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看个性化多元阅读_个性化阅读论文

从高考作文看个性化多元阅读_个性化阅读论文

从高考作文看个性化多元化阅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个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您是2003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的阅卷老师(作文以谈“杂”为话题),当您在作文中第一次看到下面这个材料时,感觉如何: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中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争相夸耀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惟有美国人笑而不语。

为了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形象,更有说服力;他们纷纷拿出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民族悠久历史的实物——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首先拿出古色古香,做工精细的茅台,打开瓶盖,香气四溢,众人为之称道。紧接着,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亮出葡萄酒,德国人取出威士忌,众彩纷呈。最后,大家都看着美国人。只见美国人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把大家先前拿出的各种酒都倒出一点,兑在一起,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博采众长,综合创造。”

我想您可能会和我一样,被它吸引吧。参加阅卷的一个上海师范大学的老师也说,刚开始看到这个材料时眼睛一亮,美国人的做法是融众家之长——兼容并蓄,这是“杂”的一种表现形式,用它来为说“杂”服务再恰当不过了。

可是当这个材料在后来的阅卷中第10次、第20次、第n次出现的时候,阅卷者的兴奋程度便开始呈递减态势,直至最后厌烦——真没劲,怎么都是差不多的面孔?可以想见,他在这种状态下会打一个什么分数。从今年的阅卷情况来看,像鸡尾酒类被大量同学引用的材料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上海的人杂、语言杂、食物杂;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国56个民族;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

一位老师在作文阅卷中总结出了这样一条得高分的规律:立意要稳,材料要新,要把阅卷老师在读众多普普通通作文的昏昏沉沉中唤醒。暂且不说此话对与错,根据我的经验,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文章立意已定或者是自主选择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除了构思、语言等因素,材料是否“出挑”、是否能吸引眼球确实起大作用。能够做到“人无我有”是最佳境界,退而求其次“人有我新”“人有我特”亦可。这样说并非让考生一味去迎合、取悦于阅卷者,事实上这也符合一般阅读者的共同心理。“文似看山不喜平”,从内容的角度看,看文章的人喜欢的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希望看到一些让自己有些陌生感的东西,同时又能为立意服务。与众不同的材料往往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惹人眼目,从而出奇制胜。

同样是写“杂”,再看看这些材料:

(1)有一种鼯鼠,会飞,会跳,会跑,会爬树,还会打地洞,然而他飞不远,只能靠滑翔;跳不高,只能原地蹦两下;跑不快;爬树不如猫利索;挖地洞又不像鼹鼠一样能挖一个“系统工程”来。这就是伪杂家们的真实写照。(谈贬义的“杂”——三角猫似的“杂”)。

(2)三峡工程质量总监办公室,聘请的是奥地利的罗伯特等中外专家担任专业质量总监;其安全总监办公室,聘请的是日本前田株式会社的广岛、田濑等专家担任安全总监。……在三峡工程第二阶段建设期间,主要监理单位有12家。与以往不同的是,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业主聘请外国公司监造。5家外国公司参加竞标,最后由法国技术监督局与法国电力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引入外国人参与三峡建设,三峡不是纯粹的中国制造,而是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杂”)

(3)李鸿章出使美国时,思念家乡饮食,于是唐人埠的酒食店做成杂碎进馔数次。“杂碎”为安徽方言,即杂烩。用海参、鱼肚、火腿等烩制而成。(饮食之“杂”)

(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大学一年级时主修建筑,大二听李比希演讲后改学化学,然而他在建筑系的一年并非虚度,建筑的演进布局和巧妙构造给了他不少灵感,最终他确定苯的结构,举世震惊,部分应归功于建筑学基础。(学科知识之“杂”)

(5)李斯《谏遂客书》: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遂霸西戎。(国君用人之“杂”)

(6)蔡元培任校长后,改革北大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他采取“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学者。北京大学很快即开学术开放、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成文学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教育自由开放之“杂”)

(7)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日:“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此材料通过承蜩老人的一番话,阐述“用志不分”之理,被一篇题为《我心只有蝉翼》的文章用于论证“杂”的反面——专。原文在该生作文中没有被全部引用,考生只是概述了一个梗概。)

同时引用了材料(1)和(4)的一篇作文为一类卷(得分在63以上)。这当然还有其他诸如构思、语言等方面的原因,但这两个惹眼的材料起了很大作用。作文要有亮点才能吸引人,有一个老师曾经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及格一级里徘徊了。“千人一面的材料得千人一面的分数(大众分)”,“要得高分,材料出新”,这里的“新”,主要是指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点。

现在我们再回过来看一看,作文中材料老套和雷同的主要原因何在?追根溯源,有学生生活比较单调、人生体验不够丰富等原因,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恐怕是在阅读方面。记得199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看课外阅读”,当年有很多同学无话可写——因为课外阅读太少。目前中学生阅读状况依旧堪忧,主要表现为几个“一”:课堂阅读“单一”——除了教材,就是各类练习卷;解读的结果“划一”——教参的标准答案基本上成了“千人一识”;课外阅读“统一”——有些学校增加了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但基本上是指定的;学生私下阅读“趋一”——紧张的学习生活、少得可怜的阅读时间,逼着他们“饥不择食”,只好用当下流行的卡通等快餐文化来“充饥”……要写说理文章了,要论据了,怎么办?快餐文化“上不了台面”,只有在有限的范围内搜寻,于是,相同面孔的材料出现了。上面那个鸡尾酒的例子就曾出现在高三学生做过的一张试卷上。

由此不难看出,写作材料引用面的狭窄和阅读状况的“单一”“划一”“统一”“趋一”是有密切联系的。要改变现状,有必要也在“杂”字上面做文章——采取个性化和多元化阅读的策略。

“个性化阅读”即“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阅读——同样的作品由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结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即是此意。“多元化阅读”有两种情况:一是“一千个读者一千部作品”式的阅读——每一个同学基于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生活体悟、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选择阅读不同的作品。第二种情况是指学生有意拓展阅读的范围,选择各种不同国别、时代作者,不同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的作品阅读,甚至还可以采取“互补式”阅读——专读自己不感兴趣的,或平时涉猎很少的作品,比如爱好文学的不妨多读一些科技类的书,大大咧咧的男生也可以去品一品情感比较细腻的抒情散文……

个性化阅读研究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德国的姚斯、伊瑟尔等人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他们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对于“作者—文本”的关注转向对“文本—读者”关系研究,以读者在整个文学中的重要活动作为基点,带来了阅读领域的新突破。这样的阅读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构建自己解读经典名篇的意识,并通过与作者、既往读者以及同学间作品解读结果的对话碰撞,激活思维,启迪智慧,形成能力。

这种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是,同样的材料,由于引用者的诠释不同、引用点以及阐发的内容差异而出现不同甚至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如爱因斯坦一例,不少人都提到了他会拉小提琴,爱好文学、哲学,不过都只限于蜻蜓点水似的提到而已。有一位考生通篇写爱因斯坦,其题目是“让中国出一个爱因斯坦”,文章首先由报纸上有关中国能否出个爱因斯坦的讨论引出爱翁成功的原因——杂:多才多艺,从而提出全文的观点:杂而能博,博而能一。然后分别写到艺术、文学、哲学对他的影响:“优美的旋律开通了思想,活跃着神经”“擦出本来专业领域意想不到的灵感火花,跨出原本艰难、现在却是‘妙手偶得之’的关键一步”;哲学,让人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成为科学家勇往直前的强有力支撑!一句“科技的美与哲学、艺术的美在本质上是贯通的”将上下内容连为一体;又一句“艺术和哲学不能直接帮助我们找到物理之谜的答案,却能指引它的方向”,将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度概括。再回到题目,针对目前“博士不博,硕士不硕,大学越来越趋向于成为一个职业培训所,学生们只埋头于自己的专业,对其他领域不甚关心”的现状,提出:“中国要想出第二个爱翁,就要从这‘杂’抓起。有一个‘杂’的教育体制,‘杂’的社会观念。杂而能博,杂而能一,才可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才可培养出又一个爱因斯坦。”全文就用了一个人的材料,但由此切入谈到了科学和人文的关系,谈到了“杂”“博”“一”之间的关系,谈到了教育环境与人才的关系,可谓入口小,张力大,足见该生对所拥有的材料的熟悉程度以及个性化深入分析和生发辐射的能力。这不一定全部归功于个性化阅读,但肯定与该生平时的个性化阅读和阐释能力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要营造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纵横交错的立体化的巨大解读场和解读链,由经典作家作品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历代解读者,当代解读者(包括学生个体、同学之间)构筑而成,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期待视野”(已有知识经验、生活体悟、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通过解读过程中的多方智慧碰撞生成智慧,让学生沉淀下自己的思考。

目前,多元化阅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些学校和语文教师实施的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的“专题化阅读”有它的影子。

2001年全国卷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素材脱胎于《三国演义》,这恐怕得益于该生的业余爱好:听说书。据说《三国演义》他连听带看有三四十遍;2002年上海卷高分作文《面对大海》(写鲁迅的),与该生对于鲁迅先生作品以及为人的推崇密不可分;今年有一个同学写的是《别“杂”了汉语的牌》,文章对于纯洁祖国语言,避免“外侵”与“内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举到的一些说明汉字表意性的例子,“木下为本、木上为末”,还有对政策的了解——“国家《人名规范用字表》即将出台”等,让我这个曾经在师范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工作过的人也深为叹服,该生的语言文字修养绝非一日之功。

这种情况的阅读因为是学生兴趣所在,所以印象深,学生在写作时,易调动。这种多元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外,教师可以提供“自助餐”式的书目,让学生有限选择,比如提供一些有一定质量的报刊或网站,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可资借鉴的时文,等等;也可以放手让学生无限自主选择,教师采取“监控”的办法:集中交流阅读信息,写读书报告,自编小杂志,写专题导读小论文,等等。

多元化阅读的第二种情况,即学生的拓展式和互补式阅读,自由度比较大,属于“自己找食吃”一类,需要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和把握,也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导。这样的阅读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借鉴多种写作手法,写作时增强材料的丰富性。

个性化、多元化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是: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单薄的不足,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开启学生智慧,使他们能在写作时能够引用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材料,还能够让他们在阅读中练“识”,练“语”,从而对作文的立意、语言表达等产生综合影响。同时以经典作品为依托,构建阅读经典—鉴赏、评价经典“读写一体化”模式,将阅读积累、思维表达、人文精神塑造、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意识的培养综合在一起进行,打破传统的单一封闭的教学程式,从而将“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文即是做人”的理想变成现实。

个性化、多元化阅读对语文教育的意义是:它遵从语文时时可以学、处处可以学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需和外求,极大地拓展语文阅读的空间,以学生视角来个性化地解读经典作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思考、自我研究的能力,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感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实现语文教育的文化承载和人文精神塑造等功能。

标签:;  ;  ;  

从高考作文看个性化多元阅读_个性化阅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