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网瘾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措施论文

对学生网瘾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措施论文

对学生网瘾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措施

梁淑芳

(赤峰卫生学校,内蒙古 赤峰)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科学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网络信息技术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网络成瘾程度严重,对此,本研究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网络成瘾的危害、导致部分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心理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学生;网瘾心理;措施;健康心理

0 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由此而出现的网瘾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产生孤独抑郁、游戏狂、色情癖等网瘾,这对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对学生网瘾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2]

1 诊断网瘾

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要明确一个人是不是存在网瘾,通常是根据这个人在过去一年内有没有如下表现,如果存在如下症状超过三种,就证明这个人存在网瘾:(1)耐受性不断提升:要每天上网满足一定的时间才能感到满足,网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大。(2)戒断症状:如有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变得非常烦躁,感到盲目,心理感到空虚,担心自己一会没有上网会错过什么。(3)上网频率很高,本来计划好减少上网时间,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4)其实学生心理也知道频繁上网是不好的,也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总是事与愿违。(5)平时一有时间就上网,上网时间占据了一天绝大部分时间[3]。(6)由于频繁上网,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7)虽然明白沉迷于网络是不对的,但是还是会花大量的时间上网。

2 导致学生产生网瘾的原因

当前,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深深陷入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多数业界内的专家一致认为,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成人意识不断提升,在他们中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任何事情都可以负责,自己可以独立处理好任何事情不用别人帮忙。但其实恰好相反,其实他们的心智还没有那么成熟,还是个孩子,并且很多事情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娇惯宠溺,承受不了任何失败与挫折,一点小小的打击都可能使其退缩,主要表现为情绪容易大起大落,自控能力很低。没有勇气面对挫折,心理压力剧增,上述情况会让学生想找一个理想完美的空间去释放压力与不满,而网这个时候,网络无非是最佳的选择。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变得十分完美与强大,压力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很好地释放与宣泄出来[4]

2.2 与父母关系不和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父母沟通不畅是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原因。父母是孩子接触最早的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期间,父母的责任是很大的。但是目前我们看到,很多家长还是在延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就是命令式的教育模式,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导致孩子叛逆程度严重,不听父母的话,进而在网络中寻找慰藉。

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网络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只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实用工具而已,网络现在而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全部。老师要帮助学生认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区别,让学生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同时要教导学生在上网的时候要分清善恶美丑,积极实施道德教育,正确、合理地应用网络,从而使网络发挥最佳的效果。

3.2 父母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尊重孩子、关心孩子

2.4 青少年的自我约束力很差,冲动易怒,一旦走入歧途,就很难再出来。现在很盛行的一些可以结婚生子的网络游戏,相关心理专业认为,青少年喜欢玩这些网络游戏是因为年龄特点发展的正常需求,是模仿成人的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学习成人的一种行为,但是老师与家长要加强引导,否则后患无穷[5]

出院后及时随访,定期总结临床路径的标准化及审查ERAS执行的质量,将有利于质量的持续改进。主要评估包括以下四点:①衡量临床预后(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②衡量非临床结局(花费及效用比、患者满意程度);③评价ERAS方案的服从度;④尽可能维持这个概念(包括新证据和修正概念)。

3 戒除学生网瘾的措施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不合适的,因此,老师与家长总是回避这个话题,即使有学生主动问,老师和家长也只是委婉的回答,越是这样,学生对性就越好奇,越想自己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对此,家长与老师要正确认识性教育,不能回避,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性教育。减轻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学生的问题要以正确的方式加以解释,这样就能减少学生对网络上相关内容的注意力[7,8]

3.4 开展健康的性知识教育,让学生正确看待性

非自然降水量、滞后降水量因不影响采集数据,MDOS对其不作备注要求,但值班员应将情况记录在值班日记中,便于以后工作中的查询等需要。记录时要注意写清楚非自然降水时间、雨量、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

2.3 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都有沉迷于网络的情况,差生由于学习不好,不受老师喜欢与重视,他们往往具有自卑心理,因此会选择在网络中宣泄自己的压力,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成功。

1.3.2 青少年信息贫困研究。刘亚[33]把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来研究。他认为由于青少年对概念的定义或描述不准确,其信息需求表达能力不足,而导致检索能力不足;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并不理想,难以实现知识建构与创新;对网上的信息几乎不加质疑并引用,缺乏信息评价判断能力。需要将青少年信息行为作为新命题进行研究。王洁瑾[34]通过调查研究,构建信息贫困视野的青少年信息行为模型,指出青少年信息贫困多是因为信息获取障碍,表现在习惯使用省时省力方式检索,信息检索能力不高,信息处理能力不理想;存在信息吸收能力缺陷,表现在信息需求表达障碍、缺少信息判断能力以及知识结构不完善等。

虽然孩子年龄较小,但是他们也是社会中平等、独立的个体,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也需要得到别的尊重,由此,家长要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孩子,主动关心他们,了解孩子的实际需求,并想方设法达成孩子的合理愿望[6]。家长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孩子交朋友,做孩子信任、亲近的人,家长对孩子关心多了,就能够减少孩子对网络的关注度,进而使学生戒掉网瘾。

3.3 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进而正确引导孩子

西汉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刘彻决定派四位将军各领一万骑兵反击匈奴。李广、公孙敖都吃了败仗,公孙贺没有遇到匈奴人,徒劳无功。

孩子年龄还小,对一些事情很难有正确的认知,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就要承担起正确引导孩子的责任,将孩子朝着正确的认知方向引导。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出发,促进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教给孩子分清对错,知道感恩。以此来分散孩子对网络的注意力,缓解孩子的上网不良心理与行为。

3.1 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认知教育、德育教育

网瘾虽不像酒瘾、毒瘾具有那么大的魔力,但是一旦成瘾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它能够直接侵害学生的身体,损害学生的心理,会耽误很多正常应该从事的活动。但是广大家长和学生也不用恐惧,网瘾也是可以预防和戒除的。只要抓住网瘾的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网瘾是完全可以达到预防和矫正目的的。

3.5 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的锻炼

首先,青少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在平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其次,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可退缩,要勇敢面对,并学会主动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的帮助。

3.6 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教育专家这类专业人士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

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准备工作能够为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达到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为了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和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上为工程施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均衡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所以施工的组织指导工程项目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组织工作,明确对参加编写的人员的分工,做到责任到人,最后汇总和修改定稿,以此达到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和基本内容上的统计,最终实行标准化的管理。

4 小结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我们要用心、用爱去关怀上网成瘾的部分学生,帮助他们重拾理想、信念的风帆。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主动走近他们,让他们明白网瘾的危害,使他们自觉远离,促进身心健康[9]

由表1看出,2个数据集前8个主成分均能够很好地表达不同等级烟叶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7.70%和98.16%。因此,使用得到的8个主成分信息进行分类,能够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

参考文献

[1] 谢燕藩.略谈对网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理论,2012(10):254-255.

[2] 闫建军.关于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0):25-26.

[3] 黄玮,周玫,梁芷铭.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中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2):62-63.

[4] 秦莉,王淑莲,钟高锋,等.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4):75-76.

[5] 顾卫平.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学园,2013(32):176-176.

[6] 许云龙.农村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及预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1):10-11.

[7] 陈志恩,宋清海.农村户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行为干预[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4):450-451.

[8] 王梅,王玲,何海英,等.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58-59.

[9] 袁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188-189.

中图分类号: R844.2

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49.107

本文引用格式: 梁淑芳.对学生网瘾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164,179.

标签:;  ;  ;  ;  ;  

对学生网瘾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措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