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有效提问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陈小丽

借有效提问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陈小丽

陈小丽

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有效性提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能够调动起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分析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提问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为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应多进行有效性提问,从而使课堂更加的高效。

关键词:有效性;问题;阅读教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习必须结合思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性提问的方式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了要把教育和思考联系起来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要"循循善诱",耐心地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配合提问。但是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课堂上缺少有效性提问,从而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不利于教学格局的转变。

一、尽力创造现代化教学环境进行有效性提问

有效性的提问需要有一定的场景设置,通过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白提问的问题,同时学生在网上音频情景中也很容易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互联网教学是一种通过生动的艺术表演而进行教学,情景教学在一定的活跃的气氛下,让学生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1]。教师利用手机在课堂中加入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念,利用这些在当今时代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阅读的无限魅力。翻转课堂的理念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角色互换,课堂由学生主导,教师起配合作用。乡村小学教师更应该努力的让学生的学习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向城市学校的教学水平看齐,教师要努力缩小乡村小学与城市小学之间的教学水平差距。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所一直推崇的观念。教师可以用手机让学生听音频、有声读物和电台节目,通过这些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微课的目标就是把传统课堂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翻转课堂依托于互联网应运而生,它是传统课堂本质上的改革的表现。翻转课堂无疑是教育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最个性化的产物。

例如:在学习《山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开始进行互联网教学之前,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入情景并提醒学生尽量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音频对这篇课文的场景进行重现,在学习时,教师可以播放一首雨声的音乐,结合音乐通过图片展现夜晚的寂静。让学生体会乡村的雨夜,不仅是静得出奇,也黑得出奇。除了天上一些零零碎碎的星光外,几乎都是黑漆漆的一片,学生通过情景的展现,身临其境,更加能懂得作者内心对山雨、夜晚的深情描写以及诗人心中对山中雨声深深地喜爱之意。进行这些生动的情景教学后,学生需要对情景模拟后说出自己的对之前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接,清晰地明白有效提问的意义何在,从而充分体现有效性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借有效提问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人生需要挑战,课堂也需要提问。有效性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小学生的提问所设置的问题难易需要进行选择,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过难的提问会使学生学习没有激情并且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心态;过易会使学生容易厌烦心态,不能使学生真正在课堂提问中得到有效锻炼[2]。所以有效提问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有效性提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发散思维回答问题,思维的发散可以说比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更重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和外国名人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古人有云:"授人予渔,而非授之于鱼",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本身要重要的多,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便可轻松学习,更加高效的学习,学习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交给学生的是思维发散的方法,而不是把知识理论直接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增长以及学生天马行空大跨度的进行联想,从而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3]。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阅读六年级课文《草虫的村落》时,可以运用思维发散的方法,通过智力激励法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教师针对课文提出问题:"草虫沿途都看见了什么?春天到了,我们身边有什么东西变了吗"等等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为了能够使课堂更加活跃,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课下小游戏,比如在课下让一些学生仿照草虫,走入村落,寻找课文里草虫看见的风景;其次,教师让学生对阅读的课文《草虫的村落》进行讨论并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畅所欲言,让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最后,教师需要对本次课堂进行总结,一些好的想法要给予肯定并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种形式的课堂[4]。思维发散并不是无目的的胡思乱想,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思维发散,所以,光有一些观念是不够的,教师在听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后,不论多么不切实际,教师需要挑出一些最独特的、最具创新性的想法,从而充分发挥有效性提问在课堂上的作用。

三、借有效提问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阅读是一种认识这个地大物博的世界的一种快捷方式,阅读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方式[5]。所以说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首先了解课文背景,在了解好背景之后再去阅读,这样学生能更快的进入课文,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课文思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起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进行课文《詹天佑》教学时,在提问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了解詹天佑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去阅读课文,教师课堂上提出:"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建好这条交通要道"时,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足够长的钢铁架在两地之间,有的说可以不断地凿贯通两地之间的隧道。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想法的,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位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不论想法多么天马行空,教师都应多多给予表扬,给予肯定,让学生因为表扬而在往后的课堂中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

有效性的提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教师提问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性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多多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想维度得到提升。有效性的提问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具备自主性,从而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有效性提问。

四、在阅读教学中设置提问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在提问前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时间

课堂提问是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多进行课堂提问,但是,在进行提问之前,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和思考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充分理解课文知识从而产生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好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只会等待教师说出答案,而不会主动的自己去思考出答案,这就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懒惰,慢慢丧失对思考的兴趣。

(二)教师应激励学生大胆对问题提出质疑

一个好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互相提出自己的想法。思维创造的基础就是质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教师并不总是正确的,"人无完人",教师也会犯错误,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课堂认真听讲,如果觉得教师的想法是错误的,应大胆提出质疑,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探究提出的问题

好奇心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课文情景时,多多引发学生思想冲撞,使学生有秩序参加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深度学习重点关注的一部分,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教师多多进行提醒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问题,深刻探究所学内容,深刻理解课堂内容,体验一下课堂上所用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起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结束语

政府部门在近年来也号召小学教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多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进行培养;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自制力,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课外阅读也可以使学生增强想象力和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思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9,(3):146.

[2]洪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提问方式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9,(3):59-60.

[3]张亚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8.

[4]刘布萍.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32.

[5]陈忠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J].速读(上旬),2018,(1):222.DOI:10.3969/j.issn.1673-9574.2018.01.221.

论文作者:陈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借有效提问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陈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