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论文_姚胜芝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安化 413522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纳入常规组的38例患儿,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方案,为纳入研究组的38例患儿提供常规护理加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腹泻次数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医疗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无差异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儿腹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显著改善患儿腹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效果

临床儿科中,小儿腹泻较为常见,若临床护理与治疗不及时,患儿则会因此减低免疫抵抗能力,紊乱电解质,甚至还会因此发生死亡事件[1]。基于此,本次实验特此以我院76例小儿腹泻患儿为实验对象,研究腹泻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成效。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76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家属均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小儿腹泻病学》诊断标准,不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排除患有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原发性疾病、营养不良的患儿;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通过电脑随机手段,将本次纳入的实验对象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3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3:15,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5岁,平均年龄为(2.5±0.7)岁;常规组3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4:14,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6岁,平均年龄为(3.1±1.1)岁。两组基础资料经对比分析,发现无差异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为: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包括护师、护士长、助理护士以及护士等人员。评估每次交接护理工作任务时以及患儿入院时的病情;按照临床路径护理予以贯彻落实执行,并对其落实情况予以检查,观察路径护理是否到位,评估其目标,详细记录护理偏差发生的情况。按照患者病情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记录患儿每日排便性状、次数以及大便的气味、量、排尿时间与量等,按照患儿意识、面色、排尿量、皮肤弹性,确定是否脱水;观察患儿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低血钙、低血钾、酸中毒,患儿若发生高热,则予以汗液擦拭、缩减衣物、多喝水处理。患儿若存在脱水现象则予以补液措施,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先补糖后补盐,见惊补钙、见尿补钾,若脱水较轻,则予以适应的ORS补液盐,若脱水较重,则予以静脉补盐、补糖,按照患儿意识、腹泻、呕吐等情况合理调整补液方案。饮食方面,一岁的患儿则主张母乳,一岁以上则予以易消化食物,比如肉末、稀粥或是面条。肛门皮肤护理方面,需告知患儿家属勤洗更换尿片,避免肛门周围皮肤刺激,排便后使用温水进行擦洗,保持周围皮肤干燥。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观察患儿腹泻频率,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拟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出院前,由患儿家属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项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总满意度=(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儿腹泻改善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无差异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儿腹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原则为平衡电解质酸碱、纠正脱水为主[2]。常规护理方法就是遵医嘱为患者进行护理,但由于护理能力以及医师医疗水平等原因,护理效果也有所不同。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模式,是一种有流程、有时间规定的护理,有利于提升患儿临床治疗顺从性,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减低患儿住院费用,缩短患儿住院时间[3]。经过本次实验,结果发现,研究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低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果再一次验证临床护理路径在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的价值。

小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呕吐恶心以及排便次数增加等都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以此来缓解患儿家属的顾虑和担忧,增强疾病治愈的信心,进而主动帮助护理人员急性辅助护理,鼓励患儿,予以精神支持,通过交流,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说明护理的目标、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治疗进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4]。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其价值较高。

本次实验结果还发现,护理后,两组患儿腹泻情况均得到改善,但研究组患儿腹泻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通过临床护理路径,予以饮食护理、补液护理、病情观察等,细化了护理人员工作,使患儿减低腹泻频率。

总而言之,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患儿家庭的医疗经济负担,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患儿腹泻临床症状,这对于我院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振芳. 小儿腹泻护理中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5,13:132-133.

[2]荣凤娟.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232-233.

[3]许宏玲. 小儿腹泻护理中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28-229.

[4]国静. 小儿腹泻护理中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6:365.

[5]修雪莲,张洪艳,芦德智,张金荣.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S1:188.

论文作者:姚胜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论文_姚胜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