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承载着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出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更好地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读诗 情境 拓展
古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展现了唐宋等名家的风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它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对其审美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古诗的学习对小学生智慧的提升、价值观的形成等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以“读”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创设“情境”以提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通过“拓展”将古诗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四”读古诗,逐步深入
1.初读,读字音。古诗教学中不能把字词和篇章相互割裂,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学会生字。初读古诗的目标,就是要读准每一个字音,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老师在初读教学过程中对生僻字、形近字、多音字等进行重点指导。
2.再读,读韵律。古诗要读好,必须读出节奏和韵律。“读节奏”,就是要读出诗作的轻重缓急;“读音律”,就是要读出诗作的用韵。而节奏和韵律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用符号“/”在字后面划停顿,用“•”标出需要重读的字;另一方面要告诉学生诗作的韵脚,让学生重点品读。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老师范读、指名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好诗作。
3.三读,读诗意。在读出韵律的基础上,通过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领略其中的文化韵味。如在讲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把李白长期的飘泊,饱尝人间辛酸,看透世态炎凉,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对诗作要表达的含义进行理解。
4.四读,读诗情。理解诗意后,通过诵读,读出诗作中蕴含的意境和充沛的感情,让学生真正领略其中的“诗情画意”。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学生就像置身其中,与诗人一同漫步于西子湖畔。
二、创设情境,加深领悟
1.以生活再现情境。古诗,是一种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它来源于生活,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静夜思》这首作品表达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是天下人共有的。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例如父母加班晚归,自己独自在家无人陪伴;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独自在祖父母家时对父母的思念。
2.以实物演示情境。经典的诗作常常因为生动别致的景物描写而得以流传,典型的代表是贺知章的《咏柳》。在中国传统诗歌之中,这篇诗作堪称春色的经典,其中的“二月春风似剪刀”更是传唱千年的佳句,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如果想以情境教学法体会诗中景色,就让学生到湖边,观察春天的柳树垂下千万柳条,学生自然会对诗作之中描写的春色记忆深刻。这种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是在教室里死记硬背所无法实现的。
3.以图画展示情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富有画面感的诗作不胜枚举。画面比起文字也能够更直观地传达信息、加深受众的理解,这无形之中拉近了诗歌艺术和绘画艺术的距离。在《鹿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文配图及教学幻灯片展示的方式,“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借助绘画,学生更容易体会诗歌的画面感和文字的美感,帮助学生开拓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以音乐渲染情境。“诗歌”自古以来就合称在一起,《诗经》《离骚》都是以诗配乐的典型。比如在《游子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游子吟》这首歌作为上课素材,更能使受众理解诗歌的情趣。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以作者为拓展点。许多诗人,以其人格魅力、艺术成就,在文学艺术领域方面占有崇高的地位。而他们的传奇人生经历、在诗歌舞台上的艺术佳话,往往蕴含着突出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诗人生平、诗歌代表作等进行了解,可以加深理解。
2.以主题为拓展点。有些古诗通过对亲友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赞美;有些古诗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教学这类诗歌,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同类主题的作品加以阅读、欣赏,以促进学生的心灵净化与文化修养。
3.以背景为拓展点。有些古诗反映的是独特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场景,学生对诗歌创作的特定历史、社会背景加以了解,不仅能实现对诗歌内容和主题更加准确、全面、深入的把握,还能在课外自主学习中丰富知识积累。
4.以对象为拓展点。古代诗人喜欢以名山大川、知名建筑、传统节日、风花雪月作为描写对象,或抒发对景物的赞美,或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教学这类古诗,可引导学生以诗歌描写的具体对象为契机,去寻找、品读描写同一对象的其他诗人诗作。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古诗则是其中的精髓之一。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以此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论文作者:武嘉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古诗论文; 学生论文; 诗作论文; 诗歌论文; 情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文化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