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论文_黄银良

对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论文_黄银良

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0

摘要:近年来对于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也越来越被关注。对于河道重塑与修复的治理内容,不再仅仅是水利这一范畴的内容,更多地融入了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环境工程、生态学等多领域多学科的内容。只有多规融合、多专参与才能深入挖掘城市河道的自然属性,了解其本身的多样性和生态性,构建出以防洪排涝为基础,自然生态、绿化景观、水文化建设于一体的健康城市河道;并且发挥出社会、经济、环境的效益,实现河道治理的双赢。基于此,本文就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景观;生态建设;景观生态

1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水环境保护、航运、供排水、防洪等多项主要功效,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城市景象体系和生态体系完善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对水利工程的建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水利工程有必要和生态、景象相融合,完善河道景观生态建设。

2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1 水利工程项目建造时期严重缺少水土保持战略

当时在河道规划管理时期,缺少河道水土保持的有关计划规划,这不只无法与河道实际情况相符合,还无法给当时水土保持作业的施行带来有力保证,并严重缺少监督系统,这致使河道规划作业无法有效施行。除此之外,在河道规划管理时期,有关作业人员没有采纳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法,致使生态安全得不到有力保证,无法与河道计划中水土管理方面的要求相符合,加之水土保持时期,所使用的管理办法技术含量较低,更加使得河道规划中坏处表现显著。

2.2 生态景象缺少特征

在河道规划时期,生态景象建造极为重要。可是实习标明,生态景象建造缺少本地特征元素,严格缺少生态环保效益,致使生态环境价值无法充分的表现出来,这与刘义兴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景象与文明元素的构成联系分析》一文中的观念有着相似之处。同时由于特征的缺少,使得其无法吸引大家的眼球,经济引导价值基础得不到有效的表现,河道的规划效益也有所下降。此外,在生态景象建造时期,在完成水利工程方面的交融方针中还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无法与水利工程项目特征结合,受到各种要素的影响,致使生态景象构建中的坏处不断出现。

2.3 水利工程建造缺少整体规划

由于城市的水利工程建造缺少整体规划,然后致使城市水利工程的作用无法充分表现。随着城市的发展,国家及各个地区的政府对防洪建造越来越注重,而且也拟定了防洪规划,严格落实。可是从目前来看,还缺少对城市水利工程建造有一个统一的规划,现存的规划仅仅是对某一个区域内的水系进行规划,没有对整个城市的水利工程景象建造、供排水建造、防洪建造等进行全面的规划,然后致使城市水利工程的各项旅游休闲、净化环境、削减洪涝灾害等功能无法表现。此外,我国政府在体制上还有很大的问题,由于排水、路途、水利、防洪等工程规划都由不一样的部分担任,城建部分担任城市内部的用地和排水规划,而水利部分担任河道的防洪作业,然后致使水利部分拟定的排涝规范和市政部分拟定的排涝规范不符合,城市防洪治涝作业和河道防洪治涝作业无法一致,终究致使整个城市防洪治涝的作用都差强人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

3.1 堤防护岸设计

堤线布置要符合安全、经济、综合效益大的原则。堤线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主线大致平行,堤线力求平顺且平缓连接;同时要满足行洪安全的最小堤距,宜保留适当宽度的堤外岸带或滩地,堤脚尽量不靠近江岸。并且在堤防布置的同时,要考虑景观性与生态性,堤线尽可能与路堤结合,形成有序的交通防汛通道。此次堤防综合考虑其稳固性和景观性,采用灌砌石堤挡墙,护岸顶部采用 C20 混凝土压顶厚10 cm;挡墙采用 C20 混凝土灌砌块石,外坡比1∶0.15,内坡比1∶0.30;墙体后侧采用砂石料回填至回填高程,采用草皮护坡。

3.2 河流岸坡的防护计划

河流岸坡大都具有一些原生植被,在河道管理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本来形状,处理时不要大面积进行削坡,不要为了寻求断面统一化而人为损坏岸坡本来的植被,如果是土质堤坡,尽量少用混凝土、干砌石、浆砌石等资料进行管理,要选用适合在土壤成长的植被进行维护,经过植物到达防冲固坡、维护河边的意图。关于易受雨水、河水活动腐蚀的河边护坡,要采纳科学合理的办法加以防止和管理,科学布置坡岸植物,削减腐蚀力或增强抗蚀力。要尽量维护岸坡坡脚邻近的深潭和浅滩,这是河槽多元化的体现,为生物的成长供给休息场合,增加与生物的和谐性。

3.3 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融合

城市河流具有交通运输、天然维护、供给绿地、供应水源等多项主要的生态效果,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造时,还要重视城市河流生态功效的充分发挥,这也是保证城市生态环境一定的要求。城市河流作为一种主要的天然地理元素,在水利工程建造中,重视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河流的生态效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的出产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水源,减轻城市中的洪涝灾害和热岛效应,为城市绿地建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物种和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为市民供给接近天然、文体文娱的空间。

3.4 要做好保持项目水土作业

河道规划管理作业实施时期,需要栽培具有必定观赏价值的数树木,最终完成维护河道边坡美化方针,使生态景观价值可以中分的发挥出来。加之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时期,作业人员还需要以河道边坡、土夹石边坡为主,与河道边坡高度、岩石环境条件等结合,采用护坡方法,有效的防止河道计划中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项目计划管理融合效率。

4 结束语

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对自然、对文化脉络的重新梳理,蓝线的空间布局与走向,影响着河道周边景观、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在保证河道本身防洪排涝、水路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水文化、水景观的生态建设内容,为民众提供必要的滨水休闲空间,将河道重新赋予多方位、多功能的时代意义,从而构建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董慧峪,王为民,强志民.透水坝原位净化山溪性污染河流[J].环境工程学报,2014(10):30-34.

[2]张卫平.从天台县始丰溪流域治理谈山溪性河道整治的技术措施[J].浙江水利科技,2001(2):43-44.

[3]洪盈玉.景观基础设施探析[J].风景园林,2009(2) :44-53.

论文作者:黄银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  ;  ;  ;  ;  ;  ;  ;  

对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论文_黄银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