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分析论文_曾伟

论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分析论文_曾伟

(湛江三隆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加剧,同时对供电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需要电业不断壮大的同时,必须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力系统自动化迅速成为我国新兴起的新技术领域,所以跟随电气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变电站开始进入自动化发展的新阶段。计算机技术和自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实现了自动化系统在变电所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变电所运行的质量和水平,为电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要。

关键词: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问题;抗干扰措施

1 前言

现如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指的是变电所能够实现计算机运行功能的系统,包含多个部分,例如:数据采集、监控、保护等内容,从而实现了变电所自动化管理功能。自动化管理范围包含一切的二次设备,可以说自动化系统的性能是比较高的,技术也比较先进,且系统的结构简单等多种优势。

2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概括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应用的发展,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数据处理、通信等科学先进技术与变电站二次设备相结合,减少或者代替值班人员对变电所设备的运行进行操作和控制,从而实现变电所无人监控的管理模式,并提高变电所的运行效果与稳定性,使其可控制性得以提高,减少人为操作出现的误差事故,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了变电站的可靠性。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体积小,通信功能方便。结合我国电气领域实际情况,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监视子系统、自动控制功能、通信系统、备用电源自投等的运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变电所自动化体系也日益完善,在发展过程中,其结构有集中式、分散式等典型结构,集中式自动化系统按功能划分,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较高,该模式可扩性较差,日益进步的时代中将被更新,如今,依然被普遍应用在小型变电所。分散式结构由一个或者几个测控单元来完成变电所一个断路器间隔所需的数据采集、保护及控制功能。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所,但用于高压变电所中,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3 导致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出现抗干扰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客观性因素

导致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出现抗干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客观原因。比如自然原因,当地雷雨天气较多等情况容易发生变电所自动化设备的干扰性问题,而由于客观性的因素不好把握,在解决起来也比较困难,一般需要根据变电所自动化设备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尽最大程度的减少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变电所自动化设备出现抗干扰问题,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主观性因素

主观性因素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也是导致变电所自动化设备出现抗干扰问题的主要因素。比如自动化设备自身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导致干扰问题的出现,技术人员的操作不科学以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存在着缺陷等等,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自动化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干扰性的问题,影响到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也相应的缩短了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寿命。

4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在充分利用自控系统的同时,对工业化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分析自控系统中的干扰源并积极寻求解决抗干扰的问题,从而发挥自控系统之于整个工业发展实质性的作用。为此,对于采取合理的抗干扰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 选择性能好的电源

在工业化自控系统中,对于电源的选择也要慎重而为之。实际上,若电源选择不当也会对整个自控系统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对电源的性能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虑,然后从中选择一种性能比较高的电源。一方面,在选择了性能优良的电源之后,将供电电源和变送电器分别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具备的直接电气连接的仪表供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自控系统对于抗干扰的抑制能力有了相当大程度地提高;另一方面,只有保证电源不间断地供电,才能使其满足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从而控制了干扰的产生。

4.2 选择正确的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

在自控系统中,进行接地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安全性和减少干扰。而就目前的系统接地方式来看,可以将其分为浮地接地、直接接地和电容接地这三种方式。自控系统作为一种高速低电平控制装置,所以对它而言,直接接地的方式更为有效。而且受到输入装置的滤波和信号电缆的分布电容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装置彼此之间的信号交换频率均不超过1 MHz,这时一点接地和串联一点接地的方式对于自控系统接地线而言更加合适,而并联一点接地的方式则适合集中布置的自控。

4.3 电缆敷设

不同的电缆则传输着类型不一的信号,根据传输信号的种类,对于信号电缆应选择分层敷设的方式,而同一电缆的不同导线却在同一个时段传送着动力和信号时,对于这种现象应严加禁止,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信号线与动力电缆在靠近之后平行敷设,从而可以电磁产生的干扰。

4.4 科学地对静电和电磁加以屏蔽

以电磁学原理和不同金属的特性为依据,选择一种优良且合适的金属材料,并利用此金属材料制造一个密闭容器,然后通过把需要保护的部分放在容器里面,使外围电路的正常工作免受内部电磁场的干扰,从而实现屏蔽静电。不仅如此,为了全面实现自控系统的抗干扰,可以选择金属电涡流,因其具有屏蔽功能,可以起到消耗自控系统干扰量的作用,从而将静电屏蔽和电磁场干扰屏蔽这两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真正有效地达到了目标。

4.5 运用信号处理滤波技术

要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干扰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对传输信号加强处理则是完成这一目标切实可行的一个途径。在进行信号处理时,运用滤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此方法可以处理传输信号的特定频率,然后借助滤波器的作用,过滤剔除掉一些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号,从而抑制干扰信号对于整个自控系统的干扰。近来年,继晶体滤波器和机械滤波器等广泛运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后,精巧型的滤波器也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相较于之前的滤波器,它对于实现自控系统的抗干扰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5 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鉴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当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电力工作者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鹏,陈家麟,金波.调度自动化设备抗干扰防过电压措施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

[2]刘建明,吴彩玉,王晓玲,等.遥信误发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

[3]刘达,郭文海.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4]柴江,卢世秋,唐晖,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技术[J].煤矿安全,2012.

论文作者:曾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论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分析论文_曾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