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美论文,述评论文,新华论文,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04)4-0034-06
一、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简要认识
北美新华文文学,是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加拿大,或赴上述两 国留学、访学、经商、打工、陪读等的华人依据其特定的国际性的移徙和迁居经历创作 出来的以小说为主的华文叙事文学。这一定义有6个方面的明确规范:空间上限制在美 加两国,时间上限定在新近20年,创作群体为中国大陆的出国者,创作题材是移徙、旅 外和留居异国的经历,创作的语言手段是使用汉语,创作的代表性文体则为小说。总之 ,对北美新华文文学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上述界定,使之明确归属于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区 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文学类型。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黄万华先生说过:“文学史展开其自身进程时,往往20年一个 周期。”[1]从中国留学生苏炜(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之一)1983 年12月在美国写就他的第一篇小说《荷里活第8号汽车旅馆》算起,到2003年2月庞剑的 《留学美国的日子》一书的“最新出版”,(当然,也可以把2003年8月结集出版的少君 的网络小说《人生自白》当作这一时段的结点),北美新华文文学正好经历了整整20个 春秋。据现有统计资料显示,在这20年中,北美新华文作家创作有长篇小说120余部、 中短篇小说500余篇,其中若干作品还在国内文坛产生过几次较大反响。应该说,这是 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宏大的作品集合,这样一个历经20年积累而形成的文学集合理应进 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因为,“20年的历程不能说太短,掀开一 部轰轰烈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也不过才30年,而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切换更以五 年计,再看台湾60年代的留学生文学的浪潮也仅仅涌动了10年。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 呼唤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成熟期的到来。”[2]
二、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大体轨迹
然而,某种文学研究的出现必须以相应的文学创作实绩为基础,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 也不例外。尽管在1983年年底这一文学创作已初试啼声,但真正引起人们理论上的回应 却在四年之后,而且,似乎是某种历史的必然,这种最初的回应就出现在美国。1987年 6月21日,由大陆留美学者组成的文学团体“晨边社”在纽约组织了一次“留学生文学 ”座谈会。这次座谈会首次提出了“留学生文学”的概念,并在回溯近现代海外华人文 学活动的基础上对当代大陆留学生文学创作进行了评述。这一具有首发性和相当学理性 的研讨会很快反馈回国内,1988年1月,上海大型文学刊物《小说界》全文登载纪录这 次会议的《“留学生文学”座谈纪要》并加了“编者按”。作为对这次会议的此岸呼应 ,同时也作为该刊率先连续几年发表留学生文学的一种阶段性总结,《小说界》也于同 年十月邀请北京、上海等地作家、评论家就“留学生文学”进行专题座谈,并于当年第 12期刊出了这次座谈会的《纪要》。应该说,这两次座谈会的举行及其《纪要》的发表 ,是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最早活动。这两次活动以群体性探索和对话性研讨为起点, 对当时崭露头角的大陆留学生文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内涵概括和本质揭示等方面都有 初步的涉猎。然而这类活动并没有在当时热点迭起的国内文坛产生预期的影响,这从随 后两年寥寥无几的研究论文即可见一斑。1989年,可以发现的研究论文只有4篇:《作 品与争鸣》1989年第1期登载的关于查建英的小说《到美国去!到美国去!》的两篇争鸣 文章——瓜田的《伍珍,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和朱铁志的《虚无的追寻》,《当代作 家评论》1989年第5期登载的张颐武的文章《第三世界文化的生存处境——查建英的小 说世界》,《小说界》1989年第10期登载的李佑宁整理的《美国举办“留学生文学”研 讨会纪实》。1990年只有两篇,即登载在《台港文学选刊》第6期上的《海内外学者谈 留学生文学》(李子云、王渝各一篇,这两篇其实是刘绪源、郏宗培主编的《留学生文 学丛书》的序言)。1991年竟未找到一篇。从这种情况看,似乎可以说,最初的北美新 华文文学研究仅仅局限于对个别留学生作品的简单分析以及对留学生文学整体性质的较 为悬空的探讨上。这种研究事实上既处于国内主流文学研究的边缘,也处于海外华文文 学研究的边缘(因为8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台港文学的研究)。然 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初期研究的若干亮点。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到上 述张颐武的论文。张文将查建英的小说放在跨文化的背景中予以论析,认为查的作品异 常尖锐地凸出了第三世界处境下的中国与第一世界的美国之间在物质、文化等方面的二 元对立,而这种对立又是以一种个人经历的方式显现出来,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某种隐喻 的性质,这一特色使查建英的创作成为80年代中国文坛一种另类的文学事实。张颐武的 评析较为深入地阐释了查建英作品的文化意义,体现了较深的学术素养,也展示出北美 新华文文学研究初期的较高起点。可惜,这样的论文如沉珠坠水,没有激起多大波澜。
上述沉寂状况的反转是以两部小说的“横空出世”为标志的。一部是曹桂林的《北京 人在纽约》,初刊于《十月》1991年第4期,另一部是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初刊于《十月》1992年第1期。这两部同属自传体小说的作品不约而同地叙述了中国人 在美国带有传奇性的奋斗经历和成功故事,它们一经刊出即成热销,随即出版单行本, 又迅速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两部作品的作者又都惹起各种争议与官司。这一连串事件使 这两部作品一时轰动全国,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自然,各种评论也随之蜂至迭起 。仅在1992、1993两年内从学术刊物上能够找到的专门研究文章就有30余篇,而其他媒 体上的相关评论和争鸣文章则不计其数。这些文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 赞赏两部作品塑造了与市场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人物形象,二是肯定两部作品展示了 新奇的域外经历以及弘扬了海外华人的奋斗精神,三是分析两部作品畅销的各种原因, 四是批评两部作品文学性的缺乏,五是以两部作品为参照从纵深的角度分析中国留学生 文学的历史与新变。短短两年内这些集束式出现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仍然是对作品个案 的分析与研究,且篇幅短小,学理的探究性不强,但无庸置疑地带来了这样一个突出的 贡献:它们与作品一道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强烈兴趣,有效深化了人们 对这一区域文学的认识,增强了批评家们对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热情,促发了人们从学 术角度整体审视这一文学现象的欲望。由此,北美新华文文学以一种“新贵”的姿态昂 然进入了众多研究者的视野。
对《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评论热潮一年后渐渐退落,但其余波 久未消散。其间,长篇小说《陪读夫人》的发表,也引起了评论界的一阵骚动。《小说 界》、《文学报》于1993年3月联合举行了该小说的研讨会,一系列相关文章也相继发 表。不过,对《陪读夫人》的评论一开始就较为冷静且学术性较强,其原因一是这部小 说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形象描写较具深度,二是批评界也需要一 种更理性的探索来作为对当年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纠偏与补充。这些,从1994年第3 期《文学自由谈》上的一篇文章《<陪读夫人>的突破》中可以得到印证。该文从文学的 审美功能入手,深入分析《陪读夫人》的文学性表现,指出该小说将留学生文学提升了 一个层次。其后几年(1994-1997),由于北美新华文文学新的热点尚未出现,趋于沉静 中的该区域文学的研究主要在下列三个方面延续“香火”:一是继续对上述三部长篇小 说进行评析,并逐步向纯学术性回归;二是在兴趣激发之后对八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重 新探讨,“查建英”、“苏炜”的名字在几年的“尘封”中再度被挖掘出来,并成为周 励、曹桂林们的另类参照;三是受“世纪末情结”影响,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开始出现, 一些文章已有意识地探索20世纪百年中国留学生文学的整体进程和代际特点,比较研究 和文化研究的方法已被自觉引入。上述几方面研究中值得提起的文章有:姚维荣的《谈 海峡两岸留学生文学的交汇与融合》(《小说评论》1993.1),该文较早将台湾六十年代 以来的留学生文学与大陆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特征及融合趋势 ,这是一篇较早进行横向比较的佳作;赵佩峥的《用母语叙说——新时期留学生文学漫 评》(《文学评论》1993.3),从题目即可看出,这是一种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综合性评 价;朱双一的《文化冲突:从伦理到政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厦 门大学学报》1994.2),该文论析了三代旅美华人文学创作在文化内涵上的主题流变, 是一篇纵向比较意蕴丰富的论文。李静的《中国域外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总体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1)则在梳理百年脉络的基础上对北美华文文学进行了综合分 析和整体概括,体现出宏观把握的特色。而陈蔚萱的《困惑与选择:在两个世界之间》 (《国外社会科学》1997.5)则较早引入“文化身份研究”的方法,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 文化特征进行深度分析。上述这些代表性论文以其较为浓厚的学理化倾向扭转了前期研 究的浮躁与虚泛,为后续研究开启了一条正确路向。
到了90年代后期,新时期的出国者们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奋斗与沉积之后,生活处境大 为改善、旅外经历渐趋丰富、创作心态日趋成熟,这些因素促使北美新华文文学进入了 创作的丰收期。这一时期,严歌苓新作迭出,并在海峡两岸及北美等地屡屡获奖,成为 华文创作的耀眼明星;阎真的《曾在天涯》轰动北美留学生社区,随后波及国内文坛; 严力、卢新华、张翎、薛海翔、张士敏、戴舫、孙博、树明、少君、沈宁等一大批作家 也纷纷贡献佳作。进入新世纪后,更有一群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新华人和70年代出生的 新留学生们如笑言、陈谦、郁秀、邵薇、王蕤、贝拉等,带着崭新的姿态和新奇的体验 进入华文文坛,创作出众多具有青春气息的美文佳什。一时间,北美华文文坛人才辈出 ,众星闪耀,创作丰赡,影响强烈。这一景观势必成为研究者倾情关注的对象,并带来 该区域文学研究的繁盛局面。要而言之,这一阶段的研究显示出下列新的特色:一是研 究视域的拓展和多元研究格局的形成。此前的研究仅局限于少数几个作家,这一阶段, 除热点作家仍然受到较多关注之外,其它同区域作家更多地被纳入研究视野。据统计, 本阶段研究涉及到的北美新华文作家有20余人,这种情况使研究的区域面获得大大扩展 。另外,过去的研究呈零散化状态,即兴式评论较为多见,且研究的自觉性并不强烈, 这从许多评论者“稍纵即逝”就可知一斑。而现阶段,由于相关研究机构的建立、高校 相关学位点的批设、以及大量相关研究课题的立项,使本研究形成了规模化、群体化、 多元化局面,一批专业研究者“浮出地表”。二是研究视角的变化和研究方法的更新。 在本阶段研究中,比较,不仅仅作为方法,而且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的本质趋向之一 ,愈来愈受到重视,而文化研究的运用也日趋深入且富有成效。看看下列文章的题目, 这种感受就愈加具体:《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小说评论 》1997.6)、《逼近世纪末的生命本真——评<曾在天涯>的精神话语场》(《长沙电力学 院学报》1998.3)、《阐释者的魅力——论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9 .1)、《<绿卡>的阅读效应》(《重庆师专学报》1999.3)、《寻找身份——论新移民文 学》(《文学评论》2000.6)、《抗拒失忆——论美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世界华文 文学论坛》2000.3)、《异域生活的女性言说——严歌苓创作品格论》(《山东大学学报 》2000.3)、《一次虚妄的旅行——评<扶桑>的新历史主义特征》(《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2.1)、《海外华人作家书写中国形象的叙事模式》(《华文文学》2002.2)、《留 学生文学中“他者化”角色的文化学阐释》(《华文文学》2003.2),由上可知,文本细 读法、语言学、阐释学、接受美学、文化身份研究、形象学、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 叙事学、文化学等等,都被引入研究过程,从而使北美新华文文学在多种视角的聚焦和 多种方法的解析下,获得更接近真实的阐释。三是综合研究的出现和区域整合的初兴。 北美新华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已显示出强烈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被研究者察觉, 于是阶段性的综合研究及时出现,而延展性的宏观整合也初露端倪。如黄万华主编的《 美国华文文学论》一书就是综合研究的成果体现,而陈晓晖的《边际定位与跨越——20 世纪美华作家文化心态及流变论》(见“故乡”网站2002.01.11)一文,则将北美新华文 作家及其创作放在百年历史的宏阔背景上进行纵横比较,深刻揭示了这一区域文学发展 的文化进程和内在特质,尤其对第三代美华作家(80年代后)的代表性人物的论析多见新 意。这些研究,为人们整体观照北美新华文文学提供了最初的理论依据。四是学术层次 的提高和诗学提升的自觉。早在1997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饶芃子教授就提出,要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提升至诗学层面,要做好学科建设的理论奠基工作(其文见《文艺理论研究》1998.1《海外华文文学理论建设与方法论问题》),这一呼吁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响应。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两本书的两篇“序言”。一篇是虹影、赵毅衡主编的《海外大陆作家丛书·小说二卷》——《距离》(北美新华文作家卷)一书的“序”:《关于大陆海外文学的谈话》(乐黛云、贾植芳)。这两位比较文学界的重量级学者,通过对话,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挖掘海外华文文学(尤其是显示典型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北美新华文文学)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这一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特征和跨文化优势。其满蕴学理的结论高屋建瓴,极富启发性。另一篇是苏炜为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写的序:《回到经验细节的逻辑》。此文以具体文本为例,认为小说是在经验细节的逻辑上的文本写作,而经验细节是由生存中独特的时间流和生活流凝练而成,海外生活就是一种独特的生存体验,它必定产生独特的经验细节,这些,也就会构成一种文学的特质。两篇文章一宏观一微观,但都自觉地在学理层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三、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两个相关问题
1.概念演进
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进展也可以通过其概念的演进加以说明。如前所述,对这一区 域文学的命名首先是通过“留学生文学”来完成的。这一概念对初期的北美新华文文学 的概括还比较贴切,因为事实上这类文学最早的作品确实由留学生创作出来。但几年后 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作者已不是留学生,有些原是留学生的其身份也已改变,这种改 变必然带来创作内容的变化,因此这需要一种新的概念来“验明正身”,于是“旅外文 学”的提法随之出现(参见李炳银、于青的文章《当代旅外小说选萃·旅外人与旅外文 学(代序)》,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1),这一概念自然较“留学生文学”涵盖宽广, 也更趋妥贴,但其空泛性则显而易见。随后,《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两书相继造成轰动,导致评论蜂起,一时各种新的概念交错杂陈。计有:“洋插队文 学”、“打工文学”、“新伤痕文学”、“留美文学”、“旅美文学”、“移民文学” 、“域外文学”、“留洋文学”等等,这些命名各自从某个侧面揭示了北美新华文文学 的若干特征,有的富于历史的联系,有的显示时空的限定,有的揭示行为的特色,但或 失之于狭窄、或失之于宽泛、或失之于重复,总令人有不全之憾。所幸这种情况在当时 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1993年3月,《当代作家评论》发表潘凯雄的文章《热热闹闹背 后的长长短短——关于“新移民文学”的再思考》。该文对此前出现的各种命名进行了 辨析,指出各自的优劣长短后,提出了“新移民文学”的概念,并作了一定论证。从以 后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一概念获得许多论者的认同并得到广泛的使用。但这一命名也 有明显的不足,即区域性特征和身份性特征(有些作者还不是移民)没有被细致地限定清 楚。所以有些研究者在关注北美华文文学时,干脆使用“美华文学”的定义(如黄万华 的《从美华文学看东西方海外华文文学的差异》,《世界华文文学》1999.4)。可是, 这一定义又缺乏对时间性的确认,它更多的只能在一个广阔的时间背景上加以运用,而 难以进入阶段性研究。其间,上海同济大学施建伟教授提出过“北美新华人文学”的概 念(施建伟《从边缘走向主流——海外华人文学的现状和未来》,《华文文学》2003.1) ,虽然时间性和区域性都得到了确定,但语种特征又被遮蔽(因为有的新华人是使用英 语进行创作的)。由此看来,所有的命名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在凸显某些内容的同时 也会掩盖某些内容。尽管如此,概念的演进,终归是无数人智慧叠加的结果,它真切地 显现着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和对文学本质的无限接近。据此,本论文中“北美新华文文 学”概念的提出及其论证,尽管仰赖站在他人肩膀上的视野而获得相对全面的概括,但 在未来必然也会被新的概念超越。
2.研究论著
研究论著的出现是研究实绩的重要标志之一。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论著的出台走出了 一条“先史论后专论、先概述后个论”的特殊路径。这主要是因为北美新华文文学只是 海外华文文学的其中一脉,而较早出现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的论著,一方面要满足当时教 学和研究的急需,一方面又限于相关资料的匮乏,在编撰时既不能忽略它又无法详细展 开它,因此这类史书大都是在书内章节中对其进行概述而已。这类论著有:1.秦宇慧《 文革后小说创作流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12),该书第5张专论“留学生小说创作” ,可以说是最早涉及北美新华文文学的论著。2.陈贤茂主编《海外华文文学史》(鹭江 出版社1999.10),这是在1994年成书基础上的扩充本,书中由吴奕锜执笔的“新移民文学”专章对北美新华文文学作了较有深度的论析。3.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该书在20世纪华文文学史的宏观视野下对北美新华文文学有所论及。4.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6),该书第4章专设一节“新移民作家群”,主要对北美新华文文学作简要描述。5.马相武、金戈主编《五洲华人文学概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0),该书第2章在概论美华文学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严歌苓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新版),该书第21章标题为“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论述了北美新华文文学及其代表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另外,由金岱主编的《长篇小说与文化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4)一书,也辟专章“守望在异乡——留学故事与当代长篇小说”对北美新华文文学从文化意义上进行解读,其结论较有新意。总体而言,上述这些论著尽管在史的综述中留给北美新华文文学一席位置,但其论述大都显得平面而缺乏深度,史家所及似乎更多的是补充史的完整而不是对这一区域文学自身的深入探讨。这种“史”走在“论”的前面的情况已引起一些学者忧心忡忡,认为这是违反学科建设逻辑进程的反常现象。
与此同时,试图对北美新华文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也开始出现。1998年9月,福建 国立华侨大学召开了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作为这次会议成果的充分展开,顾圣皓 、钱建军领衔编著了《北美华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一书。这应该是北美华文创作进行 研究的首部专论,其中自然大量论及到新华人作家的创作。2000年5月,山东文艺出版 社出版黄万华主编的《美国华文文学论》,该书作为“20世纪华文文学史研究”的子课 题的重要成果之一,对北美新华文文学展开了规模性研究,无论是从历史的纵向考察还 是对作家个案的挖掘,该书的进展都较以前深入。而2002年10月出版的《阅读少君》( 郭媛媛,群众出版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专著。该书的主要内容是由作者的博士论 文构成,文章在北美新华文文学20年发展的宏阔背景上对少君这一个作家进行深入剖析 ,基本上实现了个案分析与美学探寻、文化研究与文本细读有效统一的研究目标,其丰 富的容量和研究的深度使该书达到了目前对北美新华文作家研究的较高层次。
四、小结和补充
上述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扫描使我们看到一条大体清晰的轨迹,事实上,这10余 年的进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只能是世界华文文学整体研究中的一脉。世界华文 文学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发轫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台港文学,接着是东南亚的华文 文学,然后是美华文学中的台湾留学生文群,再后才是向前延伸至二三十年代的留学生 文学、向后扩展至八九十年代的新华文文学,目前又进一步拓宽至澳华文学、欧华文学 等等。由此可见,当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兴起的时候,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期工作已 为它做好了许多方面的理论准备,诸如海外华文文学本质特征的探讨、跨文化视野中的 文学理论研究、台港澳暨东南亚华文文学不同特质分析等等,这些已有研究成果促使北 美新华文文学研究能够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构筑自己的研究平台,并获取自身区域文学 研究的实绩,然后又以这种实绩进一步丰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整体成果。这种在学科 整体内的总分有序且相互影响的系统研究关系应该是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一大特征。
若从区域文学研究的角度予以总结,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大体走过了由冷至热、由点 至面、由分散到综合、由个案到群体、由文本分析到理论提升这样一个变化过程,这一 过程展露出该研究不断取得的进展以及由此而显示出的光辉前景。但不容忽视的是,综 合研究只是刚刚出现,区域整合还未见全功,诗学提升更是姗姗起步。而且,已有的各 种史论,因侧重于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框架,偏颇之间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评析不可能 完全准确而全面,还有待回过头来进行理论的清理和完善。而北美新华文文学作为目前 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海外华文文学,新的作家、新的作品层出不穷,更需要理论研究 的同步跟进。这一切都在说明,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具有非常宏阔的学术空间。
进一步说,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区域文学研究的价值,而且 还具有阐释当代中国文化命运的作用。因为,北美新华文文学的产生,是处于前工业社 会的中国公民大规模地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美国的结果。这种流徙与融合,实际上就是20 余年来中国迈向世界的形象折射,也是中国在现代化语境中文化进程的鲜明影像。正是 在这一意义上,北美新华文文学成为了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产生的特殊文本。这一文本不 仅刻录着中国近四分之一世纪的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轨迹,而且沉淀着中西两种全然不同 的异质文化碰撞、交融的清晰脉络和发展前景,因而这一文本就具有了鲜明的“寓言” 性质。而对这一宏大而复杂的文学文本的整体细读和深度阐释,既是从文化角度对当代 中国历史进程的形象认识,也是在全球化时代对人类命运的积极思考。由此,承载着这 些任务的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就必然会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