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K判断等级及其准确性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验研究论文,准确性论文,等级论文,FOK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B842.3
1 问题提出
FOK(Feeling of Knowing )判断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的重要形式,也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监测性判断。FOK 判断是在记忆信息的保持和提取阶段,对于将要提取的信息所作出的“感觉自己知道”的程度,或预见以后提取的把握程度的判断。对FOK 判断的实验研究是从Hart(1965,1967)的研究开始[1,2],Hart认为FOK判断和客体记忆的回忆和再认一样,可以是记忆存储的一个准确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JR(回忆—FOK判断—标准测验)的研究范式,已经成为研究FOK 的经典范式。
FOK判断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是FOK判断等级和FOK 判断准确性的问题。FOK判断等级是指能够提取靶项目的把握程度的高低;而FOK判断准确性是指被试所做出的判断的准确程度。它们是FOK 判断的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Nelson、Narens、Schacter等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研究这两方面各自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OK 判断等级的高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识记后的保持时间间隔、靶项目呈现的时间、提取线索(词表内和词表外线索)、学习程度等等;对于FOK 判断准确性的高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程度和线索类型[3—6]。Koriat在他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可接近性模型[7—8],认为FOK 判断等级是由被激活信息总的可接近性决定的。可接近性在这里主要是指被激活信息的量和强度。按此模型的观点,FOK 判断等级的高低是由被激活信息总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和被激活信息的正确与否无关;FOK 判断准确性的高低是由被激活信息强度的强弱所决定。Koriat认为,前人提到的那些影响因素是通过影响被激活信息的总量及被激活信息的强度来影响FOK 判断等级和FOK判断准确性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FOK 判断等级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参照Koriat的可接近性模型的研究范式,本实验采用了与以往实验中不同的中文字词串为识记材料,以便更易于统计分析回忆信息的类型(正确的和错误的)和数量与FOK 判断等级高低的关系。Koriat的实验结果证明了FOK 判断等级的高低由被激活信息总量的多少所决定,和信息的正确与否无关[7]; 但他的实验结果只是部分证明了FOK判断准确性高低由被激活信息强度的强弱所决定, 他在实验中用来控制被激活信息强度的两种识记后保持时间间隔(15s和25s),对FOK判断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我们分析, 这是否是由于他所采用的两种保持时间间隔差异过小的缘故。因此,在本实验中,将两种保持时间间隔改为5s和25s,探讨在加大保持时间间隔差异的条件下, 由于被激活信息强度的不同,对FOK判断准确性是否有显著影响作用。 另一个与Koriat的实验不同点是,我们安排了学习遍数(两个水平:1遍和3遍),作为控制被激活信息强度的变量。设想学习遍数多,则被激活信息强度大于学习遍数少时的记忆强度,从而验证不同的被激活信息强度是否可以造成FOK判断准确性的差异。与此相应的是,在学习3遍的条件下,两种保持时间间隔的被激活信息的强度差应比学习1 遍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强度差更大,从而更利于探讨保持时间间隔对FOK 判断准确性的影响。此外,FOK判断等级和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我们将根据本实验结果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2组内设计, 即学习遍数的两个水平:1遍和3遍,以及学习后保持时间间隔的两个水平:5s和25s。 共四种实验条件。
2.2 被试 20名北大本科生,男女各半,年龄18—22岁。
2.3 实验仪器 586计算机。
2.4 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88个中文字串,每个字串由无意义联系的5 个汉字组成,共440个无重复的汉字。这440个汉字选自北京语言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年版),频率为0.001%—0.002%。其中,44个字串作为学习用的靶项目,另外的44个字串用来构成迫选再认的不同干扰项。为增加迫选再认的难度,将靶子字串与非靶子字串按不同比例匹配组成220个字串作为迫选再认的干扰项, 共组成五种干扰项,匹配的规则是,靶子串中的字和非靶子字串中的字的比例为:0:5,1:4,2:3,3:2,4:1。
2.5 实验程序 (1)学习阶段。每个字串呈现1000ms , 在呈现600ms时,呈现一个3位数的阿拉伯数字,要求被试立即大声重复这个数字,并尽快进行倒减3 的任务(安排干扰任务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被试复述字串,400ms 的重叠是为了防止被试在字串呈现之后可能对呈现过的字串进行复述)。其中一半的字串是学习1遍,即呈现1遍字串,1 遍倒减3任务;另外一半字串学习3遍,即呈现1遍字串,1遍倒减3任务, 再呈现1遍,再做1次倒减3任务,共3遍(需要被试注意的是这3 遍虽然字串是相同的,但要求被试倒减3的阿拉伯数字是不同的)。 字串呈现后,保持间隔时间为2种:5s和25s各半。在5s保持时间间隔的条件下,被试进行倒减3的干扰任务共持续5.4s;而在25s的保持时间间隔的条件下,被试进行倒减3的干扰任务共持续25.4s。(2)自由回忆阶段。 要求被试在纸笔卷上尽量多的写出开始识记过的字串,可不必按原来的顺序写。写好之后按Enter键进入下一个阶段。(3)FOK判断阶段。 要求被试预测从6个给出的字串中选出刚才记过的字串的可能性的大小。 屏幕上给出1—10等级,其中1等级表示毫无把握,10等级表示完全有把握。通过按:“←”和“→”键来选择等级的值。(4)标准测验阶段。 要求被试进行迫选再认任务,即从6 个字串中选择出开始学习过的靶子字串(要求被试注意此时靶子中的字的顺序可能和开始呈现时不同, 但5个字和原来呈现时相同)。每个选项前都有数字标号,被试可以按相应的数字键进行选择。
对这44个字串,每个字串都要单独进行以上四个阶段。一共有44个这样的单元。其中前四个是练习,每种条件各一个;后40个是正式实验材料,每种条件各10个,随机呈现。每进行10个单元后,被试休息2 分钟。
全部实验结束后,由主试把被试在回忆阶段纸笔卷上写出的字输入计算机。
3 结果与分析
3.1 FOK判断的有效性
根据Hart 1965年提出的实验研究FOK的基本范式,是将FOK 判断的等级和标准测验的成绩进行相关分析[1],如相关值和“0”有显著差异,则说明FOK判断是有效的,而不是随机水平的猜测。 后继的研究多采用Gamma相关来进行分析。我们对本实验中每个被试作出的FOK判断的等级值和再认正确率都进行了Gamma相关分析,其平均值为Gamma=0.3157,与“0”做显著性差异检验的结果是:t(19)=7.41,P〈0.001。即Gamma相关值和“0”差异显著,表明本实验被试所做的FOK 判断是有效的,而不是随机水平的猜测。
3.2 FOK判断等级值和可接近性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四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四种条件下客体记忆的总回忆率、回忆正确率及FOK判断等级值的平均值
条件总回忆率 回忆正确率 FOK判断等级
A0.281 0.2135.170
B0.333 0.2325.315
C0.543 0.4146.820
D0.673 0.5627.600
注:(1)A:学习1遍,保持时间间隔为25s;B:学习1遍,保持时间间隔为5s;
C:学习3遍,保持时间间隔为5s;D:学习3遍, 保持时间间隔为25s。
(2 )回忆率是指全部被试对各字串回忆出字(正确的和错误的)的个数占整个字串比例的平均值,
回忆正确率是全部被试对各字串回忆出正确字的个数占整个字串比例的平均值。
对A、B、C、D这四种条件下的FOK判断等级、总回忆率、 正确回忆率进行ANOVA分析的结果为:(1)学习遍数的主效应显著,FOK 判断等级与总回忆率、正确回忆率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都是学习3 遍的值显著高于学习1遍的值。对于FOK判断等级值,F(1,19)=77.15,P〈0.000;对于总回忆率,F(1,19)=185.72,P〈0.000;对于正确回忆率,F(1,19)=120.61 P〈0.000。(2)学习(识记)后保持时间间隔主效应显著,FOK判断等级与总回忆率、 正确回忆率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都是保持时间间隔为25s条件下的值高于保持时间间隔为5s 条件下的值。对于FOK判断等级,F(1,19)=7.58,P=0.013; 对于总回忆率,F(1,19)=10.59,P=0.004;对于正确回忆率,F(1,19 )=27.31,P〈0.000。(3)学习遍数和保持时间间隔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OK判断等级与总回忆率、正确回忆率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 对于FOK判断等级,F(1,19)=16.62 P〈0.001;对于总回忆率,F(1, 19)=33.41 P〈0.000;对于正确回忆率,F(1,19)=33.10 P〈0.000。表明学习3遍时,两种保持时间间隔条件下的值差异要大于学习1遍时的差异。
从表1和ANOVA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FOK 判断等级值不仅与客体水平记忆的正确回忆率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而且与总回忆率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即FOK 判断等级值的高低随着客体记忆的被激活信息量的增加而增加。
下面,从另一角度,即跨四种条件纵观全部实验结果,对不同类型信息(正确的、错误的和总的部分信息)的回忆量与FOK 等级平均值之间关系进行进一步具体分析,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信息的不同回忆量条件下的FOK判断等级平均值
回忆量PI—C PI—WPI—T
0 4.1596.1214.115
1 5.3466.2564.464
2 6.4246.7355.682
3 7.2947.0007.126
4 8.9577.0008.359
5 9.500 9.385
注:(1)PI—C(Correct partial information )代表回忆正确的信息:PI—W(Wrong partial information)代表回忆错误的信息;PI—T(Total partial information)代表回忆出的总信息。
(2)表中“回忆量”为“0”时所对应的数据的意义如下:PI—C条件对应的值是指,回忆出的字中一个正确的也没有的条件下FOK判断等级的均值为4.159;
PI—W条件对应的值是指, 回忆出的字中一个错误的也没有的条件下FOK判断等级的均值为6.121;
PI—T条件对应的值是指,一个字也没有回忆出的条件下,FOK判断等级的均值为4.115;
表中其他的“回忆量”所对应的值意义类同。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PI—C、PI—W、PI—T量的增加,FOK 判断的等级平均值都相应增加,即FOK 判断等级值随着被激活的信息量的增加而增加,和它的正确性无关。用SPSS软件对PI—C的量和FOK等级平均值进行Person相关分析(N=40字串×20=800字串),相关值为:r=0.6517,P〈0.000,和“0”差异显著;对PI—W的量和FOK等级平均值进行Person相关分析(N=800),相关值为:r=0.08,P=0.024, 和“0”差异显著;对PI—T的量和FOK等级平均值进行Person相关分析(N=800),相关值为:r=0.6671,P〈0.000,和“0”差异显著。 表明这三种条件下,FOK判断等级值都随着被激活信息量的增加而增加。表2中分析的任何一种PI—W的回忆量,所并存的PI—C的回忆量不是特定的,例如,被试错误回忆量为“1”时,正确回忆量可能同时有一个、 或两个、或三个等等。下面,我们进一步考查在某种特定PI—C 回忆量的情况下,不同的PI—W回忆量和FOK判断等级值之间的关系,见表3。
表3 在PI—C固定情况下,不同PI—W量的条件下的FOK判断等级平均值
PI—W的量PI—C=0 PI-C=1PI-C=2
0 4.1154.946
5.985
1 3.6865.429
6.981
2 4.2866.406
8.333
3 6.4276.667
8.667
4 7.000
PI—W的量PI—C=3 PI-C=4PI-C=5
0 7.4508.724
9.500
1 8.2429.333
2 9.300
从表3中,可以看到,在PI—C的量固定的情况下,在其量为0、1、2、3、4、5个的六种情况下,分别对PI—W和FOK判断等级值进行Person相关分析(N=800),相关值依次为r=0.1832,P=0.028;r=0.2592,P〈0.000;r=0.3848,P〈0.000;r=0.3357,P〈0.000 ; r=0.2428,P〈0.000,和“0”都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随着PI—W 量的增加FOK判断的等级值也都增加。此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表明:FOK判断的等级值随着被激活信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和被激活信息的正确性无关。
3.3 FOK判断准确性和被激活信息强度的关系
四种条件下的FOK判断等级值、再认正确率及其Gamma 相关值见表4。
表4 四种条件下的FOK判断等级值、再认正确率及其Gamma相关值
条件 FOK判断等级再认正确率 Gamma
A5.170 0.5050.161
B5.315 0.535
-0.043
C6.820 0.6950.374
D7.600 0.7100.304
注:Gamma相关值为FOK判断等级值和再认成绩之间的Gamma 相关系数。
本实验用学习遍数(1遍和3遍)和保持时间间隔(5s和25s )两种变量来控制被激活信息强度的大小。用FOK 判断等级值与标准测验(迫选再认成绩)之间的Gamma相关值表示FOK判断的准确性。对Gamma 相关值进行ANOVA分析的结果:(1)学习遍数主效应显著,F(1,19)=5.26,P〈0.05,即学习3遍的FOK 判断的准确性要显著高于学习1 遍的FOK判断的准确性。此结果表明,FOK判断的准确性是随着被激活信息强度的增加而增加。(2)保持时间间隔主效应不显著,F(1,19 )=0.35,P〉0.05,在5s和25s两种条件下,对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学习遍数和保持时间间隔这两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9)=0.85,P〉0.05。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FOK判断等级值是由被激活信息的总量决定的, 和信息的正确与否无关,FOK 判断等级不仅随着正确的信息量的增加而增高,也随着错误信息量的增加而增高。从对表1 中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FOK判断的等级值高低和客体记忆的总回忆率的规律是一致的, 都是学习3遍条件下的值高于学习1遍的值;保持时间间隔为25s 条件下的值高于5s条件下的值。根据短时记忆回忆的规律,在保持时间间隔内,因为有干扰任务,时间间隔越大,干扰作用也越大,所保持信息量就会越小,应该是5s条件下的值高于25s条件下的值, 但为何本实验出现相反的结果?我们进一步分别对两种学习遍数情况下的不同保持时间间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学习1遍的情况下,保持时间间隔为5s 条件下的值高于25s条件下的值,(总回忆率,T(19)=3.27,P=0.004;FOK判断等级,T(19)=6.68,P=0.004,这和Koriat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但本实验中,在学习3遍时,却是25s条件下的值要高于5s条件下的值(总回忆率,T(19)=5.15,P〈0.000;FOK判断等级,T(19 )=8.86,P〈0.000)。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遗忘和记忆恢复现象双重作用的结果。在学习3遍的情况下,被激活信息的强度相对比较强, 在25s时,尽管有干扰任务,信息会有遗忘, 但也会有部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这就可能有记忆恢复现象出现,并且记忆恢复的量可能要多于遗忘的量,所以25s时信息总量才会多于5s时信息总量,因而影响到FOK判断等级值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学习3 遍的保持信息量要显著多于学习1遍的保持信息量,在总量中占较大的比例, 所以总的结果是保持时间间隔为25s时的信息量和FOK判断等级要高于保持时间间隔为5s时的信息量和FOK判断等级。
另外,本实验结果表明,FOK 判断的准确性由被激活信息的强度决定。在本实验中,学习遍数是影响保持信息强度的主要因素,随着学习遍数的增加,FOK判断的准确性也明显增强,学习3遍条件下的FOK 判断准确性显著优于学习1遍的FOK判断准确性(见表4及相应的ANOVA分析结果),对于保持时间间隔这个因素,尽管在本实验中,加大了两种保持时间间隔的差异,却未对FOK判断准确性产生显著性的差异影响。 因此,就保持时间间隔因素未对FOK判断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来说, 本实验结果仍和Schacter等[4]、Nelson等[6]及Koriat[7] 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我们分析认为,FOK判断准确性是由被激活信息的强度决定的, 但可能并非被激活信息强度的任何水平的变化都会对FOK 判断准确性造成显著性的影响,有时很可能两种被激活信息强度已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对FOK判断准确性并不能造成显著性影响。从本实验结果就可看出, 对于客体水平的回忆正确率,学习遍数和保持时间间隔的主效应都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而对于相应的元水平的FOK判断准确性, 学习遍数的主效应显著,但保持时间间隔的主效应并不显著,因此,从差异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两种保持时间间隔的客体水平记忆强度已达到显著性差异,但二者相应的FOK判断准确性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元记忆监测判断的差异水平与客体记忆强度的差异水平之间相应的量的关系,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对FOK 判断的现代研究是沿用Hart提出的RJR(回忆—FOK判断—标准测验)的研究范式,其基本思想是用元水平的FOK判断等级和客体水平的标准测验成绩的相关值来表明FOK判断的准确性。正由于是用相关程度来表示FOK判断的准确性, 那就很可能出现两种保持时间间隔的记忆强度实际上已对FOK 判断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但用相关的方法却不能完全揭示出来。
由本实验和Koriat实验[7,8]的结果都揭示FOK判断的等级是由被激活信息的总量决定的;FOK判断的准确性是由被激活信息强度决定的。 这两方面并非是相互独立,毫无关系的。从本实验结果看,学习遍数不同造成了被激活信息的强度不同,这一方面通过影响正确回忆量而影响FOK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影响总回忆量而影响FOK判断等级。如从表1和表2中可见,对回忆出正确信息量,学习3遍时高于学习1遍时的量。相应的,代表FOK判断准确性的Gamma值也是3遍的值高于1遍的值,MANOVA分析的结果,其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从不同激活强度影响回忆总量来看,学习1遍条件下总回忆率的平均值为0.307 (5s 时为0.333,25s时为0.281),相应的FOK判断等级平均值为5.243(5s时为5.315,25s时为5.170);学习3遍条件下总回忆率的平均值为0.608(5s时为0.543,25s时为0.673),相应的FOK判断等级平均值为7.210 (5s为6.820,25s时为7.600)。ANOVA检验结果表明,学习3 遍的总回忆率显著高于学习1遍的总回忆率;学习3遍的FOK判断等级也显著高于学习1遍的FOK判断等级。 学习遍数两种水平之间的客体记忆的总回忆量与相应的FOK判断等级值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这表明被激活信息强度也影响被激活信息的总量和FOK判断等级值。
5 小结
从本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FOK 判断的等级值是由被激活信息的总量(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信息)决定的:FOK 判断的准确性是由被激活信息的强度决定的;这二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