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小成就,电力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通信网运维是电网有效运作的核心保障,因此必须要全面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本文将主要围绕加强电力通信网运维的信息化与电子化的有效措施展开分析,旨在推动我国电力行业进一步稳定发展。发展对通信运维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作为提高通信网运维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能够确保通信运维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切实提升电力通信网运维工作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信息化;电子化
引言
电力通信的流畅与电网运作的质量有着直接联系,其直接影响电网安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目前,实时控制电网主要采用2M自愈环传安稳信号、光纤双通道传差动保护信号以及MSTP数据网链路传远动信号等。随着经济推动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得到了大规模拓展,其工艺技术也多种多样。比如,为了应对特大灾害,即台风、地震、低温冰冻和洪水等所建立的无线技术抄电表和应急电子通信网。电力行业的新技术日益发展,电力通信的维护工作管理和电力通信的管理技术也需要相应提升,使电力通信网的运输达到并适应现代化管理,不会制约电力通信运维的发展。
1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电力通信网运维的现状
首先,电力通信网主要凭借光通信,在这一条件下发展语音交换网、数据网、视频会议体系以及电力线载波等,类别众多。区域网、省网、主线网运用各种厂家生产的不同设施,利用自身的网管展开监督和控制,包括维修与操控等,彼此自成一派,限制了运维的速率。其次,电力通信网重点在于处于电网几点维护等掌控类讯号的传递问题上,掌控类讯号的稳定传递是电力通信保障电网可靠的基础。所以,一旦通信维修、解决问题、业务划分等触及这些随时掌控业务时,便要事先做好全面的思考以及N-2和N-1等精准的剖析。然而以往列表以及图形的形式监管措施,导致材料不健全、不一致、不精准与不相联系,致使工作差错与业务不能进行的状况随处可见,速率慢而且为运维作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2运维效率低
传统通信网在电力通信运维中,主要采用以下两方式?第一,网络管理中,不同设备之间没有统一的控制管理标准,导致出现大量设备接口的现象,加大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维护难度上升,维护时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运维管理效率低下。第二,随着通信网络中新设备、新技术的加入和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体融合,使专业划分变得模糊不清,对通信网络的运维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1.3运维管理与其它通信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有待加强
运维工作管理的发展与通信网监控、通信网资源管理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系统间缺乏有效的整合,缺乏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交互,缺乏系统间的联动。由于通信网的发展范围更加广泛,业务需求也比较多元化,运维管理工作不能紧紧跟随发展的脚步,在效率和及时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通信网运维的信息化与电子化的措施
2.1电力通信网资源监管体系
第一,科学定位通信网资源监管体系,将其视为完成电力通信互联网资源以及讯息服务资源高效监管的一种手段。创建面对客户、跨专业的资源模型,打造通信同享中心资源库,同时供应有关使用服务。为电力通信的计划部署、工程搭建、运维工作供应技术援助,为电网的生产与企业的运营监管提供优质服务。第二,实现信息和实际的电力通信互联网同步。能将信息实时变换和实际的电力通信互联网保持一致,内含电力通信的接入网、光传送、交换网以及配线、动力、资源互联网等。同时把电力通信资源自策划部署时期到资源退网所有流程分步骤的在体系中进行展现,串连整个策划、设计、创建、维修、服务等全部业务过程,随时掌控通信资源运用情况,从根源上处理图实存在差距的不足,为电力通信运作维护供应高效撑持。
2.2运维的标准化
集中运维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值班管理、故障工单管理、流程表单管理、作业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缺陷管理、统计分析管理、数据上报管理和运维考核管理等九大功能管理。为满足电网电力通信运行管理中的迫切需求,可将任务工单和运维日常工作流程化,实现故障管理的标准化,将生产管理等相关系统,通过联网完成信息共享和工单的部分流转。
2.3流程管理与流程自定义
对于解决通信运维管理工作中业务处理及检修工作等的闭环管理,流程管理与流程自定义是实现涉及流程管理模块各项功能的核心技术,通过该技术实现工作的流程化。流程管理的设计思想参考ITIL的相关思想,使之具备标准化、能够逐步演化、保证互连操作、实现端到端的管理和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在流程自定义技术方面,通过资料集成、功能集成、业务过程集成,采用工作流平台提供流程建模工具和工作流引擎。该技术应用后将能够通过工作流过程,用工作流的方式描述业务过程,可以应用软件功能部件,快速推出新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实现灵活的流程变更管理与流程控制,促进网络运维流程化管理水平提高。
2.4方式信息拟制
该功能模块主要实现通信运行方式信息初始录入、编辑等操作管理。当需要新建一个业务通道时,运行方式管理员可以根据方式的具体情况及管理系统所确定的信息模型结构,从中抽取相应的管理信息并完成信息的录入工作,同时基于系统提供的word编辑界面完成通信运行方式图的绘制。在通信方式的拟制过程中,对于未完成拟制或未最终批准的方式,其录入的信息保存在方式临时拟制信息表中。这样,在方式最终执行完成投运之前,均可以方便的对这些方式进行检索并对其进行修改编辑直至最终完成。而对于已执行并投入运行的通信运行方式,将转入主方式信息表中进行保存以提供后期管理,同时在运行维护过程中提供查询、更新、统计等工作。
2.5 故障管理
①压缩功能和故障过滤。因为集中运维管理系统中的设备较多,所以报警的数量也非常多,使维护人员在查看和分析过程中浪费大量时间。系统实现故障过滤处理和故障压缩处理功能,可以智能化挑选和呈现需要的信息,并过滤非主要原因引起的告警,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②系统故障定位和分析。相关告警提示在故障发生后,系统通过从厂家提供的告警信息编码,初步定位各站点的告警信息并分析出现故障的可能原因,为维护人员提供指导,使维护人员快速发现故障并及时处理故障。③告警提示和通知。告警提示和告警通知的方式由维护人员自由选择,一般是设备报警声音提示和报警短信提示,确保维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故障信息。
结束语
在对通信运维管理现状及运维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和功能模块建立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用以解决当前运维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满足电力通信网发展对通信运维管理的要求。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它作为提高通信网运维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规范了运维管理工作并实现了运维工作全过程管控,切实提升了电力通信网运维工作的管理水平。今后将继续结合电力通信网络发展对实际运维工作的要求,不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更好地服务于运维工作,提升运维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执行效率,为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闫飞龙.试论电力通信运维的信息化与电子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8):35-36.
[2]陈姗姗.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探究[J].新媒体与信息科技,2016,(9):115-116.
[3]谵志刚,李 颖.电力通信网运维风险管控对策研究[J].通信世界,2016,(20):181-182.
论文作者:张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通信网论文; 电力论文; 信息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