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的“同”与“异”--论中西教育与文化的差异_精英阶层论文

起点的“同”与“异”--论中西教育与文化的差异_精英阶层论文

起跑线的“同”与“不同”——中西教育文化差异管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差异论文,起跑线论文,中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真实还是偏离?BBC纪录片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

       布尔迪厄曾经说过,电视新闻和纪录片的最大特点是让观众看到“真实的现场”,但是,一些特定的真实现场的景象并不一定是让观众看到全部的真相,反而让我们在对图像的信任中偏离事实。

       英国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播出之后,在中国和英国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中西方教育的争论再度成为媒体的一个焦点。大部分讨论都围绕纪录片本身所设定的主题——“中国和英国教育孰优孰劣”来进行。如果我们仅把讨论局限在这样的范围之内,那么不过是在重复BBC刻意传达的一些熟悉的定见而已。窥斑之功,不仅不能让我们得以览全豹,反而让我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远。

       该纪录片本意是要做出一个中国学校和英国学校的对比。中国式的学校强调服从权威、纪律和集体性,西方学校更强调个性,更尊重学生,强调创新精神。然而事实上,这个对比很难说明问题,因为这些中国老师并不是典型的中国中学教师。能够使用英语教授数学和物理,或者给英国的中学生上英语语法课的教师,在中国绝对是凤毛麟角,因此他们是中国顶尖学校老师的代表,代表的是中国的精英教育水平。而作为实验区的博航特中学只是一所英国的公立中学,虽然也许在公立学校中算是优等的,但是毫无疑问不能与英国的精英私立学校相提并论。纪录片中的数学老师邹海连面对博航特中学的“熊孩子”,连连地表达自己的无奈,他说自己的中国学生如果不能得到A的成绩,会无法忍受,而这里的学生却根本不在意学习成绩。这种差异完全是中英孩子之间的差距吗?这样说可能并不准确。在中国的一些相对薄弱的学校,遇到难以管教的“熊孩子”的机会并不少。而英国也有“学霸式”孩子,对自己要求严格,有更高的期待。

       因此,我们不禁要追问的是,如果这次实验是在英国的精英私立学校中进行,那么这些来自中国精英学校的老师还会一样受到戏剧化的冲击吗?

       看待BBC的纪录片,我们不能满足于评判具体的教育方法,更应分析教育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动机,才能更加深刻地透视中西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制度差异:西方教育体系更多是为优秀学生保驾护航

       在中国,公立学校一般是教育系统里的佼佼者。而英国则完全不同,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大名鼎鼎的伊顿中学到牛津、剑桥,最优秀的精英学校都是私立的。

       中国的很多孩子是苦读,西方精英学校的孩子同样也是苦读,法国亨利四世中学的学生也是常常挑灯夜战到12点。一位生活在巴黎的中国朋友跟我说,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这样的中学,觉得太辛苦。能够让一位华人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想象,虽然都被称为“西方教育”,这个学校与博航特中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有研究显示,西方真正能够做出科研创新成果的杰出人士,多半是在精英学校中经历了严格的学术训练的优秀学生。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族群里,都有所谓精英和群众,就像《弟子规》中所说:流俗众,仁者稀。精英总归是少数,芸芸众生是大多数。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是否有精英和群众,而在于这个文化如何认识和看待精英和普通人,如何建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身份。

       如果从教育制度上看,西方的教育体系更多的是为精英阶层保驾护航。

       在任何国家,教育制度都履行着两种功能:一是传授知识的功能;二是选拔人才的功能。但是“选拔”功能有早晚之分。比如中国的挑选和分层相对较晚,主要是在大学教育阶段完成,因此高考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就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能否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决定了这个人将来是否可以进入社会的精英层次。而西方则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把社会加以分层,例如德国的中学分为学术和职业两条路线,小升初的时候,学生分别进入职业预科、实科中学、文理高中和综合学校。小学生升入不同的初中,基本上就决定了他将来是当一名工人还是有希望成为社会的管理层。

       西方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比中国要复杂得多,也灵活得多。例如:法国的大学体制分为精英高等学院和普通大学两个系列。普通大学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就是用来培养一般的技术人才,本科生人数众多,教育资源不足。按照法国的制度,只要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学生就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所普通大学。另外一个是高等学院系列,著名的巴黎高师和高等综合技术学校就属于精英学院系列,这些学院占有充分的学术、经济和教育资源,有全法国顶尖的教授和花不完的经费,校长也由总统亲自任命。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人数非常少,巴黎高师和高等综合技术学校每年分别只招收100名学生,从本科开始就是导师制,其本科生占有比一般大学博士生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且从入学开始他们就属于公务员序列,发放正式工资。这些学校有单独的入学考试,中学生取得毕业文凭之后,要读预科,才有可能考上精英学院。实际上对于法国来说,国家的未来就交给他们了,他们毕业之后的前景也注定一帆风顺,法国的政府高官和大型企业的领导层遍布着精英学院的毕业生。

       从规则上说,精英学院并不排斥任何阶层的学生。然而实际上,精英学院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阶层自我复制特征,绝大多数情况是,爷爷、父亲和儿孙都毕业于精英学院。这是为什么呢?

       深究一番不难发现,精英学院从制度设计上就把入学考试与普通中学教育脱钩,它的入学考试很难,考查范围远远超过普通的中学教材。所以,如果只是在普通中学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也难以考上巴黎高师这样的名校。从小学结束就开始分层的教育体制更是加剧了这种分化。

       在西方文化环境中,下层家庭的孩子难以真正出头,走入上层。也可以说,在西方双轨教育体制下,孩子想快乐就别想上好学校,就没有突破自己阶层的未来。上层家庭的父母,因为本身的文化水平高,而且对子女有所期待,他们会让孩子进入高水平的私立中学或者请家教(他们自己也有能力培训和指导子女)。最后的结果就是,上层家庭的孩子占据了精英学院的校园,随后,他们占据政府高层和大型企业董事会,占据各个部长的席位,这样就造成了社会阶层不断的自我复制。这不仅仅是法国的现象,整个欧洲都是如此。

       文化差异:西方文化更加认同每个人有不同的起跑线

       在BBC的纪录片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英国的校长和老师常常会说一些学生“天生”聪明,爱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天生”不聪明,不爱学习;或者一些学生“天生”在某些方面较弱,例如体育、身体协调性,等等。因此在博航特中学,学生依据其所谓“天生的条件”归入不同的组别,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每个人只要做到他自己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就可以,做他最好的(do his best),不必要跟别人竞争,也不需要太大的压力。然而中国的老师则不断鼓励孩子们,你可以进步,你应该进步,你可以做到更好。无论你是谁,数学都要争取A,体育考试也都要及格,你永远要向更好的看齐,做到更好(do better)。见人善,则思齐,永无止境,这就是所谓的竞争和压力的来源。

       西方文化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个人努力的效果还没有充分体现,因此他们所处的层次更取决于出身和天赋。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的教育中,“天生”就成为一个关键词,人们将来所处的社会层次由“天生”(环境)来决定,个人的努力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更不用说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显示,中国高考状元大部分在小学和初中上的是普通学校,到高中才是重点中学。这就说明他们的成功并不主要依靠家庭环境。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能上什么高中,主要是“拼自己”,依靠成绩。“拼自己”的文化,必然就不会太重视“天生”,而更加重视后天努力。

       欧洲的一般民间文化中,并没有努力进取、自强不息、改变命运的文化传统,因此普通下层家庭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极少会节衣缩食为子女单独补习功课、请家教,让孩子投入激烈的竞争,也并不期待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以精英学院为目标。甚至法国的底层民众有不少人对精英学校系统根本就一无所知。在法国有一系列非常流行的漫画,小主人公名叫Titeuf,他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却成为小学生的偶像。

       换句话说,西方文化在看待教育问题的时候,更加认同每个人有不同的起跑线,而且也接受这样的观点:由于起跑线不同,所以结果不同。中国人则更加注重公平,希望人人有一样的起跑线,更相信人生的命运源自拼搏,而不是天生。如《中庸》所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笨鸟先飞,可以弥补所谓“天生”的局限。

       儒家文化以人的行为的伦理作为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而不是根据其出身和所属的利益团体。孟子的性善论对芸芸众生有很高的期待,强调人人皆可为尧舜,因此“天生”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圣贤。在这种文化影响之下,“见贤思齐”就成为每个人不可逃避的责任,不能用“天生”作为逃避的借口。无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天生条件和家庭环境,努力奋斗改变命运,都是儒家知识分子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不太接受差异化的教育,无论自己的孩子是否高智商,都一股脑儿让他们涌向奥数等提高性课程的原因。

       西方的文化更加认同人天生的差异,因此在教育上更加重视分层,“因材施教”与“因钱施教”相结合,这样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精英的更精英,平庸的更平庸。而中国的教育更强调人的普遍性,更统一化,弹性和个性化较少,这对于精英的发展固有不利的一面,但是更加公平均衡。如何在精英教育的需求和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渴望之间,找到一条相对中庸和平衡的道路,是当前的教育改革所要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标签:;  ;  ;  ;  ;  ;  

起点的“同”与“异”--论中西教育与文化的差异_精英阶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