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乡村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 K928.5;X24
1 系统构成及发展机遇
1.1 乡村居民点界定
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划分,世界各国标准各不相同,1988年我国学术界将聚居常住人口2500人以下,非农业人口不超过30%的居民点称为乡村。乡村居民点,是指乡村人口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①。世界上除一些发达国家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居住在乡村的人口都占总人口的相当大比重。
1.2 研究动态
作为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乡村居民点的形成、发展、分布和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早已开始。在国外,其系统研究开始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点与地理环境特别是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方面,侧重于自然环境(地形、日光)对房屋位置及村落位置、形态的影响。内含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建筑经验和技术。本世纪中期乡村居民点的研究逐渐得到发展,内容着重于乡村居民点的形成、发展、类型、职能、规划等方面,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理论上的进展,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本世纪30年代中叶,克里斯泰勒对德国南部乡村居民点的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进行实证研究,为乡村中心建设,乡镇空间体系规划等提供了理论基础。60年代以来,乡村居民点的研究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内容上有很大扩弃,方法上也逐步走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道路,还广泛利用了行为科学的成果,强调人类决策行为对改变居民点分布、形态和结构的作用。
从乡村居民点研究思想来看,人们已由注重自然因素转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多种要素,由侧重于居民点分布、分类到研究乡村居民点与土地利用、农业区位、乡村居民点空间地域组织及村镇规划,由乡村自然环境、居民点、农业的简单因果关系分析转向探索建筑体系、自然要素、农业和农村工业协调发展之路,创造良好的乡村聚居环境。
1.3 乡村聚居环境的系统构成
从乡村居民点的发展演变及其研究动态都可知:乡村居民点与自然环境、农业、农村工业发展始终紧密相关,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乡村居民点的建筑生活环境、乡村居民点所处的区域自然环境以及乡村居民点维系生计的农业、农村工业生产系统共同构成了乡村聚居环境。(如附图所示)其中,自然环境作为建筑的空间载体及人们的生存空间,它影响着住区建筑形式、住区规划设计和人们的居住心理和行为,我国南方与北方,平原与山地,滨河与内陆存在着明显的地域环境差异,其住宅建筑形式、规划设计、人们的居住心理和行为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住宅高度、格局、造型、面积和室内结构等因素及其组合又会形成不同的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和声环境,构成乡村住区的局部小环境。农业、农村工业生产系统一方面通过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发展农村工业影响乡村自然环境,改变环境容量,间接影响建筑生活系统,一方面又通过提供发展资金、生活品直接影响建筑形式和住宅质量。而建筑生活系统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又可返还农业。自然环境系统、农业农村工业生产系统和建筑生活系统相互之间的矛盾都集中在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
1.4 乡村聚居环境发展面临的机遇
对于覆盖着较大面积和众多人口的我国乡村居民点,面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乡村资源开发方向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发展等新形势,“农村病”也大量出现,与“城市病”一样,影响着乡村居民点的可居住度,影响着乡村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如何使乡村聚居环境适应乡村生活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使乡村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就成了城乡规划中急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人类关于发展观的改变,对人类住区的发展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的挑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其筹备过程和通过《21世纪议程》,明确地建立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全球战略框架,号召全人类在人类住区的发展过程中,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通过综合规划和有效的措施,重视人类住区发展的质量和可持久性,“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把“人类住区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单独成章。人类认识水平的这一飞跃,是在对自己的行为经历了痛苦的反思之后建立起来的,它给人类住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乡村聚居环境作为人类住区的一个系统,建造有生态学的艺术与文化内涵,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共生的有“灵魂”的建筑物,寻求生态农业、清洁生产工业、绿色住区良性循环已成为人们的追求。
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千差万别,因此在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也各有千秋,但主要都集中在土地浪费、传统民居优秀遗产的继承、乡村工业环境污染、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下面我们以陕西省为例,分别进行研究。
2.1 现代的追求与土地浪费之间的矛盾
村民的住宅占地和乡镇企业占地是矛盾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落实,农民经济收入普遍提高,建新房、建好房户数逐渐增多,在用地选择上,占用好地、多占、乱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一般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自然村已逐步并迁,由分散趋于集中,建楼房户数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浪费情况,但由于主要用地指标控制不严,许多县户均庄基及其它用地占地都偏大。而公路的便利性也使陕北、陕南地区原来在坡脚线上或近水的河谷川道村落重新区位至公路沿线,使宅基地占用土地较以前增加。
我国乡镇企业的布局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和随机性。据调查,1992年全国2079万个乡镇企业中,集中在县城镇的只占1%,在建制镇和集镇的占7%,92%都在自然村。企业分散布局占用了大量耕地,加上环境污染危害的耕地以及经营不善、关、停、倒闭,造成的良田荒芜,使得原本有限的耕地,更加减少。
土地是生命之本,乡镇企业和居住占用大量耕地,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2.2 区域趋同化趋势与传统民居的继承问题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钢砼两层简易楼房成为陕西各地区乡村农宅的共同选择。
从楼房出现的地域空间来看,由于关中平原区是陕西经济发达、人均土地最少,宅基地面积小的地区,因而楼房大量出现于此。陕北、陕南地区楼房主要出现在各类集镇、交通沿线村落及城郊乡村。城市式单调的楼房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农户富裕的象征,而关中、陕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土建筑和同样赋予自然情趣的陕南山区的石墙、石板房更是农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结果。如何避免单调雷同的建筑景观,如何赋予传统建筑形式和技术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如何将新的规划设计思想,新的建筑理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技术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相互融熔,就成为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2.3 环境污染严重
与城市环境问题有所控制相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正在继续恶化,广大的农村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却基本上没有任何污染控制设施。从乡镇企业类型来说,其多为重工型、重污染型、高耗能耗资源型,而且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从乡镇企业选址来说,往往建厂于城乡居民点的上风向、上水位,有许多村级以下的工厂混杂于居民点之中,造成住区环境恶化,同时危害耕地、污染水源、破坏环境,严重影响了乡村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4 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村落的建筑物是在私人占有土地的情况下经营的,缺乏统一规划。就陕西关中地区来说,村庄内部结构松散,土地利用率低,村容欠佳,庭院门墙参差不齐,不少村内荒闲的成片空地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有些村庄由于选址不当,造成二次搬迁。例如,礼泉县由于沿河、沿沟岸受滑坡威胁或窑洞坍埸而搬迁的村庄数有17个;由于原村庄地势低洼,受洪水淹没而搬迁的村庄数有3个;由于有严重地方病不宜居住而搬迁的村庄有12个。
2.5 缺乏配套设施
据资料表明: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仅2.1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23.3%,有一半人口饮用不符合标准的水。尚有2000万人口得不到饮水保障。广大的乡村住区还没有排水设施。大部分村民仍用作物秸秆和草木等作取暖和炊事用能源。一般集镇的公共建筑、公用设施、文化福利、科技活动场所等都很不完善,很多地方交通不畅,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乡村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目标和对策
3.1 可持续发展目标
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居住者的满意度,增加可居住度。具体体现在要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增加发展协调度。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乡村聚居环境中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外在表现,体现在人口、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社会治安、教育、文卫、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等各个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乡村聚居环境内各要素对其发展的支持与保障能力,它反映了聚居环境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体现在科教、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科学规划、法规保障等诸方面的能力上。发展协调度是指自然环境系统、农业、农村工业生产系统、建筑生活系统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城乡间发展的协调程度。通过发展,使得乡村聚居环境具备居住性、生产性和生态性等特点。
3.2 可持续发展对策
3.2.1 树立区域出发,以人为本。要从区域出发研究乡村聚居环境,形成有层次的城乡居民点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研究。要将乡村内人与生存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城市化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问题,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发展问题等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建构起乡村环境发展的优化运行体系。
以人为本,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人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规划与设计中应处处体现关心人的宗旨,注重对人体尺度,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注重人的活动行为研究,以创造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丰富空间。
3.2.2. 加强绿色建筑体系的建设。在广大农村,没有城市那样的住房缺乏和拥挤问题,但却存在着住宅质量、生活质量等问题。绿色建筑体系就是要创建一种生态经济的建筑模式,它既有绿色住宅系统,又有绿色住区生态环境;它既满足人们在物质和视觉方面的需要,又满足精神、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既保持建筑与环境协调,又利用自然分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达到无污染无公害的目的,并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建筑的能耗与物耗。体现出一种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生态建筑文化。
3.2.3 宣传、普及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知识。首先要让公众知道乡村聚居环境状况,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此同时,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和公众参与意识,使乡村聚居环境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基于“能力”发展的基础上。
3.2.4 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威力以及必要的经济手段,使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体现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又切实结合到日常的活动中。法规、政策是规范、约束、引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依据它,才能将乡村聚居环境内各系统协调推进。
3.2.5 搞好示范工程和综合试点建设。对影响乡村聚居环境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开发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成熟技术,以点带面,促进乡村聚居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