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我国的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这是我国建筑设计素材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的多样性也在不断丰富,在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文化的积累和表现,这样才能让文化艺术和建筑有效的结合起来,建筑更具有内涵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愈发重视起来,因此建筑设计不仅仅关注建筑的物质空间,更加关注建筑的内在文化意义。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地域文化因素,结合建筑形体造型,塑造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设计创作作品,凸显区域文化特色,提升建筑工程文化美感。
1地域文化的发展内涵
地域特征是一个区域物质与社会文化的统称,以区域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包括地理、地形、水文等因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地域文化,有利于创造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案。近些年来随着“千城一面”的问题的出现,地域文化在最近的建筑设计中越发受到重视,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可以展现当地的区域文化特征,充分借鉴当地的社会人文因素,展现区域风貌,塑造极具特色的地区文化特色与文化传统,使得建筑风貌更加多样化。同时,建筑也是区域发展的见证,是地域文化与精神内核的物质承载体,不同地区的民族、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均存在差异,因此以建筑的形式去展现不同地区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也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
2设计理念
(1)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务必确保建筑空间当中能够集成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一脉相承的精神流传下来,充分满足政府及开发商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首先在空间和格局的布置方面,应在商业街的空间当中融入传统的轴线院落和外挑廊空间。其次,要在造型设计上积极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的特色。如外挑廊和人字墙等地域传统元素。最后,需在细节和材料方面应用传统设计。如门廊的设计和制作方式,可将其设计在铺面入口,其在设计中也融入了现代设计手段,展现了商业建筑的地域特色,营造了良好的商业氛围。(2)实现功能和空间的多元化,在设计中要丰富建筑的空间形式和功能,增强建筑空间的趣味性,使其拥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在空间设计上,设计了三种空间形式,分别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室外空间的视觉感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从而丰富了空间形式。在功能的多元化上,要结合广场的主题制定不同的功能和模式,在文化广场可设置名人画像和名人雕塑,广场商铺主要售卖工艺品。民俗艺术广场可举办当地的民俗艺术活动,以此形成较大的品牌影响力。或者可在广场角设置与当地文化相关的雕塑,创建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在特产广场和美食广场当中可以设置品牌店;在店铺入口设置导入流。上述功能各异的空间可以带给市民不同的空间感受,市民可结合自身实际体验不同的主题,以建筑的空间设计来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传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
3.1地域文化塑造
建筑是区域文化的物质承担者,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针对区域的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有策略性的表达,结合当地的色彩、材料等进行建筑符号化设计。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活习俗,结合生活习惯,进行建筑空间形体化组织,凸显区域文化特征。在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周边环境的融合性,将建筑形体与其周边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
3.2优选地域材料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地域材料的应用方面,这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当前,“低碳环保”“资源循环使用”等理念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普遍。倘若以就地取材方式进行建筑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还能够节约设计成本。具体而言,充分利用地区已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除此之外,将地域材料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属于天然环保材料,使用之后还能够还原给生态环境,不会影响生态环境物质循环。例如,黄土高原利用土壤良好保湿蓄热效能建造窑洞,而一些热带地区则从当地直接取材,建造竹木房和茅草房,达到良好的通风散热降湿效果,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优选地域材料进行建筑设计,增强了人们对建筑工程的亲近感,还能够协调地区生态资源,以低廉的造价,发展区域性特色建筑。
3.3表达地域精神风貌
我国的很多地区建筑反映了中国的精神文化内核,体现着地区的精神风貌,因此在设计中应该结合建筑所要达到的设计目标与地域精神进行融合,传达当地的精神风貌,体现当地的精神特色,一方面体现现代风格,另外一方面传达地域精神。
3.4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历史遗留的特点,现代建筑中的现代则充分展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身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与冲突,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进而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计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设计能力,完善设计水平,同时还要实现设计理念的创新,改变原有的建筑设计思路。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可将当前的主流设计理念与传统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的规则完成建筑设计,一方面要保证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建筑设计的效果,充分利用建筑资源。这样才能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为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灵感,提高设计元素应用的规范性,保证现代建筑设计的质量。
3.5传达地域文化精神
当前,很多建筑设计都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延续性和创新性兼具,并且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诉求。建筑设计师要将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与建筑工程相融合,通过直观的设计手法传达地域文化精神。例如,南朝谢灵运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时,曾写了一首有名的《过始宁墅》,其中,“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一句特别经典。当地建筑设计中,可借鉴该诗,将诗中的白云、幽石等素材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反映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精神。设计实践中还可以取“清涟”二字为建筑命名,将诗意的环境艺术与传统文化思想结合起来,既彰显现代风格,又不失古意雅趣,设计效果非常好。
3.6适当调整和改进建筑设计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不断完善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案。由于不同建筑体有着不同的几何形态,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完成建筑几何形态的设计。设计地域性现代建筑时,设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设计中的主要原则,参照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设计构思和方案予以有效的调整,尽量保留当地文化中的核心和精华。
结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全面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设计出满足未来发展趋势的建筑。建筑设计并不是建筑材料的简单堆砌,其既要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也要冲破传统地域文化的桎梏,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和把握建筑。另外,在建筑设计中务必尊重民族地域文化,以此为基础合理应用现代建筑技术,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青.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21).
[2]潘胜福.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6).
[3]汤亮.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9).
[4]刘超.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49-50.
[5]杨帆.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思路探索[J].冶金丛刊,2017(10):71-73.
[6]杨永波.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思路探索[J].江西建材,2017(2):33-34.
论文作者:夏慧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地域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域性论文; 精神论文; 传统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