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五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五十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语言科学在飞跃发展
建国50周年前夕,广东学术界喜气洋洋,各个学科都在欢庆几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深具广东特色的中国语言学界也不例外。他们胸怀大志,不断结合广东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语言文字研究工作,并培养出一批批专业人才。特别是近20年,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更是大踏步前进,取得了以下骄人的成就。
一、广东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调查研究省内各地方言的风气遍及全省。广东是我国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全国七大方言中,广东就拥有其中的粤、闽、客家三种,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此外,还有粤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粤北、粤西一些未知名的方言土语。然而,以往很少有人着力进行调查。近20年来,广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我省语言资源的开发,连续几个全省社科研究“五年规划”都把广东方言的调查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更是一贯把方言的调查研究视为体现广东特色的重大研究项目。在省社联、省中国语言学会的领导组织下,一些学府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师范学院等,都不乏有志之士长期埋头于方言的调查研究,可谓乐此不疲。暨南大学以詹伯慧教授为首的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原汉语方言研究室)从80年代中便着力于我省方言的调查和方言研究人才的培养。暨南大学1984年开始培养汉语方言硕士生,1990年设立以培养汉语方言高级研究人才为主的现代汉语博士点。十多年来,他们的大面积方言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三卷)、《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等共约500万字的调查研究成果, 被誉为广东方言研究史上的空前突破、新里程碑,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很大的反响,屡获国家教委、省社科界和省高教厅的优秀成果奖。地处粤东的汕头大学,近几年异军突起,组织力量开展潮汕地区的方言调查,也已取得不少的成果。在大力开展方言调查的同时,一批方言研究的专著也陆续在我省诞生。如李新魁等的《广州方言研究》、麦耘的《音韵与方言研究》、林伦伦的《澄海方言研究》、施其生的《方言论稿》、陈晓锦的《东莞方言说略》,以及潘家懿对海陆丰方言的研究、张维耿、林立芳等对梅县客家话的研究,还有一批以方言志形式出现的方言著作,等等,既有大面积的全面调查,也有深入开挖、精心发掘。
二、古文字研究成绩斐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广东拥有两位在文字学界举足轻重的大学者——容庚教授和商承祚教授。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北迁时,容商二位都留下来了,为广东的文字学研究,特别是古文字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学位委员会早在80年代就通过在中山大学建立以容商二位为博导的汉语文字学博士点。其后,这个博士点又增加了张振林、曾宪通两位博导。近年,随着博士点内涵的拓宽,李新魁、唐钰明两位教授也先后加入到这个点的博导行列中来。近十几年来,中山大学在文字学,特别是古文字学方面不断推出研究成果,在海内外的名声越来越大,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此外,来自北方的著名文字学家梁东汉教授,自从80年代进入汕头大学以后,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文字学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
三、广东近20年来,在汉语语言学的其它领域也取得不少的成绩。现代汉语方面,语法修辞的研究硕果累累:沈开木、唐启运、陈垂民、黎运汉、傅雨贤等教授的著述在语法修辞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音韵学、训诂学等传统“小学”的研究,也有不少著作问世,如李新魁的系列音韵学专著,孙雍长的训诂学专著,唐启运、周日健的虚词专著等,都显示出作者的学术造诣。李新魁教授学贯古今,著作等身,在我省语言学界享有盛誉,可惜未老早逝,离开我们太早了,实在是广东语言学界的一大损失。
四、广东中国语言学界紧跟广东现代化建设步伐,联系社会语言环境,联系语言应用实际,不断开拓语言研究新领域,也作出了显著成绩,突出的表现有:
1、积极配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和部署, 大力支持广东的社会语文工作,在“推普”和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贡献颇多,自80年代以来,广东省视听传媒推出了一套又一套的专题节目,省、市语委举办了一期又一期语言文字工作干部培训班,广东省的语言专业人士莫不主动承担任务,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2、而对语言应用多样化的现实, 基于对共同语和方言并存并用而有主有从的认识,从80年代中期,我省语言学界便开展了“双语双方言”的调查研究。由深港语言研究所陈恩泉教授倡导主持的两年一度的双语双方言国际研讨会引起海内外关注,研讨会已在深圳开过六届,越开越好,每次会议都出版一本论文集,被评价为: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正在深圳悄悄崛起。
3、从社会应用的需要出发, 编写了不少深受欢迎的工具书和教材。虽然有的作者并不熟谙粤语,也非粤语研究行家,只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也动起笔来。这类粤语书籍质素不佳,受到语言学界及广大读者的非议和抵制,自是意料中事。但在这股“粤语风”中出现的粤语出版物,不少是内行人如陈慧英、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麦耘等粤语专家编写的佳作。这里附带一提,一批粤港澳语言学者共同编撰、由詹伯慧教授主编的《广州话正音字典》,经过将近十年从审音到编撰字典到出版的艰苦历程,在专家和出版社的齐心协力下,现已进入排印校对的最后阶段,可望近期和读者见面,也许可作为粤港澳语言工作者献给国庆50周年的一份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