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思路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当前国内外商品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预计1999年市场物价总水平将止跌趋稳,逐步回升。其理由有四:一是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对零售市场的影响在1999年将逐步反映出来。1998年以来,为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国家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了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加快,带动投资品价格上涨。二是粮食价格回升将带动物价总水平上升。随着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并实行顺价销售政策的贯彻落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逐步掌握基本粮源,在市场粮价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粮食市场价格会略有上升。三是住房和服务价格提高推动物价总水平上升。随着房改政策的全面实施,住房租金会继续提高。城市供水、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其他公益服务和公用事业价格调整,也将进一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四是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促使部分受走私冲击较大的产品价格回升。
当然,市场物价总水平的回升也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主要是: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困难给国内市场供求带来更大压力;粮食丰收和充实的库存制约着粮价的回升;居民消费心理稳定,市场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因此,预计1999年市场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不大。
根据上述判断和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1999年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项:
一、调整价格结构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价格方面结构性矛盾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但一些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价格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是电力行业新机组投产、电网建设改造还本付息以及老电厂产权出让和企业改制等均要求提高销售电价,电价调整的压力较大;二是水价偏低,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企业多数亏损,再考虑加收污水处理费用,供水价格需要继续提高;三是邮电行业价格结构性矛盾突出,邮政长期亏损,多数电信资费水平偏高,电信行业盈利过高,社会各方面意见较大;四是住房价格居高不下,而一些公用事业和公益服务价格仍然偏低。
要正确利用当前物价涨幅较低,价格结构调整的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个时机,适当加大价格结构性调整的力度,继续解决价格结构性矛盾。但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制约价格结构调整的因素:国有企业总体上比较困难,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承受基础产品价格调整的能力较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减慢,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加之住房、医疗、保险等项改革措施出台,城乡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1999年价格结构性调整既要考虑解决价格矛盾、理顺价格关系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企业、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有升有降地进行价格结构性调整,尽量减少价格调整对物价总水平的推动。价格结构性调整的基本原则:一是要有利于启动市场,扩大需求,促进新经济增长点形成;二是要有利于推动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要有利于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四是要有利于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和维护社会安定。价格结构性调整的重点应放在电力价格、水利工程供水价格、铁路货运价格、邮电价格以及住房价格上。电力价格,要在用户实际电价负担总体上不提高,甚至有所降低的前提下适当进行疏导。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水利产业政策》中“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三年内逐步调整到位”的要求适当提高。铁路货运价格,主要解决取消兰新复线加价在全路均摊后铁道部减收及电气化铁路因电价提高增加的成本开支。邮政和电信价格,要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主要解决邮政长期亏损,电信资费偏高的矛盾。住房价格,要继续贯彻国务院国发〔1998〕23号、34号文件精神,通过整顿建设项目收费,规范住房价格构成等措施,降低住房建设成本和出售价格。
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要结合调整价格结构,改革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政府定价行为,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主要内容:一是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电价形成机制。推行厂网分开和竞价上网的试点工作。改进新投产机组上网电价审批办法,约束造价上涨,抑制成本上升,促进电厂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二是结合贯彻《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城市供水价格构成和管理制度,增强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三是继续推进公交票价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交事业发展。四是结合燃油税改革,放开水路客货运输价格。五是调整药品流通差率政策,促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规范、高效、有序的药品流通体系。六是完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对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放开化肥零售价格。七是对棉花收购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建立政府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棉花价格机制。
三、推进收费体制改革
要加快收费体制改革步伐。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要抓紧研究制定收费改革总体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三是有利于精简机构、实现政事分离;四是有利于提高收费管理透明度,规范政府收费行为。对现行全部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各种基金、附加等进行彻底清理。具体意见是:(一)对具有明显税收特点的收费(基金、附加)项目实行费改税,实现费税分流;(二)把教育、医疗等事业性收费改为公益服务价格,分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三)将道路通行、污水和垃圾处理、有线电视等事业性收费改为公用事业价格;(四)把咨询、公证、律师、检验检测、评估等事业性收费改为中介服务价格,促进中介机构与国家机关彻底脱钩;(五)对必须保留的国家机关收费要继续清理和整顿,并抓紧制定《国家机关收费管理条例》,建立能有效遏制收费膨胀的约束机制;(六)取消各种非法收费和不合理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切实减轻社会各方面的负担。
四、整顿价格秩序
要继续加大整顿价格秩序、规范价格行为的力度,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贯彻落实《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制定工业品成本界定办法,依法制止低价倾销和不正当价格行为。二是继续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收购保护价政策和顺价销售政策,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继续整顿农村电价秩序,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四是要规范联运代理服务、民航货运代理服务、铁路客票代理服务和铁路自备车收费的管理,切实减轻用户负担。五是全面整顿游览参观点门票和相关服务价格,重点治理票制混乱、收费项目过滥问题。六是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反响较大的小学代收费、高校毕业生收费、重点学校赞助费等问题的整治,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七是继续整顿药品价格秩序,降低虚高价格,抓好规范药品价格折扣规定的贯彻落实,切实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