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探讨_聘任制论文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探讨_聘任制论文

实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聘任制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3年起,我省温岭等市县率先进行了以教师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学校,打破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上的僵化局面,在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目前,我省各地正在认真学习推广试点市县的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用人制度改革。

基本做法

(一)确定聘任原则

在聘任工作中,我们强调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双向选择的原则。聘任应当遵循学校和教职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学校可以聘任或不聘任,教师也可以应聘或拒聘。学校与教职工经过双向选择,签订聘任合同。2.按需设岗的原则。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核定学校人员编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量,设置工作岗位。3.择优聘任的原则。聘任以德、能、勤、绩为主要依据,以学历、资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为参考。优秀者优先聘任,不合格的不予聘任。可以打破职务、身份界限,可以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也可以将教师聘任至职工岗位。4.统筹兼顾的原则。要力争做到合理组合,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益。学校既要任用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又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同时也应维护老年教师的利益,体现“治懒,不治老,不治弱”的精神。5.契约化原则。学校和教职工应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严格履行。

(二)合理划分核编单位,严格核定可聘数

根据学校布局和管理体制,一般以市县直属学校和乡镇为核编单位,按编制数核定本学年可聘教职工数和高、中级职务设岗数,各校均不得突破此限。对于缺编较多的,则结合人员现状,按从紧的原则核定可聘数。在可聘数内要为当年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划出专项指标,由学校(主要是缺编学校)和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

(三)制定聘任的政策措施

各试点市县教委都制定了比较全面的政策。比如,从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限定教师流动的范围和比例;对受聘、不聘、待聘、试聘、拒聘、高聘、低聘、内退等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对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教师互聘作了一定的限制(须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并报教委批准);大中专毕业生和面向社会招聘的教师服务期(一般3 年~5年)未满的,不得参加双向选择; 对市区学校招聘乡镇学校教师的条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教师聘任为职工,校长聘任其近亲属的,事先要报教委审批。由于这些规定详尽而又比较切合实际,所以聘任工作始终有章可循。

(四)规范聘任程序

教师聘任工作一般于每年7月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分4 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周左右):校内聘任。 聘任本乡镇或本校的公办教职工。学校公布岗位设置和聘任条件,同时辞退所有代课教师。教职工将选择意向表送交学校,校长确定聘任方案,在学期结束前宣布首批聘任名单,并与教师签订聘约,发放聘书。

第二阶段(1周左右):校际间聘任。未被本乡镇、 本校聘任的和有外出应聘意向的教职工,自行去外乡镇、外校联系聘任。尚未聘足的乡镇和学校向外招聘。

第三阶段(1天~2天):教委组织双向洽谈。市县教委召集尚未被聘任的教职工和未聘足的学校进行双向选择洽谈。大中专毕业生从这个阶段起参加双选。

第四阶段(至8月20 日前):教委将未被聘任的教职工推荐给未聘足的学校,学校可视情况予以聘任或试聘。至此仍未被聘任的,则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具体办法见后文)。

每个阶段结束前,学校均须将聘任情况(包括受聘、未聘名册和不聘理由等)上报教委,以便主管部门及时掌握情况,视需要作一些必要的调控,使整个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几点体会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是实行教师聘任制的根本保证

试点市县的党政领导对实施教师聘任制都非常重视,各地推行教师聘任制的实施意见, 都是以市县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发文的。 温岭市自1995年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以来,市委、市政府已连续3年发文, 实施意见几经修订。在工作过程中,从市县到乡镇的领导都自觉做到不打招呼、不递条子、不说情,放手让学校招聘合适的教师;教委或学校碰到难于解决的困难时,市县领导主动出来做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关部门,尤其是人事、劳动部门对此项工作也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落聘教职工的安置工作。比如,落聘人员的人事关系转入人才交流中心后,其干部身份仍予保留;落聘教师如果要求调动,人事部门则给予办理相应手续。

(二)精心试点,大力宣传,是搞好教师聘任工作的基础

各市县都采取了试点探索、典型引路的方法,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学校,经过1年~2年的试点,逐步积累经验,然后再积极慎重地在面上铺开。各地还极为重视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教师聘任制推行之前先召开教职工大会,市县领导亲自作动员报告,消除教师心中的疑虑。有的市县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确保教师聘任制取得实效的关键

由于地区间在经济和教育基础,以及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施教师聘任制的过程中,试点市县都在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下,注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比如,在双向选择的范围和力度上,有的放得比较开,允许在全市(县)范围内招聘和应聘;有的将本地区的学校划分成若干片,双向选择只能在片内进行;有的要求学校基本上聘任本校教职工,并规定了一定的比例。为防止聘任工作走过场,各地都作出了流动面不得低于2%~5%的规定。如温岭市每年教师跨乡镇流动的人数在420 人左右,流动面在7%以内。各地还采取了一些调控措施, 鼓励和引导教师到缺编学校、农村学校应聘;对市县直属学校聘任乡、镇、村校教师的,附加了必要的条件,作了适当限制,从而保证了教师聘任的合理流向。在聘任方式上,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采用一级聘任,由校长直接聘教师;有的采用多级聘任,校长聘年级组长或班主任,再由他们聘教师;有的市县或乡镇教委允许学校自行决定采用何种聘任方式,给学校一定的自主权。此外,在确定各类对象的福利待遇时,各市县也都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四)制定综合配套的改革措施,是实施教师聘任制的重要内容

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市县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规定校长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对校长定期进行考察。校长的任期为3年,上任后要制定任期目标, 教代会通过后报教委备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委在教职工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每年对校长进行一次考核,以加强对校长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以乡镇为单位实行经费总额包干,保证不拖欠教师工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

第三,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制定科学、量化的考核标准,对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待遇、职务晋升和聘任直接挂钩。

第四,建立校内结构工资制。将工资中的津贴部分与学校的创收收入捆在一起,实行岗位津贴制,拉开收入差距,奖勤罚懒。

第五,建立学校等级评估制。 将学校按管理水平和办学实绩分成4等,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每年年终进行一次督导评估。评为一等学校的,校长即为优秀校长,予以表彰,正、副校长和教职工的岗位目标奖金相应上浮;评为二等的不作调整;评为三等的,校长要受黄牌警告;评为四等的,校长就地免职。三等、四等学校的校长和教职工的岗位目标奖金要作相应扣减。

(五)妥善安置落聘教师,是教师聘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各地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落聘教师的工作:一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二是为落聘教师找出路。教委和学校的领导积极推荐他们到其他学校试聘,或安排他们在本校行政后勤岗位试聘。三是给落聘教师以业务上的帮助、指导,使他们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个别最终仍未被聘任的,保留人事关系6个月, 每月按基本工资的80%发给生活费,让他们继续去寻找学校应聘;6个月后仍未被聘任的, 将行政关系和人事档案转至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按有关政策办理养老保险或去外系统谋职手续。

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实行教师聘任制,对于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地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了学校人事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办学水平

过去,教委在教师调配、毕业生分配等工作上,常常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实行教师聘任制后,学校建立健全了人事管理的各项制度,教育行政部门摆脱了许多繁琐的事务,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抓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培训、管理和提高上。由于落实了校长负责制,校长依法享有用人权、财权和教学指挥权,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一年一度的学校分等评估和对校长的考核,将校长的工作与全体教职工的荣辱得失紧紧连在一起,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促使校长增强民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教师聘任制实行后,聘“香”了好教师,聘“慌”了后进教师,所有教师都受到极大震动。师德好、业务精、工作勤奋的教师各校都争着要,任其自行选择;而思想和业务水平低、工作态度差的教师,则到处不受欢迎。实行教师聘任制后形成的竞争环境,促使更多的教师敬业爱岗,勤奋上进。

(三)加强了薄弱校和农村学校的建设

由于受可聘数和职务设岗数的限制,一部分重点学校、城镇学校的教师被聘到薄弱校或农村学校任教,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那些学校教师紧缺的矛盾,有助于逐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中教师超编而农村中教师缺编的状况。与此同时,通过实行聘任制,减少了农村代课教师的数量。比如三门县两年共清退代课教师465人。

(四)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进一步改善

实行教师聘任制也调动了乡镇政府的办学积极性。许多乡镇为了能聘到好教师,稳定本乡镇的教师队伍,积极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有的乡镇主动撤并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筹措资金建新学校;有的乡镇对教师建房给予特殊优惠,专门划出土地解决教师建房用地,或优先供应“安居房”;有的采取发放生活补助等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据了解,各地实行教师聘任制后,不但没有流失一名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而且还吸引了不少素质较高的科技人员和非师范类毕业生从教,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五)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学校用人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各校积极开展各项改革实验,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各市县教委还结合实行教师聘任制,组织开展了教学改革、师德师风建设等创优活动,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省部分市县试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比较广,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国家有关实行教师聘任制和浙江省关于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文件都还没有出台,因而教师聘任工作还缺乏政策依据;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过于滞后,影响了聘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定编设岗是实施聘任工作的前提,但由于国家至今尚未下达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中小学编制规程,因此,各地方和学校的定编及师资预测都存在一定困难。这些问题有待于各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抓紧研究解决。

标签:;  ;  ;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探讨_聘任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