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剧的诞生》看生命的原始痛苦
邝芙丽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要: 从尼采《悲剧的诞生》出发,可以窥见隐藏于其后的生命的原始痛苦,是原始痛苦使得个体寄托于悲剧的表达,从而创作了悲剧。在一定程度上,生命的原始痛苦孕育了悲剧的诞生。
关键词: 日神;酒神;悲剧的诞生;原始痛苦
一、生命的原始痛苦
在《悲剧的诞生》中,悲剧诞生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结合。在诞生理论背后,可窥见希腊人的生存里满含恐惧和生命的原始痛苦,而正是由于这些消极的情绪使得人们寄托于悲剧的表达,以此释放恐惧、疏解痛苦。
因为PBL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所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地小组划分是最为关键的基础环节。小组划分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础,促使学生主动完成规定任务。教师则应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并根据水平差异进行小组划分,防止整体实力过强或者过弱。这样一来,才可以进一步避免在讨论的时候,出现强势或弱势极端群体。同时,教师还应在小组中,指定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划分,并对小组成员的活动与讨论参与性进行实时监督。这就需要小组组长既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西方文化属“罪感文化”,亦存有“原罪说”的说法。“原罪说”源于“亚当夏娃的原罪”,它使人们生来就带有负罪感,而天生的罪恶感使人们感到痛苦,一定程度上,原始痛苦促使了悲剧的诞生。与此相关,加德纳曾提出“希腊悲剧是古典时代所谓‘负罪文化’的产物”、“莎士比亚悲剧是‘基督教悲剧’”(1)的观点。因此可以说,“原罪感”催生了原始痛苦,从而使得悲剧得以诞生。
叔本华与尼采的悲剧理论亦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生命的原始痛苦。叔本华的悲剧理论认为“人之大孽,在其降生。”认为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悲剧主人公不是在赎自己个人的罪过,而是在赎原罪,即“生存本身的罪过”。(2)随后,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悲剧理论,认为“悲剧回荡着事物的悲哀和生存的恐惧。”(3)在其书《悲剧的诞生》中,他引用希腊神话中被囚的林神说道:“可怜的浮生呵,无常与苦难之子,你为什么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对于你还有次好的东西——立刻就死。”(4)林神认为可怜的浮生遭受着无常与苦难,生存总伴随着痛苦。
基于生命的原始痛苦,尼采提出了两种拯救之法——日神式艺术的美化生命和酒神式悲剧的形而上慰藉。
注释:
悲剧与原始痛苦有密切的联系,“悲剧的核心因素是再现‘一种巨大的不幸’,悲剧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生中可怕的一面’,悲剧的真正倾向就是有意展示人类苦难的最终目的,使我们从痛苦的人生束缚中解脱出来”。(6)由此,生命的原始痛苦孕育了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则展示了生命的苦难并使人类从痛苦中解放出来。
二、悲剧的诞生与生命的原始痛苦
诚然,悲剧的诞生是有着美丽光环的日神精神与醉人声色的酒神精神的结合,但二者之中,尼采更注重酒神精神。因而,酒神式悲剧的形而上慰藉才是原始痛苦的拯救之法,是悲剧中的酒神精神使人忘记了本我,在新的肉体和灵魂里释放了痛苦。
或许从一定意义上说,原始痛苦使得悲剧得以诞生。其一,古老的“罪感文化”与“原罪说”思想促使了原始痛苦的产生。希腊先民们渴望用悲剧表达痛苦,诉说苦难和恐惧。其二,敏感的希腊人感受着原始痛苦的无处不在,他们寄托于酒神精神释放痛苦,从而创作了悲剧。其三,个体的人用悲剧人物的毁灭来寻求悲剧快感,以得到感情的释放与净化。因此,悲剧的诞生是在原始痛苦的繁衍之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是悲剧呈现了个体在原始痛苦下的生存困境,寄托和反映了生命的原始痛苦。
在我国航空材料飞速发展的进程中,金属一直被当做首选材料,其中铝、镁、钛、钢及高温合金等材料占主导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出,悲剧是要使观众产生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这里的净化是指过分强烈的痛苦情绪因为得到宣泄而回归平静,是内心的松弛和无害的快感。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也提到,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因此,悲剧之所以被创造,不仅是为了表现痛苦、寻求快感,更是为了显现生命的存在意义——因为永恒的受苦和永恒的存在,才有了永恒的生命。
(1) 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页。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的物体以立体形状为主,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立体形状的每个面的特征,将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有效地结合起来,帮助幼儿逐渐区分图形特点。教师在中班幼儿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图形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利用各种故事与游戏开展活动,丰富幼儿的视觉体验,使他们能够从中感知图形的初步概念与特征。
日神的美化生命是对原始苦难外观的遮蔽,隐藏于其后的是原始痛苦。“在日神艺术的美丽形象的脸上,可以窥见极度痛苦的痕迹。”(5)因而,日神是虚构的假象的美好,只能遮掩、美化痛苦,而不能深入痛苦本身。尼采推崇撕开面目去直面痛苦的人生,用酒神精神化解痛苦。酒神精神拯救个体于原始痛苦的支配中,掀开掩盖在日神光芒下原始痛苦的可憎面目,令个体直视痛苦,在可怕的困境中舍去自我本身,以一个新的肉体和灵魂进入到醉人的葡萄酒之境,以此得到超脱和放纵。可以说,原始痛苦使得古希腊人诉诸酒神之境以追求原始快乐。
3.因地制宜确立新典型。一支团结向上的队伍,需要有活生生的先锋、榜样来带动、来影响。基层党务工作要努力使党员干部、劳模先进成为职工群众在日常工作中看得见、感觉得到、触摸得着的榜样。既要大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党建工作者新形象”的学习实践活动,又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努力挖掘、树立创新双效的典型,让每个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都有“伸伸手、努努力”就可以做“明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用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技术、勇于创新科技创效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带动职工,提高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在职工中掀起学技术、讲奉献、敢创新的高潮,使党建工作在典型的带动下不断创新,整体推进。
(2) 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无条件答应虽然可以立即让他停止哭闹,但以后很难维持教养原则;即使有条件地答应,宝宝也会把这种经验当成和妈妈“谈判”的必然过程,同样会产生教养问题。那么,怎样提供一条没有“后遗症”的路呢?
(3) 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4)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
(5) 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6) 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页。
作者简介: 邝芙丽(1995.8-),女,汉族,籍贯海南省海口市,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在读,文艺学专业。
标签:日神论文; 酒神论文; 悲剧的诞生论文; 原始痛苦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