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大地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1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建设单位自身的声誉、地位,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更严重地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如今,面临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工程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前言
工程质量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与施工现场的全体员工,而且建筑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受外界影响因素多等显著特点,这就决定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难度极大,因此,关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1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内容
1.1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
施工人员的管理主要是相关人员的选择、工种和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在项目中标之后,人员的选择要根据现实状况来实施,并组建相关部门,按照个人的专科和技能优势去执行合理的岗位分配。
1.2施工材料的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第一要做到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贯穿在整个项目的始末把控施工材料质量。原材料的购买我们需要掌控,通过接连的对比去选取最适当的原材料供应厂商,采购效果达到物美价廉。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在原材料的输送和管理上,避免其遭到破坏。
1.3施工设备的管理
从现在来看,建筑施工中接连提高的机械化水平,大型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当中运用非常广泛。因此,需要关注的地方是施工设备管理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调度我们需要依照项目施工的现实情况执行,施工机械调配,在确保施工的同时也要关注节省工程本钱。施工机械设备的状态在这个经过中需要掌握好,避免在施工经过中产生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现状
2.1施工人员素质问题
有关管理人员缺少安全意识,要么就是有必然的了解,但行动起来注重不足,以至于在现场管理经过中,经常疏忽现场的安全工作。施工人员缺少正规培训,达不到规定规范的专业技能,所在岗位不可以完全胜任,有些人员不依照规定步骤实施操作,只凭经验行事,以至于常常发生失误,把建筑的质量降低了。缺少现场应变能力以及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另一关键因素。
2.2材料质量意识不严谨
建筑材料的优劣对工程质量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工期紧张、材料供应不及时以及一味追求利润等原因,使得许多施工单位在材料的把关、检验方面不够严格,减少检测程序,以次充好,影响施工材料的选择。拿施工中常有的基础回填以及路基处理为例,石灰若被其他材料代替,改变石灰用量比例,则会导致渗水以及路面塌陷;此外,还有如进行排水安装时劣质管材的使用使材料衰老过快,甚至出现爆管问题等。开发商与承包商此种行为,为获取最大利益,忽视质量问题,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2.3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制度在我国大部分的施工工地,不严格的奖惩,尽管有些工地表面上严格进行规章制度,但那也只是流于方式,结果不显著。中国的施工生产方法许多不到位,不能落实;班组检验和公司的安全检验不可以有机结合起来,整个施工保障系统相对薄弱。某些被查出具备安全隐患的项目不但没有实施整改,反而越来越厉害,完全不顾上级的监督和管理。
2.4工期设计不合理
某些施工企业为了寻求一时的利益,人为的缩短项目工期,一边设计施工一边购买原材料,每一个工种中间交叉作业,实施长时间的建筑施工,大大缩短工期,有的上亿的建设项目工程使用昼夜施工的办法,把原本需要多年的工期减缩到几个月内,为了迎合检验,违规施工赶工情况也常有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对策
3.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3.1.1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复杂,在管理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管理,制定一个合理的操作流程,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现场资源的利用率,将管理科学化。
3.1.2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这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最根本需求,为有效协调整个施工项目,施工现场的很多要素都一定要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主观随意性要克服。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基础本上把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效益提高,从而建设起一个科学而标准的现场作业秩序。
3.1.3以项目成员为管理核心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方面,必须对项目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管理。由于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得到锻炼和经验的积累,必须加强人员管理,以项目成员管理为核心。
3.1.4以预防控制为主的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规模大,一旦建成就很难再进行结构的改变,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策略。
3.2适当安排施工进度
建筑项目的进度控制是指在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前,对总目标实施一个适当可行的进度划分。进度划分要有预见性,思考到有关原因对施工的影响。避免发生为了赶项目工期而实施不重视质量的迅速施工。依照合同需求适当编制项目进度计划。想要土建以及安装配合好,就需要施工人员以及安装人员参加到进度计划中来,依照计划进度协调好有关工作人员、机器设备和应用材料,保证总目标的完成。
3.3提高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
要想改进工程施工质量,首先必须要有全新的正确的工程质量意识。首先要符合相关规定,但最终目的是使得消费者的质量品质满意。要想拥有新的质量意识,既要有主观教育,又要有制度保证,将企业的发展、员工个人利益与质量相联系,形成良好的有效的质量运行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做到:第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管理理论,解决问题时科学化、系统化,依靠全体人员的努力预防问题的发生,最终服务于建设方与消费者;第二,时刻树立“为用户服务”的观点,这里提到的用户实际上是指服务对象,在施工中,对上一道工序而言,下一道工序便是其服务对象,因此,要做到各专业施工团队相互服务,过程完毕后,服务对象即消费者,因此要提高消费者对工程的满意程度,必须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要在施工中对各个方面进行控制,使问题减少甚至不出现,对施工现场合理规划,做到文明施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还可以通过反面事故案例起到对员工的警示作用,令其提高警惕,提高自身质量意识。
3.4加强质量控制
首先,仔细实施图纸会审。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很多心血,一定要用心、细致地实施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构造配筋图,都要体系有联系地对照负责,把不清楚、有疑问以及不适当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企业以及建设方领导一起实施细致的会审,对图纸实施必要的、集思广益的改正,为施工的成功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开工前仔细审查施工队的施工组织设计。决定关键的施工方案和办法,拟定施工进度计划、具体计算施工机械、劳动力用量、关键材料用量、设计总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于项目相对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构造,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要用心审阅,对不准确的施工办法以及方案作出需要的修改,让项目的施工依照准确的方案实施,保证施工的进度及项目质量。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质量安全制定多元化管理形式。通过多类型的管理模式研究,形成综合性、合理性安全质量调控措施,有效结合目标控制方法,制定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3.5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5.1经过建设安全员“三统一”制度以及安全员联络制度,充足施展安全员的功能。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派出安全员“三统一”制度的安全员,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支付工资福利,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工作职责。这是企业对安全员的支持,这样一来安全员就不会受到工程经理或工程承包人的控制。
3.5.2提升工人安全素质,建设安全培训制度。工人经过安全培训考核及格后能得到上岗资格。依据这项制度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工人一定要持有安全资质证,不然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4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进步有重大意义,但我国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因为相关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因素不能较快发展,因此,应该加强相关人员质羞意识,严格检验材料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管理过程,提高施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海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
[2]王峰.建筑工程施工质童管理拉制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1)
论文作者:平裕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安全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