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100
【关键词】维生素K1;皮肤;超敏反应
1 病例介绍
患儿,1小时50分钟,因“呻吟1小时”入院,患儿系G2P1,宫内妊娠40周+1天,因“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出生,出生情况好,常规肌注维生素K1 1mg(右侧臀部)。生后1小时左右,发现患儿哭吵时有明显四肢抖动,无脑性尖叫,吸奶可,无呕吐,无气促及发绀。入院查体:R62次/分,呼吸急促,未见明显吸气三凹征,无鼻翼扇动,双肺呼吸音粗,可及湿啰音。前囟张力稍高,四肢肌张力稍高。入院诊断:1、呻吟原因待查。2、败血症?3、新生儿脑病?入院快速血糖3.6mmol/L。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额叶底部白质低密度区边缘模糊,考虑新生儿脑病。胸片:1、考虑肺炎。2、肺透明膜病?请结合临床复查。给予苯巴比妥钠0.035g肌注镇静(右侧臀部),小剂量甘露醇预防脑水肿,8小时后患儿仍有四肢抖动,再次予苯巴比妥0.035g肌注(左侧臀部),24小时左右发现右侧臀部(维生素K1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皮疹,颜色由红逐渐变黑,(见图1),呈青黑色,质硬,局部皮温稍高,面积约5x8cm²,无肿胀,无破溃,48小时达到高峰。考虑为肌注维生素K1引起的局部皮肤超敏反应,治疗上停用维生素K1,予水凝胶外敷,覆盖纳米银敷贴,皮损逐渐好转,后期涂美宝,表皮生长因子,皮损变平,颜色变淡(图2)。予以出院,嘱门诊随访。
2 讨论
维生素K1是脂溶性维生素,遇光易分解,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II,Ⅶ,Ⅸ,X所必须的物质,新生儿刚出生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II,Ⅶ,Ⅸ,X很少,胎盘转运维生素K1量少,导致新生儿储存量少,而且没有建立肠道菌群,母乳或牛奶中的维生素K1含量很少,这些因素均导致了新生儿维生素K1不足或缺乏而导致出血。随着对维生素K1应用的深入研究,近年来产科应用维生素K1预防新生儿出血,在出生时及生后第一、二月均常规肌注维生素K1。
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休克、心跳和(或)呼吸停止等。在肌注部分的皮肤过敏反应方面,文献报道以IV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多见,一般有10-14天的潜伏期,在临床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瘙痒性红色斑块,质硬,皮疹持续数月之久【1】。但是关于维生素K1所致的皮肤I型速发型超敏反应却鲜有报道,也未引起临床的重视,部分病例因误诊未得到有效救治或延缓了救治时间,症状加重,治疗时间延长。该患儿在肌注维生素K1数小时后出现上述皮肤超敏反应,血培养及局部抽取液均无菌生长,无发热,患儿精神状态良好,因此,可排除皮下坏疽,诊断为肌注维生素K1所致的超敏反应,在采取了及时准确的治疗措施后,恢复较快。
临床上维生素K1引起的皮肤超敏反应的类型按超敏反应发生的免疫机制分为2种: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和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临床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红色至黑色斑块,局部皮温不高,无皮肤破溃,质硬。本患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数小时后出现皮损,皮损表现为皮肤颜色加深,呈青黑色,质硬,局部皮温不高,停用维生素K1及对症治疗后皮损逐渐好转,支持维生素K1肌注引起的局部皮肤超敏反应,遗憾的是该病例未进一步行组织病理和斑贴试验以明确诊断。临床上需要与新生儿皮下坏疽鉴别。新生儿皮下坏疽是新生儿常见的皮下感染,好发于背部及臀部等受压部位,皮肤红肿、皮温增高,患儿有发热、拒奶及烦躁不安等表现。
维生素K1肌注引起的局部皮肤超敏反应的治疗首先是停用维生素K1,冷敷患面,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皮肤营养药物及修复患面药物。密切观察病情。
随着维生素K1在新生儿中的广泛应用,医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认真检查注射液的批号,有效期字迹要清楚,注射液澄清【2】。同时要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严格控制给药速度【3】,并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还有因其遇光易分解,故在药品保管及操作时应注意避光。注意配伍禁忌:有报道维生素K1与氯化钾有配伍禁忌【4】。备好急救药品,物品;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非那根和氧气装置等,以便发生变态反应时能及时抢救患者。给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加强对医生及护士的职业教育,提升工作责任心,加强对维生素K1局部肌注部位超敏反应的认识。
总之,随着临床广泛应用,维生素K1引起的不良反应日趋增加,要求医生严格掌握适应症,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情况,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切勿随意加大剂量和输液速度。只有医生、护士及病人家属的三方配合,才能确保维生素K1的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Wong DA,freeman S. Cutaneous allergic reaction to intramuscular vitamin K1 [J]. Australas J Dermatol,1999,40﹙3﹚:147-152.
[2]王听听,王丽珍,金小红.维生索K1引起严重不良反应8例分析[J].中国d,JL,急救医学,2006,13(5):439.
[3]黄海平,冯下芝,赵晓梦,等.影响静脉输液滴速的原因调查及分析.2009,3:84-85.
[4]周晓洁,等. 维生素K1配伍稳定性考察. 药学通报,2005,24(5):448.
论文作者:王芾,刘亚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维生素论文; 新生儿论文; 皮肤论文; 局部论文; 患儿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臀部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