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通货紧缩深层原因分析及反通货紧缩对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对策论文,当前我国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1996年国民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持续多年的“短缺”局面已基本结束,社会产品基本上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自1997年三季度以来,出现了物价指数呈负增长的通货紧缩迹象,1998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下降0.8%, 商品零售价格较上年下降2.6 %(注:向笑颐:《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金融时报》1999年1月23日。)。今年1至5月,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7%,商品零售价格下降3.2%(注:程瑞华:《五月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平稳》,《金融时报》,1999年6月16日。)。
通货紧缩相对于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同时,存在着很大的结构性差异,导致潜在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消费需求以储蓄增加的形式悬置起来,而大量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当前的市场饱合,是以需求紧缩与大量无效供给并存为代价的。伴随着物价水平的持续走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和过剩,经济增长乏力,高失业率等诸多问题。如何扩大有效需求,适度启动经济,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对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
如果说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的结构性过剩是当前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那么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结构性过剩的制度制约,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是当前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
1.制度制约
当前,我国正处在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二元混合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质”的飞跃时期。经过20年的改革,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市场机制的引入,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环境的改变和微观基础的重塑,改革的累积效应正逐步释放。与此同时,原有制度的巨大惯性与新制度的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形成制度“瓶颈”。制度制约不仅抑制了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愿望,而且扭曲了供给结构。随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原来由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福利性支出,将由个人全部或部分承担,促使居民的即期消费更加谨慎,预防性需求增加,储蓄倾向上升。目前我国住宅业发展受到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消费机制滞后、非生产性费用过高、一级和二级市场发育不足等因素制约,轿车进入家庭同样也受消费信贷和税费等问题困挠,住房、汽车消费难以成为当前居民的消费热点。制度制约,尤其是市场机制的引入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滞后的矛盾更趋尖锐,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市场化程度从零开始已发展到50%左右(注:常修泽:《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企业创新探讨》,《新华文摘》,1998年12期。),伴随中国经济市场化及市场机制的引入的同时,国有企业受传统机制束缚,至今还未转入市场的轨道。一方面,市场机制使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面向市场,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政府的“附属物”,无法摆脱政府对其生产经营的行政干预,企业缺乏健全的自我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滑坡,企业的经营机制与市场需求极不适应,市场调节力弱,价格机制呆滞,竞争力较差,资金周转慢,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等,产不适销,造成生产与需求脱节,效益严重滑坡,产品大量积压。
2.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在生产要素供给与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的运动中实现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沿着初级产品——轻工业——重工业的轨迹变化模式,在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和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作用下,脱离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和产品需求,造成低速度和低效率,也扭曲了宏观经济环境。促进“短线”产业发展,抑制“长线”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促进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的重点。随着80年代初、中期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和农产品供给的显著增长,以轻工、纺织等为重心的加工工业迅速扩张,到80年代中后期,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增长需要不相适应,缺口加大。从1992年起,以家电产业为代表的加工工业的新一轮扩张,更加确立了我国以轻工产品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处于“瓶颈”状态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增加,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受旧的投融资体制的影响,大量的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在增加经济增长泡沫的同时,某些行业产品的市场供给量超过市场需求,随着“软着陆”的平稳实现,“泡沫”破灭,加之出口不振,有的行业出现了过剩,其中加工工业全面生产过剩。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特点是农业基础薄弱,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滞后,重工业、加工制造业严重过剩,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产业结构呈“纺缍状”,中间粗,两头尖,对原有产业结构还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并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而发挥惯性作用。
二、反通货紧缩对策选择
根据上述论述,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是制度制约、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由此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盲目性及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尖锐,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严重错位,实质是日趋强化的市场需求导向制约与还深深“烙印”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生产供给之间的矛盾,累积于“短缺”经济时期而暴露在买方市场形成之后,而东亚金融危机作为外因又诱发和加重了通货紧缩,因此,在制定反通货紧缩对策时,一定要从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出发,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如何实施制度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消除投资、消费、供给三方面存在的矛盾,扩大有效需求,使供给结构合理,启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国民经济“软着陆”之后新一轮“起飞”,是制定反通货紧缩对策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1.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决战阶段,代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否尽快找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中心环节。加快企业制度创新,一是要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把国有企业抽象的产权具体化为明确的出资人,理顺产权关系,真正做到“产权明晰”,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建立国有企业企业家制度,将企业家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挂钩,将企业家才能作为一种基本生产要素,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一个充分竞争的企业家(经理)市场。三是加快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建立完善,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核清资本金数额,理清产权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在出资人职能逐步到位的同时,企业转变为对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是企业实现“四自”的关键。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一方面既可以使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增加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津贴和困难职工的生活补贴,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又可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加即期消费。
3.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针对当前通货紧缩现状,应选择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一是通过增加国家预算和增加国债发行和财政投资规模,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前提下,扩大投资需求,通过产业链发挥乘数效应,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刺激国内需求,启动经济增长。二是加快费税改革,尽快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调节税负结构,适当减免对购买车辆和用于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建设的税费,营造住房、车辆消费热点。实施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一是稳定当前存贷利率水平,到6月10日已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第七次降低利率, 再次降息的空间已几乎不存在,降息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刺激投资,但由于货币政策自身的滞后性和当前我国货币市场不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健全、微观基础障碍等因素,造成降息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扩张效应梗塞,蓄积了强大的势能。二是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完善货币市场,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消除货币政策运行“梗塞”释放扩张效应。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应树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社会共识,各商业银行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门信贷机构,扩张大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刺激个人投资和民间投资。扩张性财政政策虽然见效快,短期内可以扩大内需,但受国力和国债制约,只有在短期内实施;货币政策受时滞效应和传导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其效果现在尚不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对宏观经济的巨大影响将逐步释放,因此,要合理配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谷底,也是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要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以面向市场需求、产业升级、调整内涵为重点。一是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按照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选择产品和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资源不断地从旧产品流向新产品,从效率低的企业移向效率高的企业,从利润率低的行业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这一过程,既是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又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二是调整产业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大对纺织、煤炭、冶金、建材、轻工等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的非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加科技含量。在增加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的同时,加大重化工业、机电、信息产业的投入,加快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为下一轮的经济起飞打下基础。
5.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是可以增加居民的即期消费;二是消除对收入的消极预期,减少储蓄偏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主要是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在城镇,主要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允许效益好的企业提高其职工工资,从而带动城镇居民消费。在农村,在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近的前提下,坚持按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并按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原则灵活运用价格杠杆,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优化种植结构;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清理整顿农村各种不合理的摊派、提留和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培育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6.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的教育供给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教育领域急需引入市场机制。教育作为一种消费形式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必然结果。“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为使子女受教育,可以挤压其他消费,当前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父母为子女所存的教育费用。教育产业是当前经济环境中少数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的一个产业领域。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既可以引导居民增加教育消费,扩大内需,又可以培育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科教兴国”战略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