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APP在高校学校体育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初探论文_郭然

运动APP在高校学校体育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初探论文_郭然

郭然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太原 邮编030062

摘要:高校学校体育建设存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体育锻炼严重匮乏、校园体育活动参与度低等典型问题。本文作者对运动类APP在高校学校体育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要分析,为高校学校体育建设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运动APP;学校体育

1引言

互联网时代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年人抬起头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多年连续并不理想,多数同学刚刚及格,甚至部分同学所有项目均不及格,这一现象很大程度是由现行制度以及互联网诱惑造成的。

2学校体育与运动APP

2.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2.2运动APP

2.2.1运动APP界定

APP指的是手机应用程序,即Mobile Application的简称,具体是应用于智能手机及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软件。运动类APP主要是基于智能手机GPS模块和加速度计科学综合提供一系列数据参数:如轨迹、距离、时间、速度、海拔和高度等等,从而显示出卡路里消耗等数据。

2.2.2特点

2.2.2.1记录运动表现数据

运动类APP区别于其它APP,有较为强大的运动数据记录功能。学生通过APP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运动轨迹、距离、步数、时间、速度、能量消耗等一系列相关指标,同时还可以看到个人历史数据,进行前后数据对比,做出相应的运动计划调整。这一便捷的运动数据记录功能,使APP的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客户粘性非常高。

2.2.2.2社交互动

目前运动类APP设有非常强大的社交互动版块。学生不仅可以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运动数据,还可以在APP内进行点赞互动,发布自己的状态。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拉近学生间的距离,还可以通过他人的夸赞正向强化运动习惯,进而逐步养成终生体育意识。

2.2.2.3运动排名

APP内设置了个人运动情况排名、学院排名,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归属感,还可以产生较强的运动数据攀比心理,每日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运动排名。

3高校学校体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大班授课、授课项目传统,没有引进时下比较受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现阶段高校体育课课程改革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学校资金不足、师资情况短缺造成的。双师型体育教师配备、学校相应扶持资金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3.2学生体育锻炼严重匮乏

高等体育教育是学生上学期间接受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体育教育,受中考体测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在中考结束后在体育锻炼的时间分配上占比非常少,甚至一年也没有几次运动安排,学生体质基底非常薄弱。国家体质测试数据监测显示,学生体质数据并不理想,尤其男生在引体向上力量项目的测试表现,男生女生在速度耐力型项目的测试也极为不理想,及格比例非常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学校体育活动参与度低

学校开展的体育类活动,学生参与度比较低。在很多学校都存在体育赛事有人参加但无人观赛,甚至个别院系存在报名人数不够而放弃比赛的情况。这一方面与学校开设的体育活动有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并不在体育活动上。

4运动APP在高校使用情况概述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运动APP在高校的使用情况多数为学生自主使用,诸如咕咚运动、NIKE+、悦跑圈、Fit Time等,这种使用形式以学生自主依据个人使用习惯以及运动兴趣为选择标准。部分院校以行政指令推行了跑步类APP,如运动世界校园,清华大学独立研发了跑步APP,要求学生通过APP完成相应的体育锻炼任务,作为学期考核。

5运动APP在高校学校体育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5.1与课程考核相连接

学生在运动类APP内的日常成绩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计入体育课考核体系内,从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设定考核。笔者阅读文献发现,个别已经开始推行运动类APP进校园的高校通常是拿出体育课成绩的10—30%的分值对APP使用情况进行考核。

吴翠翠在文中指出贵州师范大学在推行运动世界APP跑步软件时,采用的方法是为学生设定学期目标公里数,APP跑步完成情况计入学期期末成绩考核,其中男生学期目标公里数是80公里、女生60公里,也就是说男生一学期最少完成80公里跑步任务、女生最少完成60公里才算完成本学期基本目标,并对每人每天每次的具体运动表现进行设定,如若跑步成绩表现不达标,则不计入有效成绩。

通过APP设定运动考核指标不仅可以正向强化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还可以有效扩展体育课堂,将APP作为体育课的补充与延伸进而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以及教学质量。

5.2与校园活动相连接

因运动类APP具备很强的社交功能,所以基于此功能可以同时在线上、线下发起校园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活动影响力,同时也是线下活动的最有力补充。

通过运动APP在线上发布活动通知、组织线上晒里程等各项互动活动,线下同期开展相对应的竞赛活动,这样可以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学生还可以在APP进行线上互动,相互点赞,抽奖活动等,这样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实饱满,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会进一步提高,并再次正向强化学生日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5.3设置需符合大学生需求

APP的版块设置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增强APP的使用粘性,这就要求APP在版块设置上要满足用户需求、操作页面简单明了。

从这一点来说,运动APP在校园的应用中要注意运动数据和社交互动版块都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设置,区别于社会人使用的 APP运动体验。

运动类APP在高校进行推广首先需要满足大学生的社交互动特点。社交互动版块在个人数据版块的基础上需增加集体版块,如专业数据、学院数据、学校数据等。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在APP内将个体进行分班考核,还可以增强学生归属感、荣誉感,并进一步增强APP与体育课的有效连接。

6建议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进运动类APP作为体育教学的补充手段,提高课堂与学生的交互比例,正向强化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实现高等教育体育课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泽琴.运动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社会体育学,2017,8(7):180-181.

[2]叶木华.运动类APP:运动新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运动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6,5:162-165.

[3]李楠,王晓刚.运动类APP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学生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6,3(7):25-29.

[4]于冬晓,刘宗超.运动类 APP 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J],2016,4(35):116-119.

[5]袁晓芳.运动类 app 软件在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7,9:164-165.

作者简介:

郭然,女 汉族,1988.8.26,山西孝义,毕业于山西大学,2011级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现任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师,助教。

论文作者:郭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运动APP在高校学校体育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初探论文_郭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