时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信息的精确度,在完成测量工作之后,要对其进行标记处理,以便于标出相关建筑物、山体、农田等参照物的名称。一旦遇到障碍物,就要利用分段测量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提升数据信息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通信传输线路施工技术措施
3.1架杆深埋加固技术
在通信传输施工期间,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科学选择水泥架杆,综合考虑当地通信传输荷载与土壤性质等,按照传输通信设计规范科学设计,科学选择架杆施工材料,并对两个线路之间的距离进行科学设置,提升架杆选用工作效果。同时,在对其进行深埋加固处理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科学选择先进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土质较软的地方,7m的架杆在施工中,深挖1.3m以上,对其进行圆形坑深埋处理。对于硬土或砂砾土挖深困难,须做混凝土护墩加固处理。对于8m以上的架杆而言,可以挖掘1.4m以上的深埋坑。如果架杆的荷载较重,相关施工人员就可以对其进行施工改革处理,提升施工质量。
3.2接地保护技术的应用
对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过程中,接地保护技术的应用比较重要,通信传输线路施工涉及到埋地敷设的工作,在线路埋设的时候就要在安全防护的措施方面科学实施,保障通信传输线路施工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拉线的安全质量要能保证,和地面连接位置遵循相应施工规范。为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就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制度,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提高打下基础。
3.3光缆敷设与吊线安装措施
在通信传输线路光缆敷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利用挂钩将其悬挂在吊线上面,挂钩间距50m。一般情况下,采用1×7×2.2mm镀锌钢绞线敷设吊线,并根据当地实际条件与环境等,合理开展施工工作。当线路吊跨越山涧、河流跨距很大的地方须安装辅助加强装置,如辅助吊线。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增强吊线抗拉能力,利用背向固定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提升其施工质量。在施工期间,需要保证光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符合相关要求,必须在5.5m以上。对于交通枢纽而言,需要将其距离设置为7m以上,同时,设计者需要科学设计水泥杆,一般水泥杆长度为7m,对于地形较高或低洼等地形复杂区域,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将水泥杆的长度减少到6m,对于跨越公路或有大货车经常出入路口,可以将其拉长到9-10m。吊线和拉线的设置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以利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3.4合理选埋传输网杆
保障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就要正确选埋传输网杆。对电杆的选择就要结合实际的施工应用要求而定,在对障碍跨越以及横穿公路和铁路的施工情况,对8米的电杆应用为主。施工中在立杆前就要能详细的检验,对电杆的质量要能得到有效控制,严格遵循施工的要求,回土的时候就要分层夯实。而在对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选择应用中,也要能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电杆加以应用。
结语
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通信传输行业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力通信传输运用广泛,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想使电力传输的信号质量得到保证,就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定出完善的规划设计,通信传输线路,要对所有通信传输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要设计出正确的线路走向,以及完善的施工图纸,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开头的作用,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意关键的施工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使传输线路的可靠性和施工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鹏飞.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1430.
[2]李方媛,慧霞,郎赫,等.电力OTN通信传输性能仿真计算[J].光通信技术,2014,38(5):5-8.
论文作者:李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线路论文; 通信论文; 对其论文; 过程中论文; 科学论文; 要对论文; 测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