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手术部;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应用,从而对其干预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效果进行评定。方法:通过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其中患者数量为64例,这些患者是在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参加。通过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对于普通组来说男20例,女12例。对于观察组来说,其中男18例,女14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值为56.8±3.2岁,对于普通组来说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结果:通过对普通组和观察组干预护理满意效果分析,其中对于风险降低的手术护理来说,普通组风险控制满意人数为15例,满意率为46.88%。普通组的风险控制一般满意人数为12例,一般满意率为22.67%。观察组风险控制满意人数为26例,满意率为81.25%。观察组的风险控制一般满意人数为4例,一般满意率为12.5%。其中普通组的总满意率低于观察组。通过对普通组和观察组血栓发生情况对比,其中普通组在术中发生血栓的人数为2例,其术中血栓发生率为6.25%。对于观察组在术中发生血栓的人数为1例,其血栓发生率为3.12%。普通组在术后发生血栓的人数为3例,其术后血栓发生率为9.37%。对于观察组在术后发生血栓的人数为1例,其血栓发生率为3.12%。通过对比,普通组的血栓发生率为15.62%,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为6.24%。普通组的血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通过对普通组和观察组术中术后相关情况比较分析,其中普通组中出现术后寒冷情况的为6例,其中出现率为18.75%。普通组出现术后延迟苏醒的人数为8例,其比例为25.0%。观察组中出现术后寒冷情况的为3例,其中出现率为9.37%。观察组出现术后延迟苏醒的人数为5例,其比例为15.63%。结论:通过比对发现,护理干预在现阶段的血栓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影响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骨科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其中发生概率为30%左右,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的治疗来说其发生概率为25%左右。本文通过对手术室中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对于其中风险形成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将患者进行分组,随后通过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比对,对于患者的不良事件,例如延迟苏醒概率进行比对。在此之上还要进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概率的关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其中患者数量为64例,这些患者是在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参加。通过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对于普通组来说男20例,女12例。对于观察组来说,其中男18例,女14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值为56.8±3.2岁。对于这64名患者来说,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生病症主体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患者。对于普通组来说,其中由三种病症造成患者血栓风险的比例为12:8:12,对于观察组来说患者三种病症造成患者血栓风险的比率为10:8:14。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参数没有较大差异。
1.2方法
1.2.1普通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来说首先进行麻醉,随后对下肢采用压力泵的方式进行间接充气,在整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进行袖带的包裹使患者的下肢逐渐向上缠绕,其松紧度为一个手指的大小。在手术的一侧,通过进行膝关节的缠绕,其距离手术切口大概为20厘米,其缠绕的距离也应适宜。随后在手术的过程中应对大腿根部手术带的包裹严密度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其松紧度,没有按照正常标准的情况应进行重新包扎。随后进行患者肢体温度和皮肤颜色的关注,确保整体过程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为了做好保暖护理,给予毛毯覆盖,从而避免患者出现冰冷感觉造成静脉淤堵,对于手术室的温度来说应进行严格控制,并保持在25度左右。通过进行加温处理,避免患者出现应激反应,护理人员也应进行穿刺确保穿刺率成功,从而降低血管造成的损伤。对于其中注射的药物首先应通过生理盐水进行调配,对于注射速度要控制好。同时,应做好手术配合工作,通过保障手术的完成效果以此来降低并发症,随后进行患者体位的护理,根据手术需求进行整体的更换,对于出现神经压迫时,防止出现血栓现象。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下肢血栓控制护理满意度进行效果分析,除此之外,对术中的相关手术状况进行分析,还包含血栓的术中术后发生情况。
2.结果
2.1通过对普通组和观察组干预护理满意效果分析,其中对于风险降低的手术护理来说,普通组风险控制满意人数为15例,满意率为46.88%。普通组的风险控制一般满意人数为12例,一般满意率为22.67%。观察组风险控制满意人数为26例,满意率为81.25%。观察组的风险控制一般满意人数为4例,一般满意率为12.5%。其中普通组的总满意率低于观察组。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临床特征为患者下肢水肿同时发生色素沉着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郁滞性溃疡等后遗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由于血液出现异常凝结,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下肢回流受阻从而发生肿胀现象,在血液进入机体的修复过程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临床表现为肿胀甚至还会出现行走不便的现象。通过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形成原因是,机体的静脉壁受损伤同时还出现血流缓慢现象。对于患者长期来说,其经常会导致血流淤滞,出现血流缓慢的现象。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临床危害为引发肺栓塞,主要原因是有血栓脱落引起的血回流现象,在血回流为肺动脉时引发肺栓塞。肺栓塞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经常会导致患者猝死。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常会出现血栓脱落,术后的两周是血栓脱落的高发期,因此,应对其进行及时护理,由于血栓发作引起的肢体肿胀,从而导致皮肤增厚,在皮肤变黑的情况下形成慢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
在手术的过程中,应避免施行穿刺,通过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下肢损伤,同时应给予患者一定的治疗,保持患者身凝血系统的平衡,在改善血液粘度的情况下对其血小板的凝集进行预防。通过采用间歇式充气压力对骨骼肌的工作过程进行模仿,随后加强血液流动,在提升微循环的状态下减少血栓的形成。对于手术护理来说,应通过护士进行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回流速度与减少些凝滞的状态。现阶段来说,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一定程度提升了手术整体的效果。
通过对普通组和观察组干预护理满意效果分析,其中对于风险降低的手术护理来说,普通组风险控制满意率为46.88%。普通组的风险控制一般满意为22.67%。观察组风险控制满率为81.25%。观察组的风险控制满意率为12.5%。其中普通组的总满意率低于观察组。通过对普通组和观察组血栓发生情况对比,普通组的血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通过对普通组和观察组术中术后相关情况比较分析,其中普通组中出现术后寒冷情况的为6例,其中出现率为18.75%。普通组出现术后延迟苏醒的人数为8例,其比例为25.0%。观察组中出现术后寒冷情况的为3例,其中出现率为9.37%。观察组出现术后延迟苏醒的人数为5例,其比例为15.63%。
综上所述,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参考文献
[1]初晓杰,韩蕾,何剑,张超杨,霍萍,芦美玉. 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效果[J]. 双足与保健,2019,28(11):135-136.
[2]李德荣. 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5):83-84.
[3]吴蕾. 手术室术中护理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25-26.
[4]彭敏,张竹梅. 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3):183-184.
[5]黎玉婵,蔡羽中,李健. 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4):112-114.
论文作者:卢艳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血栓论文; 下肢论文; 率为论文; 满意论文; 术后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