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亮 黄文胜 冷利华 裴宜斌 周函 何小伍

张 亮 黄文胜 冷利华 裴宜斌 周 函 何小伍

海军安庆医院心血管内科 安徽 246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讨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研究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从2013年10月18日至2015年1月18日期间选取的疑似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120例疑似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将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冠脉造影结果阳性视为冠心病,计算出动态心电图监测法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结果 冠脉造影诊断阳性为104 例,阴性为16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为108例,阴性为12例,心电图法的特异性为50.00%,敏感性为92.60%.结论 在临床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将冠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的精确度. 【关键词】 冠脉造影; 动态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患者; 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83-01

在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 我国冠心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2].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发生率较高的疾病, 不仅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确诊要立即进行有效治疗[2].因此,提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动态心电图法和冠脉造影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本文将研究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将我院从2013年10月18日至2015年1月18日期间选取的疑似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120例疑似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冠脉造影结果阳性视为冠心病,计算出动态心电图监测法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 其中,老年患者120例: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为67:53,患者年龄在56岁至84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42±2.54)岁.50岁至60岁患者40例,60岁至70岁患者60例,70岁至80岁患者12例,80岁至90岁患者8例.将所有需诊断患者的症状、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值大于0.05,差异较小,因此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比较、分析.

1.2 临床方法患者先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法:仪器选自北京美高仪公司Hotel12.Net型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仪.检查完毕后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自动分析ST段,并进行人工鉴定.诊断标准即:心电图显示超过2个导联的ST段出现在J点后0.08 秒,并且水平型压低量超过0.05毫米[3]. 患者再进行冠脉造影监测法:使用目测直径法对患者的血管狭窄度进行判断.诊断标准即:患者狭窄处血管管腔的直径除以狭窄处上段正常血管管腔直径,结果用百分数进行表示,当结果小于50%时视为阴性,当结果大于等于50% 时视为阳性,阳性代表患者患有冠心病[4].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实施冠脉造影监测法和动脉心电图监测法后,将结果中患者的阴性患者数以及阳性患者数进行统计.冠脉造影结果阳性视为冠心病.最后计算动态心电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00%=特异性;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00%=敏感性. 1.4 统计学处理将患者经过两种监测方法得出的数据录入到SPSS15.0软件包中进行处理, 用n和%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结果中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将冠脉造影法和动态心电图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从表一数据可得,冠脉造影诊断阳性为104例,阴性为16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为108例,阴性为12例.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较小,P值小于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比较冠脉造影法和动态心电图法的诊断结果差异

2.2 分析动态心电图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从计算结果可得,心电图法的特异性为50.00%,敏感性为92.60%.

3 讨论3.1 冠心病简介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类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并且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患者健康的一重要杀手.有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死于冠心病的患者数量较多,因此加强临床上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引起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因素较多,高血压、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等等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冠心病危害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有相关文献显示,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在明显上升,由于发现不及时、诊断不明确而导致的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冠心病问题已经被各界人士所关注,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断[5].

3.2 临床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常用的对冠心病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有冠脉造影法以及动态心电图法.在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法监测时,对心电图出现了持续ST段降低的患者再进行一次冠脉造影诊断法,结果发现患者并没有出现冠状动脉狭窄的现象,而导致患者发生持续性ST段下降现象的原因为患者携带原发性心肌病或者高血压性心脏病.因此,当该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会出现ST段持续压低的现象, 影响了临床诊断,导致误诊的现象发生.动态心电图监测法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测定,记录患者的平均心率,并且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冠脉造影技术具有更强大的优点,它可以清楚地记录患者的血管堵塞情况以及血管狭窄情况,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并且为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冠状造影技术在临床上被称为是诊断金标准,

能够清晰显示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以及解剖结构,方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然而使用冠脉造影技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并不是特别广泛.然而动态心电图方法又具有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常常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

3.3 联合诊断优势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单一的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不高,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因此建议将动态心电图监测法与冠脉造影技术联合在临床上使用,将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综合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增加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有效率. 冠心病属于心肌缺血缺氧的综合疾病,当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可以引发心绞痛等相应的临床症状,而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可以引起心肌的坏死即心肌梗死,所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巨大.在临床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冠脉造影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动态心电图法操作更简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的精确度,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参考文献[1] 陈胜,徐昕,陈艳清等.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155-2156. [2] 陆永灵.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1):144-145. [3] 丁桂菊.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241-1242. [4] 王秀艳,王燕琴,卢均坤等.动态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3):294-296. [5] 叶桂芬,周德莲,巨天赋等.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素心肌显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内科,2014,9(3):289-291.

论文作者:张亮 黄文胜 冷利华 裴宜斌 周函 何小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亮 黄文胜 冷利华 裴宜斌 周函 何小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