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取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_斯大林论文

“稳定”取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_斯大林论文

“稳定”的取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必然性论文,取向论文,理性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 。对于它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学术界、理论界看法颇不一致。本文着眼于它社会稳 定和政治稳定的取向,就这个问题略述管见。

一 民主的趋向与“不稳定”的矛盾: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政治根源和 社会根源

十月革命胜利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苏维埃俄国体现出明显的民主趋向。

从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的工作过程看,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而是实行 集体领导,体现出民主趋向。1917年12月~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的过程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党的主要领导人列宁当时主张签订和约,这是一种正确 的意见。“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他们的意见是错误的。可是在1918年1月2 1日党中央讨论签订和约问题的会议上,“左派共产主义者”的意见得到大多数出席者 的支持,同意列宁正确意见的反而只占少数。列宁并没有以主要领导人的身份把自己的 意见强加给中央其他领导人。同年1月24日,2月1日,17日和18日,党中央连续举行重 要会议,讨论和平谈判和签订和约的问题。列宁的正确意见还是没有被会议所接受。列 宁仍然没有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其他中央领导人。只是列宁在会后作耐心的思想工作, 才使原来不赞成列宁意见的同志逐步站到了列宁一边。1918年3月6~8日,俄共(布)第 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在大会上,列宁关于批准和约的决议案以绝大多数代表的赞成 而通过。随后举行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讨论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问题 。在大会上,除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主张签订和约外,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 、右派社会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左派共产主义者”均反对签订和约。大会进 行了激烈的讨论和辩论,最后以784票赞成、261票反对、11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批准 《布列斯特和约》决议。以上的事实说明,在党和国家政权的工作中,不是一个人说了 算,不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一个党说了算,各种不同的意见都可以充分地表达 出来,展开讨论和辩论,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这就是党和国家政权工 作中的民主趋向。

1920年11月以后,俄共(布)内发生了持续4个月的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也证明了党内 生活的民主趋向。当年11月3日,托洛茨基在有关会议上提出必须整顿工会,消除旧残 余,实行工会国家化,即按工业部门将工会与国家经济管理机关融为一体,以此实行国 家管理经济的职能。12月24日,党的中央全会决定将工会问题提交全党讨论。1921年1 月12日中央全会重申,必须完全自由地进行讨论,任何组织都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 张。在讨论过程中,党内先后有8个派别就工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纲领,以列宁和季诺 维也夫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十人纲领”。在稍后举行的党的十大上,各个不同 的派别均就工会问题作了报告或副报告。大会表决时,“十人纲领”获得336票,其他 派别的纲领分别获得50票、18票。这个事实也证明,当时党内生活中不是某一个人或某 几个人说了算,而是就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论,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这是党 内生活中的民主趋向。

从苏俄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过程看,提倡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 体现出民主趋向。1917年4月,列宁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写道:“不要议会制共和 国……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他还指出: “废除警察、军队和官吏。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 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115页。)这里的思想,是人人参与管理的具有民主趋向的思想。列宁在《四月提纲》 中提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 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版,第116页。)所谓由工人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指在不改变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由工人代表苏维埃或有关的工人组织对资本主义企业的 生产和分配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计算,对资本家的活动进行一定的制约。十月武装起义胜 利后的第二天,列宁起草了《工人监督条例草案》,随后领导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 过了正式的《工人监督条例》,展开了工人监督的活动。

根据列宁关于工人监督的设想,凡职工人数不少于5人、年周转额不少于10000卢布的 企业,对一切产品的生产、原料的储藏以及买卖事宜进行工人监督。较小的企业可以由 职工直接实行监督,较大的企业由职工选举代表进行监督,代表应在全体职工大会上选 出。企业的一切账簿和文据,以及一切仓库和库存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等等,一律对选 出的代表公开,由工人代表进行计算。当时列宁在论及工人监督的意义时说:“群众生 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让工人着手在自己的工厂建立工人监督 吧,让他们用工业品来供应农村,换取粮食吧。每一件产品,每一俄磅粮食都应当计算 到,因为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计算。”(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版,第33卷,第52~53页。)可以看出,所谓工人监督,就是主张全体社会成员都来参 与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这就是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趋向。

如上所述,在苏维埃俄国,党和国家政权活动过程中的民主趋向,经济生活和社会生 活过程中的民主趋向,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事 物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各种条件和原因的影响,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不稳定因 素也严重地存在着。

从党和国家政权的工作与活动过程上看,具有各自纲领的派别集团的存在及其活动, 损害了执政党思想上、行动上和组织上的统一,削弱了党的执政力量,造成了政治生活 的不稳定。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党内产生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苏德之间签订和约 ,主张苏俄对德国进行战争,以战争支持德国革命,说明这是一个有着自己纲领的派别 集团。他们的存在以及活动,造成党内思想上和工作上的混乱局面,使党中央迟迟不能 就签订和约达成一致的意见,使苏德之间的和约不能及时签订,加剧了苏维埃政权的危 险。苏俄国内战争结束时,党内形成的所谓“民主集中派”,否认党对苏维埃和工会的 领导作用,要求党内有组织派别集团的自由,要求取消地方政权对中央的从属关系。当 时党内形成的所谓“工人反对派”,主张由党和苏维埃政权管理政治活动,由工会管理 经济,即由工会全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机关来管理整个国民经济,各个经济管理部 门也分别由相应的工会选举产生,而且党政机关不得否定工会提出的候选人。当时党内 形成的所谓“伊格纳托夫派”,否定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作用,反对民主集中制, 主张辩论自由,要求党“工人化”,要求将管理国民经济的权力交由工会选举产生的机 关。当时党内还有托洛茨基派、“缓冲派”等等。所有这些派别,都有自己的纲领。他 们挑起或参与的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造成了党内和国内政治生活的不稳定,妨碍了党 和国家政权当时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的紧迫任务,使得1921年3月党的十大不 得不通过《关于党的统一》的决定,明令禁止党内的派别集团的活动。使得列宁不得不 在临终前的遗言中提出种种措施,防止党中央的分裂,巩固党的统一。

可是,俄共(布)内派别集团活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列宁逝世以后,党内先后出 现了托派、新反对派和托季联盟等派别集团。虽然对于这些派别集团的纲领以及他们中 一些人物的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些派别集团的存在和活动,客观上造成 了党内和国内政治生活的不稳定,削弱了党执政的力量,妨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历史事实说明,俄共(市)内派别集团的存在,以及它们的活动,造成了党内和国内政 治生活的不稳定。譬如,各个派别集团或者以书面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纲领,或者在党的 会议上宣扬自己的纲领和主张,甚至引发了全党关于某个问题的辩论和争论,并且发展 到上街示威游行,同党中央分庭抗礼。这种情形的出现,足以说明党内和国内政治生活 的不稳定。

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过程看,各种敌视苏维埃政权的势力采取种种手段,破坏企 业生产,制造爆炸、枪杀等恐怖事件,造成了社会生活的不稳定。在十月武装起义胜利 初期,一些资本家同沙俄封建残余势力、临时政府的追随者、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 等纠结在一起,进行反革命军事叛乱。另一些资本家则采取怠工和破坏生产的办法反对 苏维埃政权。例如,他们不服从工人监督,隐匿生产资料和产品,投机倒把,亏欠税款 ,销毁账簿,克扣工人工资,停工停产等等。他们的活动,造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19 21年春,苏俄已经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是国内出现了社会不稳定的情况。在农村 的许多地方,如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行骚动和暴动,杀 害农村的苏维埃工作人员,毁坏农业生产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烧毁国家的粮食仓库。 在大中城市,一部分工人举行罢工和示威活动,以表示他们对当时生活困难和国家经济 政策的不满情绪。同年3月初,发生了喀琅施塔得事件,即苏俄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 城,一部分水兵发动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叛乱,要求建立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事实证明,当时的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的局面。1928年,苏联再次出现了这种 局面。农村中拥有大量粮食的富农不愿意按照苏维埃政权规定的价格将粮食卖给国家, 并且以种种恶劣的手段阻挠中农出售粮食给国家,千方百计地削弱和破坏集体农庄建设 ,暗杀在农村工作的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工作人员。

综上所述,一方面在党和国家政权的活动中体现出民主趋向,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 中体现出民主趋向,另一方面党内以及国内的政治生活不稳定,社会生活不稳定,这样 就产生了民主趋向同“不稳定”的矛盾。作为工人阶级的执政党,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 苏维埃政权,主张民主,趋向于自己的活动与工作中有较多的民主。可是在当时的特定 条件下,当民主得到发扬的时候,即民主基本到位或即将到位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不是 政通人和、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是政治生活的不稳定和社会生活的不稳定。这是一个不 可否认的、无法回避的矛盾。这个矛盾可以从苏联的历史上看出,也可以从其他许多国 家以往的事实中发现。解决这个矛盾的手段和办法,就是国家制度上的高度集权,以强 有力的国家权力克服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不稳定。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即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所以说,民主的趋向与“不稳定”的矛盾,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政治根源和社会 根源。

二 难得的“稳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他种社会制度的比较

如果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于列宁逝世和斯大林开始掌握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时候 ,终结于1991年苏共瓦解和苏联解体的时候,那么它的历史有60余年。在这一段时间里 ,它为苏联创造了难得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当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有如下特点 :

(一)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的事件。上 个世纪30年代,苏联消灭了失业现象,建立起了居民的免费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制度, 使工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二战以后,情况进一步好转。1917~1957年, 苏联工人的收入增加了5倍半,农民收入增加了7倍半,人均寿命从旧俄国时的32岁增长 到70岁,3/4的城市居民搬进了新住宅(注: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 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的结果,从事实上看,在斯大林时期 ,在赫鲁晓夫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的 事件。相反,可以看到工人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场面。例如,1929年苏联 工业战线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运动,全国约有90万工人参加劳动竞赛,有30万人 获得突击手的光荣称号。1935年苏联工业战线上又产生了以创造新生产记录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即斯达汉诺夫运动。这种事实同十月革命前不断的工人罢工、农 民暴动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增强,未发生民族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过去的苏联由15个 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专区组成。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下,在一些落后的民族地区,如中亚、外高加索等,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1896年俄国的《教育通报》提出,根据当时教育的状况,在高加索地区扫除文 盲需要430年,在中亚地区扫除文盲需要4600年,可是到1985年这些地区不仅扫除了文 盲,而且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甚至超过了法、德、意等西方发达国家(注:宫达非主 编:《苏联剧变新探》,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402页。)。中亚已经从以前的牧 场和农业地区变成了具有一定实力的工业农业地区。由此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了团结互助 的关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可以肯定地说,从列宁逝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几十年 里,苏联各民族之间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更没有发生过公开的、激烈的民族 分裂活动。这个事实同当前俄罗斯国内一些民族之间不断发生武装冲突的事实形成鲜明 的对照。

(三)党执政的权力和国家政权的下传与交接过程平稳,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了连续 性,未引起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运行的阶段,虽然存在着领导职 务终身制的弊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一般都离世于任上,但是无论是从斯大林到赫鲁 晓夫,还是从赫鲁晓夫(赫不是离世于任上)到勃列日涅夫,以及此后权力相继向安德罗 波夫、契尔年科转交,都体现出平稳转交的特点。路线、方针和政策如在意识形态领域 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坚持共 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以公有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等等, 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未发生封建制度下权力易手时刀兵相见、血肉横飞的场面,也未 出现资本主义制度下各政党之间争夺权力时相互攻击和不择手段地企图置对方于死地以 及由此产生的政局动荡和社会动荡的局面。显然,与封建制度下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 家权力移交过程相比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相关过程是一个平稳的过程。这也说明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具有“稳定”的取向。

(四)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能够自觉地纠正工作中的失误,能够及时消除社会不稳定的 苗头。1930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出现问题,一些基层干部歪曲党的路线和政策,以强迫 的手段使农民参加集体农庄,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情绪,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的苗头。同年 2月下旬,党中央举行有关会议,批评了加快集体化速度的做法。3月2日,斯大林发表 《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了过去工作中的偏差和错误,起到了纠偏的作用。1936~ 1938年间,苏联发生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1939年3月,党举行十八大,斯大林在大会 上报告指出,在过去的肃反工作中犯了严重的错误,而且所犯的错误比我们原来预料的 还要多,以后再也不需要这样规模的肃反工作了。党的十八大的举行,停止了肃反工作 。如果说农业集体化和肃反工作曾经带来社会不稳定的苗头的话,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 层自觉地纠正了工作中的失误,减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具有“稳定”的取向,它在苏联 历史上创造了难得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这个看法,同当代俄罗斯一些学者的看法是 一致的。2003年3月5日,俄罗斯举行“我们怎样认识斯大林”的圆桌会议。参加者有俄 罗斯“发展研究所”基金会主席维克托·米利塔列夫、著名政治家齐普科、莫斯科大学 哲学人类学教研室副主任弗·吉列诺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阿·涅克列萨、“ 欧亚党”领袖阿·杜金等等。齐普科教授指出:“今天俄罗斯年轻人对斯大林主义兴趣 的增长和试图重新评价历史……是俄罗斯现实存在深刻的社会危机的反映。可以说500 年来俄罗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衰弱。俄罗斯的年轻人比其他人更尖锐地感受到国家的 衰落和混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在这样的条件 下有了对斯大林的向往。”弗·吉列诺克教授认为,在任何历史阶段俄罗斯民众都希望 社会和秩序的稳定,而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斯大林牢固地和“稳定”、“秩序”这两 者连在一起。可以说在俄罗斯,只要存在对秩序的需求,就会产生对斯大林主义的强烈 需求(注:参见吴恩远《俄罗斯重评斯大林》,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他们的意思是说,斯大林带来了苏联的“稳定”和“秩序”,从而使苏联能够进行经 济建设和生产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当代的俄罗斯人正是从当前俄罗斯的混乱和 衰落中,看到了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的合理性。由此看,他们直接或间接地肯定了苏联 社会主义模式具有“稳定”的取向。

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二战前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更能看出它“稳定”的取向。 在世界历史学界,一般以二战作为历史的一个分界线。如果确认这种划分的合理性,那 么可以将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制度从产生到二战前作为一个阶段来研究。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1649年国王被处死,废除君主制,宣布建立共和国,革 命达到了顶点。如果以此界定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建立的话,那么可以看出, 它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剧烈的政治动荡。当时,作为共和国的英国,由克伦 威尔进行独裁统治。在独裁统治下,英国出现了小资产阶级的平等派运动和代表贫苦农 民利益的掘地派运动。克伦威尔派军队残酷地镇压了掘地派运动,血腥地镇压了平等派 的武装起义。接着克伦威尔派大军镇压爱尔兰起义,在攻破某一个城堡时,下令将3000 名守军全部用剑刺死。可是克伦威尔独裁政权仍然不能有力地得以巩固,1688年,被革 命推翻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上述过程,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程中的多少政治 动荡!独裁政权3次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和武装起义,是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动荡演进的 结果,而疯狂地进行镇压则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政治动荡。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则反映 出统治阶级中的不同阶层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生死拼搏。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 的历史也是与社会动荡和政治动荡相伴随。1825年,英国发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 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和社会动荡激烈,罢工和其他形式的工人斗争不 断发生。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全国 几百万工人都发动起来,成立了全国性的政治组织即宪章派全国协会。1844年,它拥有 400多个地方组织。资产阶级统治者在全国建立起警察制度,对付宪章运动。南威尔士 的工人曾举行武装起义,不畏强暴,同反动军警进行激战。宪章运动说明,英国资本主 义制度也面临着政治陷入多么深刻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20世纪以来,英国的资 本主义制度也面临着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的打击。1926年5月,英国爆发了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工人罢工。参加罢工的人数达250万,全国铁路和伦敦地下铁道99%的工人参加了 罢工。罢工使全国的重要企业全部陷入瘫痪状态,全国的资产阶级报刊几乎完全停刊。 上述事实说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从1649年建立到20世纪,一直伴随着社会动 荡和政治动荡,不断地受到冲击。

法国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历史更是处于严重的动荡之中。如果以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 和国的建立界定为法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那么此后它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动 荡不断,政权不断更迭。1793年6月雅各宾派上台,实行革命专政,将他们的政敌推上 断头台。一年以后,雅各宾派的领导人被捕,被他们的政敌推上了断头台,政权转到热 月党人手中。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14年拿破仑帝国瓦解,被 大革命推翻的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1830年波旁王朝再次被革命推翻,建立了所谓“七 月王朝”。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是不久 波拿巴将第二共和国演变为第二帝国。1870年随着普法战争的失败,第二帝国倾覆。这 一系列的政权更迭,证明法国历史演进中发生着一串串的政治矛盾和政治动荡,证明法 国资产阶级中的不同政治派别不择手段、不遗余力地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相互倾轧。不 仅如此,法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还不断地面临着工人运动的打击,面临着激烈的社会动荡 的冲击。1848年6月,巴黎的工人发动了六月起义。资产阶级统治者血腥镇压了工人起 义,有11000多名工人被屠杀,25000多名工人被监禁和流放。1871年,巴黎的工人又发 动了巴黎公社革命。资产阶级统治者打回巴黎以后,进行了大屠杀和大逮捕,使巴黎血 流成河,几万名优秀的工人惨遭杀害。资产阶级血腥地屠杀工人,证明当时的社会矛盾 、社会动荡和政治动荡何等深刻!他们血腥镇压的行为又是多么严重地加深了社会危机 和政治危机!

英法两国向来被视为民主制度的发源地,被视为民主和自由的典范,可是将它们的历 史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相比较,不能不得出结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更具有社会 稳定和政治稳定的取向,即它更具有达到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功能和作用。道理十分 简单:其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像英法那样不断发生政权更迭的事件,即不像英法那 样不断地发生统治阶级中的某个派别将当权者推向断头台从而自己掌握政权的事件。其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像英法那样不断地引发工人群众反对政权的斗争以及统治者血 腥镇压工人群众的行为。

如果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当代俄罗斯制度作一比较,则更是发人深省。1991年苏共 瓦解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它的承接体,转到西方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轨道上。此后 ,俄罗斯陷入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之中。1992~1993年,俄罗斯经历了总统派与 议会派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时任总统的叶利钦命令军队向议会派所在地进行炮击 ,以武力摧垮了议会派。这一事件在世界现代政治史上绝无仅有,它反映当时的俄罗斯 处于极端的政治危机和政治动荡之中。1994年,俄罗斯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内矛盾激化 ,俄政府派大批军队进入车臣,与反对派武装展开激战。虽然1996年3月俄政府决定分 阶段从车臣撤军,但是围绕着车臣问题的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2002年10月23日,几十 名绑匪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劫持了800多名人质,并威胁如果俄罗斯不结束在车臣的 军事行动就炸毁大楼。俄罗斯特种部队10月26日向楼内施放催眠气体后解救了人质。20 04年9月1日,一些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 学,将1000多名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劫为人质,最终造成300多人死亡的惨剧。人们 有理由说这是恐怖事件,但是它确凿地显示出俄罗斯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在当 前的俄罗斯,黑社会势力和法西斯分子的活动,加剧了社会动荡。据俄罗斯有关资料显 示,目前国内约有200个比较大的黑社会集团,它们控制着35%的商业银行和200多家国 有企业,控制着新开商业网点的60%。它们用大量的金钱介入国家政治,或间接或直接 地参加竞选,使自己的人进入国家机关之中。有关资料还显示,目前俄罗斯国内还活动 着16个被极端主义分子所操纵的右翼组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俄罗斯“光头党”。它 们公开出售希特勒的《我的奋斗》,煽动排外情绪,杀害在俄罗斯的外国人(注:周新 城、关雪凌等:《苏联东欧国家的演变及其历史教训》,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 319~320页。)。凡此种种,使俄罗斯的人民大众苦不堪言。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固然有种种弊端,可是同已经转向西方经济政治发展轨道的当代俄 罗斯相比,某种意义上具有“稳定”的取向,因为在它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国内这一 派炮击那一派的事件,没有发生过如此多的人质事件和爆炸事件,没有产生过黑社会势 力如此猖獗的景况。

标签:;  ;  ;  ;  ;  ;  ;  ;  ;  ;  ;  ;  ;  ;  ;  ;  

“稳定”取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